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心肺复苏培训考核实施方案+(1)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心肺复苏考核培训计划方案一、培训目标1. 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技能,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2. 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明白不同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3. 掌握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技巧,能够正确地进行急救操作;4. 提高参与者对心肺复苏的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二、培训内容1. 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包括心脏骤停和呼吸骤停的定义,急救黄金时间的重要性,心肺复苏的原理等;2. 心肺复苏的操作技巧:包括正确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方法,以及急救设备的使用;3. 不同情况下的心肺复苏应对策略:包括在单人、双人和儿童心肺复苏时的操作技巧,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4. 紧急情况下的心理辅导和协调:包括培训参与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应对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通过现场讲解、视频教学、PPT演示等方式,向参与者传授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2. 模拟实战:通过模拟场景、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参与者亲自体验心肺复苏的操作,提高其实际应对能力;3. 案例分析:通过现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参与者对心肺复苏的理解和掌握;4. 紧急情况模拟:通过模拟紧急情况,对参与者进行紧急情况下的心理辅导和协调培训。
四、培训人员1. 主讲教师:拥有丰富的心肺复苏教学和临床经验,具备教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 助教教师:具备心肺复苏知识和操作技巧,协助主讲教师完成培训任务;3. 模拟患者:扮演患者角色,配合模拟实战和紧急情况模拟,提供真实的情境培训。
五、培训流程1. 培训前:发送相关培训资料,让参与者提前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2. 第一天: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培训;3. 第二天:进行模拟实战和紧急情况模拟的培训;4. 培训结束后:进行实际操作考核,通过考核者颁发合格证书。
六、培训考核评定标准1. 理论知识掌握:参与者能够准确地描述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及操作流程,理解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和紧急情况的应对策略;2. 操作技巧掌握:参与者能够正确地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并能够在不同情况下正确操作急救设备;3. 应急处理能力:参与者能够在模拟实战和紧急情况模拟中正确应对情况,保持冷静和协作能力;4. 实际操作考核:参与者能够在实际操作考核中顺利通过,正确操作心肺复苏设备并进行紧急情况的模拟操作。
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为做好我院“心肺复苏”培训与考核工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水平,强化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强化全院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人人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能。
在全院营造“人人学急救,个个会急救”的良好氛围,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训对象:全院医务人员。
(不含护理人员)三、培训师资:***为组长,***为副组长;各科室选一名带教老师为组员配合副组长开展培训工作。
四、实施步骤(一)准备工作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培训课件、考核试题、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等,准备培训和考核所需物资。
(二)培训方法:分为理论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
1、理论培训:采用医(技)师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下发培训课件、考核试题及心肺复苏操作视频等科室组织培训考核。
2、实践技能培训:(1)培训分组:分为临床组、医技组、药房组。
(2)培训内容:双人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流程。
(3)培训安排: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时间安排,各科室科主任根据培训安排,提前做好人员安排,按要求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
(三)、考核办法1、理论考核:理论培训结束后,即时发放试卷进行理论考核。
考试后专人负责收卷、阅卷及成绩统计。
2、技能考核:技能培训全部结束后,按照培训分组情况,分三组进行考核,每人每年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心肺复苏技能操作。
由医务科、及考核教师依据“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公平、客观地逐项评分。
(四)考核结果认定1、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各为100分,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85分则视为考核合格。
2、考核不合格者在考核周期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合格者则视为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合格,补考仍不合格者则视作本考核周期内业务考核不合格。
“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为做好我院“心肺复苏”培训与考核工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水平,强化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强化全院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人人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能。
在全院营造“人人学急救,个个会急救”的良好氛围,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二、培训对象:全院医务人员。
(不含护理人员)三、培训师资:***为组长,***为副组长;各科室选一名带教老师为组员配合副组长开展培训工作。
四、实施步骤(一)准备工作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培训课件、考核试题、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等,准备培训和考核所需物资。
(二)培训方法:分为理论培训和实践技能培训。
1、理论培训:采用医(技)师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下发培训课件、考核试题及心肺复苏操作视频等科室组织培训考核。
2、实践技能培训:)培训分组:分为临床组、医技组、药房组。
1(.(2)培训内容:双人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流程。
(3)培训安排: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培训时间安排,各科室科主任根据培训安排,提前做好人员安排,按要求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
(三)、考核办法1、理论考核:理论培训结束后,即时发放试卷进行理论考核。
考试后专人负责收卷、阅卷及成绩统计。
2、技能考核:技能培训全部结束后,按照培训分组情况,分三组进行考核,每人每年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心肺复苏技能操作。
由医务科、及考核教师依据“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公平、客观地逐项评分。
(四)考核结果认定1、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各为100分,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85分则视为考核合格。
2、考核不合格者在考核周期内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合格者则视为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合格,补考仍不合格者则视作本考核周期内业务考核不合格。
3、无正当理由擅自不参加考核者,则视为本考核周期业务考核不合格。
4、考核结果直接与医师定期考核中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挂钩。
心肺复苏考试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了解心肺复苏的基础知识和原理;2.学习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技能;3.熟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4.培养对心脏骤停事件的紧急应对能力。
二、培训内容1.心肺复苏基础知识(1)心肺复苏的定义和意义;(2)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和症状;(3)心肺复苏的适用对象和禁忌症;(4)基础生命支持的重要性。
2.心肺复苏操作技能(1)正确的CPR姿势和手法;(2)CPR时的节奏和力度;(3)如何进行人工呼吸;(4)体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5)如何协助使用AED。
3.AED的使用方法(1)AED的定义、作用和构造;(2)AED的使用流程和操作步骤;(3)在特定场景下使用AED的注意事项;(4)模拟操作AED的场景训练。
4.模拟应急情况训练(1)模拟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2)模拟AED的使用场景;(3)紧急情况下的组织协调和沟通。
三、培训方法1.理论培训采用课堂授课形式,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资料进行讲解。
包括PPT、视频演示等形式,用于学员对心肺复苏的基础知识的理解。
2.操作技能培训通过模型演示和实际操作,指导学员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手法和AED的使用方法。
在模拟训练实践中,培养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
3.实务模拟训练安排真实场景下的模拟演练,让学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反应并有效协作。
通过多次训练,提高学员在实际应急情况中的应对能力。
四、培训评估1.理论考试设置笔试题目,考核学员对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心脏骤停的症状、心肺复苏的操作原理等。
2.技能考核通过模拟操作场景,对学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包括正确的CPR手法、人工呼吸的操作技巧、AED的使用等。
3.实际演练考核安排真实情境下的演练考核,考核学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协作能力,以及对AED 的正确使用和沟通协调能力等。
五、培训课程设计1.基础知识讲解(1)心肺复苏的定义和意义;(2)心脏骤停的病因和症状;(3)心肺复苏的适用对象和方法;(4)基础生命支持的重要性。
沙市区人民医院心肺复苏应急演练实施方案为检验我院对于急救的应急处路能力,强化实战意识,加强应急训练,锻炼处路队伍,检查备战状况,查找疏漏,及时整改。
一旦发现猝死的患者,马上要做到“四早”,早进入急救系统心肺复苏、早初级心肺复苏、早除颤、早高级支持。
我院医务科提出演练计划报请院领导批准,准备11月底在本院进行一次心肺复苏的急救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如下:一、组织领导成立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组长:黄宏云副组长:刘安辉成员:李先华、胡友明、董明杰、韩继、肖志敏、袁海琼、李明松、李红梅、陈力二、职责分工演练总策划:刘安辉演练评估:黄宏云副院长演练方案:刘安辉交通工具:袁海琼现场秩序维护:李明松三、演练的目的和原则检验我院的整体应急、组织协调能力及应急工作准备情况,检验我院医护人员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应急处路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掌握程度。
四、演练内容(-)病情简介患者杨某某,女,63岁,家住沙市某小区。
患者因“胸痛4 小时”入院,患者10月20日与家人到厦门旅游后,于今晨(10月28日)8时许坐长途汽车约11小时回家,晚七时许感阵发性胸痛、呼吸困难,含服速效救心丸5颗后卧床休息,病情并无缓解。
晚11时许,患者感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濒死感。
家属遂将患者就近送至我院门诊,患者在门诊就诊时突然倒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未触及。
询问家属患者既往有"冠心病病史”。
查体:呼吸无、脉搏无、血压无法测出。
昏迷状,面色苍白, 颈部动脉搏动消失、胸廓呼吸运动消失、心音消失、生理反射消失。
无呕吐白沫、二便失禁、肢体抽搐。
初步诊断:昏迷待查:1•急性心肌梗死?2.恶性心律失常?3.其他?(二)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三)心肺复苏操作程序:(首先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1)判断意识(判断意识、呼吸、心跳是否停止的时间〈10 秒钟)护士报告病情,医生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叫患者。
确认患者意识丧失,(如果只有一名医务人员在场)立即呼救,寻找他人帮助,并记录时间。
心肺复苏培训与实施计划1. 培训目标- 使参训者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提高参训者在紧急情况下对心脏骤停、呼吸骤停等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 培养参训者具备心肺复苏操作的自信和勇气。
2. 培训对象-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 公共场所工作人员- 志愿者- 广大群众3. 培训内容3.1 理论培训- 心肺复苏的定义和意义- 心肺复苏的适用范围-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心跳呼吸骤停的识别- 急救药品的使用-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3.2 技能培训- 胸外按压的正确姿势和力度- 开放气道的正确方法- 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 急救药品的使用技巧- AED的操作流程4. 培训方式- 理论培训:采用讲授、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
- 技能培训:采用模拟人操作、分组练、现场考核等方式进行。
5. 培训时间- 理论培训:4学时- 技能培训:4学时6. 培训师资- 邀请具有丰富心肺复苏临床经验和培训经验的医生、护士担任培训讲师。
7. 培训场地- 具备心肺复苏培训专用教室,配备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药品、AED等设备。
8.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心肺复苏培训证书。
- 对培训合格者进行定期复训,确保其心肺复苏技能得到巩固。
9. 培训实施步骤1. 宣传和报名: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心肺复苏培训,吸引有兴趣和需求的群众报名。
2. 安排培训时间:根据报名情况,合理规划培训时间表。
3. 开展培训:按照培训计划,进行理论培训和技能培训。
4. 考核评估:培训结束后,对参训者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5. 颁发证书:对考核合格者颁发心肺复苏培训证书。
6. 跟踪反馈:对培训合格者进行定期跟踪,了解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
10. 培训费用- 培训费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师资、场地、设备、资料等费用。
- 针对特殊人群,如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可适当减免培训费用。
一、目的为了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进行心肺复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对象全院医务人员(不含护理人员)三、培训时间2023年X月至2023年X月四、培训内容1. 心肺复苏(CPR)理论知识(1)CPR的定义、目的和意义(2)CPR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CPR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4)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2. 心肺复苏实践操作技能(1)单人、双人CPR操作流程(2)胸外按压的频率、深度和姿势(3)人工呼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AED的使用技巧五、培训方法1. 理论培训(1)组织集中授课,邀请专业讲师进行讲解(2)发放培训教材,供医务人员自学(3)组织科室内部学习,分享交流心得2. 实践操作培训(1)模拟操作,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2)分组练习,提高操作熟练度(3)定期组织考核,检验培训效果六、考核办法1. 考核形式: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核2. 考核内容:CPR理论知识、单人/双人CPR操作、AED使用等3. 考核标准: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心肺复苏指南》执行4. 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需重新参加培训七、实施步骤1. 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内容、考核办法等2. 组织培训师资,确保培训质量3. 组织集中授课、自学、模拟操作等环节4. 定期组织考核,检验培训效果5. 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补考,直至合格6. 建立心肺复苏培训档案,记录培训、考核情况八、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2. 确保培训经费,保障培训顺利进行3. 邀请专业讲师,提高培训质量4. 加强考核,确保培训效果5. 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提高医务人员急救技能通过本培训计划方案的实施,使我院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提高急救水平,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或突发性心脏骤停的患者。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服务,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是必要的。
下面是一个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的例子。
培训计划:1.培训目标: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实施心肺复苏,提高抢救成功率。
2.培训内容:-心脏骤停的定义、原因和常见症状;-心肺复苏的目标和步骤;-快速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状况;-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等;-高质量心肺复苏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专业团队合作和交流技巧;-心肺复苏后的监护和抢救措施。
3.培训方式:-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教学视频、讲解案例等方式,让学员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模拟训练:使用心肺复苏模拟器或人体模型,模拟心脏骤停情况,让学员实操心肺复苏技术,熟悉操作流程。
-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分析真实案例,让学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培训时间和地点:-时间:根据学员的时间安排,一般为2-3天。
-地点:可以在医院或培训机构的教室、实验室或模拟房间进行。
考核方案:1.考核目标:评估学员在培训期间掌握的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能否独立、准确、高效地实施心肺复苏。
2.考核内容:-理论考核:通过选择题、简答题等方式考察学员对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模拟操作考核:让学员在模拟器或人体模型上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察其操作流程是否正确、技术是否熟练。
-实际操作考核:让学员在真实的心脏骤停患者上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察其在实际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考核方式:-理论考核: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查学员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模拟操作考核:通过让学员在心肺复苏模拟器或人体模型上进行操作,考查其按照正确步骤执行心肺复苏的能力和技术熟练度。
-实际操作考核:让学员在真实患者上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由专业的考核团队进行评估和打分。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急救技能的普及和掌握对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广大员工及社会公众的急救意识与技能,特制定本急救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员工及社会公众的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2. 培养具备初级急救技能的人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 增强员工及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降低意外伤害事故的死亡率。
三、培训对象1. 公司全体员工;2. 社会公众,如社区居民、志愿者等。
四、培训时间1. 初级急救培训:1天;2. 高级急救培训:2天。
五、培训内容及考核方案1. 初级急救培训内容:(1)急救基本知识:现场评估、急救原则、急救流程;(2)心肺复苏(CPR):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创伤救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烧伤处理;(4)意外伤害处理:烫伤、电击、中毒等。
考核方案:(1)理论考核:笔试,占40%;(2)实操考核: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占60%。
2. 高级急救培训内容:(1)高级心肺复苏(ACLS):高级生命支持、电除颤等;(2)创伤救护:高级创伤处理、输血、输液等;(3)中毒与过敏反应处理;(4)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急救;(5)新生儿急救。
考核方案:(1)理论考核:笔试,占40%;(2)实操考核:高级心肺复苏、高级创伤处理等,占60%。
六、培训师资1. 邀请具有丰富急救经验的医护人员担任培训讲师;2. 对讲师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其具备专业知识和授课能力。
七、培训方法1. 理论授课:采用PPT、视频等形式进行;2. 实操演练:现场示范、分组练习、考核;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员的应变能力。
八、培训效果评估1. 考核合格率:初级急救培训合格率≥90%,高级急救培训合格率≥80%;2. 学员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3. 实际应用:关注学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运用急救技能的情况。
九、培训费用1. 初级急救培训:每人100元;2. 高级急救培训:每人200元。
单人徒手心肺脑复技能(知识)大赛实施案项目名称:单人徒手心肺脑复参赛对象:13高护1-20班、13助产班、13 涉外班及13中专1-11班和13春护班活动目的:为加强学院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决定举办2014年度学生职业技能(知识)竞赛1、掌握单人心肺复技术要点2、掌握应急救护基础知识3、为深化相关课程奠定基础活动时间:9月9日-12月31日活动形式、案:第一阶段:第三—第五(9月9日—9月28日)学习心肺复相关知识和技能阶段、积极动员参加大赛阶段第二阶段:第七—第八(10月8日—10月19日)复习、强化训练阶段第三阶段:第九(10月20日-26日)笔试考核阶段,初试进行相关技能知识考核(课堂进行),合格者自愿报名技能考核。
第四阶段:技能考核初赛,第10-12(10月27-11月16日)技能考核指导训练;第13(11月17日-23日)初赛;第五阶段:技能考核复赛,第14-15针对训练,第16(12月8日-14日)复赛活动训练计划及训练时间安排:4-8(9月15日-10月19日)课堂训练学习,之后每一----五下午4:30--6:00训练(401室)指导老师:活动案及评判标准活动地点:护理实训楼410、401、406活动所需器具:心肺复模拟人、治疗车、纱布(一次性2片包装)、弯盘、抢救记录卡、洗手液、手电筒、脚踏垫[必考项目] 单人徒手心肺复术(中职组)考核时间:3分钟之完成操作考核资源:心肺复模拟人、治疗车、纱布(一次性2片包装)、弯盘、抢救记录卡、洗手液、手电筒、脚踏垫。
单人徒手心肺复术操作程序及考核标准评委签名:选手序号:操作时间:最后得分:[必考项目] 单人徒手心肺复术(成人)(高职组)考核时间:4分钟之完成操作考核资源:心肺复模拟人、治疗车、纱布(一次性2片包装)、弯盘、抢救记录卡、洗手液、手电筒、脚踏垫、笔、有秒表的表、医用垃圾桶和生活垃圾桶。
2014年心肺复苏培训与考核实施方案
心肺复苏是一项基本急救技能,是每个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为规范我院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强化和熟练操作,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通过心肺复苏培训,规范我院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操作手法,提高复苏成功率。
二、组织成员
主抓领导:业务院长富大鹏
负责科室:医务科、科教科、急诊科
院级师资:张江义主任、赵运洲、陈苗苗、刘会娟、李欢、李杰
考官:张江义主任、赵运洲、陈苗苗、李欢、李杰
三、参加培训代表
1、有护士的科室医护各出一人、无护士的科室一名医生
2、要求参加人具有责任心及带教能力
3、2014年3月15日前将选派人员名单及资质报给科教科
四、具体实施方案
1、2014年2月26日在急诊科进行院级师资统一培训(心肺复苏术操作、理论和考核流程及要求),遴选考官
2、2014年3月17、18日上午8:00-11:30在科教科示教室对各科代表进行实操培训(提问)具体参训科室安排详见附件2
3、2014年3月19日至2014年3月25日各科室代表进行各自科内培训和练习指导
4、2014年3月26日至2014年4月3日进行考核
五、参加考核人员:全院所有科室医疗技术人员(参与科室详见附件2)
考核方式:(1)3月26至4月3日上午8:00—11:00由院级师资负责全员考核,地点在科教科(或急诊科),特殊情况由科教科录像,师资审核评分;(2)后补及补考人员自行录制操作片段,录像交科教科,统一由院级考官评分。
5、补考时间2014年4月7日下午14:00—15:00,在急诊科进行
6、考核成绩交予医务科和科教科、护理部处理。
急诊科
201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