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188.54 KB
- 文档页数:1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URI)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本文将介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
1. 观察患者的症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鼻塞、流涕、喉咙痛、发热等。
护理人员应该观察患者的症状,并记录下来,以便进行治疗和评估疗效。
2. 观察患者的体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发热。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并记录下来。
如果患者的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应及时通知医生。
3. 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导致呼吸急促或困难。
护理人员应该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方式,并留意有无呼吸困难的表现,如呼吸音异常、发绀等。
4. 观察患者的咳嗽情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咳嗽。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咳嗽频率、咳嗽特点(干咳或有痰)、咳嗽时的呼吸困难等情况,并向医生报告。
5. 观察患者的鼻塞和流涕情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鼻塞和流涕。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鼻塞程度和流涕情况,并给予必要的照顾,如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帮助患者清理鼻腔等。
6. 观察患者的饮食和水分摄入情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导致食欲下降和口干。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和水分摄入情况,并鼓励患者增加水分摄入,保持适当的饮食。
7. 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留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8. 观察患者的感染传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传染性疾病,需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手卫生和呼吸道卫生行为,确保患者和他人的安全。
9. 观察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对症治疗和抗病毒药物。
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10.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并发症出现等,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1.概念: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
是由病毒引起的(80%以上),如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也可继发细菌感染(15%~20%)。
病毒与细菌常寄生于人体的鼻咽部。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易患呼吸道感染,若患有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病或环境因素及护理不当往往容易诱发本病。
本病预后良好。
2.护理:
3.出院指导:
(1)药物:指导家长正确的使用退热药物。
(2)饮食:合理喂养小儿,及时添加辅食,加强营养,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维生素,要营养平衡,纠正偏食。
(3)生活起居:居室宽敞、整洁,经常开窗通风,成人避免在小儿居室内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疾病的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4)运动与休息: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格锻炼增强
体质,提高呼吸系统的抵抗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附:常见护理问题:。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是指鼻、咽、喉以及近于喉远处的气道受到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病毒和细菌,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等。
以下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1.提供休息和充足的水分: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恢复体力和免疫功能。
饮水量应增加,有助于稀释痰液并保持水分平衡。
2.维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干燥的环境。
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来提高空气湿度,有助于改善咳嗽和喉咙痛症状。
3.喉咙痛缓解:可采用含有表面麻醉剂的含片、漱口液或含漱剂来缓解喉咙疼痛。
温盐水漱口也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4.鼻塞缓解:可以使用盐水鼻液或鼻腔冲洗剂来清洁和湿润鼻腔,改善鼻塞症状。
鼻塞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鼻腔吸引器或舌下滴剂来缓解症状。
5.疼痛缓解:对于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可以使用非处方疼痛缓解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同时,要注意控制剂量和遵循用药指导。
6.患者隔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具有较高的感染性,患者应保持适当的隔离措施,避免与他人接触,尤其是小儿与老人、免疫功能较低的个体。
7.遵循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患者应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避免病毒或细菌的传播。
同时,教育患者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频繁洗手。
8.营养支持:患者需要摄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增加免疫系统的能力对抗病原体。
此外,维生素C和锌的补充也有助于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9.应激与焦虑管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焦虑、压力和睡眠问题。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心理疏导、舒缓技巧和放松疗法来管理患者的焦虑和应激反应。
10.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及时处理高热、呼吸困难、持续喉咙痛等严重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教育患者加强自我保护和预防措施,防止再次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观察生命体征及主要症状,尤其是体温、咽痛、咳嗽等变化。
2、评估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无缓解,有无耳鸣、耳痛等中耳炎症状。
3、观察患者恢复期有无胸闷、心悸、眼睑浮肿、腰酸或关节疼痛等。
二、护理措施
1、提供安静、洁净、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2、症状较轻者适当休息,症状较重或年老者卧床休息为主。
良好的休息可增加机体修复和抵抗力,促进身体康复。
3、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进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证足够热量。
发热患者增加液体的摄入,以补充体液的消耗,有利于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注意休息,生活规律,适当体育活动。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吸入粉尘和刺激性的气体,避免受凉、过度劳累等感染诱发因素,疾病高发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注意隔离患者,减少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
指导患者咳嗽
或打喷嘘时应避免对着他人,并用双层纸巾捂住口鼻,患者使用的餐具、痰盂等按规定及时消毒,加强手卫生。
四、注意事项
1、患病期间做好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避免疾病传播。
2、患病期间遵医嘱用药,如出现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热、气管-支气管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就诊。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常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一、护理问题
1、舒适的改变: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与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有关。
二、观察要点
1、普通感冒
2、以咽喉炎为主要表现的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体征
咽干、咽痛或咽部发痒、不适和灼热感,可伴有鼻塞、喷嚏、流XX样鼻涕。
少数患者可伴有畏寒、发热、乏力等。
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
3、并发症症状,如头痛、耳鸣、脓涕等。
三、护理措施
1、按呼吸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
保证病人适当休息,给予清淡、易消化、含丰富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
3、症状护理:
①注意体温的变化,体温超过3 8.5度给予物理降温。
高热时按医嘱使用解热止痛片。
观察降温后效果。
②鼻塞可用1%麻黄碱滴鼻。
③频繁喷嚏、流涕给予抗过敏药物。
④咳嗽明显使用镇咳药。
4、用药护理:使用解热镇痛药药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使用退热药药注意患者体温情况,定时复测。
5、康复护理:
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良好,但极少数年老体弱和严重并发症患者可因并发症导致预后不良。
6、心理护理:
护士加强巡视,以增加病人安全感,减少情绪波动。
四、健康教育
1、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充分的营养、休息、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忌烟、忌酒。
3、提倡冷水洗脸,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症状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主要是鼻、鼻咽和咽部急性感染。
很多人也将其看作感冒,该病的常发人群是儿童和老人,常发季节是春季和冬季,该病的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传播,所以多为偶发性流行性疾病。
该病除了需要及时接受治疗,还需要重视疾病护理,从而促进疾病尽快康复。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因在大部分情况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都是病毒,而病毒的种类十分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鼻病毒等。
除病毒之外,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就是细菌感染,并且细菌感染会直接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最主要的病原菌是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也比较常见。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类型与临床表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类型多样,并且不同类型与不同病因,其临床表现不同。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疾病类型与临床表现。
(一)普通感冒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普通感冒最为常见,又被称为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这种类型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鼻病毒感染或者其他常见病毒感染,病程较短,潜伏期在1天到3天之间。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鼻塞、流鼻涕,鼻涕多为清水样,同时伴有打喷嚏。
这些症状会在发病时或者发病后数小时出现,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咳嗽是以及咽痒等症状。
在发病2-3天之后,临床表现会发生一些变化,鼻涕会由清变稠,同时会出现味觉减退、咽痛以及轻度头痛等症状。
但通常不会出现全身症状,也不会发热。
临床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和水肿。
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整体病程为5-7天。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急性病毒性咽炎主要是由病毒引起,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鼻病毒最为常见,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咽部灼热和发痒,但是咽痛感不明显,也不咳嗽。
但合并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的时候会有乏力和发热的临床表现。
另外,腺病毒咽炎通常会伴有眼结合膜炎。
临床检查可见颌下淋巴结肿大、咽部水肿。
急性病毒性喉炎也是病毒引起,常见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和鼻病毒,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咳嗽疼痛,并给伴有发热以及咳嗽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篇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护理问题疲乏,全身酸痛不适,与急性上口乎吸道感染有关。
体温升高,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发热、出汗、饮水少有关。
知识缺乏,缺乏有关上感的保健知识。
语言沟通障碍,咽痛、声音嘶哑与急性病毒性喉炎有关二、护理措施:注意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每天3次,尽量减少外出。
做好对症护理,督促病人多饮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保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咽痛、声音嘶哑、痰多黏稠时给予雾化吸入,有痰及时咳出,防止痰液淤积。
防止并发症。
如听力减退、外耳道流脓或头痛加重、脓涕、鼻窦有压痛等,应警惕中耳炎和鼻窦炎。
发现有关症状应给予高度重视,以防延衰治疗转为慢性疾病。
感冒症状消退后,进行体育功能锻炼。
吸烟者应忌烟,随季节变换承时调整衣着,适时注射流感疫苗,注意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焦虑情绪。
症状明显时注意卧床休息。
三、健康教育1、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避免并发症发生。
2、部分患儿在发病早期出现脐周阵痛,这种腹痛与反射性肠蠕动增强、蛔虫骚动或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关,应注意与急腹症鉴别。
3、加强对本疾病的防治,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4、呼吸道感染高峰期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已感染的患儿避免接触其他儿童,防止交叉感染。
5、加强口腔护理,年长儿可予温盐水漱口。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护理问题: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感染、痰液粘稠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与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有关。
疼痛:胸痛与气管炎症有关。
健康教育:指导家长适当开展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
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
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加强营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原发病变引起的肺动脉高压所导致的心脏病,主要病因因为慢性肺部疾病,常可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诱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课件一、介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次护理查房课件旨在提高护理人员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和护理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
本次课件内容涵盖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基本概念、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通过详细讲解与案例分析,帮助护理人员全面把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要点,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次课件的每一部分内容。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统称。
它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主要因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受到病毒或细菌侵袭导致。
该病具有发病率高、四季均可发病的特点,且可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
此病通常病情较轻,但对体质虚弱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会引发并发症,如急性中耳炎、喉炎等。
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概念及特点,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预防措施。
2. 发病原因及常见症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原因多数是由于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
细菌、支原体感染也是常见的病因。
外界环境因素如气温突变、空气污染、免疫力低下等,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患者若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等,更容易引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喉咙痛、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部及上呼吸道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出轻微的症状。
若出现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窦炎等,还会有相应部位的症状表现。
这些症状的出现及严重程度与感染的病原体及患者个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了解其发病原因和常见症状,有助于进行早期识别和处理,提高治疗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以降低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