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行业大师陈幼坚经典设计作品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16.77 KB
- 文档页数:3
陈幼坚经典作品1.陈幼坚为香港机管局和香港国际机场设计的标识,表达出动感、活力和壮志。
新设计以一连绵笔划勾划出机场宏伟建设的神髓,充分表达了香港机管局“未来机场,今天展现”的理想。
2.陈幼坚设计的西武百货标识,他将传统图形“双鱼”演变为西武百货公司英文名字“SEIBU”的“S”,象征着公司持久的生命力。
3..2002年陈幼坚接受可口可乐公司邀请,设计“可口可乐”中文标识,当时客户希望摈弃沿用24年之久的中文标识,要求设计既有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风格。
陈幼坚经数月的构思和修改,创造了充满现代感的新中文标识,如今新标识已随着“可口可乐”的动感广告和各种产品迅速传播。
4.陈幼坚设计的申奥海报,五环颜色环绕着天坛,体现了运动的感觉,又有北京的特色。
5.陈幼坚团队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标识,运用了大剧院之正面透视线条,把建筑设计的精髓融合于平面标识设计当中,表现大剧院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将成为中国人文精神屹立于世界的新象征符号。
6.陈幼坚最新作品,为香港政府重新设计“香港品牌”亮相世博。
在欧洲小镇如何“行街”看一个人是否喜欢“行街”(粤语“逛街”之意),不能光看性别与性格。
其实你可以从他的生活细节中看出。
“我当然是常常逛街的,在不同的城市。
”陈幼坚说,“因为你知道,我的生活不止设计,我还喜欢收藏很多东西,陶瓷、油画、雕塑、海报……太多种类了。
”虽然对于收藏而言的“行街”与太太们挽着手袋在商场中“行街”肯定有些不同,但那种在一堆普通货色中间突然发现一件宝物的惊喜,应该是收藏者与“血拼族”们都同样了解的。
不过出乎意料地,陈幼坚说他逛街的时候,并不关注周围的人,他只纯粹地通过店面、货架、货架上的产品陈列,去体验一地的商业文化姿态。
“在欧洲小镇,有很多经营了很多年的小店,很有历史感故事感,适合慢慢走慢慢逛。
一个柜子一张椅子,都是精致的雕花。
那种精致古典的维多利亚风格,经历很久的时间都不会改变。
你会从这里看到那一家店的想法状态与风格。
上海外滩三号图片本身就像一栋建筑三条横暗示“三号”
简约而整洁的家居设计
陈设计的香港国际机场标志
陈幼坚设计的可口可乐标志
陈设计的迪斯尼卡通吉祥物融入了中国“西游记”里的形象
陈设计的中国风的茶馆:中式的桌椅和西式天花板相得益彰
陈设计的茶作品
这是他为他在日本的“茶语”茶馆的设计简约融合东西
“名古屋”
“田中一光”四字在图中具备
一山还有一山高
古今
书法太极两级将书法艺术用如此方式诠释深谙中国哲学
茶佳人杯子图画不语观者即知其意
美丽的青花瓷花纹融成“中国”两字并以梅花为背景中国风味极浓
很有创意的钟表设计分针和表里的“刻度”组合成汉字。
浅析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陈幼坚是一位中国知名的平面设计师,也是中国设计教育之父。
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深深影响了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在平面设计中,陈幼坚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民族图形元素,其作品不仅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设计与文化的融合,下面就来浅析一下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意义及特征中国传统民族图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非常丰富的意义和特征。
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象征性:中国传统民族图形多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天象、生命等为原型,具有丰富的象征性。
例如,龙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代表着皇权、权利、正义等,是吉祥、神圣的象征物。
2.寓意性:中国传统民族图形常常表达着某种寓意,是一种引人深思的表达方式。
例如,蝴蝶是中国文化中的美的象征,代表着俏丽、轻盈、自由等,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韵律性:中国传统民族图形注重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造型上大都富有韵律性。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的云纹、水波纹等,都具有流畅、优美的线条形态。
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大量使用线条和纹样:传统的中国民族图形在细节上都有很多凸现的线条和纹样,这些线条和纹样组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图案,富有立体感和韵律感。
2.图形结构简明:中国传统民族图形基本由简单的基本结构组成,通过这些基本结构的组合和排列创造出丰富的变化。
这种图形的简明性可以便于记忆和传承。
3.重视饰品和装饰的细节:传统的中国民族图形在装饰上十分注重细节,这些饰品和装饰成为了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类对于美的追求。
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对于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下面分别从色彩运用、造形构成、图案排版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色彩运用陈幼坚在设计中通常运用红色、黑色、白色等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颜色,来代表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陈幼坚作品赏析著名设计师陈幼坚的优秀作品赏析陈幼坚系列作品图为陈幼坚设计的香港国际机场的LOGO,充分体现了香港这座城市简约现代感的一面。
它整体的设计创意就是香港国际机场外观的一个缩影,LOGO图形是机场的外观造型。
蓝色很清淡,却给人安静自然的感觉,图形优美的弧度,更是增添了几分美感。
这是反映香港城市生活的一个海报。
颜色是其亮点,五彩缤纷的颜色组成了“HongKong”这个英文,让人眼前一亮。
极具时尚现代气息,符合香港国际大都市的现代,多样化。
色彩的运用,能够刺激人的感官,给人不一样的注意。
著名设计师陈幼坚的优秀作品赏析蓝月亮新标识的书写更加动感流畅,字与字之间笔笔相连,“亮”字最后一笔带出一弯月牙,意喻蓝月亮正如夜空中初生之月般充满生命力。
整体上优化了汉字结构中不和谐的部分,更显柔和,犹如产品那样柔滑,增强了蓝月亮的品牌形象。
企业及品牌识别设计以“竹叶青”独有的修长的茶叶形态,拼凑成一个竹字,表现产品属性和专有特色。
“竹”字漂浮,象征茶叶漂浮在水中,营造出一种休闲、平和的意境。
整个设计线条简约流畅。
配色以青绿色为主,品茶的自然、闲适状态跃然于眼前。
著名设计师陈幼坚的优秀作品赏析这款手表的设计创意来自方位和数字的完美结合,设计简约大方,别具一格。
生硬的阿拉伯数字与中华汉字结合,成为汉字的笔画,新颖独特。
颜色上也凸显出优雅高贵的气息,这和高档手表的的品质相衬。
著名设计师陈幼坚的优秀作品赏析国家大剧院标识识别设计选用了红色,加强中国文化元素。
设计上下对称,犹如大剧院建于水上倒影一样。
图案简洁、色彩明快、时代感强,充分体现大剧院的特点,同时具有中国风格和现代气息,内涵丰富。
陈幼坚在设计时运用了大剧院之正面透视线条,把建筑设计的精髓融合于平面标识设计当中,从而表现大剧院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将成为中国人文精神屹立于世界的新象征符号。
大木标识用了象征吉祥中国的红色,强调中国精神。
八个木相围有着中国传统的围合内涵,就象四合院建筑,明诣大木设计所涉及领域。
浅析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陈幼坚是中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他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民族图形,成为了中国平面设计中的一大特色。
他善于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并且在设计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对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进行浅析。
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民族图形。
他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将传统的图案、符号、元素融入到设计中,使得设计作品更具有中国特色。
他在设计海报、书籍封面、品牌logo等作品中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花鸟、山水、古典人物等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展现了时代的特色。
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民族图形进行了巧妙的再创作和发挥。
他不仅仅是简单地运用传统图形,更多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和创新,赋予了传统图形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他将中国传统的图案进行了拆解、重组、变形,使得传统的图形在他的设计作品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充满了现代感和创意。
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通过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使得设计作品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他在设计中充分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设计作品更富有文化底蕴。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那种沉稳、内敛、典雅之美,同时也不失现代设计的时尚和个性。
他通过设计作品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骄傲。
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民族图形,使得设计作品更具有时代感和国际化的视野。
他不仅仅停留在传统文化的表面层面,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理解,将传统文化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
他的作品不仅受到国内的赞誉,也在国际设计界广受好评,为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关注。
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具有很高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他以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和风格,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为中国的平面设计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浅析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
陈幼坚是中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他在平面设计中经常运用中国传统民族图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图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它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能表达民族的情感、哲学和审美观念。
陈幼坚善于将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作品创作出许多令人赞叹的设计作品。
陈幼坚在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中,常常运用一些传统的图形元素,比如中国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丰富多样,有云纹、双龙戏珠纹、莲花纹等等。
陈幼坚善于将这些纹样运用到设计中,使其成为作品的核心元素。
他常常运用纹样的变形、组合和重叠,在设计中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这样的设计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特色,又能够满足现代审美的需求。
除了纹样,陈幼坚在设计中还经常使用一些中国传统的图形符号,比如中国传统的象型文字和动物形象等。
象型文字是一种将具体事物形象化的文字系统,它富有象征性和装饰性。
陈幼坚善于把象型文字运用到设计中,使其成为作品的点缀或背景。
他还常常运用中国传统的动物形象,如龙、凤等,打破平面设计的平面感,增加作品的立体感和动感。
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不仅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够满足现代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的需求。
他的设计作品既传达了传统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念,又具有现代的时代感和创新性。
他的作品既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又展现了时代的发展与设计的进步。
陈幼坚在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中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也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设计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
“东情西韵”——陈幼坚作品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如何使中国设计在保有本土精神的同时走向世界,是每一个中国设计师进行设计创作前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陈幼坚无疑是运用东西古今元素最得力的当代设计师之一。
他敢于创新的设计精神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对中国当代设计以及设计师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陈幼坚于1989年获香港艺术家联盟颁发“设计家年奖”。
1986年创立陈幼坚设计公司。
其公司于1996年曾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评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
通过对陈幼坚设计作品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更透彻地理解他独特的设计理念,从而深度思考设计创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他的设计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一、承接传统结合现代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
可以说,没有传统的积淀就没有现代的繁荣。
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启示作用不容忽视,没有传统的辉煌和历史的积淀,就不具有中国本土意识的现代设计。
陈幼坚作为当代设计师的领跑者,坚持把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让世人为之倾倒的设计佳作。
陈幼坚的设计作品中,含有大量中国元素,但这些并非盲目不加任何改变的运用,他的每个方案都是通过理性的精准分析,将传统元素以现代设计表现手法自然揉合进设计中,并提出具有市场针对性且富有创造性的方案。
他这种恰如其分、不着痕迹的表现形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统与现代的承接与融合。
正如陈幼坚团队设计的国家大剧院标识,巧妙运用了大剧院整体外观形状和正面透视关系。
简洁有力的线面组合勾勒出大剧院整体造型,设计上下对称,犹如大剧院建于水上倒影一样。
标识采用热烈浑厚的中国红作为主体颜色,带有浓郁中国风情。
大剧院标识整体简约大气,本土民族特色鲜明,识别度高,象征性强。
二、东方与西方的融合我们应认识到,世界文化宝库的文化财富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籍的,无论东西方,文化中所秉承的理念、最有价值的东西必定是共通,它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陈幼坚设计创作特征分析作者:田洁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31期摘要:陈幼坚作为香港设计界教父级别的平面设计师,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成功地将东方文化与西方美学糅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设计作品,本文通过对陈幼坚创作过程中设计理念的分析,从精神内涵符号化、创意思维多样化和视觉元素国际化三个方面对其创作特征进行分析,解读其创作内涵。
关键词:陈幼坚;设计理念;创作一、陈幼坚的设计理念通过对陈幼坚作品的分析,大量的作品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其中,以道家思想最为显著。
道家思想对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影响了各行各业的人。
而在现代的设计领域,陈幼坚的很多设计作品,也借鉴道家的太极文化、道法自然的思想去体现内涵。
而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茶馆,也是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
还有MR CHAN的LOGO设计中的“佛手”形象,以及澳门私人会所“红伶”中logo以及室内设计,都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的创作。
由此,陈幼坚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将独特的设计理念运用到设计过程中,形成了“东情西韵”,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技法的完美融合。
二、精神内涵符号化在陈幼坚的作品中,将精神内涵与传统文化进行了完美结合,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与设计元素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有较强的识别性。
在其诸多的设计作品中,以道家思想的象征的“太极八卦”和以禅宗“茶”、佛手等元素出现的频率颇高。
以他为西武百货公司的设计为例,他用其英文名字“SEIBU”首字母“S”作为造型形式,加以道家的太极八卦作为创作主体,两者进行创意结合,体现出较丰厚的文化底蕴。
该标识通过首尾相抱、阴阳相对旋转的双鱼作为标志的核心,体现出无限的生命力。
每年春节,中国的餐桌上必会出现“鱼”。
“鱼”与“余”同音,所以也蕴含着年年有余的道理,从而也希望西武百货公司延绵不衰的吉祥寓意。
他充分挖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了现代设计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使其作品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又传递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浅析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的应用
陈幼坚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他通过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民族图形,独特而精彩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民族图形,使得作品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格。
中国传统民族图形鲜明而独特,具有独特的比例关系和线条变化,犹如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陈幼坚善于从传统的图案中提取元素,运用于平面设计中,使作品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底蕴。
在他的作品《中国国旗》中,他将传统的民族图腾与国旗元素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风格,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采。
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民族图形,使得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传统的民族图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和感情。
陈幼坚善于运用这些图形,通过简洁明快的排版和线条的运用,使得作品充满了力量和活力。
他的作品《中国传统美术大师陈浩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图案元素和干净利落的线条,营造出了一种古朴而不失现代感的艺术氛围。
陈幼坚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民族图形,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中国传统民族图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历史。
通过将传统图形融入到平面设计中,陈幼坚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他的作品《唐三彩文明》中,他将唐三彩的元素应用于设计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传递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敬意和热爱。
设计行业大师陈幼坚经典设计作品赏析
【摘要】艺术作品赏析,设计作品鉴赏属于美育的范畴,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观摩中外设计行业大师的经典设计作品,掌握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思维方法,开阔眼界,加深理解,从而增强鉴赏能力和专业素养。
许多人对一件作品的态度仅停
留在欣赏的角度,而鉴赏对于欣赏是更深一个层次,多在欣赏之后还有继续深入识别、分析、判断甚至批判的意思。
一个好的设计创意,必有其打动人和耐人寻味之处。
除了创意
之外,一个作品还受它的实用功能,工艺技术,材料,艺术品位,社会效益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创意;作品分析;识别
一、艺术设计概述
1、设计作品鉴赏
艺术作品赏析,设计作品鉴赏属于美育的范畴,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艺术设计的基
本知识,观摩中外设计行业大师的经典设计作品,掌握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思维方法,
开阔眼界,加深理解,从而增强鉴赏能力和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艺术设计的学生需要有能
够感受设计之美的眼睛和理解设计美的大脑。
许多人对一件作品的态度仅停留在欣赏的角度,而鉴赏对于欣赏是更深一个层次,多
在欣赏之后还有继续深入识别、分析、判断甚至批判的意思。
可以说鉴赏是欣赏的一种升华,当然,当深入对一件作品的欣赏,则需要对此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2、艺术设计涉及到的范围
艺术设计涉及到的范围很广。
二维的有平面广告,书籍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等;三维的有的手工艺产品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另还有三维空间环境设计,四维多媒体设计
与制作等等。
虽然每个领域看似千差万别,但相互关联。
这也是一个设计师即有可能进行
建筑设计,同时也有产品设计。
如何评判一件设计作品的好坏,优与劣。
但每个人都会因
为年龄,性别,文化层次,生活经验,物质或精神需求水准等方面的因素而有不同的标准,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设计界的名人
谈到设计界的名人,二维平面设计的有冈特・兰堡、福田繁雄、靳埭强、陈幼坚等。
服装设计的有可可夏奈尔、克里斯汀・迪奥、三宅一生等;建筑设计的有弗兰克・劳埃德
・赖特、勒・柯布西耶、贝聿铭等。
他们的作品无不体现出创意。
二、设计师陈幼坚及作品简介
以二维平面设计师陈幼坚为例,陈幼坚生于1950年,在香港长大,中学理科毕业后,只念过十个月的夜间设计课程。
他曾赢得本地及海外设计奖项五百多个,其公司在1998
年japen typography association 所举办的比赛中,一连夺得九个奖项,当中包括一个最杰出作品奖。
他于1989年更获得香港艺术家联盟颁发的“设计家年奖”。
其公司在1996年被
美国纽约graphis 杂志选为该年度世界十大设计公司之一。
他的海报及腕表设计没美国三
藩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陈幼坚来自一个令人爱恨交加的城市――香港。
在这个快速变换的城市里,陈旧交汇,东西连接,贫富并存,空气中处处弥漫着那种“现在就要的”紧迫气氛。
纷繁芜杂之中,陈
幼坚,却以独到的设计风格将东情西韵融会贯通。
在牢牢把握市场脉搏的前提下,使东方
文化重新焕发了新资。
陈幼坚从不否认自己是商业设计师,但他认为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艺术家。
“商业是命题,艺术是境界,我所做的无非是在努力将商业命题做到艺术的境界。
”他做到了:1996年美
国权威的设计杂志graphis评选世界十大设计公司,陈幼坚设计公司作为唯一的一家亚洲
公司列为其中。
他为这次盛事设计的海报充分体现了他的风格--中西合璧,简约中透着东
方的神韵。
陈幼坚被公认为设计大师,但也更喜欢“视觉艺术家”,认为在视觉艺术的最高
境界中没有行业、空间、地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分隔,艺术家的创作应游刃于不同的领域。
风格也不必限定于一种,简约或者是繁复都只是手法,艺术家应随机应变,运用自如。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迪斯尼公司委托陈幼坚进行庆回“庆回归珍藏版”设计。
回归之路,艰辛曲折,可与“西游记”齐名:当年唐僧师徒历尽艰辛,蹰蹰西行,如今众望所归,
西方不亮东方亮。
于是由迪斯尼家族唐老鸭和米老鼠等组成的“东游记”诞生了。
2002年在接受可口可乐公司邀请设计“可口可乐”中文标识时也遇到了挑战:客户摈弃了沿用24年之久的中文标识,要求所设计既有中国特色又兼具国际风格。
看似简单的要
求落实到四个方块字上着实不易。
他在仔细研究了“coca-cola”的英文标志后,沿用其中的
飘带和笔划弧度,经数月的构思和修改,创造了充满现代感的新表示,让人一眼就能认出“coca-cola”家族的新成员。
真可谓方寸之间见功力。
如今新标识已随着“可口可乐”的动感
广告和各种产品迅速传播,成为新的时尚风标。
陈幼坚为北京申奥设计过海报,他也希望可以为上海2010世博会出力。
他认为奥运
会和世博会都是展示中国文化和国力的大好时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能够参与盛事,实为
一大快事。
这也是为什么他每年必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韩国、澳洲以及英国等地的邀请,向当地设计界讲述“东西古今融会再创”的设计理念,同时也弘扬了中国文化。
2002年,陈幼坚三幅最新的艺术作品(照片拼贴画和装置艺术品),应香港精艺轩画廊之邀,参加了5月份在美国芝加哥举办的“2002芝加哥艺术展”,该展览是美国最具规模的国际艺术展览。
同年6月,其作品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展”,该艺术盛会在
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现代艺术盛事,并被誉为“国际艺术界的奥林匹克”。
三、结束语
创意即为创作构思,它是一个作品的灵魂。
它需要策划,经营。
创意的特性是:无法
预测、无法组织、无法系统化、而且绝大多数都遭遇失败。
创意的基本思维方法有辐射思维、多向思维、换元思维、转向思维、对立思维等等。
创意不是一个程式化、概念化的表现,而是目的性极强、较为广泛的思维活动。
一个好的设计创意,必有其打动人和耐人寻
味之处。
除了创意之外,一个作品还受它的实用功能,工艺技术,材料,艺术品位,社会效益
等因素的影响。
使其不仅具有实际用途,而且能满足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的要求,也就是
好用,用时能产生舒适感。
艺术品位指的是艺术设计作品中的审美属性和文化底蕴。
评判
一件设计作品或产品艺术价值的高低,除了它美的外观使人悦目之外,再就是看其是否具
备文化的内涵。
很多经得起艺术标准衡量和长时间考验的作品,都具备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社会效益是艺术设计鉴赏在信息时代特有的一个带有边缘意义、复合性的标准。
它是以市
场为导向的经济杠杆,它有时会与传统的艺术规律和理念相冲突,然而,艺术设计只有在
真正的融入社会时,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鄂,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刘晓刚,朱泽慧,刘唯佳.奢侈品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