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马克思
- 格式:ppt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2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基础夯实1.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确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他作为革命家的生涯开始于()A.和恩格斯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B.为《莱茵报》撰稿并担任主编C.与恩格斯创办《新莱茵报》D.与工人团体正义者同盟建立联系,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发表了许多矛头指向反动的政治制度的文章,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2.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马克思、恩格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两人的伟大友谊开始于()A.恩格斯在柏林大学当旁听生学习B.恩格斯专程到巴黎拜访马克思C.两人共同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D.恩格斯回国参加德国三月革命年,恩格斯到巴黎拜访马克思。
在此之前,二人都深入工人群众进行过调查,都已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推翻旧制度的伟大力量。
见面后,两人相互交流了思想,开始了伟大的合作。
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是因为它 () (导学号52680054)A.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B、D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客观规律。
答案:C能力提升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德意志人。
他们博学多才,关心人民疾苦,立志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终生。
他们有共同的认识和理想。
1844年以后,两人开始了终生合作,并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材料二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请完成:(1)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能够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因素有哪些?(3)材料二指出了怎样的观点?(4)材料三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参考答案:(1)材料二文件的发表是材料一中所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
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政治家一、 千古一帝秦始皇[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一)吞并六国1、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1)时代趋势: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根本原因)。
(2)国力基础: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3)个人条件:嬴政雄才大略,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广罗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勇于认错、纠错,谋略正确。
2、吞并六国的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 的混战局面,建立了强大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二)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1、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影响措 施 影 响政治 中央: 地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疆域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文化发展; ③促进交通发展。
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承认土地私有交通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灵渠)2、原因:秦始皇统一全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采取了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他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三)秦始皇的暴政有何表现?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1、暴政: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②横征暴敛:③严刑酷法 ④大兴土木:修长城、仿建六国宫殿、建阿房宫、郦山陵。
2、秦亡的原因: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秦末农民起义。
(四)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功:(1)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对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始皇是封建时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机构,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他扩大了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他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发展交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进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学习与探究作者:不详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8年02月18日点击数:429学习与探究之一追述人物春秋——撰写历史人物小传★一活动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查找和收集历史资料的途径和基本方法,提高处理历史有效信息的能力;知道历史人物小传等研究性文章撰写的基本要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过程与方法]通过尝试撰写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小传,熟悉和把握所学历史人物的主要史实,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相关中外历史人物的了解,学习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结合历史背景,客观地观察和分析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培养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对中外杰出历史人物的学习、考察,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养分,培养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人。
★二活动准备★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
让学生结合历史教科书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讲授,以及自己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定自己所要探究的历史人物。
2.要了解历史人物小传的撰写体例。
历史人物小传有着多种多样的写法,它可以是传主一生重大政治活动简明扼要的概括性叙述,也可以是着眼于传主的某一个侧面来加以展开,但不论采取哪种形式,都必须做到言之有物,而不是随心所欲、浮光掠影式的感想。
因此应让学生重温—下自己在语文或其他学科中已经学过的一些人物小传,熟悉其基本体例,以便为自己的写作寻找必要的参照。
3.收集资料。
历史资料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既有原始的第一手资料如中国古代史书典籍等,也包括历史教科书、史学界的研究文章等。
可以借助资料索引类书籍文献进行查找,条件许可的学校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料检索。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分类,并将资料的出处即书名、版本、卷数、页数等注明,以备查对。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对象的确定和资料的收集是—个研究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并非此前彼后截然分开的,研究对象往往是在自己历史学习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萌发和确定的,因此活动准备过程可以因人而异,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于先确定对象,然后再去收集资料这样的程序。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笔记整理)(12)第五单元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马克思立志“为人类工作”1、马克思勤奋好学、志存高远①童年:勤学、善思②中学毕业选择“为人类工作”③大学:主修法律、钻研哲学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2、马克思思想上的两次飞跃①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②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2)理论成就:主编《德法年鉴》批判唯心主义、与思格斯合作撰写《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1)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成就:《资本论》:发表:1867年第一卷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传播内容: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上3、科学社会主义(1)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合作1、合作的原因①共同的理想与追求②相似的理论研究2、两人的理论合作(合作撰写理论著作)①合写《神圣家族》(1844年)批判黑格尔唯心论(首次合作)②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③合写《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④合作《资本论》合作情况 a/ 恩格斯提供第一手资料b/《资本论》第2、3卷由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整理出版《资本论》主要内容: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资本论》发表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把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之上(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3、合作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①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6年)②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4、共同参加革命、并肩作战——投身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革命四、马克思——第一国际的灵魂1、马克思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①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历史条件:a/ 19世纪5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 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c/ 马克思的积极筹备②第一国际成立时间:1864年性质:(第二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或:第二个国际工人组织)③马克思被称为“第一国际的灵魂”的原因a/ 第一国际的组织筹备者 b/ 第一国际宣言、章程的起草者 C/ 第一国际存在12年间活动的领导者2、马克思关心和支持法国巴黎公社革命①革命期间及时指出斗争中的失误②革命失败后,撰写《法兰西内战》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四、对马克思的评价1、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为全人类的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与恩格斯课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一、青年时代(一)青年马克思1、1818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2、中学时就确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思想3、对哲学、历史文、学产生极大兴趣,并在大学毕业论文中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制度4、1842年春成为《莱茵报》的撰稿人,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反动的政治制度,开始了革命生涯。
(二)青年恩格斯1、1820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2、中学没毕业就去经商,却把精力放在了读书和学习方面。
3、在《莱茵报》上发表进步文章,向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猛烈开战伟大友谊的开端(油画)1842年恩格斯曾在《莱茵报》编辑部拜访过马克思。
两人在为《德法年鉴》撰稿期间开始通信。
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经巴黎,再次会见了马克思。
这次会见奠定了两位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创造性合作的基础,也是他们毕生伟大友谊的开端。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革命理论(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同时日益暴露的资本义义制度,为马、恩科学的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提供了可能。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都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3、理论来源:德英法的三大思想成果是三大来源: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入实践;包括理论的不断研究,积极参与和领导工人运动。
(二)马义的主要内容(三大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
1、识与能力
识记马克思树立“为人类工作”思想准则的原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马克思思想的两次转变和飞跃。
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合作的成就。
马克思思想的不断发展,创新和完善与革命实践活动的关系及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
崇高理想树立与永恒追求真理的关系。
《共产党宣言》对世界级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马克思对东方特别是中国遭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科学认识。
理解革命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资本论》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2、程与方法
分析材料法、归纳法、问题探究法、问题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的树立是不断追求真理的根源,促进思想理论的不断创新与改善。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合作”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
马克思生活的贫困与思想的富有形成的强烈对比,马克思对革命抱有必胜信心。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马克思思想经久的生命力。
强大的解放力和重大的影响力。
【重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他所从事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活动。
难点:马克思“为人类工作”崇高理想的确立的原因和他思想几次飞跃的原因。
最新精选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四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3课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岳麓版复习巩固第三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在一次历史竞赛中,主持人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如果你是选手,你的答案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B、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D、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而我(恩格斯)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句话赞扬了( )A、马克思的彻底革命精神B、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和各国反动政府进行无情的、坚决的斗争精神C、马克思的敌人都是公开的,马克思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的精神D、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改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恩格斯说:“可以设想,在人民代议机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只要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就能够按宪法随意办事的国家里,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比如在法国和美国那样的民主共和国,在英国那样的君主国。
”这表明恩格斯( )A、主张无产阶级实施暴力革命夺取政权B、主张实现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C、主张实施资产阶级主导下的温和社会变革D、主张无产阶级通过议会合法斗争实现社会演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图6为马克思毕生力作。
它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这部力作就是A、《神圣家族》B、《资本论》C、《英国工人阶级状况》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