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供电及其配电线路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36.72 KB
- 文档页数:12
电气设计防火规范标准第一、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第10.1.1条建筑物、储罐、堆场的消防用电设备,其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库房,其消防用电设备应按一级负荷供电;二、下列建筑物、储罐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1.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30 L/s的工厂、仓库;2.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35 L/s的易燃材料堆场、甲类和乙类液体储罐或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或储罐区;3.超过1500个座位的影剧院、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每层面积超过3000m2的百货楼、展览楼和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25 L/s的其他公共建筑。
三、按一级负荷供电的建筑物,当供电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自备发电设备;四、除一、二款外的民用建筑物、储罐(区)和露天堆场等的消防用电设备,可采用三级负荷供电。
第10.1.2条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但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
第10.1.3条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当发生火灾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第10.1.4条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穿管保护。
当暗敷时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明敷时必须穿金属管,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采用绝缘和护套为非延燃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采取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沟内。
第二、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第10.2.1条甲类厂房、库房,易燃材料堆垛,甲、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1.2倍。
但35kV以上的电力架空线与储量超过200m3的液化石油气单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第10.2.2条电力电缆不应和输送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可燃气体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风管内腔或敷设在风管外壁上,穿金属管保护的配电线路可紧贴风管外壁敷设。
一级负荷供电▶设置场所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丙类厂房与丙类仓库;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供电方式1)一级负荷供电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且应满足下述条件: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破坏;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她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应急电源可以就是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供电网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的馈电线路、蓄电池或干电池。
2)结合目前我国经济与技术条件、不同地区的供电状况以及消防用电设备的具体情况,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供电,可视为一级负荷:电源来自两个不同发电厂;电源来自两个区域变电站(电压一般在35kV及以上);电源来自一个区域变电站,另一个设置自备发电设备。
二级负荷供电▶设置场所2)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5L/s的1)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厂房(仓库);ﻫ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与甲、乙类液体储罐(区);3)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ﻫ4) 二类高层民用建筑;ﻫ5) 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与展览建筑,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电信与财贸金融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的其她公共建筑。
▶供电方式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要尽可能采用两回线路供电。
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以采用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或电缆供电。
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架空线供电;当采用电缆线路,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
ﻫ三级负荷供电▶设置场所除规范要求使用一级、二级负荷供电外的建筑物、储罐(区)与堆场等。
▶供电方式1)三级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的单回路电源供电,并在其配电设备设有明显标志。
其配电线路与控制回路应按照防火分区进行划分。
2)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应急电源可采用第二路电源、带自起动的应急发电机组或由二者组成的系统供电方式。
消防供电及其配电线路要求1. 概述在建筑物的消防系统中,消防供电及其配电线路的设计和安装是至关重要的。
消防供电系统是保证消防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而配电线路则是将电能传输到相关设备和系统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消防供电及其配电线路的一些常见要求和规范。
2. 消防供电系统要求2.1. 稳定性和可靠性消防供电系统必须保证稳定、可靠的供电。
供电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抵御电网突发故障、短暂电力中断等现象。
供电系统还应具备自动切换功能,以确保在主电力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2.2. 独立性消防供电系统应独立于建筑物的普通用电系统,以确保在普通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消防设备和系统仍能正常供电。
供电系统的电源应来自于独立的电力供应线路,并且供电线路应从建筑物的其他电力线路相分离。
2.3. 自动监测和报警功能消防供电系统应具备自动监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实时监测供电系统的状态,并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
监测和报警信息应能够通过可靠的方式传输给相关人员,以保证故障能够及时得到处理。
3. 消防配电线路要求3.1. 线路选择消防配电线路应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以确保其能够承受消防设备和系统的电功率需求。
线路材料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具备良好的耐热、耐火性能,以降低线路因火灾而导致的损坏或短路风险。
3.2. 线路布置消防配电线路应按照消防安全要求进行布置。
线路应远离易燃物品和可燃气体管道,避免因短路或电弧引发火灾。
线路应具备足够的通风空间,以保证线路运行时的散热和防止过载。
3.3. 过载保护消防配电线路应配备适当的过载保护装置,以保护线路和消防设备不受过载电流的损害。
过载保护装置应根据消防设备和系统的电功率需求进行选择和设置,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4. 接地保护消防配电线路应具备良好的接地保护措施,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线路的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3. 2一级消防负荷供电要求一级消防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并能够自动和手动装置切换到另一个电源继续供电。
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电源来自两个不同发电厂;电源来自两个区域变电站〔电压一般在35 kV及35 kV以上〕;电源来自一个区域变电站,另一个设有独立于正常电源的自备应急电源。
3. 3二级消防负荷供电要求二级消防负荷宜由两回线路供电。
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 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或电缆供电。
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架空线供电;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
二级消防负荷供电系统,供配电标准?第2 0 6条的条文解释中指出:对二级负荷,由于其停电造成的损失较大,其包括的范围也比一级负荷广。
工程设计时,应根据供电系统的停电概率、停电带来的损失、电源条件、供电系统各方案所需投资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
二级负荷设备的供电有多种可选择的方案,工程设计者应尽量选择平安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
应尽量做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电力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有条件时采用双电源供电。
3. 4三级消防负荷供电要求三级消防负荷虽然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高,只需一路电源供电。
但从保障消防用电设备的可靠性出发,有条件的应尽可能设有两台终端变压器〔一主、一备〕,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另一台能够照常供电。
某些建筑的消防用电设备属一级消防负荷供电,但本地区的市网交流供电不能满足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要求时,消防电源需设置一个市网交流主电源和一个交流应急电源〔简称EPS〕,即设置两个独立电源,一个主电源、一个备用电源。
主电源采用市网交流电源,应急电源宜采用独立于市网交流电源的消防设备应急电源。
正常情况由市网交流主电源供电,并自动向应急电源内的蓄电池组充电;当市网交流主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应急电源,通过应急电源中的逆变装置向各消防用电设备提供所需的交流电源,从而构成功能完备、保障可靠的无间断消防供电系统。
10 电气10.1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10.1.1 下列建筑物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1 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2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10.1.2 下列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1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厂房(仓库);2 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5L/s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区);3 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4 二类高层民用建筑;5 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商店和展览建筑,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电信和财贸金融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的其他公共建筑。
10.1.3 除本规范第10.1.1条和第10.1.2条外的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等的消防用电,可按三级负荷供电。
10.1.4 消防用电按一、二级负荷供电的建筑,当采用自备发电设备作备用电源时,自备发电设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
当采用自动启动方式时,应能保证在30s内供电。
不同级别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的规定。
10.1.5 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5h;2 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3 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10.1.6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建筑内的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备用消防电源的供电时间和容量,应满足该建筑火灾延续时间内各消防用电设备的要求。
10.1.7 消防配电干线宜按防火分区划分,消防配电支线不宜穿越防火分区。
10.1.8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和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电气线路敷设”的相关消防规定一、法律依据:《消防法》案由: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不符合规定电器线路的设计(敷设)不符合规定违反条款:第二十七条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产品标准,应当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
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敷设、维护保养、检测,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处罚条款:第六十六条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二、引用标准规定(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1.6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2 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3 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4 宜与其它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11.2.2 电力电缆不应和输送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可燃气体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通风管道内腔或敷设在通风管道外壁上,穿金属管保护的配电线路可紧贴通风管道外壁敷设。
11.2.3 配电线路敷设在有可燃物的闷顶内时,应采取穿金属管等防火保护措施;敷设在有可燃物的吊顶内时,宜采取穿金属管、采用封闭式金属线槽或难燃材料的塑料管等防火保护措施。
11.2.4 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不小于100W 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其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超过60W 的白炽灯、卤钨灯、高压钠灯、金属卤灯光源、荧光高压汞灯(包括电感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材料或可燃构件上。
电气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的设置要求(通用版)
电气消防电源及其配电设计规定如下:
1、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漏电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一类高层建筑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二类高层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2、高层建筑的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风机等的供电,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3、一类高层建筑自备发电设备,应设有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30s内供电,二类高层建筑自备发电设备,当采用自动启动有困难时,可采用手动启动装置。
4、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其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宜按防火分区划分。
5、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暗敷设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2)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3)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4)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敷设;
5)宜与其它配电线路分开敷设;
6)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消防供电及其配电线路要求向消防用电设备供给电能的独立电源叫消防电源。
现代建筑中应用电能的消防设备有两大类,一类是为建筑提供照明、动力,即电力(强电)设备;另一类是传递信息和控制信号,即电子(弱电)设备。
这两类设备按需要组合成若干功能性子系统,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联动控制、自动灭火、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墙、门、窗、卷帘、阀门等,从而构成完备的、功能复杂的建筑消防电气系统。
消防用电设备是用以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设备,要求其供电电源必须安全靠。
不仅要求在正常情况下、而且当电网停电或发生火灾断电等种种特殊情况时,都能够为各种消防用电设备提供充足靠的电能,确保消防设备正常运转、发挥应有的作用。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线路是现代建筑安全保障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言道:大楼消防电源在先。
楼宇的消防供电安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在多种不利情况下都能为消防电气设备提供充足的电能;二是要防止因供电线路或设备故障(包括雷击)引起火灾、或火灾发生后通过消防供电线路蔓延扩大;三是要求交流强电设备和供电线路不能对消防弱电系统构成干扰。
现行GB5005219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供配电规范)、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建规)以及其它相关防火规范对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线路都作了相应规定和要求。
所以在消防电源及其配电线路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以最靠、合理、经济的方案满足消防供电要求。
2消防负荷的等级划分现行供配电规范根据其用电场所的重要性和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将电力负荷等级划分为以下四级。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为三级电力负荷建规、GB 5004519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等现行防火规范,则根据建筑的结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事故后果等基本情况,将建筑分为三大类,在同类建筑中消防负荷的供电等级与其它用电负荷相比处于最高供电等级,归纳起来,将消防负荷等级划分为以下三级。
3消防供电及其配电线路要求各级消防负荷的供电要求在我国供配电规范?、建规?、高规?以及火规?中都作了相应规定,消防负荷等级不同,对供电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在合理确定消防负荷等级的同时,应严格按照要求保障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
3.1重要消防负荷供电要求对一类建筑中特别重要的消防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还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也就是说特别重要的消防负荷需要三个电源供电,一般的做法是在已有两路高压市电的基础上,再设自备应急电源,以此提高特别重要的消防负荷供电的靠性。
3.2一级消防负荷供电要求一级消防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并能够自动和手动装置切换到另一个电源继续供电。
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电源来自两个不同发电厂;电源来自两个区域变电站(电压一般在35kV及35kV以上);电源来自一个区域变电站,另一个设有独立于正常电源的自备应急电源。
3.3二级消防负荷供电要求二级消防负荷宜由两回线路供电。
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或电缆供电。
当采用架空线时,为一回架空线供电;当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电,其每根电缆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
二级消防负荷供电系统,供配电规范?第206条的条文解释中指出:对二级负荷,由于其停电造成的损失较大,其包括的范围也比一级负荷广。
工程设计时,应根据供电系统的停电概率、停电带来的损失、电源条件、供电系统各方案所需投资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
二级负荷设备的供电有多种选择的方案,工程设计者应尽量选择安全靠、经济合理的方案。
应尽量做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电力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有条件时采用双电源供电。
3.4三级消防负荷供电要求三级消防负荷虽然对供电的靠性要求不高,只需一路电源供电。
但从保障消防用电设备的靠性出发,有条件的应尽能设有两台终端变压器(一主、一备),当一台变压器发生故障时,另一台能够照常供电。
3.5一级消防负荷供电不能满足要求时的解决方法建规?第111 2条规定:一级负荷供电的建筑,当采用自备发电设备作备用电源时,自备发电设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且自动启动方式能在30s 内供电。
某些建筑的消防用电设备属一级消防负荷供电,但本地区的市网交流供电不能满足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要求时,消防电源需设置一个市网交流主电源和一个交流应急电源(简称EPS),即设置两个独立电源,一个主电源、一个备用电源。
主电源采用市网交流电源,应急电源宜采用独立于市网交流电源的消防设备应急电源。
正常情况由市网交流主电源供电,并自动向应急电源内的蓄电池组充电;当市网交流主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应急电源,通过应急电源中的逆变装置向各消防用电设备提供所需的交流电源,从而构成功能完备、保障靠的无间断消防供电系统。
采用消防设备应急电源与采用柴油发电机比较,其优点是电源切换速度快、监控自动化。
3.6消防供电回路的独立性和标志要求建规?第1114条规定: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一般是指从低压总配电室至消防设备(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风机等)最末级配电箱的配电线路,均应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设置,宜从变压器低压出口处分开自成供电体系,即独立形成防灾供电系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消防人员到达火场进行灭火时,首先要切断日常生产和生活用电,以防止火灾沿配电线路蔓延扩大和人员触电伤亡事故。
如果将配电线路混合,分不清哪些是消防设备的专用配电线路,则不得不全部切断电源,使消防用电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将导致灾情失控或扩大。
因此为了确保消防用电设备供电的靠性和安全性,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与其他动力、照明等配电线路分开,采用专门的馈电线路。
同时为了避免误操作,影响灭火战斗,消防专用供电回路应设置明显标志,以利在火灾紧急情况时方便操作。
3.7两个电源的切换要求建规?第1115条: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与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即双电源末端互投。
3.8电源输出容量要求向消防用电设备供给电能的独立电源,无论是市政电网电源还是自备应急电源或发电机,均应确保在最大正常负载和所有按要求连接的其它消防设备正常工作条件下,能有足够的供电输出容量来运行系统。
3.9电源电压偏差过大时的解决方法某些使用农电和工业比较集中等地区的电力网电压值波动较大,单相220V交流供电电压经常超过了187242V的波动范围、三相380V交流供电电压超过了342418 V的波动范围,由于电压偏差超过了消防用电设备相关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工作电压范围,能导致消防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毁。
因此对交流供电电压很不稳定的场所,应在配电室配备足够容量的交流稳压电源两台,一用一备,专供消防负荷供电回路。
3.10消防应急照明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要求建规?第111 3条规定: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试验和火灾实例说明,当建筑发生火灾时,必须在10min以内疏散完毕,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火灾时在10min内产生的一氧化碳尚不多,但在1015min之间,则一氧化碳就大大超过对人体危害的允许浓度,而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则显著下降,在这个时间内人员如果没有疏散出来,窒息死亡的能性就大。
火灾的时候,正常照明消失,如果没有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一片漆黑,同时人多出口少,势必给人员疏散和救援灭火行动带来一系列困难,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对高大建筑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其它建筑,不应少于20min.3.11消防配电线路的要求建规?第1116条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应符合以下规定:(1)暗敷时,应穿管并应在不燃烧体结构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时,应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2)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在电缆井、电缆沟内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直接。
(4)宜与其它配电线路分开;当在同一井沟内时,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线路应具有良好的耐火和耐热性能,确保火灾的时候能够有效供电。
所谓耐火配线,系指按照规定的火灾升温标准曲线达到840时,在30min内仍能继续有效供电的配线。
所谓耐热配线,系指按照规定的火灾升温标准曲线(1/2的曲线),升温到380时,能在15min内仍继续供电的配线。
目前国内已经能够生产多种耐火和耐热电线或电缆,其中以矿物绝缘屏蔽电缆性能最佳,但是价格较高,有条件的择优采用。
一种比较经济、安全的方法,是将消防配电导线穿在暗设于非燃烧结构体内的金属管内。
从一些火灾实例和试验数据得知,30mm厚的不燃烧体结构保护层,按照标准火灾升温曲线升温,在15min内,金属管的温度达105;30min时,达到210;到45min,达290.试验又说明,当金属管达到此温度,其中的配电导线温度约比上述温度低1/ 3,能够保障继续供电。
对于某些钢筋混凝土建筑或建筑某些部位的消防配电线路不能穿管暗设,必须明敷时,要求对金属管外面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如在管套外面涂刷丙稀酸乳胶防火涂料等。
3.12消防电气设备保护接地要求为保障人身安全、供电的靠性及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现代建筑中越来越多的消防电气设备都要求必须有一个完整、靠、有效的接地系统。
因此,在建筑物消防配电线路设计中,接地系统的设计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