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展教融合情景下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一、虚拟现实技术1.定义: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的一种人工环境,用户可以通过头盔显示器、手柄等设备,全方位地感受和操作这个环境中的内容,如同真实世界一般。
2.原理:虚拟现实技术利用头戴式显示器、传感器、计算机等设备,将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与虚拟环境相结合,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应用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教育、医疗、军事、房地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虚拟现实游戏可以让玩家沉浸在游戏世界中;虚拟现实教育可以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虚拟现实医疗可以用于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二、增强现实技术1.定义: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融合的技术。
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头戴式显示器等设备,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信息,使用户能够实时地看到虚拟信息与现实世界的结合。
2.原理:增强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视觉识别等技术,将虚拟信息实时地渲染到用户的视野中。
用户可以通过设备看到现实世界的同时,也能看到虚拟信息,从而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3.应用领域:增强现实技术在游戏、教育、医疗、购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增强现实游戏可以让玩家在现实世界中与虚拟角色互动;增强现实教育可以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增强现实购物可以用于试穿、试戴等场景,提高购物体验。
三、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虚拟现实是完全模拟出一个全新的环境,使用户沉浸在其中;而增强现实是在现实环境中叠加虚拟信息,使用户能够看到现实与虚拟的融合。
2.联系: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都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应用,它们在技术上有相似之处,如计算机图形学、视觉识别等。
同时,这两种技术都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直观的交互体验。
四、未来发展1.硬件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设备的性能将不断提高,更加轻便、舒适、低延迟的头戴式显示器将逐渐普及。
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融合起来简介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是一种模拟真实场景的计算机技术,通过感官设备创造沉浸式的虚拟环境,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课堂教学中,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融合起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研究体验,并激发其研究兴趣和动力。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地探索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虚拟的实地探索。
例如,在地理课上,学生可以穿戴虚拟现实设备,身临其境地探索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标建筑。
这将丰富学生的研究体验,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创建沉浸式的研究环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沉浸式的研究环境。
例如,在历史课上,可以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呈现历史事件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时代的生活和事件。
这样的沉浸式研究环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个性化研究和互动性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研究体验,并增加互动性。
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调整研究内容和难度。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进行虚拟实验、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研究效果的提高。
提供全方位的研究资源虚拟现实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
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学生可以访问虚拟图书馆、博物馆、科学实验室等,获得更多的研究材料和资源。
这将有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素养的提升。
结论在课堂教学中,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教学融合起来,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至关重要。
通过实地探索、沉浸式学习环境、个性化学习和互动性,以及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立体、丰富的学习体验,激发其学习动力和兴趣。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和环境。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技术。
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将数字内容与现实世界融合,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和互动方式。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探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特点和前景。
1. 技术原理虚拟现实通过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像和模拟的物理环境,将用户带入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
通过佩戴VR头盔、手柄等设备,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沉浸在虚拟场景中。
而增强现实则是通过在现实场景中叠加虚拟物体,将数字内容与现实环境相融合,给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2. 应用领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游戏行业中,虚拟现实为用户带来了更真实的游戏体验,使玩家能够身临其境地探索虚拟世界。
增强现实也被应用于游戏中,通过在现实场景中叠加虚拟物体,将游戏元素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为玩家带来全新的游戏方式。
除了游戏,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教育、医疗、建筑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方面,虚拟现实可以创造出逼真的场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增强现实则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时的辅助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医疗领域,虚拟现实可以被应用于手术模拟和康复训练等方面。
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手术模拟,提前熟悉手术过程,减少手术风险。
同时,虚拟现实还可以用于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增强现实则可以为医生提供实时的辅助信息,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建筑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建筑师提供全方位的设计和展示方式,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
增强现实则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提供实时的指导和信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未来发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作为新兴技术,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虚拟现实设备将更加普及,用户群体也会进一步扩大。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技术对比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这两项技术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虽然它们都属于沉浸式技术的范畴,但在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一、技术原理虚拟现实技术旨在创建一个完全虚拟的环境,让用户沉浸其中。
通过头戴式显示器(HMD)等设备,用户的视觉和听觉被完全封闭,使其感受到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与现实世界毫无关联的虚拟世界。
为了实现这种高度的沉浸感,VR 技术需要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高分辨率的显示屏以及精确的头部追踪系统,以实时更新用户的视角,并提供流畅的视觉体验。
此外,为了增强沉浸感,还会配备触觉反馈设备,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能够感受到物体的触感。
相比之下,增强现实技术则是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叠加虚拟信息。
通常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眼镜等设备,利用摄像头捕捉现实场景,并将虚拟的图像、文字、音频等信息与现实世界进行融合。
AR 技术的关键在于准确的空间定位和识别,以便将虚拟信息精确地放置在现实世界的对应位置上。
同时,为了实现逼真的效果,还需要考虑光照、阴影和遮挡等因素,使虚拟信息与现实环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二、应用场景由于技术原理的不同,VR 和 AR 在应用场景上也各有侧重。
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影视娱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玩家可以完全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身临其境地进行冒险和战斗;观众可以通过VR 设备观看全景电影,获得更加震撼和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
此外,VR 还在教育培训、航空航天模拟、医疗康复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医学生可以通过VR 模拟手术过程,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康复患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治疗效果。
增强现实技术则更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中。
比如,通过手机上的 AR 应用,用户可以在购物时查看商品的虚拟展示效果,更好地了解产品的特点;在旅游时,通过智能眼镜获取景点的相关历史信息和导航指引;在工业领域,工人可以佩戴 AR 眼镜,获取设备的维修指导和操作提示,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分析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简介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是一种模拟现实环境的计算机技术,通过头戴式显示器等设备传送视觉、听觉和触觉信息,使用户感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
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本文将分析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着重探讨其优势和应用场景。
优势1. 提供沉浸式研究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学生置身于虚拟环境中,通过逼真的视听效果和互动性,提供沉浸式的研究体验。
这种沉浸式体验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研究效果。
2. 创造丰富的情境教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各种场景和情境,从而使研究更加具体和实际。
例如,虚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科学实验,虚拟历史场景可以让学生亲眼目睹历史事件的发生,以此增加研究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3. 提供个性化研究支持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需求和能力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
通过监测学生的行为和反应,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提供有针对性的研究资源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应用场景1. 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实际实验环境的教学工具。
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相关操作和分析。
这种场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原理,提高实验技能。
2. 虚拟历史场景虚拟历史场景可以帮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并了解历史背景和涵义。
学生可以在虚拟场景中与历史人物对话、观察历史场景,以此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虚拟职业体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模拟各种职业场景,亲身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
这种虚拟职业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职业选择,并培养相应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结论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具有很大的潜力。
它可以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创造丰富的情境教学,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虚拟实验室、虚拟历史场景和虚拟职业体验等应用场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是当今数字媒体艺术中最具前沿性的技术之一。
这两种技术可以帮助艺术家们创造出更加生动、沉浸式的作品,同时也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首先,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和透视原理。
在传统的绘画和雕塑课程中,学生们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掌握这些技能。
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更加直观地理解三维空间和透视原理。
例如,在一个虚拟的建筑场景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移动视角,观察建筑物的不同角度和透视关系。
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快地掌握这些技能。
其次,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色彩和光影的运用。
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色彩和光影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观察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变化和光影效果。
例如,在一个虚拟的景观场景中,学生们可以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影变化,从而更好地掌握色彩和光影的运用。
除了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也可以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带来全新的可能性。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元素与现实世界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作品和体验。
例如,在一个博物馆展览中,学生们可以使用增强现实技术来创造出全新的展览体验。
他们可以设计出虚拟元素,与博物馆中的展品相结合,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作品。
此外,增强现实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学生们可以在现实场景中观察虚拟元素,了解艺术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例如,在一个历史建筑中,学生们可以使用增强现实技术来观察该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了解该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总之,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三维空间、透视原理、色彩和光影等基本元素,同时还可以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作品和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应用1.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技术,能够在虚拟空间中创造出与现实世界相似或完全不同的场景和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1 游戏和娱乐虚拟现实技术在游戏和娱乐领域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利用VR 技术,游戏玩家能够沉浸在游戏世界中,与游戏角色互动。
通过佩戴VR设备,玩家可以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游戏情节,增强游戏体验。
1.2 教育和培训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通过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融入到不同的场景中,亲身体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还可用于模拟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实践。
1.3 医疗保健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医生可以利用VR技术进行手术模拟和训练,提高手术技巧和减少风险。
此外,VR还可以用于治疗心理疾病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恢复功能。
1.4 建筑设计及房地产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和房地产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常见。
通过创建虚拟现实环境,设计师和消费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实时浏览和修改设计方案,减少时间和成本。
在房地产销售中,虚拟现实技术可用于创建虚拟房屋展示,为购房者提供身临其境的观感。
2. 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 AR)是一种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环境中的技术。
通过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设备,用户可以看到现实世界,并在其上叠加虚拟元素。
2.1 电子商务增强现实技术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AR技术,用户可以在线实时试穿服装、配饰等商品,更好地了解产品外观和适应度。
此外,AR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产品相关信息,如价格、评论、推荐等,提升购物体验。
2.2 旅游和导航增强现实技术在旅游和导航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
用户可以使用AR应用程序,扫描周围环境,获取与景点、餐厅、酒店等相关信息。
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的对比与区别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简称AR)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简称VR)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应用,虽然它们都能改变人们的感知,但是它们在实现方式、应用场景以及体验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
本文将对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进行对比,深入探讨它们的特点以及各自应用的领域。
一、技术原理与实现方式1. 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是一种将虚拟信息叠加在真实世界中的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图像、视频、声音等元素与真实场景相融合,使用户能够在现实环境中获得丰富的信息。
常见的增强现实技术包括投影式增强现实、手机应用增强现实和可穿戴式增强现实。
2.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模拟真实世界的感知和交互体验。
用户通过佩戴虚拟现实设备,如头戴式显示器或手柄,沉浸到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并与之交互。
虚拟现实技术常涉及三维建模、头部跟踪、手势识别等。
二、应用场景与领域差异1. 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教育、医疗、旅游、娱乐等。
在教育领域,AR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学习工具和场景;在医疗领域,AR技术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指导和疾病诊断;在旅游领域,AR技术可以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
2.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应用于娱乐和游戏行业。
VR技术能够营造出逼真的虚拟场景,使用户沉浸其中,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VR还被应用于航空、建筑设计等领域,旨在提供更真实的模拟体验和训练环境。
三、用户体验与感知方式1. 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的特点是在真实环境中叠加虚拟信息,用户可以同时感知到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存在。
AR技术能够实时提供与场景相关的信息,并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使用户的交互更加自然和直接。
2. 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是将用户完全置于虚拟环境中,剥夺了对真实世界的感知。
用户戴上VR设备后,可以完全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通过设备和交互设备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
教学资源库建设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应用教学资源库建设: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应用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近年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
一、虚拟现实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能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丰富的学习体验。
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虚拟实验室传统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而虚拟实验室的建设相对便捷。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各种实验操作,无需实际设备和实验材料,也能够获得与真实实验相媲美的效果。
这不仅可以扩大实验教学的规模,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虚拟场景演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教学资源库中构建各种不同的场景,如历史事件的重现、自然环境的模拟等等。
学生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进行观察、探索和互动,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历史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观古代文明的建筑,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3. 虚拟导览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导游服务,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旅行体验。
通过在教学资源库中加入虚拟导览模块,学生可以远程参观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地,了解各种知识和文化背景。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节约经费,又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
二、增强现实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增强现实技术通过在真实环境中叠加虚拟信息,将现实和虚拟融合在一起。
这种技术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进行学习,并通过与虚拟内容的互动来增强学习效果。
以下是增强现实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场景:1. 增强实物展示在教学资源库中,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实物展示与虚拟信息相结合。
例如,在生物课上,学生可以利用增强现实应用观察动植物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功能。
谈展教融合情景下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工作会议提出了创建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的新思想,突出信息化、时代化、体验化、标准化、体系化、普惠化、社会化七大目标。
要求科技馆加强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和线上线下活动的开展;加强前沿科技的展示,不断更新展览内容;注重寓教于乐,增强公众体验和兴趣;把现代技术作为展示教育的重要手段,以“超现实体验、多感知互动、跨时空创想”为核心理念,有效促进高新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直观展示常态下难以直接观察到的科学现象和技术过程,充分激发公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无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科技馆行业思考与实践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1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之我见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是数据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而逐渐成熟。
简单来说,虚拟现实是使虚拟事物可视化、实体事物图像化的一种技术,它可以使幻想世界变得栩栩如生,使微观世界变得活灵活现,使望尘莫及的宏观世界变得触手可及。
而增强现实则是虚拟现实的衍生品,它是“虚拟”与“实体”结合的产物,完成了虚拟事物可视化与实体事物图像化的叠加。
有一种说法:2016年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元年。
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各路资本或市场概念炒作的开始。
虚拟现实并非新生事物,之所以被热炒,是由于智能终端拥有率的大幅提高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往日需要依托高性能图形工作站方能运行且被专业机构独享的虚拟现实技术推向了消费电子市场,使操作者和体验者由过去的科研人员变成了现在的普罗大众。
目前,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图形化、可视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关键在于如何解决经济成
本、可靠性、位置感应和数据处理等技术问题。
2展教融合的技术路径
当代科技馆的展示设计有三种模式:一是科技史类科技博物馆,它的展品展项是真实的、静态的,展示内容缺乏对基本原理的诠释,展示形式缺乏趣味和活力;二是学科类科学中心,它的展品展项具有互动性,然而展示内容缺乏与生产生活的关联;三是主题类综合性科技馆,它的展品展项具有体验性,但是展示内容缺乏深度、略显浮浅。
这三种科技馆模式的不足,或源于展教手段的局限性,或源于技术手段的局限性。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平民化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化,为基于科技馆资源开发的拓展型教育活动提供了技术路径,为展教融合的新载体搭建了“借题发挥”的桥梁,真正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与馆内馆外的互通。
3基于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科普实例
对于科技馆而言,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既是一种具体技术又是一种基本手段,要把它们视为诠释基本原理和拓展基本应用的可视化工具,其成功运用的要义在于精准地表达展品展项的科学内涵(见图1)。
3.1蒸汽机工作原理的诠释
蒸汽机是科技史类科技博物馆中的保留项目,但大多是静态陈列并辅以文字说明,即便有少数的动态演示,也只能看其外观动作,而无法观其内部形态。
我们可以通过静态陈列实物、透视解析动画和虚拟漫游游戏三个部分,来诠释蒸汽机的工作原理:首先,将装有增强现实驱动软件的移动终端摄像头对准静态陈列的内燃机实物。
接着,移动终端的屏幕上便会显示内燃机的透视图,动态再现蒸汽机的内部情况,让观众可以看到高压蒸汽进气、做功、排气等整个动态过程,使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一目了然。
当然,还可以借助安装于展台上的平板电脑逐一观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内燃机结构解剖动画,了解
不同类型内燃机的基本构造。
除此之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头盔式虚拟现实终端漫游内燃机的“内部世界”。
3.2电磁感应基本原理的诠释
“磁变电”、“电生磁”展项是学科类科学中心中的必有之物,通常的展示手段不外乎是依托互动展品“发电机”和“电动机”来阐述电磁感应现象。
但对于普通公众而言,恐怕仍然很难理解电磁感应的内在机制。
我们可以通过互动演示展品、透视解析动画和应用实例示范三个环节,来诠释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借助于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的可视化手段使之变得更加简单易行:(1)通过一组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实物,演示“磁变电”、“电生磁”的现象。
(2)首先,将装有增强现实驱动软件的移动终端摄像头对准发电机和电动機实物。
接着,移动终端的屏幕上便会显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透视图,再现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内部结构,让观众可以看到发电机内部磁路的分布和电动机内部线圈的绕法。
然后,借助可视化解析动画,介绍“磁一电”和“电一磁”的耦合过程,说明发电机转子转动定子线圈切割磁力线,以及电动机定子线圈内电流流动产生交变磁场。
(3)采用日常生活中手机无线充电的案例,讲述“电一磁”和“磁一电”的耦合过程。
3.3风力发电功效原理的诠释
“清洁能源”是主题类综合性科技馆中经常涉及的展示内容,其中风力发电装置是不可或缺的展项。
此类展项通常采用对比的手法,即同一类型的风力发电装置在不同的风速下发电效能各异,或不同类型的风力发电装置在相同风速下发电效能各异,让公众生动形象地了解风速大小及叶片形态对风力发电装置功效的影响。
但美中不足的是,气流与叶片的耦合机制无法准确地予以呈现,而这恰恰是提高风力发电装置功效的重点。
我们可以借助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互动演示展品与透视解析动画相结合的方式,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阐释气流与叶片耦合的机制。
首先,将装有增强现实驱动软件的移动终端摄像头对准风力发电装置实物。
接着,移动终端的屏幕上便会显示发电装置内部传动结构的透视图。
其可以将空气流动的流线叠加在叶片的周围,从而再现不同风速下气流与叶片的耦合过程或相同风速下气流与不同形态叶片的耦合过程,同时全面反映气流耦合叶片转动来驱动增速装置和发电装置的整个过程。
若要进一步延伸,还可以表现在同一种叶片表面喷涂不同材料对气流与叶片耦合效能的影响作用,以及气流与不同形态叶片耦合的效能情况。
4结语
当下,中国的科技馆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各地都建成开放了各类科技馆。
随着时代变迁和科技进步,已建成运营的科技馆即将步入更新改造时期。
未来,业内将从展示与教育的关系、自主互动与群体参与的模式、线上与线下的融合、馆内与馆外的合作等层面,对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开展进一步的探索。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