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八章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八章力和运动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解释:1).“一切”适用于所有物体.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总”说明没有例外。
“保持”表示跟前面相同。
4).“或"指物体不受力时,①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②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种状态不同时存在.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6).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
二、惯性:1、惯性: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关于惯性:(1)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等均无关.(2)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其质量有关,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4)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由于惯性的作用”、“克服惯性"等,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3、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
第二节二力平衡一、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做平衡力3、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里叫一对平衡力二、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那么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高中物理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可知,机械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A.根据P=WtB.根据P=Fv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其速度成反比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所做的功,就可知任意时刻的功率C.根据P=WtD.根据P=Fv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答案:DA.做功越多,功率不一定大,功率大,说明做功快,故A错误;BD.当功率保持不变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故B错误,D正确;C.知道时间t内所做的功,就能知道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故C错误。
故选D。
2、如图所示,“歼15”战机每次从“辽宁号”航母上起飞的过程中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滑行的距离和牵引力都相同,则()A.携带的弹药越多,加速度越大B.携带的弹药越多,牵引力做功越多C.携带的弹药越多,滑行的时间越长D.携带的弹药越多,获得的起飞速度越大答案:CA.由题知,携带的弹药越多,即质量越大,然牵引力一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a质量越大加速度a 越小,A 错误 B .牵引力和滑行距离相同,根据W =Fl得,牵引力做功相同,B 错误C .滑行距离L 相同,加速度a 越小,滑行时间由运动学公式t =√2L a可知滑行时间越长,C 正确D .携带的弹药越多,获得的起飞速度由运动学公式v =√2aL可知获得的起飞速度越小,D 错误 故选C 。
3、已知高铁在运行时所受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则以速度v 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P ;若以2v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 A .P B .2P C .4P D .8P 答案:C当列车以速度v 匀速运动时,有P =Fv =fv =kv 2若列车以速度2v 匀速运动时,有Pʹ=Fʹ⋅2v =fʹ⋅2v =k ⋅(2v)2=4kv 2由此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为Pʹ=4P故选C 。
4、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大于零B.在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C.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D.物体的重力势能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答案:CA.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等于零、大于零、小于零。
物理九年级第8章知识点物理九年级的第8章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弹簧和胡克定律、压强和压强传递原理、机械能守恒、简单机械与机械效率。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可以将这些力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等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各个力的合成。
2.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者多个分力,分力的合成等于原力。
二、弹簧和胡克定律1.弹簧:弹簧是一种能够储存和释放弹性势能的物体,具有弹性形变的性质。
2.胡克定律:胡克定律描述了弹簧变形和恢复力的关系,即弹性力等于弹簧常数乘以变形长度。
三、压强和压强传递原理1.压强:压强表示单位面积受到的力的大小,是一个标量。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压力除以单位面积。
2.压强传递原理:在静止条件下,一个液体或气体中的压强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等的。
四、机械能守恒1.机械能:机械能是指由物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决定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方面。
2.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当没有非弹性的能量转化和外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成立。
五、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1.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是指没有内部传动装置的机械,包括杠杆、轮轴、滑轮等。
它们能够改变力的大小、方向或者作用点。
2.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用于表征机械的有效程度。
机械效率一般小于1,表示机械存在能量损耗。
以上就是物理九年级第8章的知识点内容。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原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解释和应用这些物理现象。
希望本章的内容能够让你对物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兴趣。
第八章 压强知识归纳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压力不同于重力,仅在水平面上坚直方向上无外力时,F =G =mg 。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公式:SF p ,式中p 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Pa=1N/m 2,压力F 单位是:N ;受力面积S 单位是:m2 4.增大压强方法 :(1)S 不变,F ↑;(2)F 不变,S ↓ (3) 同时把F ↑,S ↓。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7.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其中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 3;g=10N/kg ;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
8.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在水平面上的柱状固体,对水面的压强也可用P=ρgh 计算,ρ是固体密度,h 是固体高度。
9.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
船闸、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
10、帕期卡原理:密闭液体能大小不变的向名个方向传递压强;即P1=P21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105帕=10.34米水柱。
14.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5.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第八章 静电场 知能图谱()((()(2122 F E q Q E k r U E d F Eq q q F k r ⎧⎪⎧⎧⎧=⎪⎪⎪⎪⎪⎪⎪⎪⎪=⎨⎪⎪⎪⎪⎪⎪⎪⎪=⎪⎪⎪⎩⎪⎨⎪⎪⎧=⎪⎪⎪⎪⎨⎪⎨=⎪⎪⎪⎩⎪⎨⎪⎪⎪⎪⎪⎩⎪⎪⎧⎪⎪⎪⎪⎨⎪⎪⎪⎪⎪⎩⎩⎧⎨⎩任何电场电场强度匀强电场电场的力的性质任何电场静电力电场静电场电场线电势,等势面电势差电场的能的性质电势能静电力做功静电的应用和防止加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电荷电动偏转荷守恒定律⎪⎪⎪⎪⎪⎪⎪⎪⎪⎪⎪⎪⎪⎪⎪⎪⎪⎪⎪⎪⎪⎪⎪⎪⎪⎪⎪⎩一、电荷守恒定律与库仑定律 知识能力解读智能解读:(一)电荷1.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破橡胶棒带负电荷。
基本特点: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②任何带电体都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2.元电荷(1)元电荷(e ):迄今为止,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
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 表示。
计算中,可取元电荷的值为191.6010C e -=⨯。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是e 的整数倍。
(2)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用Q (或q )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符号C 表示。
通常,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
(3)比荷:带电体的电荷量q 与其质量m 之比叫比荷。
例如:电子的比荷为191130e 1.6010C 1.7610C kg 0.9110kge m --⨯=≈⨯⨯。
说明:(1)元电荷只是一个电荷量,没有正负,不是物质。
电子、质子是实实在在的粒子,不是元电荷,其带电荷量为一个元电荷。
(2)元电荷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电荷量,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是e 的整数倍。
3.点电荷:若带电体大小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压力和压力的作用效果⑴什么是压力?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注:这个“物体表面”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竖直的。
⑵压力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即施力物和受力物相互接触;②相互挤压发生形变⑶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压力重力施力物体任意物体地球受力物体被压物体地球周围物体大小压力属于弹力,大小取决于相互挤压物体所发生形变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G=mg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被压物体竖直向下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在物体的重心上产生原因由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产生的地球的吸引,物体与地球接不接触都受到重力示意图联系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⑷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以及压力之间的关系压力F和支持力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重力G和支持力F虽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是平衡力,大小也不相等。
⑸压力的作用效果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器材砝码、小桌、海绵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步骤①保持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和海绵的接触面积②保持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海绵的压力现象①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小桌陷入海绵越深,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海绵越深,作用效果越明显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①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知识点2压强①定义: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叫做压强。
②压强是什么?压强就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当压力、受力面积都不同时,用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③压强公式P=F/S 其中F是压力,单位是N;S是受力面积,单位是m2;压强单位是牛/米2(N/m2),称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 1N/m2 表示作用在每平方米上的压力是1牛。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与功率一、功1.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与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2.公式:W=F l cosα。
(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为以地面为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3)功是标量。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1 J=1 N·m。
二、正功和负功1.正功和负功:π2 <α≤πW <0 力F 对物体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力F 做功)2.几个力的总功的求法: (1)先由W =F l cos 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 1、W 2、W 3、…然后求所有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 总=W 1+W 2+W 3+…(2)先由力的合成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F 合,然后由W 总=F合l cosα计算总功,此时α为F 合的方向与l 的方向间的夹角。
三、功率1.定义:功W 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 的比值。
2.定义式:P =W t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用W 表示。
4.物理意义:功率是标量,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5.功率与力、速度的关系式:P =Fv cos α,其中α是力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时,P =Fv 。
6.公式P =Fv 中各物理量间的关系:(1)功率P 一定时,物体的运动速度v 与牵引力F 成反比。
(2)物体的运动速度v 一定时,功率P 与牵引力F 成正比。
(3)牵引力F 一定时,功率P 与物体的运动速度v 成正比。
7.平均功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功率的平均值,通常用P =W t 描述。
8.瞬时功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功率,瞬时功率通常用P =Fv 描述。
,学习功和功率的概念后,我们分析判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①只要物体受力的同时又有位移发生,则一定有力对物体做功。
②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动contents •简谐振动•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振动的合成与分解•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非线性振动与混沌目录01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定义与特点定义简谐振动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振动形式,指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的振动。
特点简谐振动的物体所受的回复力F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成正比,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振动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动力学方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F=-kx,其中F为回复力,k为比例系数,x为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
运动学方程简谐振动的运动学方程可以表示为x=Acos(ωt+φ),其中A为振幅,ω为角频率,t为时间,φ为初相。
势能与动能在简谐振动过程中,系统的势能Ep和动能Ek都在不断变化,但它们的总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
能量转换在振动过程中,势能和动能之间不断相互转换。
当物体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当物体远离平衡位置时,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当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它们的合振动仍然是一个简谐振动,其振幅等于两个分振动振幅的矢量和,其初相等于两个分振动初相的差。
同方向不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当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它们的合振动一般不再是简谐振动,而是比较复杂的周期性振动。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两个分振动的频率成简单整数比),合振动可能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的合成当两个相互垂直的简谐振动同时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它们的合振动轨迹一般是一条复杂的曲线。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两个分振动的频率相同、相位差为90度),合振动轨迹可能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圆形、椭圆形等。
02阻尼振动与受迫振动阻尼振动的定义与分类定义阻尼振动是指振动系统在振动过程中,由于系统内部摩擦或外部介质阻力的存在,使振动幅度逐渐减小,能量逐渐耗散的振动。
第八章电功率
1.无论走在那里,都可以看见电能在工作:电灯泡把电能
转变成为__能,给我们照明;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__能,使风扇、电机车飞驰;电热器把电能转变为__能;人造卫星展开的天阳能电池板,把__能转变为电能提供给卫星使用的电器;蓄电电池,将电能转化为__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__能。
2.电能的常用单位是__,学名叫__,符号是__。
电
能的国际单位是__,简称__,符号是__。
1kw•h=__
3.____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
4.电能通过用电器使只产生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的
现象都是电流__的变现。
电流通过用电器有多少电能转变成__的能,就是电流做了多少__,电工用字母__表示。
电流的功与____、____有关,其计算公式是____另三个变形公式是_____________。
5. 某电能表有几个重要的参数应注意:
220V:_______50HZ:______
10(20)A:_______600revs/kw•h:________
6.电功率表示_____的物理量,用符号__表示。
它的定义是:________。
电功率的数学表达方式是_____
7.电功率的单位是___,简称__,符号是__,在数学表达方式,各部分符号的意义及单位_________。
1kw=____w,1千瓦时功率为__的用电器使用___所消耗的电能。
8.用___发来测量电功率,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__,其中___表示电流,单位是___();___表示电压,单位是___(),对于电阻电路,根据欧姆定律____,又可以导出计算电功率的公式_____和______。
9.用电器___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____下的电功率是额定电功率。
用电器____的功率随着加在它两端的____而改变。
10. (1).乐乐同学在探究“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时应所需准备的实验的器材有:_____________,并且他为此制定了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2).在设计实验室,他不知道如何设定实验电路,你能否帮助他?在下列方框中完成。
(3).乐乐为使实验过程清晰明了,列了几条过程,请你补充: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乐乐模拟一份表格:
(5)乐乐完成试验后发现根据_____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6).身为好朋友的瑞瑞给乐乐提出了几条建议事项是: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例如当电流通过电阻丝时,电阻丝的热量会____,___转化为___。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________成正比,其公式为_____,变形公式为______。
12.电流通过导体时,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那么,电流产生的____等于消耗的___,及_____
13.通过实验可知电流的热效应与_________有关。
且实验表明1.__________2.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叫电热器,它由___和__组成。
举出例子3例: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5.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_____和_____
16.保险丝由____制作成的。
它的优势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且不能用____代替保险丝。
新建楼房的供
电线路已经不能适用保险丝而改用有保险装置的_________。
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开关自动掉闸切断电路。
17.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均要__联,而与各控制这些用电器的开关__联。
应注意的是开关应___联在___一端。
请画出家庭电路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18.试电笔中电租的作用十分重要___遇___就会___,此时只需要很小的电流,所以要在电路中__联一个很大的电阻。
19.家庭电路为____V,人体的安全用电为_______。
触电是_______。
家庭电路中出点、、触电分为两种_________这两种情况下加在人体的电压都是___V,都会造成触电事故。
20.为了安全用电,要做到不___低压带电体,不____高压带电体。
高压触电的方式有两种。
一类是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
要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应注意哪些呢?发现有人触电有哪些急救方法?(各举两例):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