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异型心绞痛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10.42 KB
- 文档页数:1
内科学试题及答案内科学试题及答案内科学试题及答案有哪些呢?我们不妨一起来参考下范文吧!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内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白血病:2、消化性溃疡:3、糖尿病:4、肺心病:5、变异性心绞痛: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是诱发心力衰竭的最常见、最重要诱因。
A、治疗不当B、呼吸道感染C、血容量增加D、情绪激动2、高血压急症时必须迅速使血压降低,首选物剂量。
A、吲哒帕胺 B、依钠普利 C、硝苯地平 D、硝普钠3、房纤颤时心电图示A、P波消失,代之大小不等f波B、P波存在,无f波C、P波存在,亦有f波D、P波与f都不存在4、周期性发热(pel-Ebstein)可见于。
A、非霍奇金淋巴瘤B、霍奇金病C、急性白血病D、再生障碍性贫血5、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不见于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障 C、急性白血病 D、过敏性紫癜6、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下列和种细菌感染后A、大肠杆菌 B、葡萄球菌 C、链球菌 D、肺炎双球菌7、少尿、无尿是指24小时尿量分别低于 A、1500ml,400ml B、1000ml,300ml C、600ml,200ml D、400ml,100ml8、口服降糖药不包括A、黄脲类和双胍类 B、α-糖苷酶抑制剂 C、硫脲类 D、胰岛素增敏剂9. 胃溃疡最常见发生部位_____A、胃贲门部B、胃体大弯侧C、胃角和胃窦小弯侧D、幽门管部10. S1强弱不等,脉搏短拙,心率绝对不规则可见于_______A、房性早搏B、心房1动C、室性早搏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和。
2、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生、、和高血压。
3、激素根据其化学特性分为四大类。
4、抗甲状腺药物可分为为、。
5、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中折返所具备的条件、、。
6、肺结核化疗的原则是7、急性胃炎内镜检查可见胃粘膜等一过性改变。
稳定性、不稳定性变异型心绞痛如何区别【提问】稳定性不稳定性变异型心绞痛怎麽区别?
【回答】学员jiacuina,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是不稳定心绞痛的一种。
稳定性心绞痛是指症状典型,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中包括如下亚型:
(1)初发劳力型心绞痛:病程在2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从无心绞痛或有心绞痛病史但在近半年内未发作过心绞痛)。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胸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诱发心绞痛的活动阈值明显减低,按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劳力型心绞痛分级(CCSCI-IV)加重1级以上并至少达到III 级,硝酸甘油缓解症状的作用减弱,病程在2个月之内。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含硝酸甘油效果欠佳,病程在1个月内。
(4)梗死后心绞痛:指AMI发病24h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暂时性抬高。
心血管内科名词解释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受累动脉从内膜开始,先后可出现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和逐渐退化的钙化,从而导致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
由于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2、t Heart e rate 丫己心旧世丫:指24小时内每个心动周期间差值的变异度。
正常情况下心率变异指标应有较大的变化,心率变异度减少或消失,反映了机体自主神经调节能力减退,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意外事件。
3、缺血性心脏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以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两者统称为缺血性心脏病。
4、高血压危象::指高血压患者在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痛、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征象。
高血压危象发生的机制是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和循环儿茶酚胺增加。
收缩压可高达33.8kPa(260mmHg),舒张压15.6kPa(120mmHg)以上。
5、I VVI 起搏综合征::心室起搏后,由于失去房室正常的收缩顺序,心排血量下降,导致一系列症状,如血压下降、头晕、眼黑或心衰症状,称为VVI起搏综合征。
6、变异型心绞痛s (Prinzmetal's t variant a angina pectoris)::临床表现与卧位型心绞痛相似,但发作时心电图示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与之相对应的导联则ST 段可压低。
为冠状动脉突然痉挛所致,病人迟早会发生心肌梗塞。
7、猝死(n sudden c cardiac death):由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病人过去可有或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 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突然中断,出现意识障碍,进而发生生物学死亡。
大致分前驱期,终末期开始,心脏骤停和生物学死亡。
三基名词解释呼吸内科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在睡眠时多种病因引起反复发作的低通气或呼吸暂停,导致低氧、高碳酸血症,严重者甚至发生酸血症,是常见的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患。
2、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3、院内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72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
4、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5、肺炎是指肺实质(包括终末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及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或物理、化学、过敏性因素引起。
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在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打击后出现的以肺实质细胞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特点:严重低氧血症、呼吸频速、X线胸片示双肺斑片状阴影。
病理生理特点:肺内分流增加、肺顺应性下降。
病理特点: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的广泛肺水肿、微小肺不张等。
7、Ⅱ型呼吸衰竭缺O2伴CO2潴留(PaO2<60 mmHg,PaCO2>50 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
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8、Ⅰ型呼吸衰竭缺氧而无CO2潴留(PaO2<60 mmHg,PaCO2降低或正常)。
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如ARDS等。
9、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变异型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有什么样的诊断标准?变异型心绞痛的常见症状脉搏短绌、胸痛变异型心绞痛有什么症状一、症状1.病史特点变异型心绞痛较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年龄提前,且除吸烟较多外,大多数无经典的冠心病易患因素。
除此之外,胸痛发作时还有如下特点:(1)心绞痛多发生于休息和一般日常活动时:与心肌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
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
(2)胸痛发作常呈昼夜节律性:几乎多在每天的同一时发生,尤以午夜与早晨8∶00之间多见,且绝大多数心绞痛发生于凌晨,可于睡眠中痛醒也可于睡醒时出现。
(3)胸部不适通常非常严重:而被病人描述为疼痛,常常伴随因心律失常所致的晕厥。
(4)发作持续的时间差异很大:短则几十秒钟,长则可达20~30min。
总的来说,短暂发作较长时间发作更为常见。
(5)诱发原因通常为高通气、运动及暴露于寒冷环境中。
(6)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常呈周期性:其常在短暂的几周内集中发作而在随后的长时间内却处于疾病缓解期,其间无症状或无症状性缺血性事件。
总之,有个消长变化期。
(7)变异型心绞痛病人与其他血管痉挛性疾病:如偏头痛和雷诺现象有一定关系。
(8)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或硝苯地平可迅速缓解症状。
2.体征在无心肌缺血时,心脏体检通常是正常的,除非病人有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发作时常表现心肌收缩运动障碍和左心室功能不全。
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依据是通常在静息发生短暂胸部不适伴有ST段抬高,症状消失时抬高的ST段恢复,无急性心肌梗死演变过程。
当CAG示冠脉正常或只有非梗死性斑块,则更支持冠脉痉挛。
如果在CAG时有自发性胸痛发作和ST段抬高,可见到外膜冠脉局部严重痉挛。
当CAG示冠脉有阻塞性病变时,狭窄处冠脉张力增加可引起冠脉完全性阻塞,当冠脉持久而严重痉挛时可并发急性心肌梗死。
当CAG示冠脉正常或只有非阻塞性斑块且在症状发作时伴有ST段抬高,即可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不必要进一步检查,因此记录发作时的心电图至关重要。
变异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变异型心绞痛,又称为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引起的心绞痛。
其诊断标准如下:
1. 典型的临床症状:剧烈胸痛,一般伴有压迫感、憋闷感和焦虑感,可放射到左臂、肩胛部、颈部等地,发作时常伴有冷汗、乏力等症状。
2. 心电图:发作期间心电图ST段上升≥0.1mV,ST段持续时间≥0.1s,出现降肢倒置(Ⅱ、Ⅲ、aVF导联)、V1-V3 ST段上升
≥0.2mV等表现。
3. 冠状动脉造影或非侵入性检查:血管造影或CT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存在痉挛,或者检查未发现明显的动脉狭窄等病变。
4. 有诱因或缓解因素:发作多与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冷热刺激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补钙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得到缓解。
以上四项中,同时满足前三项和满足第四项中的两项,即可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
需注意的是,若患者已有冠心病病史,而且表现与变异型心绞痛相似,则应首先考虑冠心病急性发作或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等诊断。
变异型心绞痛名词解释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心绞痛)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冠心病亚型,其特点是病人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心绞痛发作。
下面对变异型心绞痛的一些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1. 变异型心绞痛(Prinzmetal心绞痛):也称为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发作。
与稳定型心绞痛不同,变异型心绞痛的心绞痛发作并非由活动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引起,而是发生在休息或夜间的情况下。
它通常与痉挛性心绞痛相伴随。
2. 冠心病:一种心脏病的综合症,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引起,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
3. 冠状动脉:也称冠脉,是人体中用于供应心脏本身营养和氧气的血管。
冠状动脉由左主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组成。
冠状动脉痉挛是变异型心绞痛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4. 痉挛:是指身体某个部位肌肉痉挛或痛经等情况。
在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中,冠脉发生痉挛,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
5. 心绞痛:也称狭心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引起的心脏疼痛。
心绞痛常常表现为胸闷、疼痛、憋气等不适感。
6. 综合征X:也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是与冠状动脉狭窄无关的一种心绞痛综合征。
综合征X常表现为心绞痛发作,但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的狭窄或堵塞。
7.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
在变异型心绞痛中,冠脉痉挛导致冠脉血流减少,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肌缺血。
8. 冠脉舒张:指冠状动脉放松和扩张,增加血流量,从而满足心肌的氧气和养分需求。
在变异型心绞痛中,冠脉舒张功能降低,容易发生痉挛,导致血流不畅,引发心绞痛。
什么是变异型心绞痛?
佚名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编辑部医生:最近医生告诉我的妻子,她可能患有变异型心绞痛。
这是
一个怎样的状况?需要怎么治疗?您好。
变异型心绞痛是一种胸痛类型的一个老词,更常见于冠状动脉痉挛——心脏血管中肌肉的收缩。
这些是短暂的、临时的痉挛
会阻断血液流向心肌,这时心肌缺血,从而引发胸痛。
这种情况类似于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其动脉被胆固醇——满载斑块堵塞时所发生的心绞痛。
虽然出现冠状动
脉痉挛的人可能会有动脉斑块,但是也有动脉可能是完全干净而没有斑块的。
【总页数】1页(P7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酸甘化阴”法论治变异型心绞痛 [J], 李碧霞; 石磊
2.一例冠状动脉无阻塞病变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诊治过程并文献复习 [J], 王俐达;戚真;朱宁;王纪文
3.稳定型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J], 肖美娟;杨丽;付宇;曹祥熙
4.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 [J], 罗钰婕
5.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 [J], 罗钰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变异型心绞痛为什么不能用β受体阻制剂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 pectoris;Prinzmetal心绞痛),继发于大血管痉挛的心绞痛, 特征是心绞痛在安静时发作,与劳累和精神紧张等无关,变可因卧床休息而缓解,并伴有ST段抬高的一种特殊类型,它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颤)和猝死。
多数病人至少一支主要冠状血管近端有明显的固定性阻塞.痉挛常发生在阻塞处的1cm 以内(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常规则在某些时间发作,发作间期心电图正常或呈稳定不变的异常.一直用麦角新碱激发试验来诱发痉挛,但均应在血管造影实验室并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虽然5年平均生存率89%~97%,患有变异型心绞痛和严重冠脉阻塞者危险性较高.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常可即刻缓解变异型心绞痛,钙阻滞剂似乎更有效.发病机理:目前已经肯定变异型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血管腔径短暂、急剧而明显的缩小,造成心肌缺血,其发生与心肌需氧量增加无关,累及的血管既可是病变的冠状动脉,亦可是正常的冠状动脉,硝酸甘油制剂可使痉挛缓解。
冠状动脉痉挛多系单部位灶性,偶尔为多部位。
发病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1)冠状动脉敏感性增高:痉挛的冠状动脉段对麦角新碱和硝酸酯类药物甚敏感,说明易发生痉挛的冠状动脉具有高敏性。
(2)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有关:冠状动脉痉挛的部位常位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附近,提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演进可能影响到其附近动脉的收缩性能,并刺激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3)动脉内皮损害: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组织及各种血管收缩因子的局部血浓度增高,刺激血管平滑肌对收缩的反应性增强,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4)血液内某些物质浓度:电解质浓度的变化如镁离子浓度降低和药物如可卡因等亦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
(5)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休息或睡眠时,迷走神经活动增强,交感神经受刺激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刺激冠状动脉内α受体,诱发冠状动脉收缩。
1、Cor pulmonale:肺源性心脏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
2、Acute heart failure:急性心衰因急性严重心肌损害或突然加重的负荷,使心功能正常或处于代偿期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或使慢性心衰急剧恶化。
3、Exertional dyspnea: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功能不全最早出现的症状,系因运动使回心血量增加,左房压力升高,加重了肺淤血。
引起呼吸困难的运动量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减少。
4、Orthopnoea:端坐呼吸肺淤血达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不能平卧,因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多且横隔上抬,呼吸更为困难。
高枕卧位、半卧位甚至端坐方可使憋气好转。
5、Nocturnal paroxysmal dyspnea: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患者已经入睡后因憋气而惊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鸣音,称之为“心源性哮喘”。
大多于端坐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其发生机制除因睡眠平卧血液重新分配使肺血流增加外,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小气道收缩、横隔高位、肺活量减少等也是促发因素。
6、Ventricular parasystole:室性并行心律心室的异位起搏点规律的自行发放冲动,并能防止窦房冲动入侵。
ECG为①异位室性搏动与窦性搏动的配对间期不恒定;②长的两个异位搏动之间距是最短的两个异位搏动间期的整数倍;③当主导心律的冲动下传与心室异位起搏点的冲动几乎同时抵达心室,可产生室性融合波,形态介于上述两种QRS之间。
7、Torsades de pointes:尖端扭转型室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个特殊类型,发作时QRS波群的振幅与波峰呈周期性改变,频率200-250次/分。
QT间期通常>0.5s,U波显著。
8、Cardiac arrest:心脏骤停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最常见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其次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室停顿,较少见为无脉电活动。
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9、Pulselessness electrical activity:无脉电活动过去称电-机械分离,心脏有持续的电活动,但没有有效的机械收缩,常规方法不能测出血压和脉搏。
变异型心绞痛发病原因与诊断【中图分类号】R57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081-01【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原因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较大分支痉挛导致急性闭塞,引发大面积、透壁性心肌缺血。
其时患者出现较重的心绞痛症状,持续时间较久,且每有定时发作倾向,尤好发于夜间、凌晨,常无明显诱因,伴ST段抬高(弓背向下)和(或)心律失常。
尔后,随冠状动脉痉挛之缓解将不引起心肌缺血性坏死。
1 病因约占50%的患者于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多数患者于心律失常发作时常伴显著的ST段抬高(闭塞性心律失常),后者与组织代谢紊乱、冠状动脉血流减少以及细胞内电位改变有关,但其中部分患者(约占20%)之心律失常见于ST段恢复后,认为与冠状动脉再灌注有关。
此外,临床观察进一步表明,某些患者虽无器质性冠状动脉病变,但再灌注性室颤的危险性似较有冠状动脉病变基础者更为严重。
据此,认为出现在变异型心绞痛时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度与业已存在的冠状动脉病变无直接关系,亦即此类心律失常不仅可由于血管痉挛造成冠状动脉闭塞所致,而且尚与痉挛解除后冠状动脉再灌注有关。
2 诊断凡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当临床症状渐趋于稳定、疼痛好转、心电图描记得显示原先抬高之ST段逐渐降至基线时,骤然出现无任何室性期前收缩等预警性心律为前奏的严重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者,应考虑并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可能。
如及时采血检测cTNI及CK-MB测值异常增高,且其峰值明显提前,而近期曾接受溶栓药物治疗者,则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更大。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于心律失常终止后,未检获进一步恶化之心肌损伤或坏死性改变者,并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可基本成立。
条件许可者,可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将使诊断更为确定。
3 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管腔完全或几乎完全闭塞,造成透壁性心肌缺血,当冠状动脉痉挛较轻、管腔呈不完全阻塞时则导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由于其病因多系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因此,钙拮抗剂最有针对性。
变异型心绞痛_Bian Yi Xing Xin Jiao Tong一概述变异型心绞痛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
1959年,Prinzmetal等将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命名为“变异型心绞痛”,指出此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痛苦发生在宁静时,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消失病理Q波。
其六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
变异型心绞痛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严峻心律失常,甚至心室抖动及猝死。
二病因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诱因:变异型心绞痛常常发生在吸烟的人群,尤其是短期内大量吸烟的年轻男性。
应用可卡因和安非他命等违禁药物是发生冠脉痉挛的重要缘由。
心情紧急和过大的精神压力也是发生冠脉痉挛的一个重要缘由,严峻的冠脉痉挛可能是Tako-tsubo心肌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此外,导致儿茶酚胺分泌等神经体液特别的内分泌疾病也是冠脉痉挛不少见的缘由,比如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Kounis还曾提出“过敏心绞痛综合征”的概念,发觉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可能会消失心绞痛症状,缘由就是因为肥大细胞释放大量缩血管物质和促血小板聚集物质,比如组胺,白三烯,血栓烷素等物质,既可以使原有粥样硬化斑块裂开,血栓形成,也可以导致正常的血管收缩,消失冠脉痉挛。
另外,变异型心绞痛常见的诱发因素还包括戒酒,寒冷刺激,应用收缩血管的药物等。
三临床表现指出此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痛苦发生在宁静时,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消失病理Q波。
其六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
变异型心绞痛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严峻心律失常,甚至心室抖动及猝死。
四检查1.试验室检查冠脉肌细胞内细胞器中Ca2+含量增多,较大冠脉中5-羟色胺受体特别。
2.其他帮助检查(1)心电图特点1)发作时心电图呈ST段临时性提高,伴对应导联ST段压低,发作缓解后快速恢复正常。
2)多数病例可见ST段抬高的同时,T波增高变尖。
发作缓解后原ST段抬高导联可消失T波倒置。
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附60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变异型心绞痛好发于男性,吸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心绞痛多于夜间及凌晨发作,行硝酸酯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后,显效4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3.3%。
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发病部位无特殊性,相比而言冠状动脉异常部位发生比例较高,常伴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表现为ST段抬高;硝酸酯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是治疗的主要药物。
【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临床特点治疗【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097-02变异型心绞痛(VAP)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心绞痛,属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类型;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胸痛发作于休息时,伴心电图ST段抬高,T波高尖,与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无明显关系[1]。
本病发作时间短,疼痛轻,发作时心电图一过性抬高难以捕捉,故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6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加深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2.5岁;其中吸烟者35例、有高血压病史17例、高血脂9例、糖尿病7例。
所有患者符合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在静息状态下发生心绞痛,均经Holter心电图显示发作时心电图ST段暂时性抬高或T波明显高尖,心绞痛缓解后ST-T改变恢复至发作前;同时排除心肌梗死以及其他疾患所致胸痛者。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治疗。
镇静、吸氧、心电监护,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嘱其戒烟、酒,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伴发疾病。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每晚1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口服,2次/日;硝苯地平10mg口服,4次/日;20 ml的舒血宁注射液加入500ml或者200 ml浓度为10%或者5%的葡萄糖中静滴,1次/日;心绞痛急性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mg。
变异型心绞痛中D二聚体.Hs-CRP的检测
王尚勇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08(0)12X
【摘要】变异性心绞痛(prinzemetal,Variant angina简称VA)是一种表现为静息性胸痛,心电图ST段呈可逆性抬高,且没有心肌梗死(AMI)酶学变化的临床综合症。
【总页数】1页(P42-42)
【关键词】变异型心绞痛;D二聚体;Hs-CRP;检测
【作者】王尚勇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黄码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D二聚体、Hs-CRP检测在变异型心绞痛中的临床观察 [J], 鲍智;朱军
2.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J], 孙漾丽;王平;毛治尉;郭攀
3.D-二聚体、Hs-CRP检测在华法林治疗2型糖尿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研究 [J], 鲍智;朱军;陆丽萍
4.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T-proBNP和hs-CRP联合检测的意义 [J], 肖雄锋
5.hs-CRP检测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J], 杨凌飞;陈爱华;顾长斌;陶少平;陈依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变异型心绞痛名词解释
x
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 Angina),也被称为特发性心绞痛,是一种心脏疾病,主要由血管功能障碍和血管内凝血造成。
在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期间,血管括约肌收缩减弱,导致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引起疼痛。
变异型心绞痛常持续数分钟,也可持续数小时,而且往往会反复发作。
常见症状有胸痛、心慌、恶心和呕吐等。
有时候,变异型心绞痛还会伴有心率加速或心律失常等。
变异型心绞痛治疗一般主要是针对血管功能障碍或血栓形成,常要通过降压药、血小板凝集抑制剂、血管通畅剂等药物治疗。
并且,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也应该改变生活习惯,如减少负担、加强运动、控制体重等,以促进病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