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大师陈绍华作品赏析
- 格式:pptx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22
浅谈陈绍华海报设计分析摘要中国的平面设计在这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繁荣催化中国设计事业的进步。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融合,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中国设计师开始立足国际。
多元化的国际并存已经融入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
今日中国平面设计已成为世界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与内地文化交融后,香港以其现代设计的商业文化、台湾以其传统的装饰风格、澳门虽是一所以赌营生的小岛城市,但以时事为重,孕生了一代设计新人。
他们以极大的设计热情,耳目一新的设计作品和传播先进的设计文化,为促进大陆的设计事业发展起了催化作用,两岸四地频繁的交流合作,大陆与港澳台的设计形成了一股具有设计风格的华文设计流融入世界,让世界瞩目。
关键词:平面设计设计师商业文化设计风格AbstractChina's graphic design at this year has developed rapidly. China's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of Chinese design career catalyst. Business integration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competition, the Chinese architect in China based on international designers began. Diversified international coexist in China has been in the works of stylist, it is Chinese graphic design business maturity. Today, China has become the graphic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graphic design,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Hong Kong culture blend with its modern design of the business culture, with its traditional Taiwanese decorate a style, although Macao is a gamble so making island city, but by the current event as the generation, inoculates new design. They with great enthusiasm, the design of new designs and spread advanced culture, to promote the design development of the mainland design the catalysis, the cross-strait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frequent mainland and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has formed a design is the design style of Chinese design flow into the world and let the world attention.Key words: graphic design business culture design style目录绪论 (5)1. 陈绍华海报设计风格 (6)1.1陈绍华初期的海报风格 (6)1.2陈绍华中期海报特点 (6)1.3陈绍华巅峰期时期海报风格 (7)2. 陈绍华生平对其海报风格的影响 (11)2.1 童年的坎坷经历 (11)2.2 AGI对他的肯定 (11)3. 世界风格对陈绍华海报风格的影响 (13)3.1 世界海报对中国的影响 (13)3.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海报设计的影响 (13)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绪论中国的平面设计在这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陈绍华作品《绿,来自您的手》设计思路
一、设计主题
作品被誉为“文艺的春天”为象征,结束了文革中阶级斗争的工具、工农兵头像加政治口号的宣传画模式,从而转向轻松、温馨、美好的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的现代的意识。
二、设计背景
本作品是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处一个特殊的时期,十年的文化革命结束不久,然后国家刚刚确立了植树节,企图借此题材,一扫宣传画的政治属性,这个作品就是陈绍华老师在当时环境创作的。
三、作品解析
从画面上看,图画里是一只大手拂过,然后带来的盎然的绿意和生机。
“手指”的末端变成的绿叶,背景里像是青山也像是起伏的草原,还有许多蝴蝶跟着收的动作在飞舞。
画中的标题为:“绿,来自您的手”,副标题为:“化黄塬为绿洲,变荒山为宝库”。
这样的画面,首先就让你有种温馨美好,如沐春风的感觉。
然后用大手的形象暗示,想要绿化环境必须从自己做起,要动手为绿化添砖加瓦,与标题也相互照应。
接着就是副标题中的“黄塬”,说的是黄土高原,作者是那的人,所以他希望黄土高坡化为层层叠叠山梁绿脊,透视远去,一望无际。
整个宣传画就在告诉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让黄土高原的黄土变成绿地,就会想画卷中的美景一般生机盎然。
四、设计含义
作品的深层含义是:在改革开放的时期,想一改之前死气沉沉的样板宣传画,让大众看到具有人为关怀的,轻松、温馨、美好的东西。
也是寓意在这个改革的“文艺春天”里,要把以前被破坏的文学界——黄塬,通过努力,使其再次绽放盎然的绿意。
世界五大知名平面设计大师戴帆用天才向极峰探险戴帆是当今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广泛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之一,戴帆的平面设计的价值在于掀起了一场“美学革命”,打破源于西方的当代国际主义风格的常规与教条,也不同于当代日本平面设计的阴柔美学,把平面设计分割成诗歌、观念、宗教的载体,从民族的深层次文化中寻找基石建立自己美学的语言。
戴帆经常用分解、变形、抽象的手法处理物象,分解的极点,或仅具一目一羽;变形的极点,或类于行云流水;抽象的极点,是化为纯粹的曲线。
形固有失,神则兼得。
将异常的观念展开于同一个平面之上,边界彼此接续,并勾勒出一条虚线平面远未将多元体的维数缩减,而是对它们重新进行划分,令它们彼此交叉,以便使任意数目的多元体和情节得以并存。
融贯的平面是所有具体形式的交叉。
平面就是振动,就像海浪一样,就是展现于融贯平面之上的变动不居的边界,每个人都如一股海浪般推进,平面的语言是一股海浪般的振动沿着遍及整个平面的逃逸线而蔓延。
在平面设计的观念中,戴帆认为,平面其实是由许多累积之层(Ayer; F loor; Tier; Storey)所构成,层在于使物质成形,将强度限制于或将特异点固定于系统之中,层与层之间游弋着未成形、未经组织化、未被层化和去层化的意识。
昂首、辽阔的造型所构成的冥远、辽阔的空间与深邃、幽昧的平面所构筑的心理空间,地上、地下两个时空都是戴帆关注、谛视、凝想的永恒对象,圆的镜橼,方的扭周,两者之间是广大无垠、旋动不息的宇宙的缩影。
设计师在这里展示的是根本的事实,还有它转化成的想象、悲哀、希望、爱、欲望、美丽。
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平面设计,不紧紧是设计师的,也属于这个国家的缩影,就像一个国家心脏跳动的心电图,是一种彷徨的心电图。
在这样的设计前面,你只有睁大眼睛,生怕错过任何细节。
美好的东西总是稍瞬即逝,记忆,是建立在经验之上。
人生最大的悲哀也许不是看不到美的东西,而是看过之后,再无法忍受不美和平庸的东西。
那种气质似曾相识。
万科兰乔圣菲文案:没有一定高度,不氏如此低调低坡屋顶下,那种平和淡泊的心境氛围,只有真正的名仕巨富才能心领神会、视为知己。
由南加州RANCHO SANTA FE 建筑风格演绎而来的兰乔圣菲别墅,不像古典式豪宅那样复与张扬,没有任何刻意与炫耀的形式,惟有质朴纯粹、充满手工与时间痕迹的建筑语汇,仿佛在平静中述说一段悠长久远的的历史,一个意味深长的传奇、一种阅尽辉煌的人生。
踩惯了红地毯,会梦见石板路还没进门,就是石板路,黄昏时刻,落日的余辉在林荫路上泛着金黄的光,再狂野的心也会随之安静下来。
车子走在上面会有沙沙的声响,提醒你到家了。
后庭的南面以手工打磨过的花岗石、板岩等天然石材拼就,供你闲暇之余赤脚与之厮磨。
屋檐下搁着石臼与粗瓷坛,仿佛在静静等待着雨水滴落,追忆似水的年华。
一生领导潮流,难得随波逐流风云间隙,何妨放下一切,让思想尽情随波逐流。
这里珍藏着两条原生河道,它们经历着这块土地百年的风雨和阳光,沉淀着醇厚的人文意蕴,就连上方飘渺的空气都充满时间的味道。
经过系统整治的河道,生态恢复良好,绝非人工的景观河可以相提并论。
草坡堤岸自然延伸入水,有摇动的水草、浮游的小生物,大大小小的卵石,更不缺少流淌荡漾的情趣。
看不见浮华,正是价值所在没有多余的装饰,或者张扬的树种。
亲近平和的庭院氛围会让你想起早期的庄园,混合种植着树木和密植树木和密植的低矮灌木、花草,以尽可能与原生态林相匹配。
前庭后院用矮墙、花架和绿篱进行分别,车行系统与人行系统也以植栽的灌木分割,形成和谐的景观感与空间感。
前院风格开放,是与友人品茗会聚之所,是专门留给主人的思想领地。
没有CEO,只有邻居放下名利与地位,忘掉尊贵与虚荣。
兰乔圣菲的会所是原味精神的延伸,当然也是家的延伸。
沿着河边道路踱过石桥,就是三面环水的会所。
这是由多重院落组成,内含大草坪及无边界游池的围合式建筑。
没有任何金碧辉煌,只有阳光、花草、艺术与健谈的邻居,最氏在风云际会的间隙,邂逅知已之士,享受阅尽奢华后的淡泊与闲情。
"方正奖"获奖作品创作意图及评委点评一、扁黑(一)(二)(三)正文及标题字奖创作意图:字型是一款字的核心所在,扁宽的字型给人以安静、沉稳的感觉,从而达到醒目的视觉效果。
结构宽松,使得笔划更加舒展,克服了原有黑体结构不均匀的特点。
本款字在笔划的布局上做了很大的调整,感觉更加合理、匀称、美观。
评委点评:吕胜中:不在于扁黑与其他同类字体是否有较大的不同,重要的是它的确很好,结构严谨、笔划清晰、风格温和而无阴气,作为正文字,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王敏:素静、秀美、结构适度、养眼、这款黑体字如果完成将会成为平面设计师喜欢用的正文字。
陈绍华:这是我一直期待的一套黑体字,相信挑剔的设计师们都会喜欢余秉楠:安静、沉稳、宽松、醒目,是这付字体的核心靳埭强:难得一见在标准黑体字的基礎上,创造出有个性的优秀字体,具文秀、素静、沉劲气质。
二、魑魅一等奖创作意图:这套字体起初的想法是来自我迷迷糊糊的一个梦。
几经修改便形成了一套字体。
评委点评:吕胜中:在水墨的元气淋漓中章犹温中“显影”出清瘦干枯的文字笔划,这笔划显得更有“骨气”,于是,我觉得这款字并不“魑魅”,它象一个满怀正气的文人。
王敏:水墨的韵味,遗梦的迷茫,从一团团墨漬中一个个汉字惊现,扑面而来,为读者带来很多惊喜。
陈绍华:用广东话讲:嘎嘛都嗒!(这样也行?!)靳埭强:作者有敢於挑战成规的极限,似在现代人的白日梦中搜获最自由的感情印记。
余秉楠:迷糊而不失识别性,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凄凉美感。
三、清隶二等奖创作意图:传统的隶书笔划蚕头雁尾,表现圆润。
本套字的意图就是把笔划做成尖形,起笔收笔干净利落,柔中带刚,刚健有力,笔划简洁流畅,清新朴实,既有传统古典美又有现代感,秩序感。
评委点评:吕胜中:作者的意图在这套字的设计制作中比较圆满地实现了――柔中带刚、清浊分明,的确给“隶书”这一古老的书体换上了一件新的衣裳。
王敏:取其骨,去其肉,此款隶书设计保留了传统隶书的结构,但赋於新的性格,清风瘦骨又落落大方。
陈绍华生肖猴票设计作品的原理分析摘要中国的平面设计在这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繁荣催化中国设计事业的进步。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融合,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中国设计师开始立足国际。
多元化的国际并存已经融入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
今日中国平面设计已成为世界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视传达设计”的字面上,便可一目了然地看出它的主要内容,“视觉传达设计”就是通过一切视觉媒介手段传达信息的一种设计活动,是以视觉的方式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
关键词:符号点线面色彩陈绍华经典作品之中国申奥标志五环太极(左)、第三套生肖猴票(中)、青花瓷图案烟盒(右)(见图1)他反感“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这句话。
他有着这样的企图,用耍太极的中国结、一样的烟盒告诉那些被设计污染的人:越是个人的,越是世界的。
在国际友人越来越喜欢中国的今天,看看艾弗森臂手上的“忠”字,法国巴黎青年设计师赛的“肚兜”,还有到少林寺的普京,以及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就知道现在中国味十分好卖。
但如何制作真正有中国味道的东西?似乎依然困扰着不少中国的设计师。
著名设计师陈绍华却在这个问题上有着丰富的心得。
猴票创新奠基卡通风格,2004年发行第三轮生肖邮票,当时正值邮市低迷,中国邮政集团邮票发行部找来八位顶尖设计家设计猴鸡狗三枚一较上下。
陈绍华用一个嬉笑的猴脸,从8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此举也奠定了第三套生肖邮票的整体风格:卡通、动漫和小清新。
之后,陈绍华为猴添了身体,一只可爱的俏皮猴跃于纸面,成为市场热捧的品种,大版猴票从2004年的19.6元一路飙升,在2010年轻松突破780元。
提起设计今年的猴票,陈绍华说:这是被邵伯林先生“逼”出来的。
2002年初,由国内多位邮票设计专家组成的邮票评选委员会,要求国内五位设计师每人提交猴、鸡、狗生肖票各一枚参加初稿评选。
邵先生便提名陈绍华参加评选。
陈绍华的初稿是用圆形勾画出猴头的肖像图案,评选的专家们又提出些建议,经过修改,第二稿的图案便是完整的猴形了,还为它穿上一件色彩对比强烈的马甲,调整了寿桃两片叶子的的位置,最终成为定稿。
41传统与创新现代设计从未停止对中国本土的文化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一直在探索表达当代审美所需的形式。
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龙头并充满着人文和艺术价值的年画,尤其是其色彩表现形式,从诞生之际到现在,不论是对大众长期的色彩审美心理还是设计创作中的色彩运用都曾产生重大影响。
一、传统年画的色彩语言年画的发展已逾千载,其发源于远古时期的原始宗教,孕育于汉唐,形成于宋代。
年画,最早以门神的样式出现,用来烘托节日气氛,祈求幸福安康,在长期的民间审美心理和深厚的文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且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和色彩体系。
大众对于年画总体的色彩感受是鲜艳夺目,年画用色大胆,以大红大绿为主色调,鲜明、刺激、热烈、喜庆。
当然,不同地区的木版年画之间既有共性也有其独特之处,或质朴单纯,或色彩艳丽大胆,或细腻优雅。
如朱仙镇年画主要有黑、红、黄、绿、紫五种颜色,色彩纯度较高,颜色鲜明艳丽且厚重,以暖色为主,较多互补色,搭配简单但装饰趣味性很强;天津杨柳青年画由于受到宫廷绘画的影响,色彩则要淡雅许多,常以红、绿、黄为主色调,辅以紫青色,使用高纯度的色彩后,常以粉蓝、粉绿、灰色、金色等加以调和;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色彩基本上以红、蓝、黄、绿、紫、黑为主,大胆使用亮色、纯色,不俗不媚;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整体色彩明快、亮丽鲜艳典雅,大多以大红、桃红、黄、绿、紫及淡墨作为主色调,粉色的大量使用也是其一大特点。
从具有代表性的四大地域年画的色彩运用中,笔者研究发现,这些本能自发的色彩感知及用色习惯与年画色彩的象征性及装饰性之间存有相互促成与发展的关系。
(一)年画色彩的象征性年画中不同色块的运用与搭配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最受中国人喜欢的莫过于红色了,其色泽浓艳,象征着吉祥喜庆,是十分积极的色彩。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写道:“红色本身在想象中便赋予了人类(社会)所独有的符号象征的观念含义”“包含着或提供着某种观念含义”。
陈绍华陈绍华在谈到平面设计时,也一直会谈到返璞归真。
他对设计师和好设计都会有八个字的概括——设计师之四要素:修养、品位、睿智、创造;好设计之四要素:切题、新意、经济、可行。
现在年轻的设计师,由于资讯的开放,国外的学术思想和作品大量地涌进来,面对一个本土设计师,我们在这样的状况下要想不失掉自我品质,是需要一番努力和积极探索的。
面对这一问题,陈绍华也提到:“资讯开放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巨大的信息量也的确容易让我们迷失方向,我想我们可能要经常迫使自己返璞归真。
二十年前我在教书的时候,经常叫学生回到原点想问题,不要被眼前眼花缭乱的现象所迷惑,想最基本的问题,找最简单的道理。
”在中国,陈绍华一直强调一种“大设计”观。
他认为,所谓的“大设计”观的道理很简单,就是两点:一是开发国人的智慧、创造性;二是要加速培养国人的基本审美素质。
目前,我们总是嚷嚷没有国际名牌,这两点是根本的根本,尤其是审美素质!他希望在中国上上下下都能够真正重视起来。
不然,我们永远是在替别人做嫁衣。
陈绍华还提倡年轻设计师的自我修炼。
其实设计在大学里是学不到的,大学最多只能让你入门,是否成才完全要靠自己。
他强调任何一门学问你要有所成首先要成为发烧友,为其废寝忘食,永远充满好奇,充满激情,只要你真正下了工夫就肯定会有所成。
“中国设计的根源问题是创造力与审美教育的缺失,我们应该从普及和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出发,通过大众品位的提升,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陈幼坚“我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园园的黑框眼睛,标志性的山羊胡,瘦俏的身材配上的体的黑色外套,这些特质勾勒出设计大师陈幼坚。
五十三岁的他,眼神却如同二十八岁:激情,锐利和智慧。
陈幼坚从不否认自己是商业设计师,但他认为这并不妨碍他成为艺术家。
“商业是命题,艺术是境界,我所做的无非是在努力将商业命题做到艺术的境界。
”他做到了:1996年美国权威的设计杂志graphis 评选世界十大设计公司,陈幼坚设计公司作为唯一的一家亚洲公司列为其中。
2008年的申奥标志是他设计的,你知道吗?陈绍华,浙江生,西安长,教书六载,下海十年,非文化人亦非商人,啥都懂点儿,啥都不精。
虽已知天命,仍童心未泯,爱胡思乱想,盼上苍开天,好另辟蹊径。
恶陈规陋习,鄙视功利,与世无争。
喜孤独,亦交挚友,做事求完美。
眼睛不揉沙,见不得邪恶,好打抱不平,直肠直言,常得罪人。
论学业,非天才,本属马,劳碌命,凡是做不到人前,但肯多下工夫,若算有成,那是积劳成“绩”。
----陈绍华自画像从少年时代研究科学并创造出仅十二克的交流电微电机,再到展览馆设计师再到招贴设计师,并大胆进行“素描教学改革”,直到最后进入职业设计师的历程,他可谓是跨行非常成功的大咖了。
正是因为年轻时代敢于创新、敢于奋斗的他,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见的当代中国最有个性、最有成就的设计大师之一的陈绍华。
他的作品之多,其中这几个项目相信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
2008北京申奥标志的形象设计这个现代和传统结合、国际与民族相融的太极五环图形作品一直伴随北京奥申委走向历史性的胜利,使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世园会会徽取名「长安花」,取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图案是由三、四、五、六边形自然花瓣組合而成的「百花吉印」,從三到六自然递进,展现了人、城市、自然、宇宙的和谐共生,契合西安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主題。
《绿,来自您的手》此作品当年被誉为“文艺的春天”为象征,由此也彻底结束了文革中阶级斗争的工具、工农兵头像加政治口号的宣传画模式,从而转向轻松、温馨、美好的人文关怀和环境保护的现代的意识。
GDC 92展会海报平面设计在中国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这个步子怎么起,这条路怎么走。
他希望能够在画面中让人们解读到这些问题,同时又能思考、回答这些问题。
两条融为一体的腿,正在迈着稳健的步伐向前走。
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无论是经济、文化、艺术范畴,都存在互相交流加速发展的契机。
于是就产生了这张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