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专题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15
生物育种专题复习
1. 遗传育种:遗传育种是指利用遗传原理来改良动植物的一种育种方法。
它是一种精确的育种方法,可以通过精确控制细胞的遗传特性,有效地改善物种的性状,达到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2. 育种目标:育种的目标是通过改变物种的遗传特性来改善物种的性状,以达到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3. 育种方法:育种方法主要有自然选择法、人工选择法、种群育种法、联合育种法、杂交育种法、基因工程育种法等。
4. 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改变物种性状的育种方法。
它可以通过添加、删除或改变特定基因的方式来改变物种的性状,从而达到育种目标。
作物育种学复习资料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20分)1、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
2、种质资源:指已经用于或可用于选育种的各种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的总称.3、嵌合体: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
(嵌合体现象:经过诱变处理后的植株或枝条,往往出现突变细胞和未突变组织共同组成的植株或枝条的现象。
)4、异源多倍体:含有2组以上同一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原来个体染色体组本身的倍增。
同源多倍体:由2个或2个以上不同染色体组形成的多倍体。
5、一般、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 指一个被测系(自交系、纯系等)在一系列的杂交组合中的平均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
由基因的加性效应决定。
特殊配合力: 被测系与一特定的(自交系或基因型纯合的品种)杂交 F1的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的表现。
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决定。
6、纯系及自交系:从突变中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ppt)自交系( inbred line ): 经过多年、多代连续的人工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型纯合的、性状整齐一致的自交后代,主要为异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制种提供亲本。
(一同学找的)7、抗扩展:病原物入侵到植物体后,由于植物体的能动反应,可以排除或减少病原物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将药原物孤立起来,限制在入侵点,不让其扩大发展。
8、远缘杂交不亲和性:远缘植物间的杂交,由于性因素差异较大,引起双受精过程不能顺利完成,无法获得正常的果实或种子.9、良种繁育:将选育的优良品种扩大繁殖并推广于生产的过程。
良种繁育是前承品种选育,后接生产推广的重要中间环节。
主要任务是迅速繁殖新品种种子和种苗、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种性、要按环境类型区繁育良种。
10、品种品质:种子种苗的真假和纯度。
播种品质: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含水量、病虫害等。
种苗的发芽势、成苗率、病虫害等。
11、驯化、归化引种:归化引种(简单引种):是原分布区和引入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由于引种植物的适应范围较广,以致于不改变其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环境。
《动物育种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选择强度:不同性状间由于度量单位和标准差不同,为统一标准,都除以各自的标准差,使之标准化,这种标准化的选择差选择差:被选留个体的平均表型值与侯选群平均表型值之差。
选择反应:通过人工选择,在一定时间内,使得性状向着育种目标方向改进的程度。
它是选择差稳定遗传给后代的部分。
间接选择反应:利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通过对另一个性状的选择来间接选择所要改良的某个性状的选择方法。
育种值:各种基因型的加性效应值,个体加性效应的高低反映了它在育种上贡献的大小,因而称之为育种值个体育种值:个体育种值的简称育种值,指的是种用个体某一性状上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的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配合力: 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即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
一般配合力:一个种群和其它各种群杂交能获得的平均效果,遗传基础是基因的加性效应,主要依靠纯繁选育提高。
特殊配合力:两个特定种群间杂交所能获得超过一般配合力的杂种优势,遗传基础是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其提高主要依靠杂交组合的选择。
家系选择:比较全群若干家系的均值,根据家系平均值的高低选留名次在前的家系的全体。
该法只考虑家系均值,而不考虑家系内偏差,个体的表型值除对家系均值起作用外,对选择并不起独立的作用。
物种:是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品种:畜牧学的单位,指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经济特性和种用价值、能适应一定自然和经济条件、能满足人类一定需求、具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家畜类群。
品系: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且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这些畜群都符合该品种的基本方向。
广义:指一群具有突出优点,并能将这些突出优点相对稳定地遗传下去的具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种畜群。
表型选择:基因型选择:个体选择:对两部分同等重视,即把超出群体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
家系内选择:完全忽略Pf只根据Pw选择,在家系内选择超出家系均值最多的个体留种。
填空1、品种的特性:优良、适应、整齐、稳定、特异2、园艺植物育种对象的选择:相对集中和稳定、主要对象:大宗生产园艺植物、优势协作3、引种的原理:P=G+E (P:表现性G:基因型E:环境)4、园艺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季节性、兼用性5、种植资源基本构成特点:国家资源工作机构、省级资源工作机构、育种单位级6、周缘嵌合体的表现:①O-O-O非突②O-M-O LII层中周嵌合体③M-O-O外周嵌合体④O-O-M内周嵌合体7、品种的类型:同型纯合、同型杂合、异型纯合、异型杂合8远缘杂交的主要障碍:杂交的难交配性、杂交的难育性、杂交的难稔性9、自交不亲和性的特点:①配子体型不亲和性②孢子体型不亲和性10、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方法:蕾期授粉、食盐水处理11、常规杂交育种和优势杂交育种的育种程序:常:先杂后纯;优:先纯后杂12、多倍体的特点:①巨大性②育性低③生理生化的变化④品质好、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强13、种质资源的类别(按来源及性质分):主栽品种、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植物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14、适合于选育多倍体的植物:无籽西瓜15、授粉的方式:自花授粉、常自花授粉、自由授粉、异花授粉16、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①品种的适应性②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③产品利用目的与消费习惯④人的主观能动性17、引种的原则:适地适树、改树适地、改地适树18、生态型的类型: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共栖生态型19、杂种优势的表示:超中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离中优势20、亲本的选配原则:①双亲优势互补、②以优良性状多的亲本作母本、③注意品种繁殖器官的能育性,杂交亲和性和开花期21、化学诱变剂及处理方法:①烷化剂、核酸碱基类似物、其他诱变剂②浸渍法、涂抹法和滴液法、注入法、熏蒸法、施入法22、芽变引种的成效:新红星(红星的短枝型芽变)、苹果(金冠、元帅)、柑桔(温州蜜柑、砂糖桔)23、调节花期的方式:①短日照促进提前开花②长日照延长后开花24、自交不亲和指数的测定:①全组混合授粉法②轮配法③隔离区自然授粉(指数:<0.05)25、多亲杂交:添加杂交、合成杂交26、适合人工去雄制种的植物:番茄、茄子、辣椒27、人工去雄制种法:适于花大、花期长、种子数量多、繁殖系数高的作物28、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①测交及连续回交筛选保持系②人工合成保持系29、雄性不育植株的合成方法:①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②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选育③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30、自交不亲和的学说:①免疫学说②乳突隔离学说31、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区别(1)自花:完全化,雌雄蕊同熟,自交亲和。
比较自交系品种和杂交种品种的育种特点。
①.自交(纯)系品种(pure line cultivar)●自交系或自交系品种在生产上使用时,必须基因型高度纯合、性状优良、整齐一致;●育种上采取连续多代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作物的强制自交)和单株选择;●创造丰富的遗传变异,在基因和性状分离的大群体中进行单株选择,优中选优,可以获得产量、抗性、品质等性状超过原有品种群体的个体(创造变异的途径)。
②.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tivar)●杂交种育种的两个基本程序。
自交系育种;杂交组合的育种,配合力测定。
●获得低成本、高质量、大量的杂交种1、重要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应用。
(1)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2)稀有特异种质对育种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新的育种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所拥有的种质资源;(4)种质资源是生物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材料。
(5)是有生命的财富,亟待保护2、重要作物起源地。
八大中心:1、中国-东亚中心(大豆、高粱、苎麻、荞麦、茶、大麻)2、印度(水稻、甘蔗、芝麻、绿豆、香蕉)3、中亚(普通小麦、豌豆、蚕豆、非洲棉)4、西亚(一粒小麦、二粒小麦、黑麦、葡萄)5、地中海:(十字花科的蔬菜作物、小麦、牧草)6、埃塞俄比亚:(小麦和大麦的次生中心)7、南美-中美:(玉米、陆地棉、甘薯、番茄)8、南美:(马铃薯、花生、木薯、橡胶)3、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育种上应用的途径。
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性状、特性的鉴定与评价及细胞学鉴定等。
鉴定一般包括农艺性状,如:生育期、形态特征、产量因素、抗虫性;产品品质,如:食用价值及其他实用价值。
同时通过对遗传机理的分析,明确性状的利用价值和途径。
4、种质资源、基因资源、起源中心、遗传多样性、核心种质。
种质资源:具有特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或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的总称基因资源:指含有不同种质的所有作物类型,它可以小到具有植物遗传全能性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以至于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基因,大到植物个体甚至种内许多个体的总和起源中心: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的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类型或栽培类型的地区遗传多样性: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作物育种学的学科性质①人工进化的科学。
②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理论的综合性科学③应用科学,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提供种子种苗的科学3、生物进化,分为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指一切生命形态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
4、植物授粉方式: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自花授粉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马铃薯自花授粉: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
异花授粉: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或异花花粉授粉。
常异花授粉植物:(天然异交率5-50%的植物。
)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繁殖后代异花授粉作物:玉米,甘薯,木薯,甘蔗,甜菜,蓖麻,大麻常异花授粉作物:棉花,高粱,蚕豆,粟,油菜5、现代农业对植物品种性状的基本要求①高产②稳产③优质④适应机械化⑤适应性强、熟期适当4、作物品种的类型: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四大类型种质资源的分类,按照来源分类,种质资源可以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和人工创造种质资源搜集种质资源的方法(有四种):直接考察搜集,征集,交换,转引6、育种的基本过程:制定目标、选择种质资源、创造变异、选择和固定变异自交系育种概念(如果这种方法用于自花授粉植物是称为纯系育种。
)从现有品种群体中选出优良个体,种成系统(个体选择),通过试验鉴定,选优去劣,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自交系育种基本过程:选育自交系的原始材料、套袋自交、农艺性状的选择、配合力测定杂交育种:通过品种间杂交、人工创造变异选育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程序的各个圃:①原始材料圃②亲本圃③选种圃④鉴定圃⑤品种比较试验圃⑥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7、自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关键:杂交去雄异花授粉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关键:优良自交系的获得8、诱变的原理: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手段影响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可能发展出新的品种或改进现有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