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19.5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8)李仕才一、选择题1.某溶液中含有NH+4、SO2-3、SiO2-3、Br-、CO2-3、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H+4、Na+②有胶状物质生成③有气体产生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⑤ D.②④⑤解析:通入过量的Cl2后,SO2-3被Cl2氧化为SO2-4;SiO2-3和氯水中的HCl反应生成硅酸胶状沉淀;Br-被Cl2氧化为Br2,使溶液颜色变为橙黄色;CO2-3和氯水中的HCl反应生成CO2气体;只有NH+4和Na+没有发生反应。
发生的反应中有3个氧化还原反应,即Cl2氧化SO2-3、Cl2氧化Br-、Cl2和H2O的反应,故①②③④正确。
答案:A2.在加入金属Al产生H2的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Mg2+、Cl-、SO2-4B.K+、AlO-2、SO2-3、Cl-C.Ag+、K+、NO-3、Na+D.Ba2+、Na+、Cl-、NO-3解析:“加入金属Al产生H2”,溶液可能是酸性(不含NO-3)也可能是碱性。
选项A中Mg2+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存在,但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共存;选项B在酸性条件下与SO2-3生成气体、与AlO-2生成沉淀,在碱性条件下能共存;C、D两选项中均含有NO-3,酸性条件下都不产生H2,C 选项中Ag+与OH-不能共存,D选项能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答案:C3.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0.84 g NaHCO3,试管中各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如图),同时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一定有c(HCl)≥2 mol·L-1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一定有c(HCl)≤1 mol·L-1D.最终两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相同A.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能用玻璃塞C.硅胶吸水后可重复再生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能与氢氟酸反应是其特殊性质,A错;在图示转化关系中只有第一行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余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2019高考化学(人教)一轮选编练题(9)及答案2019高考化学(人教)一轮选编练题(9)及答案一、选择题1.室温下,在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解析:A项,a点时,即为Al2(SO4)3溶液,由于Al3+水解:Al3++3H2O Al(OH)3+3H+,溶液呈酸性,错误;B项,a~b段,主要是滴入的NaOH溶液中和了水解生成的H+,c(H+)减小,溶液pH增大,另外,一方面,c(H+)减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Al3+的水解,另一方面溶液体积增大,故c(Al3+)减小,错误;C项,b~c段,pH 变化缓慢,主要发生反应:Al3++3OH-===Al(OH)3↓,正确;D项,c点后pH变化较快的一段,为Al3+沉淀完全,Al(OH)3未溶解而c(OH-)增大的过程,d点前pH 变化较缓慢的一段反应为:Al(OH)3+OH-===AlO-2+2H2O,故d点时,Al(OH)3已完全溶解,错误。
答案:C2.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Al(OH)3的是()A.铝跟NaOH溶液B.Al(NO3)3跟过量的NaOH溶液C.Al2O3和热水D.Al2(SO4)3溶液跟过量的氨水解析:铝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和H2,得不到Al(OH)3,故A错误;Al(NO3)3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AlO2,得不到Al(OH)3,故B错误;Al2O3不溶于水,与热水不反应,得不到Al(OH)3,故C错误;Al2(SO4)3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和(NH4)2SO4,故D正确。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选练习题(9)李仕才一、选择题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
2 LB.298 K、1。
01×105Pa时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 AC.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D.标准状况下,11。
2 L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
5N A解析含有N A个氦原子的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
4 L,A项错误;64 g S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其中含有1 mol S原子和2 mol O原子,B项正确;未指明温度和压强,不能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项错误;乙醇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D项错误。
答案B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AB.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C.根据反应中HNO3(稀)――→,被还原NO,而HNO3(浓)错误!NO2可知,氧化性:HNO3(稀)〉HNO3(浓)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中,不能同时大量存在H+、Fe2+、Cl-解析在Cl2+2NaOH===NaCl+NaClO+H2O的反应中,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则A项错误;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 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 A,B项错误;不能根据还原产物的价态确定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实际上氧化性:HNO3(浓)>HNO3(稀),C项错误;NO-,3+H+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D项正确。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训习题(9)李仕才一、选择题1、己知NH’dSOs与足量的3 mol/L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溶液呈现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B.NHiCuSOj中硫元素被氧化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D. 1 mol NH4C U S03完全反应转移0. 5 mol电子解析反应中硫酸表现的是酸性,A项错误;NH.CuSOa屮硫元素变成SO2气体,化合价没变,B项错误;反应生成的刺激性气体是S02, C项错误;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一半由+ 1升至+ 2, 一半由+ 1降至0,因此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电子,D项正确。
2、设瓜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1.8 g重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加B.标准状况下,22.4 L C0和C2H1的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为加,质量为28 gC. 1 L 0. 1 mol・稀盐酸中,HC1的分子数为0. 1MD.常温常压下,1 mol甲基(一CHJ所含的电子数为10加1 8 g解析1.8g重水中所含的中子的物质的量为20 g 5^1X10 = 0.9 0101, A项错误;因为C0 和C2H4的摩尔质量均为28 g • mol-1,所以1 mol CO和C2H4的混合气体的总分子数为加,质量为28 g, B项正确;稀盐酸屮不存在HC1分子,C项错误,1 mol 一CH:<所含的电子数为9血,D项错误。
3、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屮,正确的个数为(A )①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性质活泼的金属单质最早被人们冶炼和使用②纯铁比生铁抗腐蚀性更强③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岛2。
2粉末,振荡,溶液变为蓝色并有气泡产生⑤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⑥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钾元素和钠元素⑦将FeCb溶液滴入KI —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色⑧铝粉和氧化镁粉末混合,高温能发生铝热反应A. 4B. 5C. 6D. 7解析①金属活泼性越弱,越易被冶炼和使用;③A1是活泼金属,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耐腐蚀;④、氐02具有强氧化性,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后褪色;®A1不能把Mg置换出来,A1 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基础习练(9)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武汉联考)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X) VM(Y) =0. 5必(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B.分子数日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Y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的体积均为2. 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 1 molD.20 °C时,若2 mol Y与1 mol Z体积相等,则Y、Z气体的压强比为2: 12、化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B.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燃料C.PM2. 5(2. 5 um以下的颗粒物)的污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D.氢能是清洁能源,工业上电解水法制大量氢气符合节能减排理念解析A项,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而不是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错误;B 项,煤的气化中碳与水反应生成C0和氏,液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甲醇,使其成为清洁能源,错误;C项,PM2. 5指固体颗粒对环境的污染,人类使用的能源大多为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较多的固体颗粒造成污染,正确;D项,氢能是清洁能源,但电解水消耗大量的能源,电解水法制大量盘气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错误。
3、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B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
?粉末C.铝与FezOs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 (N03) 2溶液解析A项,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发生的反应为C U O+H2^=C U +H2O,固体由CuO变为Cu,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B项,二氧化碳通过N82O2粉末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CO2=2Na2CO3 +O2,固体由血心变为Na2C03,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C项,铝与Fe?O3发生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Al2O:. + 2Fe,反应前后各物质均为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D项,将锌粒投入Cu (NO3) 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Zn+Cu (NO3) 2 = Zn (NO:J 2 +Cu,固体由Zn变为Cu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学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C-+2XO-4===2X2++5C2+8H2O;②2A2++B2===2A3++2B-;③2B-+C2===B2+2C-。
下列说法错误的( )A.反应C2+2A2+===2A3++2Cl-可以进行B.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A2+>B->X2+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C2>B2>A3+D.反应③是置换反应【参考答案】B答案:C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
下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解析:HCl 为强电解质,CH 3COOH 为弱电解质,滴加NH 3·H 2O ,先与HCl 反应,生成同样为强电解质的NH 4Cl ,但溶液体积不断增大,溶液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
当HCl 被中和完后,继续与CH 3COOH 弱电解质反应,生成CH 3COONH 4,为强电解质,所以电导率增大。
HCl 与CH 3COOH 均反应完后,继续滴加弱电解质NH 3·H 2O ,电导率变化不大,因为溶液被稀释,有下降趋势。
答案:D 固体,3·H 2+4的值都变小倍后,稀释后④溶液中的pH 大=0.001 mol·L -1,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H 2+4+平衡左移,3·H 2+4的值都增大,错误;稀释后③④溶液中5,D 选项正答案:D5、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
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 .②③⑤B .③⑥⑦C .①③④D .③⑤⑦解析:集气瓶、量筒、表面皿、容量瓶不能加热,烧杯、圆底烧瓶要垫石棉网加热,蒸发皿可直接加热。
2019高考化学一轮基础题系列(1)李仕才1、(2018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 NaHSO4晶体中,含有H+的数目为0.1N AB. 28g乙烯和丙烯(CH2=CHCH3)混合气体中含共价单键的数目为4N AC. 1L 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CO32-和HCO3-离子数目之和为0.1N AD. 质量均为22g的T2O与D218O中所含中子数均为12N A【答案】D【解析】硫酸氢钠的晶体中存在的是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不存在氢离子,选项A错误。
设乙烯和丙烯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有28X+42Y=28,即2X+3Y=2;一个乙烯分子有4个单键(碳氢键),一个丙烯分子有7个单键(6个碳氢键和1个碳碳键),所以单键为:4X+7Y,由上有:4X+7Y>4X+6Y=4,选项B错误。
根据物料守恒,1L 0.1 mol/L的Na2CO3溶液中CO32-、HCO3-和H2CO3离子数目之和为0.1N A,选项C错误。
T2O与D218O的分子量都是22,所以22g的T2O与D218O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
T原子有2个中子,O原子有8个中子,18O原子有10个中子,D原子有1个中子,所以两个分子都有12个中子,各自为1mol时,含有的中子均为12mol,因此选项D正确。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答案】A过量硝酸生成硝酸铁,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3N A,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错误。
3、(2018届天津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列关于误差分析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酸碱中和滴定中滴定终点读数时滴定管内吸入气泡,会使测得浓度偏大B. 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药品质量一定偏小C. 配制1moI/L的NH4NO3溶液时未恢复至室温就转移并定容,所得溶液浓度偏小D.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答案】C【解析】A. 酸碱中和滴定中滴定终点读数时滴定管内吸入气泡,会使终点读数偏小,从而使计算出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测得的浓度偏小,故A错误;B. 用托盘天平称取药品时,药品和砝码位置颠倒,若未使用游码,则结果无影响,故B错误;C. 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未恢复至室温就转移并定容,最终恢复至室温后溶液体积偏大,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故C正确;D.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酸溶液的pH,相当于稀释了稀酸,则测得的pH 偏大,故D错误;答案选C。
2019高考化学一轮优练题(5)李仕才一、选择题1、(名师原创)胞嘧啶是DNA水解产物之一,是精细化工的重要中间体。
胞嘧啶可由5-巯基甲脲嘧啶、浓氨水和氯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则反应时NH3和5-巯基甲脲嘧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3C.3∶1D.2∶1解析对比5-巯基甲脲嘧啶和胞嘧啶的分子式,不难看出胞嘧啶比5-巯基甲脲嘧啶多了一个N原子,多出的N原子一定来自于氨,所以反应时NH3和5-巯基甲脲嘧啶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 A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Fe2+)∶c(Fe3+)=3∶2,则参加反应的Fe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5∶16C.2∶3D.3∶2解析设反应中生成3 mol Fe2+、2 mol Fe3+,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2+2 mol×3=12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由4H++NO-3+3e-===NO↑+2H2O可知,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是4 mol,与Fe2+、Fe3+结合的NO-3的物质的量为3 mol×2+2 mol×3=12 mol,所以参加反应的n(Fe)=5 mol,参加反应的n(HNO3)=16 mol,故本题选B。
答案 B3、Cu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途径②,途径①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B.Y可以是葡萄糖溶液C.X可能是SO2和SO3的混合气体D .将CuSO 4溶液蒸发,利用余热蒸干,可制得胆矾晶体解析 途径①中会产生有毒物质SO 2而途径②不会,A 错误;CuSO 4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会生成新制Cu(OH)2悬浊液,葡萄糖溶液能还原新制Cu(OH)2悬浊液生成Cu 2O ,B 正确;CuSO 4热分解过程中,铜元素价态降低,故必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CuSO 4中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能升高,故X 中必有O 2,C 错误;D 项操作会导致开始得到的胆矾晶体失去结晶水,D 错误。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编题选择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编题选择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编题选择题(9)(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19高考化学一轮选练编题:选择题(9)李仕才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B.当反应体系容积不变时,减小反应物的量肯定能降低反应速率C.可逆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化学反应速率为0D.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量来表示解析A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A错;B项,如果反应物是固体或液体,减小反应物的量不会影响反应速率,B错;C 项,达到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C错。
答案D2、(2017·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A、B、C、D分别是由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化合物,且A与C均含有10个电子。
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稳定性:A>CC.反应②和③均为吸热反应D.X、Y、Z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短周期元素中形成的10个电子的化合物主要有CH4、NH3、H2O、HF等几种,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可以推出X、Y、Z分别为H、C、O 三种元素,甲、乙、丙分别为氢气、碳单质、氧气,A、B、C、D分别为CH4、CO2、H2O、CO。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训练选(9)李仕才一、选择题1、氢氧化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
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生成氧化铜。
溶解25.25g二者的混合物,恰好消耗l.Omol・「盐酸500mL。
灼烧等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的氧化铜质量为( )A.15gB. 20gC. 30gD. 35g【答案】B【解析】混合物加入盐酸发生:Cu(OH)汁2HC1=C U C12+2H20>C U2(OH)2C03+4HC1=2C U C12+CO2 f +3H20,恰好消耗盐酸500mL,生成CuCL物质的量为500X 10_3X l/2mol=0. 25mol,其中Cu原子物质的量为0. 25mol,灼烧混合物Cu元素最终转化成CuO,因此根据Cu原子守恒, 因此CuO的物质的量为0. 25mol,其质量为0. 25X80g=20g,故选项B正确。
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2Na+2H20=2Na +20H +H2 tB.向碳酸氢镀溶液屮加入足量石灰水:Ca24+HC03_+0H"=CaC03 I +H20C.向氢氧化顿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20II _+2ir+S012=BaS01 I +2H20D.泡沫灭火器反应原理:3HCO3_+A13+=3CO21 +A1(OH)31【答案】B【解析】A・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0H +H2 t ,故A正确;B.向碳酸氢镀溶液屮加入足量石灰水,镀根离子也反应生成NH B - H20,故B错误;C.向氢氧化顿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离子方程式:Ba2++20H>2H++S042—BaSO4 i +2H20,故C正确;D、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为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混合后发生双水解反应牛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HC0;=Al(0H)3l +3C021 ,故D正确;故选B。
人教版化学2019高考一轮选练习题(9)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A.75mL 1mol•L﹣1 AlCl3溶液 B.50mL 2mol•L﹣1 CaCl2溶液
C.100mL 1mol•L﹣1 KCl溶液 D.150mL 2mol•L﹣1 NaCl溶液
【答案】D
2、以下成语本意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百炼成钢 B.刻舟求剑 C.水滴石穿 D.暗香浮动
【答案】A
【解析】炼钢是用氧气将碳元素氧化成二氧化碳,故A正确;刻舟求剑是物理变化,故B 错误;水滴石穿是碳酸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 错误;暗香浮动涉及分子运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水玻璃耐热性能好,可制木材防火剂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答案】C
4、有关短周期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原子形成简单离子后,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可超过8个
B.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少于4个时,电子数越多,还原性越强
C.原子核外电子中,最外层上的电子能量最高
D.当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变为4个时即达稳定结构
【答案】C
【解析】A.当原子形成简单离子后,其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不可能超过8个,A错误;B.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少于4个时,电子数越多,还原性越弱,B错误;C.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原子核外电子中,最外层上的电子能量最高,C正确;D.当最外层上的电子数变为2个或8个时即达稳定结构,D错误,答案选C。
5、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无催化剂时正
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无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500℃、101kPa 下,将1molSO2(g)和0.5molO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SO3(g)放热a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 ΔH=-2akJ·mol-l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小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D.ΔH=E1-E2,使用催化剂改变活化能,但不改变反应热
【答案】B
6、某温度时,2NO(g)+O2(g)=2NO2(g)反应到2 s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 mol·L-1,则
以O2表示该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0.03 mol·L-1·s-1 B.0.015 mol·L-1·s-1
C.0.12 mol·L-1·s-1 D. 0.06 mol·L-1·s-1
【答案】B
【解析】2s后,NO的浓度减少了0.06mol•L-1,则v(NO)= =0.03mol/(L·s),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O2)= v(NO)=0.015mol/(L·s),故选B。
7、下列事实中,不能
..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
A.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
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
C.0.10 mol·L−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和1.5
D.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答案】A
8、物料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元素的
总量是守恒的。
如K 2S 溶液中S 2-
、HS -
都能水解,故S 元素以S 2-
、HS -
、H 2S 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 (K +
)=2c (S 2-
)+2c (HS -
)+2c (H 2S)。
3、质子守恒规律:如Na 2S 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作用图示如下:
由图可得Na 2S 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可表示:c (H 3O +
)+2c (H 2S)+c (HS -
)=c (OH -
)或c (H +
)
+2c (H 2S)+c (HS -)=c (OH -
)。
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即将物料守恒带入电荷守恒,一般消去不电离不水解的离子,得到质子守恒。
二、非选择题
工业上黄铜矿(主要成分X 是由Cu 、Fe 、S 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为确定X 的化学式,通过以下实验测定:
①准备称取11.04 g 样品,全部溶于200 mL 的浓HNO 3中,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2 L 时测得其pH 为0;
②将稀释后的溶液分为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5.75 mol·L -1
的NaOH 溶液,当加入的NaOH 溶液体积为200 mL 时,正好沉淀完全;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0.600 mol·L -1
Ba(NO 3)2溶液,当加入的Ba(NO 3)2溶液体积为100 mL 时,正好沉淀完全。
答案:原溶液中SO 2-
4的物质的量为 100 mL×0.600 mol·L -1
×2=0.12 mol 加入NaOH 的物质的量:
200 mL×5.750 mol·L -1=1.15 mol
沉淀原溶液中金属离子需要消耗NaOH 物质的量为 1.15 mol×2-2 L×1 mol·L -1
=0.3 mol 设Cu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x ,Fe 元素的物质的量为y
⎩⎪⎨⎪⎧
2x +3y =0.364x +56y =11.04-0.12×32
x =0.06 mol y =0.06 mol 化学式为CuFe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