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荣辱观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16 MB
- 文档页数:16
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不仅点出了中国社会目前思想道德建设的要害,也为重构中华民族的荣辱观、塑造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激励和指导作用。
第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增强人们的道德荣誉感和道德判断力。
第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使社会成员自觉内化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强化道德自律意识荣知耻,推动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形成。
6.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锤炼个人品德(1)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它烈认同,对道德情感的充分表达,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执着践履。
个人品德的特点有:实践性,综合锤炼个人品德首先应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所谓道德修养就是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道德德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
(2)加强道德修养要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在实践中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要特别注意自觉向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学习。
道德模范是自觉践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
一个道德模范,就是社会上竖起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就是在群追求。
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真实、具体地再现了优秀的道德品质,给人以鲜活、直观的印的理解与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的典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无数模范人物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先进事迹鼓舞和鞭策虽然事迹不同,但都以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诠释了我们社会对国家的忠、对事业的诚来践行和见证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伟大中华文明,印证社会主义道德的。
讲稿1知耻方成人荀子说:“人不知耻,乃不能成人。
”马克·吐温说:“人是唯一知道羞耻和有必要知道羞耻的动物。
”人,不可不知耻。
耻,有个人之耻,集体之耻。
德守不坚,学识愚昧,遭人白眼,乃个人之耻。
声明狼籍,风气败坏,萎靡不振,乃集体之耻。
如果人人为人所耻,则集体必为人所耻,一个集体被人耻笑,那么个人也将成为被别人耻笑的把柄。
知善知恶,知荣知耻,“知耻方成人”,而前提是要明白荣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
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荣耻的界限,才能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八荣八耻”让我清晰地认识了应有的道德准则和思想操守,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树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在自己人生中,不仅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更要对得起自己所在的集体,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为此我主要讲以下几点:一、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荣辱观属于道德范畴。
什么是道德?道:最初的含义是道路,后来引伸为规律,做人治国的原则。
德:最初指内心的情感或信念,后来引伸为实行原则有所得,得到。
把道和德两字合在一起,是指人的行为应合于理,利于人。
从情感上讲,首先表现在获得的荣誉感或是耻辱感。
荣誉是社会对个人或团体的过去的行为所做的一种肯定性评价。
其表现就是社会舆论的赞扬。
例如奥运金牌,央视评出的《感动中国》和《中国骄傲》杰出人物的各项奖励。
荣誉感,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它是个人在履行道德义务后所表现出的一种道德情感上的满足。
另一方面,它是个人在得到社会所给予的荣誉之后,对自身价值的意识,表现为个人的自豪感和自尊的意识。
荣誉是客观的,而荣誉感是个人主观的感受。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受到表扬的感受或做了一件好事后的感受)荣誉的反面是耻辱。
它是社会对人们行为所做的一种否定性的评价。
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也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
如果连这一点事理都不懂,做错了事情通过糊涂的野蛮方式来掩盖内心的不安或企图挽回所谓的“面子”,那就幼稚的可怜了,因为你是做法只有一个结果:事情越来越糟,别人会更加看不起。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全社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重大举措,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学生要做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重要的一条就是带头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以促进社会风气不断改善为目标,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社会主义荣辱观1、什么是荣辱观?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
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
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的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2、为什么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要求。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关系到改革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迫切要求。
3、为什么要以德治国?巧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精神动力。
2、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什么?5、为什么说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从来就是人们社会责任感最集中、最重要的体现?纵观几千年的中国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来自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7、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依法治国从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只有健全法制,才能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8、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弘扬社会正气,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精神动力。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结。
它由八个“荣誉”和八个“耻辱”组成,旨在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引领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追求目标,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首先,八个“荣誉”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追求的高尚品质和道德准则。
这八个荣誉分别是: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权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福利;勤劳务实,追求卓越;崇尚科学,追求知识;守法守纪,遵守社会公序良俗;诚实守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团结友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首先,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为重。
作为中国国民,我们应当时刻保持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国家的利益保持一致,积极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我们要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权益。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事业中,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
第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社会福利。
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推动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
第四,勤劳务实,追求卓越。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通过勤劳工作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自我提升,追求卓越成就,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崇尚科学,追求知识。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我们应当尊重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学习和工作中追求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第六,守法守纪,遵守社会公序良俗。
法律和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懂得守法的重要性,做到诚实守信,为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做出贡献。
第七,诚实守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诚实守信是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团结友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节:我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如何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能力。
3、思想教育: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调整图片周围文字的环绕方式”。
在帮助学生自行探究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准备:提供文档内容相匹配的图片数张。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欣赏作品:利用多媒体教室展示(二)、新课:图文并茂的文章,使人赏心悦目。
同时也能增强文章的表现效果。
我们来体会一下这么精美的作品是怎么制作的。
1、图片的插入方法;2、图片位置的调整;3、图片的版式;4、插入艺术字。
现在我们就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幅作品,表达我们对秋天的热爱。
(三)、学生上机实践:1、主题明确,自拟题目、体裁自选(包括广告、海报、板报等等)2、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1)、内容要积极健康,表现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2)、文字编排合理、清晰易读,可以采用插入艺术字、图片等方式,加强表达效果,色彩搭配协调,给人以美感。
(3)、作品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体现出个人的性格,实现个性教育。
3、保存文档作品展示:(1)、利用多媒体展示完成的作品,并说明自己的创意(2)、同学间互相补充、评价、完善作品。
(3)、教师用鼓励性语言总结。
(四)、板书:歌颂、赞美秋天明确主题:以歌颂秋天为主题,自拟题目、体裁自选(包括广告、海报、板报等等)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1)、内容要积极健康,表现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2)、文字编排合理、清晰易读,采用插入艺术字、图片等方式,加强表达效果,色彩搭配协调,给人以美感。
(3)、作品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4)、字体要求:设置合理的字体、字号和颜色3、保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