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克氏原螯虾的肌肉生化成分_组织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7
江西农业学报㊀2020,32(1):97 101ActaAgriculturaeJiangxi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http://www.jxnyxb.comDOI:10.19386/j.cnki.jxnyxb.2020.01.16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㊁消化酶活性㊁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姜爱兰,王信海∗,金倩,王飞飞,王夏雯,张智慧,吴学军,蔺玉华㊀㊀收稿日期:2019-06-19基金项目:宿迁市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SQCX201805)㊂作者简介:姜爱兰(1982 ),女,山东汶上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虾蟹养殖技术方面的研究㊂∗通信作者:王信海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江苏宿迁223800)摘㊀要:为了探讨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㊁消化酶活性㊁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投喂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组为对照组,分别投喂水丝蚓㊁摇蚊幼虫㊁菱形螺60d后,检测克氏原螯虾生长㊁消化酶㊁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底栖饵料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的特定生长率㊁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㊁肌肉的营养成分含量均显著提高;底栖饵料组的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㊁谷丙转氨酶㊁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㊂实验组血清总蛋白㊁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各实验组间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㊂研究表明:投喂底栖饵料可以明显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消化能力,从而促进生长,并能提高其营养价值㊂关键词:克氏原螯虾;底栖饵料;生长;消化酶;血清生化指标;肌肉营养成分中图分类号:S966.12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1-8581(2020)01-0097-05EffectsofDifferentBenthosBaitsonGrowth,ActivitiesofDigestiveEnzyme,SerumBiochemicalIndicatorsandMuscleCompositionsofProcambarusclarkiiJIANGAi-lan,WANGXin-hai∗,JINQian,WANGFei-fei,WANGXia-wen,ZHANGZhi-hui,WUXue-jun,LINYu-hua(Suqian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s,Jiangs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Suqian223800,China)Abstract:Inordertoexploreeffectsofdifferentbenthosbaitsongrowth,activitiesofdigestiveenzyme,serumbiochemicalindicatorsandmusclecompositionsofProcambarusclarkii,theredswampcrayfishvarietiesProcambarusclarkiiwerefedwitharti⁃ficialdiet,tubificidae,chironomus,rhomboidsnails,withthecontroloftheartificialdiet.After60daysoffeedingexperiments,theinformationofthegrowth,activitiesofdigestiveenzyme,serumbiochemicalindexesandmusclecompositionsweremeasur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specificgrowthrates,theactivitiesoftrypsinandlipase,musclecompositionsofthecrayfishfedwithbenthosbaits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Theactivitiesofamylaseofthegroupsfedwithbenthosbaitsweresigh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totalcholesterol,alanineaminotransferase(AST)andglutamicoxaloacetictransami⁃nase(ALT)ineachexperimental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amongtheserumbiochemicalindicatorsineachexperimentalgroup.Inconclusion,thetreatmentfedwiththebenthosbaitscanpromotetheactivitiesofdigestiveenzyme,thegrowth,andincreasethenutritivevalueoftheredswampcrayfishProcambarusclarkii.Keywords:Procambarusclarkii;Benthosbaits;Growth;Digestiveenzyme;Serumbiochemicalindicators;Musclecompo⁃sitions㊀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隶属于甲壳纲(Cmstacea)㊁十足目(Decapoda)㊁螯虾科(Cam⁃baridae)㊁原螯虾属(Procambarus),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虾类㊂由于其味道鲜美㊁营养丰富㊁价格相对低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是现在世界上最主要的淡水螯虾养殖种类之一,也已成为我国内陆水产市场的主要产品,目前在我国十几个省市的湖泊和沟渠中分布[1-3]㊂截止目前,有些学者对克氏原螯虾的人工繁殖及成虾的生长发育作了研究[4-5],营养学上在蛋白质㊁脂肪需求量㊁赖氨酸需求量㊁壳聚糖添加上做了一些工作[6-9],而底栖饵料方面的研究较少㊂目前,人工饲料已成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重要营养来源,但由此也通常造成营养的供给不当,导致养殖成本增高㊁饵料系数增高㊁生长速度慢㊁虾体免疫力低下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养殖效益明显降低㊂因此,急需寻找新的饲料来源和养殖方法㊂而底栖生物饵料含丰富㊁全面的营养成分,且易消化,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是水产经济动物理想的天然饵料㊂底栖生物可以降低饵料系数[10]㊁净化水质[11]㊁改良底质[12]㊁提高虾体免疫力和抗病力[13]㊂鉴于此,笔者开展了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㊁消化㊁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克氏原螯虾鲜活动物性饵料的开发提供数据,进而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实验设计克氏原螯虾购自宿迁市玲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㊂实验前将虾先放于室内直径为2.0m的玻璃钢圆槽中暂养7d,期间饲喂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暂养结束㊁禁食1d后,选择360尾健康㊁初始体质量为(7.27ʃ0.25)g的虾苗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D(投喂配合饲料)㊁实验组S1(投喂水丝蚓)㊁实验组S2(投喂摇蚊幼虫)㊁实验组S3(投喂菱形螺),每组设3个重复,共12个水族箱(80cmˑ45cmˑ45cm),每箱放养30尾虾苗㊂配合饲料及各底栖饵料的营养成分见表1㊂㊀㊀㊀㊀㊀㊀表1㊀配合饲料及各底栖饵料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的营养组成(干物质)%饲料㊁饵料粗蛋白粗脂肪灰分配合饲料27.946.237.32水丝蚓55.3219.745.45摇蚊幼虫48.6812.434.98菱形螺40.2313.264.271.2㊀饲养管理在实验期间,每天投喂鲜活饵料可食部分两次,时间为早上8:00和晚上18:00,分别占每天投喂量的40%和60%,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并根据摄食㊁生长情况加以调整㊂实验周期为60d,实验用水为曝气后的地下深井水,饲养期间用气泵增氧,每天换1/3的水,清除残饵和粪便,每天早晨测一次环境因子,养殖期间水温控制在26 28ħ,pH在7.5 8.0,DOȡ6.0mg/L㊂1.3㊀样品采集实验结束㊁禁食1d后,称量各组虾质量,并记录各组虾的存活数㊂每组随机选取6尾虾,将虾体水分用滤纸吸干,用1mL的一次性注射器从虾的头胸甲后部刺入心脏,抽取血液㊂将抽取的血液置于2mLEppenddorf管中于4ħ㊁5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放于-20ħ冰箱冻存以备测血清生化指标(24h内测定);随后取其肝胰腺和全肠,去除肠道内的内容物,置于液氮中保存以备测消化酶活性;将采集完肝肠后的虾体去除头胸甲和背甲,取虾肉用剪刀剪碎,均匀混合,放入冰箱(-20ħ)中冻存以备测肌肉营养成分㊂1.4㊀各项指标测定1.4.1㊀生长指标测定㊀存活率(%)=实验结束时虾的尾数/实验开始时虾的尾数ˑ100%增重率(%)=[(实验结束时体质量-实验开始时体质量)/实验开始时体质量]ˑ100%特定增长率(%/d)=(ln实验结束时体质量-ln实验开始时体质量)/实验期(d)ˑ100%1.4.2㊀消化酶活力测定㊀称取肝胰腺和全肠,置于玻璃匀浆器中,按质量体积比1ʒ9的比例加入4ħ的去离子水制成组织匀浆,以4000r/min转速离心10min,取上清液测定消化酶活性㊂淀粉酶活性㊁胰蛋白酶活性及脂肪酶的活性均用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的试剂盒测定,测定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㊂1.4.3㊀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㊀各项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㊁谷丙转氨酶㊁甘油三酯㊁总胆固醇㊁总蛋白㊁白蛋白)采用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的试剂盒测定㊂1.4.4㊀肌肉中营养成分测定㊀水分含量的测定采用常压干燥法,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含量的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灰分含量的测定采用马福炉灼烧法㊂1.5㊀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以平均值ʃ标准误表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若有显著性差异(P<0.05)则进行Duncan s多重比较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两个月的饲喂,与对照组相比,投喂底栖饵料的各实验组虾的特定生长89江㊀西㊀农㊀业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2卷率均显著提高(P<0.05),各实验组的增重率都有提高,其中水丝蚓组的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㊂表2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组别虾体初质量/g虾体末质量/g增重率/%特定生长率/(%/d)成活率/%D7.24ʃ0.1619.65ʃ1.28166.35ʃ8.34b1.66ʃ0.03b85.33S17.31ʃ0.0821.16ʃ1.05198.63ʃ10.56a1.77ʃ0.04a85.67S27.28ʃ0.1120.68ʃ0.87176.89ʃ9.36b1.74ʃ0.03a82.00S37.26ʃ0.0520.31ʃ1.14183.12ʃ14.02ab1.71ʃ0.05a83.33㊀注:同一列数字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㊂下同㊂2.2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如表3所示㊂由表3可以看出,饲喂底栖饵料的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饲喂水丝蚓组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摇蚊幼虫组和菱形螺组(P<0.05),饲喂底栖饵料各实验组的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㊂2.3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虾的总蛋白㊁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总胆固醇含量㊁谷丙转氨酶活性㊁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各生化指标在各个实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㊂表3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组别胰蛋白酶/(U/mg)淀粉酶/(U/mg)脂肪酶/(U/mg)D1828ʃ50.32c2.16ʃ1.45a20.80ʃ2.16bS12956ʃ157.64a1.58ʃ0.28c22.38ʃ3.27aS22469ʃ87.35ab1.89ʃ0.68b21.87ʃ1.84aS32298ʃ123.49b1.77ʃ0.99b21.19ʃ2.85a表4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组别总蛋白/(g/L)白蛋白/(g/L)总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谷丙转氨酶/(U/mg)谷草转氨酶/(U/mg)D63.26ʃ0.279.36ʃ0.570.31ʃ0.02a0.15ʃ0.015.44ʃ0.07a8.59ʃ0.32aS169.53ʃ1.7510.01ʃ0.360.23ʃ0.01b0.06ʃ0.003.89ʃ0.06b6.23ʃ0.13bS265.36ʃ0.1811.56ʃ1.120.18ʃ0.01b0.08ʃ0.004.12ʃ0.18b6.56ʃ0.08bS364.89ʃ1.109.64ʃ1.030.21ʃ0.02b0.11ʃ0.013.93ʃ0.09b7.24ʃ0.05b2.4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常规成分的影响从表5可知,饲喂底栖饵料的实验组的克氏原螯虾肌肉的各常规营养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摇蚊幼虫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水丝蚓组和菱形螺组(P<0.05),水丝蚓组的灰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摇蚊幼虫组和菱形螺组(P<0.05)㊂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表5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常规成分的影响%组别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D78.56ʃ0.3518.05ʃ0.67b1.36ʃ0.39c0.92ʃ0.58cS176.63ʃ0.4719.87ʃ0.34a1.67ʃ0.27b1.31ʃ0.06aS277.39ʃ0.6319.22ʃ1.15a1.94ʃ0.04a1.25ʃ0.26bS377.12ʃ0.2519.05ʃ0.87a1.58ʃ0.15b1.05ʃ0.39c3㊀讨论3.1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蛋白质是动物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营养成分,动物的增重受食物中蛋白质品质的影响较大[14],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生动物的增重主要来源于人工投喂的饵料,所以饵料的适口与否直接关系到水生动物的存活和生长发育[15],大量的生产实践显示,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投喂克氏原螯虾,具有饵料系数低㊁存活率高㊁肉质鲜美㊁生长速度加快等优点[16]㊂从本实验结果发现,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受饵料的影响较大,饲喂底栖饵料的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都有提高,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其中投喂水丝蚓的实验组生长是最快的,存活率也是最高的㊂水丝蚓因含大量蛋白质㊁糖㊁脂肪和矿物质,营养丰富,可作为水产养殖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其99㊀1期㊀㊀㊀姜爱兰等: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㊁消化酶活性㊁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粗蛋白含量可达到60%,多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高达35%[17]㊂赵朝阳等[18]在养殖克氏原螯虾过程中,采用饵料生物有氧增殖技术培养大量的水丝蚓作为生物饵料,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的养成规格增加了1倍㊂结合本实验结果,说明水丝蚓所含蛋白质接近或相当于克氏原螯虾生长所需的理想蛋白,故投喂水丝蚓的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㊂3.2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食性不同,鱼类消化酶的分泌也不同,在养殖过程中选用人工投喂的饵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化酶的分泌[19],其中投喂的饵料的质量是影响甲壳类动物消化酶活性变化的关键因素,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动物对饵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程度㊂夏晓飞等[20]研究了不同开口饵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发现幼虾的蛋白酶活性与投喂的饵料密切相关,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组幼虾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投喂草鱼鱼糜组㊂本实验结果显示,饲喂底栖饵料的各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饲喂水丝蚓的实验组的克氏原螯虾体内的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饲喂摇蚊幼虫和菱形螺的实验组,饲喂底栖饵料各实验组的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㊂Personle等[21]的研究显示,在活饵料中含有的某些微量活性物质有可能会促使鱼类体内蛋白酶活性的增加,而配合饲料中有可能因缺乏这些诱导因子,致使蛋白酶的活性低于活饵料组㊂在本实验中,投喂底栖饵料的各实验组的克氏原螯虾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Personle等的研究结果一致㊂淀粉酶的活性与胰蛋白酶活性情况相反,投喂配合饲料的对照组的淀粉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投喂底栖饵料的实验组,这说明克氏原螯虾体内淀粉酶的活性与饵料关系密切,可能是因为对照组配合饲料中的淀粉含量高于各实验组,而淀粉含量诱导了克氏原螯虾体内淀粉酶的活性㊂目前,关于甲壳类脂肪酶活性和饵料关系的报道较少,夏晓飞等[20]研究了不同开口饵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发现脂肪酶活性与不同开口饵料没有密切关系㊂苏时萍等[22]研究发现,饲料蛋白质浓度对克氏原螯虾脂肪酶活性有显著性影响,并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㊂结合本实验结果,投喂各底栖饵料实验组的脂肪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可能各底栖饵料的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饵料蛋白含量高激活了消化系统对脂肪酶的分泌㊂3.3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血液与机体的代谢㊁营养状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血液中的生化指标是衡量水生生物是否处于相对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准确掌握鱼类㊁甲壳动物等的血液生化指标有利于掌握其生理健康状况及对饵料营养水平进行评估[23-24]㊂血液中的蛋白质可以维持血液的渗透压㊁修补组织等,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25-26];甘油三酯可以为合成新的细胞膜提供脂类,它的水平可以反映机体内能量的水平[27]㊂在本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各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虾体血清中总蛋白㊁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说明饲喂底栖饵料对虾体免疫和能量代谢未产生明显影响㊂血清中总胆固醇可用于合成新的细胞膜,可以反映机体的脂肪沉积情况㊂在本实验中,各实验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各底栖饵料体内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可以加快脂类代谢,促进虾体生长发育,从而降低了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㊂谷丙转氨酶㊁谷草转氨酶在蛋白质㊁脂肪㊁糖类转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活性常用来作为脊椎动物以及对虾肝胰腺功能的评估因子[28-29];转氨酶的活性的变化可以反映组织器官的功能状况㊂本实验发现,各实验组虾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说明饲喂底栖饵料可能在防止虾体肝损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而有利于促进虾体的健康生长㊂3.4㊀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生存的环境㊁投喂饵料的营养成分㊁成长的不同时期等都有可能影响鱼类肌肉的营养成分含量[30]㊂逯尚尉等[31]在研究中发现,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在饲喂鱼肉和混合饵料的情况下其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饲喂配合饲料组,饲喂小杂鱼比配合饲料更利于保持其优良的肉质㊂张涛等[32]的研究表明,投喂配合饲料组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的仔鱼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投喂水丝蚓㊁卤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001江㊀西㊀农㊀业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2卷的实验组㊂在本实验中,饲喂底栖饵料的实验组的克氏原螯虾肌肉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饲喂底栖饵料更有利于提高克氏原螯虾的肉质㊂参考文献:[1]陈义.无脊椎动物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216.[2]李文杰.值得重视的淡水渔业对象:螯虾[J].水产养殖,1990(1):19-20.[3]戴爱云.介绍一种水产资源:蝲蛄[J].动物学杂志,1983(3):48-50.[4]戴颖,巩雪洁,李兵,等.武汉地区克氏原螯虾繁殖期的研究[J].动物学杂志,2008,43(2):21-27.[5]徐加元,岳彩锋,戴颖,等.水温㊁光周期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雌虾成活和性腺发育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1):97-101.[6]徐维娜,刘文斌,沈美芳,等.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克氏螯虾生长性能㊁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2011,42(4):521-529.[7]JoverM,Fernández-CarmonaJ,DelRíoMC,etal.Effectoffeedingcooked-extrudeddiets,containingdiffer⁃entlevelsofprotein,lipidandcarbohydrateongrowthofredswampcrayfish(Procambarusclarkii)[J].Aquaculture,1999,178:127-137.[8]张微微,徐维娜,王莹,等.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克氏螯虾生长㊁体组成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3,20(2):402-410.[9]任秀芳,周鑫,赵朝阳,等.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生长㊁血清相关免疫因子㊁肌肉成分和消化酶的影响[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28(5):468-473.[10]马亚梅.虾蟹类养殖中饵料生物的培养技术[J].中国水产,2011(5):43-44.[11]蔡端波,肖国华,赵春龙,等.白洋淀底栖动物组成及对水质的指示作用[J].河北渔业,2010(3):27-28.[12]赵文,董双林,张美昭,等.盐碱池塘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7(3):239-243.[13]吴琴瑟.培养好基础饵料生物是防御虾病的重要措施[J].海洋与渔业,2007(5):34-35.[14]曹经哗.鱼类饲料中纤维质的研究动向[J].淡水渔业,1989(3):43-45.[15]李才根.克氏原螯虾的人工繁殖[J].科学养鱼,2007(2):6-8.[16]AndersonPK,ParkePL,LawrenceAA.13C/12Ctracerstudyoftheutilizationofpresentedfeedbyacom⁃merciallyimportantshrimpPenaeusvannameiinapondgrowoutsystem[J].JWorldAquacultSoc,1987,18(2):148-155.[17]辛荣,李慷均,宋维彦.水丝蚓的应用[J].养殖与饲料,2010(1):50-51.[18]赵朝阳,周鑫.淡水虾蟹低碳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12(9):32-33.[19]王义强,黄世蕉,赵为信,等.鱼类生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0]夏晓飞,郑小婧,王玉凤.不同开口饵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水产养殖,2011(7):16-20.[21]PersonleRJ,AlexandreJC,ThebaudL,etal.Marinefishlarvaefeedingformulateddietsorliveprey[J].JWorldAquacultSoc,1993,24(2):211-224.[22]苏时萍,施培松,杨启超,等.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幼体消化酶活性和肌肉成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36(2):231-235.[23]陈建酬,高腾,张济培,等.养殖密度和投饵策略对罗氏沼虾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7,29(1):92-95.[24]BondC.E.Circulation,respiration,andthegasbladder[C]//Biologyoffishes.London:WBSaundersCompanyPress,1979:347-374.[25]韩京城,刘国勇,梅朋森,等.温度对鲫血液生化指标和消化酶的影响[J].水生态学杂志,2010,3(1):87-92.[26]高腾,陈建酬.微绿球藻对罗氏沼虾幼体发育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7,29(6):90-93.[27]骆作勇,王雷,王宝杰,等.不同投喂模式对奥利亚罗非鱼血液生化指标与生长性能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7,14(5):743-748.[28]ChaplinAE,HugginsAK,MundayKA.Thedistribu⁃tionofl-α-aminotransferasesinCarcinusmaenas[J].ComparativeBiochemistryandPhysiology,1967,20(1):195-198.[29]宋光同,何吉祥,吴本丽,等.克氏原螯虾雌性生殖系统发育及组织结构观察[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2):68-75.[30]YinHB,SunZW,SunDJ,etal.Comparisonofnutritivecompositionsinmusclesamongsixfarmedsturgeonspecies[J].JoumalofDalianFisheriesUniversity,2004,19(2):92-96.[31]逯尚尉,刘兆普,余燕.不同饵料对点带石斑鱼幼鱼生长㊁营养成分及组织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5):648-653.[32]张涛,庄平,章龙珍,等.不同开口饵料对西伯利亚鲟仔鱼生长㊁存活和体成分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2):358-362.(责任编辑:许晶晶)101㊀1期㊀㊀㊀姜爱兰等: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㊁消化酶活性㊁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克氏原螯虾营养需求与主体饲料配方研究进展作者:陈思来源:《农产品加工·上》2018年第08期摘要:通过综述克氏原螯虾的营养需求与主体饲料配方的研究进展,主要阐述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蛋比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旨在为主体饲料配方的研发和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营养需求;主体饲料配方;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966.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18.08.018Abstract:The nutrition requirement and main feed formulation of Procambarus clarkii,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dietary protein levels and the ratio of energy and protein to the Procambarus clarkii were review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searching and improving the main feed formulation.Key words:Procambarus clarkii;nutrition requirement;main feed formulation;research progress克氏原螯蝦俗称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而广受人们欢迎。
原产地为墨西哥北部和美国南部,1918年从美国引进日本,20世纪30年代又从日本传入我国,而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属于蓬勃发展的入侵性物种。
小龙虾被引入我国时先在南京、安徽等地繁殖,经过数10年的迁移,现已广泛地分布在我国湖北、江苏、浙江和上海等省市,遍布我国江河、水库、沟渠和池塘[1]。
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6年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已达72.3×104 t[2],而近2年来更是呈现剧烈增长的趋势。
不同温度条件下克氏原螯虾免疫酶活性变化王天神;周鑫;赵朝阳;徐增洪;水燕【摘要】研究克氏原螯虾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免疫因子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温度变化对克氏原螯虾免疫力有显著影响.水温为10~15℃时,克氏原螯虾血液中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保持稳定,20℃时两者活性达到峰值,水温继续升高时活性逐渐降低,水温达到30℃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为74.6 U/L 和56.8金氏单位/L,与水温20℃时酶的活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30℃时其活性最低(0.79 U/mL),与水温20 ~25℃时酶的活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水温10℃时的活性较低,但其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水温30℃时的活性为138.31 U/mL,与15~25℃时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高于水温为10℃的试验组,且差异显著(P<0.05);低温与高温环境下,血液中溶菌酶的活性降低,显著低于水温15 ~ 25℃的试验组(P<0.05).表明水温为20℃左右时克氏原螯虾相关免疫因子的各项指标较好,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40)012【总页数】3页(P239-241)【关键词】克氏原螯虾;温度;免疫酶【作者】王天神;周鑫;赵朝阳;徐增洪;水燕【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无锡214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4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属于变温动物,体温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在天然水域中可以自然越冬,生存水温为1~40 ℃,水温低于10 ℃时生长较慢,水温为 16~33 ℃ 时生长较快[1]。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的新陈代谢和生理调节机制将发生改变,养殖结果表明,水温的变化已成为克氏原螯虾大批死亡的诱因,当水温低于10 ℃时克氏原螯虾抗应激能力提高,死亡率下降,当水温高于25 ℃时应激反应十分强烈,死亡率较高。
文章编号: 1000-0615(2019)10-2175-11DOI: 10.11964/jfc.20190911973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亲虾生长性能、肌肉成分、繁殖性能以及血淋巴生化指标的影响彭迪1,2,陈效儒3*,文华2*,吴凡2,陆星2,田娟2,刘伟2,蒋明2,喻丽娟2,张璐3,李淑云3(1.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武汉 430223;3.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水产健康养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为研究克氏原螯虾亲虾对脂肪的需要量,本实验采用初始体质量为(15.46±0.20) g的克氏原螯虾亲虾324尾,分为6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尾,雌雄比例为2:1),投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0%,脂肪水平分别为1.98%(对照组)、4.12%、5.84%、7.89%、10.48%和11.89%的6 组半精制饲料,饲养8周后,测定并分析亲虾的生长性能、肌肉成分、繁殖性能、肝胰腺消化酶活性以及血淋巴部分生化指标。
结果发现:①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在饲料脂肪水平达到7.89%后呈下降趋势;饲料系数和肝体比呈上升趋势,11.89%组最高。
②饲料脂肪水平对亲虾肌肉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肌肉粗脂肪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在饲料脂肪水平为5.84%时最高。
③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性腺指数、抱卵率、抱卵量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均在饲料脂肪水平为7.89%时达到最大。
④血淋巴中总蛋白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随饲料脂肪水平升高而升高,均在11.89 %组最高;血淋巴中葡萄糖含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⑤饲料脂肪水平对实验虾肝胰腺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对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
利用增重率与饲料脂肪水平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克氏原螯虾亲虾获得最佳增重率时对饲料的脂肪需要量为7.60%。
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徐笑娜;宋光同;王芬;朱士明;陈祝;李正荣;殷俊峰;黄勇【期刊名称】《饲料工业》【年(卷),期】2024(45)10【摘要】实验旨在探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肌肉成分、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饲料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来源,大豆油为主要脂肪来源,豆粕、玉米淀粉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配制成27.58%、32.26%、36.03%蛋白水平的等能饲料,分别命名为D1、D2、D3组。
饲喂平均初始体重为(6.0±0.5)g的克氏原螯虾5周,每种实验饲料投喂3个水族箱,每个水族箱放养15只健康良好的克氏原螯虾。
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终末体重、增重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
各处理组克氏原螯虾蛋白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D3组克氏原螯虾蛋白酶含量达到最高水平,为46.57 U/mg。
同时,高蛋白饲料也刺激肝胰腺中的脂肪酶活性,在D3组的克氏原螯虾中检测到最高水平的脂肪酶活性,并与D1、D2组有显著差异(P<0.05)。
D3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D1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
综上所述,适当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总页数】6页(P78-83)【作者】徐笑娜;宋光同;王芬;朱士明;陈祝;李正荣;殷俊峰;黄勇【作者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水产增养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润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肥金谷职业培训学校【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6.32【相关文献】1.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克氏螯虾(Procambarusclarkii)生长性能、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2.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3.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螯虾幼体消化酶活性和肌肉成分的影响4.生物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肌肉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5.饲料胆固醇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