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实施社会福利与兴办公共工程 ⑴措施: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建立公 共工程局,推行“以工代赈”;加强社会保障措施,签署 《全国劳工关系法》《失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 ⑵作用:增加就业,刺激消费与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缓与 阶级矛盾。 5、社会立法 1935年,签署社会保险法、财产税法、全国劳工关系 法。 6、特点: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与指导,使美 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与发展的责任。然而并没 有放弃自由竞争的运行机制。
二、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2、复兴工业 3、调整农业 4、实施社会福利与兴办公共工程 5、社会立法 6、特点: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使美国 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与发展的责任。
二、内容 1、整顿金融2、复兴工业3、调整农业4、社会福利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⑴措施: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 备委员会(中央银行)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⑵作用:稳定人心;恢复银行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 正常运作,为经济恢复提供了物质基础。 注意:假如说,胡佛提高关税,是为了阻止外国商品进 入本国市场;那么,罗斯福货币贬值,就是让美国商品 打入国际市场。
注意:垄断资本主义的三个时期。 19C末20C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20C30Y罗斯福新政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二战后,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 展。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工商业公私合营有时称之为 “国家资本主义”。
☆本课小结
1、“三R”改革——新政措施的另一种分类法。 2、新政对美国及战后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 3、讨论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有哪些原因?
三、意义 1、经济:尽管未能完全消除危机,但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 低谷。1939年;1940年。(直截了当影响,恢复经济) 2、政治:缓与社会矛盾。(间接影响,稳定政局) ⑴缓与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⑵恢复了信心,挽救了自由民主制度;遏制了美国法西斯 势力;扩大了总统权力与政府职能。 3、理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深远影响, 开创模式) 美国经济从此进入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 与社会的干预,用扩大消费来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