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题

第6课《恐龙无处不在》同步练习题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鸟tún()目2.chán chú()()

3.xié()带4.潮xī()

5.领yù()6.yǎn()射

7.二氧化guī()8.排chì()

二、找出每组字形有误的一项,将序号写入括号

1.()

A.尘埃B.至密C.繁盛D.熔化

2.()

A.膨胀B.陨石C.流逝D.砥达

三、给加粗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1.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

2.褶皱()____________________

3.追溯()____________________

4.劫难()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2.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4.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五、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划“×”

1.《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地球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

()

2.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学说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

3.恐龙化石之所以遍布于世界各地,是因为恐龙四处迁移。

()

4.《被压扁的沙子》和《恐龙无处不有》两篇文章都有力地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道理。

()

六、阅读

(一)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他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1.“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一句中“漂移”与“迁移”能否互换?为什么?2.“板块构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泛大陆?

4.选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

5.“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那时指________。

6.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粗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

(二)大陆漂移

人类在古代就(甲)“地可动山可摇”。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乙)了大陆漂移的假说,认为较轻的大陆地壳可以在较重的大洋地壳上做大尺度的水平漂移,遂造成了今天这样的海陆分布。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丙)了海底扩张说。(丁)海底扩张说和大陆漂移说,进而形成了板块构造说。这种假说认为,地壳(其平均厚度约50千米)和上地幔(厚度100多千米)一起组成地球坚固的外层——岩石圈,其下是易于发生蠕变的软流圈(大约到700千米深处)。岩石圈并非是完整的一块,它被一些活动构造带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板块。板块的边界并不就是海陆的边界,大部分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作为板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有裂谷、俯冲带、碰撞带这三种类型。大洋中绵延数万米的大洋中脊,中间就是裂谷。地幔物质从这里流出,形成新的洋底岩石,并把两边的板块不断推向两侧,裂谷是洋底的诞生地。某些陆上裂谷(知东非裂谷)可能会产生出新的海洋。与裂谷相反,位于大洋边缘的海沟是海洋板块的消亡带。洋底岩石圈在这里俯冲到大陆岩石圈之下,并潜入软流圈而消失。另外,如果边界两边都是陆地,这就成为碰撞带。随着碰撞角度不同,这里或因挤压而隆起高山,或因剪切而形成断层,或兼而有之。板块构造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合理引申。大陆的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一。板块运动是地震、火山等事件及孤岛、陆缘山、海沟等地形特征的形成原因。

1.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懂得提出出现参照

B.发现创立形成参照

C.发现提出形成结合

D.懂得创立出现结合

2.“板块构造说”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大陆的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一”,从全文看,这句话是指

()

A.板块移动表现为大陆移动。

B.板块移动和大陆漂移的本质是相同的。

C.板块移动是大陆漂移的动力。

D.板块移动造成了大陆漂移。

4.本文拟分成三层,用“‖”在文中标记出来。

(三)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那么,大陆为什么会移动呢?科学研究证明,原因在地球的内部。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的厚度在海洋下约为7.2公里,在陆地大约为40公里。地壳下面是地幔,其厚度大约为2865公里,地幔下面是地核——2270公里厚的熔铁外核和直径大约为2400公里的内核。内核温度虽高,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现固态。

到目前为此,大部分人仍认为,地球上大陆移动(也称大陆漂移)的原因在于地幔上部产生的热对流,而热源是由地幔中的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的。但是最新研究成果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通过使用金刚石和钻枪模拟地核压力的实验,并用钻石、红宝石、激光束和特殊子弹时铁加压和升温,模拟确定铁在地核压力下的熔点,得出结论认为:地核温度为6880℃,不仅较以前人们认为的2700~3700℃要高几千度,而且较太阳的表层温度5760℃还高。而以前对地核温度的估计,是根据对地幔的熔岩进行温度测量后使用类推法而得出的。新的实验说明,形成被称作大陆漂移或板块构造的地表滑动的热源是地核,而不是地核上面的地幔。这就是说,使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动力来源于地核。这给我们研究地球运动的规律提供了新的线索。

新计算的地核温度说明,地幔和外核的中间地带的作用就像一个压力锅,它使绝大部分地核热量不能释放出来,但却又允许少量热量溢出,使地幔在称作热对流的过程中缓慢沸腾,在沸腾时热岩石上升,冷岩石下沉,从而引起地壳的运动,造成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的爆发。也就是说,地球上大陆移动的原因是由于整个地幔的对流。新计算出的地核温度还说明,这个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而是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由气体、尘埃和大块物质的碰撞而产生的,这些物质组成了早期的太阳系。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词。

地幔():

地核():

蜕变():

2.美国科学家在测定地核的温度时,为什么选用铁来进行实验?

3.“大陆移动”、“大陆漂移”在第四段中还有一种说法,是什么?

4.第五段中画线的词“沸腾”,通常是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在本文中特指什么现象?

5.对地核温度的断定,文中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700~3700℃,一个是6880℃,哪一个可信度高?为什么?

6.关于大陆移动的原因,新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理论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几项理论不存在争议的一项是

()

A.只有地幔上部才有热对流。

B.使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动力来源于地核。

C.地核的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

D.地核的内核温度虽高,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固态。

7.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一、1.臀2.蟾蜍3.携4.汐5.域6.衍7.硅8.斥

二、1.B 2.D

三、1.fèng;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2.zhězhòu;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3.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4.ji é;灾难;灾祸。

四、1.作比较2.举例子3.打比方4.分类别

五、1.√2.√3.×4.√

六、(一)1.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中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2.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3.板块的漂移,使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个主要陆地就被称为泛大陆。4.逻辑顺序5.泛大陆时期6.(1)“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2)“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二)1.C 2.这种假说认为,地壳和上地幔组成岩石圈,岩石圈被活动构造带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板块。3.D 4.第一层:从开头到“进而形成了板块构造说”。第二层:从“这种假说认为”到“或兼而有之”。第三层:从“板块构造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合理引申”到结束。(三)1.màn,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hé,地球的中心部分。tuì,发生质变。2.美国科学家在测定地核的温度时,之所以选用铁来进行实验,是因为地核的外核是熔铁。3.“板块构造的地表滑动”。4.在本文中特指在地幔热对流过程中热岩石上升、冷岩石下沉的现象。5.后者可信;因为前者是用类推法估计的,后者是用模拟实验得出的。6.D7.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引资料、打比方。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卷及答案(全册)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同步训练卷 第一课藤野先生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芦huì___________ nì______名托cí______ 绯.红________ 不逊.________ 诘.责________ 2.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恰切解释。 ①除下帽来,油光可鉴.____________。 ②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 ..了____________。 ③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 ..颇为熟悉的了。____________ ④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____________ ⑤一段落已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部时事的片子。____________ ⑥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 ..”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揣摩所填词语的意味。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____________,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____________极了。 ②大概是____________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 ③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____________似的喝采…… 4.“每当想偷懒时,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联系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假设藤野先生说出抑扬顿挫的话,可能会说什么呢?试写一下(30字左右)。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5.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选段的主要内容。 6.“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无非”理解为____________,表达出作者____________的情感。“这样”指代____________,这一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7.“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这儿的“确.”和“但”在语气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8.“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你怎么理解? 9.你认为作者写这一部分内容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二) 第十一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1文言文两则 我会画1 zhuó yú cāng 我会选1 C B A C C C D 我知道1 C B 精彩回读 1.专心致志鸿鹄 2. 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学弈》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1.到热水.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凉的,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3. 车盖盘盂4.B 跟进阅读1.子贡说;“我不想别人强求我干某些事,我也不愿意强迫别人干什么事。”2.孔子说:“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出命令,大家也会照着你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是发出了命令,大家也不会听你的。 ”3.一只蚌刚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伸出嘴想吃蚌肉,蚌合上壳夹住了鹬。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 蚌说;“你的嘴今天不出来,明天不出来,就会有死鹬。”渔翁看见了,把它们全捉走了。成语:鹬蚌相争,

渔人得利。 匆匆 我会画kōngjǐn báo fùzhuǎnjì 我会写挪用蒸发茫然赤裸裸 我会选 1.B2.A3.C 精彩回读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是他们自己逃走了 .对时间的流逝感到迷茫、无奈、怅然若失。 跟进阅读 1.shùn jiè zhì2.即逝奔流且过流传辉煌时间光阴爱护 .孔子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 .时间能给人带来智慧与力量;时间是有限的,稍纵即逝;时间用金钱买不到,用地位留不住。 桃花心木 我会写秧苗枯萎勃勃生机锻炼 我会填特别高大高尚百年幼小巨大 我会查田fān 蕃茄牙yǎ 雅致 精彩回读 1.苦口婆心干枯依靠磨练 .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 .因为种树人尽量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让树木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以便深深的扎跟,茁壮成长。.树人只有经得起生活的磨练和考验的人,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5课小练笔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5课小练笔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5课小练笔 一、看拼音写词。(8分) hǎi jiāng bǎo lǎn máo dùn duàn liàn ()()()() fèng xì bào zhà biān cè tān lán ()()()() 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痛悼(diào dào)机械(jiè xiè)鸟栖(xī qī)虫居 投奔(bēn bèn)霎(shà chà)时间逢(páng féng)蒙 三、形近字组词(8分) 棉()韵()敞()嘹() 绵()酌()蔽()撩() 四、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买()还株卧()尝胆后()射日()紫嫣红 惊()失措()然大波仗义()言迫不()待 五、在括号里填写上合适的词语,使它和后面的词语能够搭配(4分) 鼓舞()提高()改变()继承() ()经验()错误()态度()作用 六、按要求写成语或四字词语。(6分)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滴水穿石”的近义词:()() 七、先把下列歇后语、谚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填在横线上(填序号)。(8分) (1)()过海——各显神通。 (2)千里送鹅毛——()。 (3)三个臭皮匠——()。 (4)台上三分钟,()。 (5)(),小小胡琴拉断腰。 元旦联欢会学校要举行文艺节目汇演,我们班出什么节目呢?几个班委在一块商量,不一会儿就有了主意,这正是。领到节目的同学刻苦排练,因为他们知道的道理。元旦那天,节目既精彩又丰富,有的演课本剧,有的演小品,有的搞诗歌朗诵……正是。 八、句子七彩屏。 1.照样子,写句子。(6分) 树的幸福,在于以翠绿点染土地,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捧给世界以绿阴和果实。所以,树在风中飒飒地歌唱。 河流的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人教 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设想】 三国有一个故事,说有人向董遇请教,他不肯教,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苏东坡曾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们宋朝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后人也仿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咏。”诸如此类的话都在说“熟读”的重要。因此,学习古诗文的学法就是“熟读法”。 真正的“熟读”应是一种美的享受和美的创造。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此言也正道出了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古诗文尤其重视诵读,学习诵读的基本技能,是更好地品味古诗文的必要环节。 为了全面了解作家作品,自主地查阅搜集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立体的懂”,而不是“平面的懂”,这就是文学理论所谓的“外部研究”。这种“外部研究”既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因此,学习古诗文可用“综合学习法”。 古诗文流传于世,自有其可称处,其中有的既是名篇,亦复有佳句,即如晚清王国维所谓“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篇有句”者。而且许多名句因寓意深刻、形象生

动而流传千古,脍炙人口。这样,“语言积累法”也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必要方法。 教学角度:写读训练 主要教学步骤: .教师出示一朵花,学生看花后,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全班交流,探讨“观花”之异趣,感受心理对创作的影响。 .品读范文之悲景,模仿其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品读范文之乐景,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分组交流,全班点评。 .创新思维写作训练: ①以乐景写哀情。 ②以哀景写乐事。 老师举例说明,学生自由创作。 .依据课文主题,学生自创逆境警句。 《醉翁亭记》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朗读训练 主要教学步骤: .学生自读,辨音正义。 .分句群朗读,理解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18.吆喝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系.百索子()②门楣.()③红苋.菜() ④络.子()⑤腌.()⑥车胤.() 2.解释词语。 ①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____ ②与有荣焉:____________ ③囊萤映雪:____________ ④肃然起敬:____________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①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明其妙的道道。________改________ ②每逢有人问起我的藉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 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③用酒或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④城皇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 4.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江苏高邮人。全文隐隐贯穿着这样一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流露出____________。 5.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改一处。 ①卫生保洁工作做得好不好,是一个班优良班风的体现。 ②这个文化站由于多次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少年,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③通过看这部电影,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④会议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 6.仿照例句,再写出三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语文是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 wǔ rǔ wēi ǎi qín ( ) ( ) 风()小家() gān jú péi jǔ zéi ( ) ( )不是规()盗() 二、用“√”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儿应(yīng yìng)声答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dōu dū)临淄住满了人。 3、我最不中(zhōng zhòng)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冷笑为难招待安居乐业 B、出息取笑笑嘻嘻鸟如指掌 C、囚犯解释实话实说面不改色 D、负责大臣完好无损不惜代价 四、选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不管……也……是……还是…… 宁可……也不……如果……就…… 1、( )多么艰苦,你()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2、邱少云()牺牲自己,()挪动一寸地方。 3、()只剩下一个人,我们()要渡过江。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为设果():A、假设 B、摆放 C、假使 2、乃呼儿出():A、你、你的 B、竟 C、就,于是 3、若无其事():A、若是、如果 B、如同、好象 C、你 六、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 1、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3、杰奎琳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杰克像个男子汉似的挺挺胸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七、仿写句子。 1、用比喻的方法把下面句子写具体、生动。 雨下得很大。 2、用拟人的方法把下面句子写生动。 太阳落山了。 八、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并写一句课外积累的对联。 1、地满红花红满地, 2、,,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山外白云,池边绿树,,雨落溪边,。 九、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回答下列的问题。 有同学没征得到老师的允许,就离开教室,这时正好给你看见了,你会说: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词三首

第5课古诗词三首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3.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学习重难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自主预习 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 2.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 3.借助工具书、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 4.比较下面多音字的读音: 快乐.---清平乐.剥.落---剥.皮剥.莲蓬亡.羊补牢---亡.赖 合作探究 1、品读《牧童》,享受童趣: 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3、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谁能将他读出来?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4、学习《舟过安仁》,合作探究: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古诗。 5、学习《清平乐·村居》 (1)自由轻声的读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2)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醉里”是说谁醉?是作者还是老夫妻?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3)那对白发翁媪在交谈些什么? (4)读了这首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四)达标检测。 1.《牧童》的作者是,字。《舟过安仁》的作者是代诗人。

2.解释词语。 横:弄: 篙:棹: 亡赖: 3.根据课文填空。 (1)联系《牧童》一诗填空。 诗中有景——这景是,诗中有情——这情是。 诗中有人——这人是,诗中有声——这声是。 4、把诗句补充完整,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小儿”。 A.,飞入菜花无处寻。 B.儿童散学归来早,。 C.蓬头稚子学垂纶,。 (三)拓展延伸。 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诗:《稚子弄冰》、《桑茶坑道中》、《闲居初夏午睡起》,大体了解诗的意思,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背诵下来。 归纳反思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雪》教学设计 雪 鲁迅 [课件1:题目] 学习目标:[课件2] 1、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2、理解作者的情感倾向及文章的内涵 3、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1、南方雪景与北方雪景中蕴含的意义及作者的情感倾向 2、文章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课件3—课件4] 1924年岁暮,北方降雪,鲁迅身处北国,眼前是“大风吹雪盈空际”的景象,作者由此萌发了创作冲动,从眼前的飞雪联想到江南的雪景,思绪在回忆和现实中不断变幻…… 江南是鲁迅童年生活的地方,在作者记忆中,对故乡有许多美好的、温暖的回忆。如江南的雪,雪中美好的景色,总让人难以忘怀。 北国,是鲁迅现在生活的地方,环境很严酷。记忆中美好的故乡固然让人眷恋,但作为战士,现在更需要坚定、勇敢、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正因为如此,才有了《雪》这篇寓意深邃的散文诗。 (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再次感受其思想的深邃性) 二、课文分析 (一)、检查预习字词情况[课件5] 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凛冽褪尽脂粉奁磬口粘连朔方 (二)、听课文朗读,整体感受课文。[课件6]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课件7——课件9] (一幅是充满温情,色彩纷呈,生机勃勃的江南雪景图。一幅是昂扬向上、飞腾旋转的北方雪景图。) (通过两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先从感性上谈谈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不同) (三)、阅读分析(1-3小节)(小组合作探讨)[课件10——课件11] 1、课文第1小节至第3小节,描写了江南柔雪,也描写了孩子们塑雪罗汉的情景。 出声读读,仔细品品,然后和同学探讨一下:这幅雪景图有何特点?是怎样描写的? (江南雪景图:总特征——滋润美艳之至 具体描绘——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1.藤野先生 基础练习 1.下列加粗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的确(dí)解剖(pōu)不逊(xùn)邮差(chüi) B.泄漏(xia)瞥见(piy)捕获(bǔ)教诲(huǐ) C.绯红(fyi)芋梗(ɡtnɡ)发髻(jì)系住(jì) D.匿名(nì)霉菌(jūn)畸形(qí)诘责(ji?) 2.选出加黑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不逊A.无礼B.差C.谦逊() (2)深恶痛疾A.疾病B.痛恨C.疾驰() (3)油光可鉴A.鉴别B.鉴赏C.当镜子照() 3.下列语段空缺处填写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__________。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__________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__________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__________。 A.感激涂改脱漏纠正 B.激动涂改遗漏纠正 C.感激添改遗漏订正 D.感激添改脱漏订正 4.下列语句中运用了反语修辞的一项是()。 A.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C.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D.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5.说出文中所记叙的藤野先生与“我”交往的四件具体事例及其含意。 (1)第一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 (2)第二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3)第三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4)第四件事是: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 6.说说下面句中加黑副词的含义和对表达句意的作用。 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含义:____________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___________。 B.“实在标致极了。” 含义:____________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C.“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含义:_____________。对表达句意的作用:_____________。 提高练习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A.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六年级的下册的语文练习题及答案全套.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2、写话: 学习了《两小儿辩日》这篇课文, 你喜欢文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字词荟萃】 1、弈(对弈)俱(面面俱到)援(援助)盂(痰盂) 奕(神采奕奕)惧(恐惧)缓(缓慢)孟(姓孟)2、( 1)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 2)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干干净净 3、( 1)诲(2)悔(3)至( 4)致 【句段集锦】 ( 1)通:全。弈:下棋。句子意思: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 2)为:因为。弗:不。句子意思: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 好吗? ( 3)以:认为。去:离。句子意思: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 近一些 , 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 4)汝:你。知:通“智”。句子意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课文链接】 1、( 1)①指弈秋的教导。指天鹅。 ②他 , 指前一个人。他 , 指前一个人 ( 2)非常专心 , 学得很好;不专心 , 老想着射天鹅 , 学得不如另一个好;学习应专心致志 , 不可三心二意。 2、( 1)近——远大——小凉——热 (2)日初出大如车盖 , 及日中则如盘盂 ,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这个句子把初升的太阳比作车盖 , 把中午的太阳比作盘子。 【课外延伸】 1、阅读: ( 1)尽管可是(或:虽然但是)不但而且 ( 2)美丽(丑陋)善良(凶狠)隐藏(暴露)(3)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 , 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 (4)答:用蒿笋做的菜的特点是鲜、嫩、香、脆。 2匆匆 【字词荟萃】 1、仿照例子写词语。 ( 1)例:赤裸裸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等词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是美好的品质;初步感受*“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你是怎样理解“信任” 的?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与信任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美国有一对夫妇,每次在回婆家的路上,都会看到一个告示,(课件出示告示“桃子—自采—三里路”) 从这个告示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夫妇俩也感到非常有趣,随着告示的指引,来到了一片桃林(课件出示桃林的图片)。 ①、看到这片桃林,你有什么感受? ②、让我们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的? 课件出示:钻进果林,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 A、这部分里有三个好词,是哪三个?(根深叶茂、沁人心脾、馋涎欲滴) B、同学们能说出它们的意思吗? C、带着这种感觉朗读这句话。

2、看到这样的桃子,同学们想去摘吗?让我们跟随布兰克夫妇俩一起去摘桃子。请同学们快速轻声读课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这次摘桃子之旅,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用“——”勾画最能体现主人信任客人的句子,做适当批注: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课件出示:“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①、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 ②、“尽管”可以换成什么词?这个词语体现了什么? ③、从这张纸条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主人? ④、让我们以主人的语气,把这张纸条读一读。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堂同步试题 全册

1 藤野先生 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绯红(fēi hóng):鲜红。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标致(biāozhì):漂亮。课文是反语,用来讽刺。 落第(luòd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课文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bù xùn):无礼。 诘责(jié zé):质问并责备。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非常痛恨和厌恶。 物以希为贵(wù yǐ xī wéi guì):物品因稀少而显得珍贵。 瞥见(piē jiàn):很快地看一下。 畸形(jī xíng):不正常的形状。 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 jiàn):课文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匿名(nì míng):不具名或不写真实姓名。 托辞(tuō cí):借口。 (二)知识积累 《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写的十篇回忆散文。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组文章。 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13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耄,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这篇回忆性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 课堂活动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鲁迅原名,浙江人,我国伟大的家、家、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根据下列问题,请你跳读课文,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它们是、、。 (2)“我”的这些活动是按照顺序来组织的。 (3)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第~段),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5《大自然的语言》同步练2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一、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A.竺.可桢(zhú) 翩.然(piān) 孕.育(yùn) 重峦叠嶂.(zhàng) B.萌.发(méng) 农谚.(yàn) 延.迟(yán) 销声匿.迹(nuò) C.簌.簌(sù) 丘陵.(líng) 物候.(hòu) 风雪载.途(zǎi) D.经.度(jìng) 差.别(chā) 海棠.(táng) 草长莺.飞(yīng) (解析:B项中“匿”应读nì;C项中“载”应读zài;D项中“经”应读jī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次第起源榆叶梅北燕南飞 B.纬度侯鸟桃花开周而复始 C.刺槐连翘逆温层冰雪融化 D.采集悬殊生态学哀草连天 (解析:A项“燕”应改为“雁”;B项“侯”应改为“候”;D项中“哀”应改为“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历代的国画创作者更是不惜笔墨描绘草长莺飞 ....的美妙春景。 B.寒冬腊月,屋外一片衰草连天 ....,大兴西瓜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却是绿意融融。 C.在风雪载途的历史记忆里,只有建筑始终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城市文明的源远流长 ....。 D.每年暑假,有关部门都会加大对游泳池卫生的监管力度,变化一年比一年大,周而复始 ....。 (解析:D项“周而复始”指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用于形容不断循环的规律。一般作谓语。此处用来形容“变化”不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解析:B项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的活动”;C项表意不明,“连胜三局”前应加“阿尔法狗”;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发现、干预和制止”。) 5.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 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____________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①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及 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草船借箭》课文原文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诸葛亮说∶“用弓箭。”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诸

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知道。”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知 识 积 累 字音字形 遗骸.(hái ) 褶.皱(zh ě) 劫难.(nàn ) 彗. 星(huì) 陨.石(y ǔn ) 追溯.(sù) 鸟臀.(tún ) 天衣无缝. (fèng ) 形近字 tún )臀部 sù)追溯 róng )溶解 y ǔn )陨石 diàn )殿堂 shuò)朔方 róng )熔化 损(s ǔn )损坏 词语释义 劫难: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天仙的衣服没有缝隙。多比喻诗文无补缀痕迹,浑然一体。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趋势:事物发展的动向。 迁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 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遗骸:古代留下的人或动物的骨头(多指尸骨)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潮汐:本义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指海潮。 陨石: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内容主旨 《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被压扁的沙子》这篇短文以“被压扁的沙子”作论据,证明了恐龙的灭绝是某个星体撞击地球造成的。 重点难点 1.“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2.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古诗三首》精品教案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革命理想”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表达了诗人们的抱负和志向;《十六年前的回忆》通过作者的回忆,描写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牺牲的经过;《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纪念张思德同志所写的一篇演讲稿;《金色的鱼钩》讲述了发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古诗三首 2 1.会写并掌握26个生字,正确读写6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3.学习并背诵《古诗三首》,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学习 《十六年前的回忆》,了解前后照应的写法,关注人物神态、 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的高贵品质;学 习《为人民服务》,初步感知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树立为人民 服务的精神;学习《金色的鱼钩》,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无 私奉献的品质。 十六年前的回忆 2 为人民服务 2 金色的鱼钩 1 口语交际 1 1.选择生活中的某一场合,进行即兴发言。 2.理清思路,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10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读准“燕、劲”等字的读音,会写“络、锤”等字,默写《竹石》。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指导朗读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2.借助注释 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我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马诗》 ?课时目标 1.学习《马诗》,读准“燕”字的读音,会写“络”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背诵古诗;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题 1、选出既没有读音错误又没有书写错误的一项 A、啮齿(liè)盗听途说繁衍 B、媲美(pì)鼠目寸光滑稽(jī) C、挑衅(xùn)笃信(dǔ)迁徒 2、提取下列句子的主干。(1)这还只是旅鼠的第一大奥秘。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可见,它们似乎是按照某种严格的指令行事,明白无误 地都把大海看作自己最终的归宿。主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采用了___框架,______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有关____的知识。把它看作记叙文,因为它具备 记叙的六要素,即时间___,地点____,人物______,事情的起因 ______,经过______,结果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它_____了半天,找不到一个洞口可_________,我急中生智, ________下帽子把它_____________住了。当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帽 子里__________出来时,突然来了一个高个子的白人,他饶有兴趣 地_____________着我,笑眯眯地问道:“你_____________到了什 么好东西?”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长髭(zī)禁锢(gù)锃亮(chéng) B.鬈发(juǎn)轩昂(xuān)广袤(máo)

C.长髯(rán)颔首(hàn)粗鄙(bǐ) D.广袤(mào)颔首(hán)锃亮(zèng) 2.字形和注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崎岖貂皮正经危坐(严肃庄重的样子) B.器宇侏儒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C.平庸犀利颔首低眉(低头表示敬意) D.畏缩忧郁鹤立鸡群(才能和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3.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下面画上“_____________” (1)(托尔斯泰的)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 皮的(漆黑乌黑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2)这副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保留滞留残留)着愚钝和压抑。 (4)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锐利锋利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它们(目光)可以变得冷酷(锐利锋利 犀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 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 4.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短语,恰当的一项是() 金华火腿皮薄骨细,腿心饱满,精中夹肥,①;瘦肉细嫩,②;肥肉透明,③;咸淡适中,鲜美可口;芳香浓烈,滋味清醇;形似竹叶, ④ A.①大方雅致②亮若水晶③红似玫瑰④油而不腻 B.①红似玫瑰②大方雅致③油而不腻④亮若水晶 C.①亮若水晶②油而不腻③大方雅致④红似玫瑰 D.①油而不腻②红似玫瑰③亮若水晶④大方雅致

六年级(下册)语文练习题

第一单元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附和.(hé hè ) 爱憎.(zēng zèng) 屏.障(b?ng píng ) 汲.水(xī jí ) 蒸.融(zhēn zhēng ) 弓缴.(ji?o zhuó ) 二、看拼音写汉字。 菊花yāng( )长出两寸长时,爷爷为了duàn liàn( )它的生长能力,把花盆从室nuó( )到阳台上,让菊花苗接受烈日和狂风暴雨的考验。两个月后,菊花苗已经长到一尺多高了,是那么yōu y?( )自在,显示出bóbó( )生机。 三、选择关联词填空。 即使、、、也如果、、、就因为、、、所以 1、他()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的功劳。 2、()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来不及了。 3、五根手指()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四、按要求修改句子。 “管住自己”是极为十分重要的。有了它,你绝对会成功;没有它,你

也许不会成功。试想,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难道会有所作为。“管住自己” ④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的要求。让我们“管住自己”,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吧! 1、句应该删去“”或“”。 2、句“”改为“”,“”改为“”。 3、句有一处标点错误:“”改为“”。 4、④句前后两个分句容。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我非常怀念顶碗少年的精彩表演。(改为双重否定句)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述句) 3、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改为比喻句) 六、日积月累。 1、,孰能无惑? 2、,再而衰,。 3、甘瓜苦蒂,。 4、种树者必培其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课课练试卷

第六单元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A.水尤清冽.(lia) 往来翕.忽(xī) 觥.筹交错(gōng) 脱笼之鹄.(hú) B.为坻.为屿(chí) 悄怆.幽邃(cuàng) 淫雨霏霏 ..(fēi) 曝.沙之鸟(pù) C.怡.然不动(yí) 浩浩汤汤 ..(tāng) 林壑.尤美(ha) 呷.浪之鳞(xiā) D.俶.尔远逝(chù) 薄暮冥冥 ..(míng) 飞沙走砾.(lì) 瀚.海阑干(hán)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①走送之.②心乐之. B、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C、①全石以.为底②以.其境过清 D、①朝而.往,暮而归②泉香而.酒洌 3、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百废具兴 C、偕数友出东直 D、属予作文以记之 《小石潭记》选择题阅读(一)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伐竹取.道:开辟;影布.石上:散布 B.心乐.之:高兴;鱼可百许.头:大约 C.水尤.清冽:特别;皆若.空游:好像 D.明灭 ..可见:或现或隐;犬牙 ..:像狗的牙齿那样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在那里居住。 C.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面四个“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以.其境过清B卷石底以.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以.中有足乐者 7.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这两句,明写鱼,暗写水的清,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C.本文抒发了柳宗元寄情山水的心境,表现了他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D.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是先乐而后悲。 8.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B.本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的。 C.文中描写小石潭主要扣住“石”字来写,侧面写出了石头的各种姿态。 D作者描写小石潭,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 9.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第①段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多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B.本文第②段作者采用“定点特写”的描写方法,对鱼儿的描写,极具美感,并使读者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 C.本文第③段作者成功使用比喻手法来形容溪流的形状和小溪两岸的景物,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D.本文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角度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借景抒发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 《岳阳楼记》选择题阅读(二)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在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 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0.对文中加点的词浯;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胜状:胜景,好景色。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详细描写了洞庭湖及其周围的景色。 B.“前人之述备矣”是对“岳阳楼之大观”的小结,简洁不繁。 C.“然则”轻轻—转,引出“迁客骚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怀。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反问,引出下文的写景抒情。 14.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本文的作者范仲淹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醉翁亭记》选择题阅读(二) 1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