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世界分国篇 6 南美“巨人”——巴西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第6节《南美巨人巴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南美巨人巴西》这一节是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的第6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巴西这个南美洲的巨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南美洲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巴西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方面知识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巴西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巴西这个南美洲的巨人,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巴西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和人文特点等方面的知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巴西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巴西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这个南美洲的巨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课堂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和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南美“巨人”——巴西》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文化特点;2. 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主要产业;3. 了解巴西的政治体制和国家领导人;4. 了解巴西与中国的合作干系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导学内容:1. 巴西的地理位置和人口a.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面积约为850万平方公里;b. 巴洋人口约2.1亿,是世界上人口第五多的国家,其中多数人口居住在东南部的大城市。
2. 巴西的文化特点a. 巴西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融合了欧洲、非洲和印第安文化;b. 巴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巴西狂欢节、桑巴舞和巴西足球等。
3. 巴西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主要产业a.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主要农产品有大豆、咖啡和糖等;b. 巴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国之一,主要矿产有铁矿石、铝土矿和锰矿等;c. 巴西的制造业和效劳业也在不息发展,汽车、航空航天和金融等行业较为发达。
4. 巴西的政治体制和国家领导人a. 巴西是一个联邦共和制国家,总统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现任总统为雅伊尔·博索纳罗;b. 巴西国会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由全民选举产生,卖力制定和修改法律。
5. 巴西与中国的合作干系和未来发展方向a. 巴西与中国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两边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有着广泛合作;b. 未来,巴西和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双边干系不息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三、导学过程:1. 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文化特点;2. 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主要产业;3. 分组讨论,让学生钻研巴西的政治体制和国家领导人;4. 小组合作,让学生探讨巴西与中国的合作干系和未来发展方向;5. 总结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加深对巴西的了解。
四、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和文化特点;2. 学生能够分析巴西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主要产业;3. 学生能够理解巴西的政治体制和国家领导人;4. 学生能够掌握巴西与中国的合作干系和未来发展方向。
地理课《巴西》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发言致辞、自我鉴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self-evaluation,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理课《巴西》教案地理课《巴西》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南美“巨人”——巴西》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等基本信息;2. 了解巴西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主要产业;3. 了解巴西的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现状;4. 了解巴西的风俗习惯、节日庆典和美食文化;5. 提高学生对巴西的兴趣,培养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巴西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分布;2. 巴西的自然资源和气候特点;3. 巴西的经济发展和主要产业;4. 巴西的历史、政治制度和社会现状;5. 巴西的文化特色,包括风俗习惯、节日庆典和美食文化。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巴西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等;2. 小组讨论:以小组形式讨论巴西的文化特色,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巴西的风土人情;4. 演讲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巴西文化方面的演讲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活动设计:1. 第一堂课:通过PPT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等基本信息,引起学生的兴趣;2. 第二堂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巴西的自然资源、气候特点等;3. 第三堂课:安排实地考察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巴西的文化特色;4. 第四堂课:学生进行巴西文化方面的演讲展示,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
五、评判方式:1. 口头表现:学生在讨论、演讲等环节的表现;2. 书面作业:学生完成有关巴西文化的作业;3. 实地考察报告:学生完成实地考察后的报告。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括巴西地理、人口、文化等方面的信息;2. 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巴西的风土人情;3. 实地考察安排: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巴西的文化特色。
七、延伸活动:1. 组织巴西文化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巴西文化的了解和感悟;2. 举办巴西文化节:通过表演、美食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巴西文化;3. 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与巴西学生进行线上交流,增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南美“巨人”——巴西》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和经济情况;2. 掌握巴西的主要自然资源和产业;3. 了解巴西的历史和政治制度。
导学内容:一、巴西梗概1. 地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与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等国接壤。
2. 人口:约2.1亿人,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3. 文化:巴西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融合了葡萄牙、非洲、印第安等不同文化元素。
4. 经济:巴西是新兴市场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农业、工业等产业。
二、巴西的自然资源和产业1. 自然资源: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石、煤炭、锰、铝土矿等;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农业资源。
2. 产业:巴西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采矿、制造业和效劳业。
农业是巴西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大豆、咖啡、糖、橡胶等农产品。
三、巴西的历史和政治制度1. 历史:巴西于1500年被葡萄牙殖民,1822年独立建国,曾经是葡萄牙帝国的一部分。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巴西经历了君主制、共和制等政治体制的变迁。
2. 政治制度:巴西是一个联邦共和制国家,政府分为联邦、州和市三级,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国会为立法机构。
导学任务:1. 请分组讨论,总结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文化和经济情况,汇报讨论结果;2. 钻研巴西的主要自然资源和产业,设计一份展示巴西产业结构的PPT;3. 分析巴西的历史和政治制度,撰写一篇关于巴西政治体制的短文。
导学反思:通过本次导学,你对巴西的地理、人文、经济和政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巴西作为南美洲的“巨人”,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巴西的发展经验对我们有何启迪?继续深入进修,探索更多关于巴西的知识吧!。
《南美“巨人”——巴西》导学案一、导入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关于南美洲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巴西。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国家之一。
它以其奇特的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热情的人民而闻名于世。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奇奥的国家吧!二、进修目标1. 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人口、首都和官方语言等基本信息;2. 了解巴西的文化特色、闻名景点和传统节日;3. 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主要产业。
三、进修内容1. 巴西的地理位置- 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与10个国家接壤;- 领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五。
2. 巴西的人口和首都- 人口约2.1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首都是巴西利亚,最大城市是里约热内卢。
3. 巴西的官方语言- 葡萄牙语是巴西的官方语言,是世界上应用人口最多的葡萄牙语国家。
4. 巴西的文化特色- 巴西舞蹈和音乐文化丰富多样,闻名的桑巴舞和波萨诺瓦音乐深受世界喜爱;- 巴西足球文化盛行,巴西国家足球队屡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5. 巴西的闻名景点- 里约热内卢的基督像、糖loaf山、科帕卡巴纳海滩等;- 亚马逊雨林、伊瓜苏瀑布等自然景观。
6. 巴西的传统节日- 嘉年华是巴西最盛大的节日,里约热内卢的嘉年华尤为闻名;- 圣诞节、复活节等基督教传统节日也在巴西有着奇特的庆祝方式。
7. 巴西的经济发展-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主要出口大豆、咖啡、糖等农产品;- 巴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国之一,拥有丰富的铁矿石、铝土矿等矿产资源。
四、进修方法1. 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巴西的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和经济发展;2. 分组讨论巴西的闻名景点和传统节日,展示讨论结果;3. 配合地图练习,让学生熟悉巴西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城市。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南美“巨人”——巴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巴西不仅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国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国家。
希望同砚们能够继续探索世界,了解更多有趣的国家和文化!。
南美“巨人”——巴西【学习目标】1.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2.了解巴西热带雨林的成因及现状,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提高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4.知道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了解巴西首都迁都的意义。
5.巴西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学习重难点】巴西的经济、“地球之肺”的忧患【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知识点一:巴西概况1.位置:纬度位置:巴西大部分位于:与______(纬线)之间,大部分属于________带。
海陆位置:东部濒临________洋。
面积________,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一半。
2.地形与气候:巴西的地形主要是______和_______。
地势__________,国土的1/3是________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属于________气候。
国土的2/3是_________高原,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属于_________气候。
知识点二:巴西的人口分布和特点1.巴西是____________洲__________最大___________最多的国家。
2.巴西是________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90%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沿海地带,通用_________语。
巴西是一个人种复杂的国家,白种人占一半稍多,混血种人约占40%,其余为______人种和_______人种。
3.巴西人酷爱足球运动,巴西有“足球王国”之称。
知识点三:“咖啡王国”的变化(根据“巴西的工农业分布”图分析)1.说出巴西主要种植了哪些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哪里? 有哪些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2.巴西有哪些著名的矿产资源?分布在何处?3._____________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南美“巨人”—巴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通过课本,地图册简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和概况;能够说出巴西的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巴西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能够列举巴西主要的地形区;能够理解巴西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能够说出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了解巴西首都迁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利用书本、地理图册等资料、分析相关的地理信息,体验自主学习;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激发起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环境资源的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巴西的经济、“地球之肺”的忧患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讲述法、启发引导、读图思考、小组讨论等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欣赏视频(巴西宣传片),引入课题:南美“巨人”—巴西新课讲授:出示“世界地图”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描述巴西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学生回答)出示“巴西地形和纬度位置图”提问:巴西主要有哪些地形区?分别指出它们的位置。
最长的河流是?讲授:巴西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高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有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它地形坦荡,海拔在200米以下,巴西境内1/3为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河——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巴西不仅地方大,人口也不少,请同学们看这张世界超过一亿的国家人口柱状图,首先请你在图中找到巴西,在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南美洲的国家有几个啊?(学生回答:只有巴西一个国家)所以巴西也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读“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图,根据色彩的变化,判断巴西人口的分布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提示:根据图例,颜色来分析)。
从图中,我们总结出巴西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那么为什么东南沿海人口和城市要比西北内陆密集呢?(学生讨论回答)值得一提的是,在巴西,会看到许多当地人家里好像有很多的外国客人,其实,他们都是一家人。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第6节《南美巨人巴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南美巨人巴西》是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上第二单元第6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巴西这个南美洲最大的国家的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使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发展现状。
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南美洲的基本知识,对于南美洲的其他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文化和经济状况需要进一步学习。
学生对于巴西的认识可能仅限于足球、亚马逊雨林等,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巴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知识,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观念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巴西的独特魅力,尊重和理解巴西的文化差异,树立全球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
2.教学难点:巴西的地理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巴西的文化特色。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等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巴西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巴西的经济发展为例,分析地理特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巴西地理、人文、经济等方面的课件,展示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
2.资料:收集有关巴西的地图、文章、视频等资料,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
3.地球仪:准备地球仪,方便学生观察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巴西的图片,如亚马逊雨林、伊瓜苏瀑布等,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自然景观。
然后提问:“你们对巴西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分享已有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课题:巴西一、本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世界分国篇中的南美洲部分。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它在文化、社会背景、经济发展过程等方面代表了南美洲的发展进程和社会现状;此外,世界正密切关注“金砖五国”之一巴西的未来发展,因而学习巴西对学生有深远的意义。
2、学情分析知识基础:学生之前学习了日本、埃及、印度等6个国家,已经初步掌握国家地理的学习方法。
他们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国家地理位置,但通过图表材料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学习兴趣和动机:预备7班学生感情丰富、思想活跃,学习时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因此,我尽量采用生动的图片、视频资料,能增强学生印象,激发学习兴趣;此外,他们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利用活动任务表等方式能使他们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
学习风格和能力:本班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上课思维活跃、反应迅速,但思维深度不够,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属于中高等水平。
所以,我在教学内容上选择用活动任务单的形式帮助他们深入教学内容。
3、教材处理与设计理念课本中巴西这一节下有四个标题:“人种大熔炉”、“咖啡王国的变化”、“地球之肺的忧患”、“首都的变迁”。
教学设计在小丸子一家巴西游的背景下展开,着重突出了巴西“南美巨人”的经济实力,同时将“咖啡王国的变化”“首都的变迁”等内容融入其中,最后以“地球之肺的忧患”强调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授课顺序如下:巴西异域风情→巴西大国实力-→巴西雨林之患。
4、参考资料本教学设计时,阅读参考了以下期刊:《天津经济》2011年第1期“巴西经济增长前景与中国企业的机遇”、《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17卷第2期“巴西经济的历史与展望”、《世界林业动态》2010年第14期“全球碳减排背景下亚马孙雨林的保护与林区居民的生机”等。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读巴西地图,学生能够用地理语言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读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图,大部分学生能说出其城市的分布特点及人口分布特点。
课题南美巨人——巴西学校:上海市宝山区陈伯吹中学执教人:葛燕琳一、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巴西》是沪教版六年级第一学期教材世界分国篇南美洲国家的学习内容。
2016年夏季奥运会在巴西召开,为学生学习该国地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该国家位于南美洲,距离中国遥远,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
经过前期国家地理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国家和地区”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巴西起到了借鉴作用。
本课学习内容主要由“南美巨人”、“人种大熔炉”、“特色文化”、“地球之肺”等部分组成。
(二)育人价值1.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等形象化手段,增强学生对巴西特色文化的认识。
在了解巴西特色文化——桑巴舞、狂欢节、足球王国的过程中,注意到它们的源地不在巴西,但现在却成了巴西的特色文化,明白世界文化交流的意义。
2.明确热带雨林的环境功能。
通过分析现在巴西热带雨林面临面积减少带来种种环境问题,认识保护“地球之肺”的重要性,并能初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认识人地协调,提高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行为做起,提高为全球环保做贡献的意愿,从而内化为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快速找到巴西,知道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南美巨人”。
(2)知道巴西与葡萄牙的殖民关系,认识巴西“人种大熔炉”的历史背景,以及由此形成的巴西“特色文化”——“桑巴舞、狂欢节和足球王国。
”(3)知道热带雨林是“地球之肺”,有重要的环境功能。
但人类活动使之面积大减,急需保护。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南美洲地图,找到巴西,并判断它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通过读图表,判断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2)通过观看《布鲁抵达巴西》的视频,同桌讨论完成活动单填写,知道巴西与葡萄牙的殖民关系;通过同桌讨论完成活动单填写,认识巴西是“人种大熔炉”;通过观看《布鲁巧遇狂欢节》的视频,借助书本P81阅读材料,同桌讨论完成活动单填写,总结巴西的“特色文化”。
南美“巨人”—巴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课本,地图册简述巴西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2.能够说出巴西的人口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巴西人口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3.能够列举巴西主要的地形区;
4.能够理解巴西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
5.能够说出巴西的首都和主要城市,了解巴西首都迁都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利用书本、地理图册等资料、分析相关的地理信息,体验自主学习;
2.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激发起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环境资源的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巴西的经济;
2.“地球之肺”的忧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欣赏视频(巴西宣传片),引入课题:南美“巨人”—巴西。
二、新课讲授:
1.巴西概况:
出示“世界地图”,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描述巴西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学生回答)。
出示“巴西地形和纬度位置图”。
提问:巴西主要有哪些地形区?分别指出它们的位置。
最长的河流是?
讲授:巴西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高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有世界上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它地形坦荡,海拔在200米以下,巴西境内1/3为亚
马孙平原。
亚马孙河——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巴西的人口分布和特点:
巴西不仅地方大,人口也不少,请同学们看这张世界超过一亿的国家人口柱状图,首先请你在图中找到巴西,在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中南美洲的国家有几个啊?
(学生回答:只有巴西一个国家。
)
所以巴西也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读“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图,根据色彩的变化,判断巴西人口的分布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提示:根据图例,颜色来分析)。
从图中,我们总结出巴西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那么为什么东南沿海人口和城市要比西北内陆密集呢?(学生讨论回答。
)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西,会看到许多当地人家里好像有很多的外国客人,其实,他们都是一家人。
巴西被誉为人种大熔炉,在长期的历史演进当中,巴西各人种之间的情趣和行为方式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巴西文化。
巴西一直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早期的经济如何呢?
(学生回答:单一出口咖啡的单一的经济大国,它号称是“咖啡王国”。
)
3.“咖啡王国”的变化:
出示:“巴西商品构成的变化”比较图。
结论:巴西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现已超过农业。
展示:“巴西的工农业分布”图。
(1)说出巴西主要种植了哪些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
(2)巴西有哪些著名的矿产资源?分布在何处?
(3)巴西主要的工业部门是什么?多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和城市?为什么?
引导探究:巴西的能源矿产如优质煤、石油等都不多。
想一想巴西该怎样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提问:巴西的人口、工农业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势必会产生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
追问:为此巴西采取了什么措施?(迁都。
)
总结:巴西经济发展重心偏于东南沿海,不利于广大内地的开发建设,巴西近年来为了开发、管理内陆地区,1956年在巴西政府为了表达开发中西部的决心,毅然决定迁都巴西利亚。
过度:相对东部来说,西北部的巴西经济更为落后。
通过热带雨林分布图,得出巴西西北
部是一大片的热带雨林,这也阻碍了巴西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巴西北部是茂密的热带原始森林。
这片原始森林不仅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且对调节全球气候,维持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
不幸的是这片雨林正在遭受大规模的破坏。
4.“地球之肺”的忧患
(播放视频。
)
但是刚才的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这片雨林正在遭受着哪些破坏?
这种开发森林的方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学生回答。
)
教师:我们虽然远离巴西,但巴西热带森林遭到破坏,使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会导致极地冰融化,海面上升,上海市有被淹没的危险。
因此,巴西热带雨林的保护是涉及全球环境的大事。
提问:为此我们该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禁止砍伐、多植树等。
总之,全世界的人都在关注巴西热带雨林的前景。
我们也期待这片“地球之肺”能够重现生机。
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看到真实的、活生生的亚马孙森林,而不是无生命的摄像与图片。
三、新课总结
地处南美热带地,葡萄牙人拓疆土;踢足球,桑巴舞,民族混合大熔炉;
迁移农业因贫苦,热带雨林要保护;咖啡甘蔗甜橘子,巴西高原种作物;
铁矿石,做基础,钢铁最强发展全;亚马孙,水量大,巴拉那河伊泰普;
人口集中东南部,圣保罗里热内卢;缓解发展不平衡,巴西利亚做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