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知识方剂集锦:止咳桃花散
- 格式:doc
- 大小:0.39 KB
- 文档页数:1
神奇贼方止咳散-咳嗽-中药方大全-偏方-秘方-药方大全我的祖父是本溪县田师傅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生于一八九Ο年,终年九十四岁,一生行医七十余载,经历过多个时代的变迁,在漫长的行医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湛,遗著很多。
现结合我临床实践整理如下,供大家研究、参考。
方名:贼方止咳散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喘满不宁。
对肺炎、肺气肿、百日咳、急、慢性支气管炎等,都能起到消炎,止咳,化痰,定喘之功效。
药物:化桔红、沙参、苦楝根皮、川贝母、茯苓各25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均分十包,每日早晚各服一包。
白糖水送服,服药期间忌吃辛辣之物,以上为成人量,儿童减半,孕妇忌服。
咳嗽一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总归起来可分为'外感'和'内伤'。
因此在临床上的治法也很低多,但总的来看清肺、化痰、止咳是根本大法。
'止咳散'正具备了这个特点。
方中化桔红,燥湿化痰,理气宽中,消痰之主药。
沙参、清肺火、益肺阴、清毒排脓。
川贝母,清肺化痰,润肺止咳。
茯苓,渗湿利窍,化痰。
苦楝皮,味苦性寒有毒,有杀虫止疼、外用治癣疥等作用,内服较少用。
本品与众止咳化痰药配伍使用能起到清肺、化痰、止咳等作用。
本品有毒,白糖水可解之。
我临床运用多年尚未发现毒副作用,一般一剂即可达到止咳效果。
本方不可连续长期服用,中病即止,再犯再用。
本方有药味少,药价廉,使用方便,疗效快的特点,临床中值得一用。
附:贼人深夜去偷牛,丢失药方犯了愁。
咳嗽不止真难受,讨回药方退还牛。
药用止咳化桔红,沙参楝皮贝茯苓。
每样五钱均十付,白糖送服忌辣物。
一付即止咳嗽病,望君珍藏莫泄露。
'贼方止咳散',是祖父早年从一民间医生得来的方子。
他临床运用多年疗效很好,在一般的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有满意的效果。
近些年来我在几十例肺癌患者的治疗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对缓解病情,改善呼吸困难,减轻刺激性干咳,及减轻胸痛、发热等症状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止咳桃花散的功能主治功能主治止咳桃花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广泛的功能主治。
以下是止咳桃花散的主要功能和治疗范围:1.缓解咳嗽:止咳桃花散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止咳药物。
它可以舒缓咳嗽引起的不适和痛苦,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呼吸。
无论是干咳还是有痰的咳嗽,止咳桃花散都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清热解毒:止咳桃花散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体温,减轻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
同时,桃花散还能清除体内的毒素,促进身体的康复。
3.润肺止咳:桃花散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特别适用于痰湿、痰粘而咳嗽不止的患者。
它可以增加肺部的湿润度,改善咳嗽的症状,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
4.改善呼吸困难:止咳桃花散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它可以扩张支气管,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道症状,让患者能够更顺畅地呼吸。
5.抗炎止痛:止咳桃花散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痛作用。
它能够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缓解患者的症状。
对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炎症引起的咳嗽,止咳桃花散也有一定的疗效。
6.增强免疫力:长期使用止咳桃花散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它可以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同时,止咳桃花散还能促进机体的代谢功能,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水平。
使用方法使用止咳桃花散时,需要遵循以下方法:1.剂量: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服用5克至10克,每天3次,儿童剂量依据年龄和体重而定。
具体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情况而定。
2.用法:将药粉放入杯中,冲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后饮用。
也可以将药粉直接放入口中,用温水送服。
3.注意事项:忌食辛辣、油腻食物,避免吸烟和饮酒。
在服用期间,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在用药期间要避免接触寒冷和污染环境,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食疗方除了药物治疗外,食疗也是患者可以尝试的一种治疗方式。
以下是一些适合咳嗽患者的食疗方:1.梨膏:将梨削皮,去核,加适量的冰糖,放入锅中煮烂,取出榨汁,每日饮用。
咳嗽首方止嗽散运用经验集锦方剂学——止嗽散组成——桔梗、荆芥、蒸紫菀、蒸百部、蒸白前、甘草、陈皮上为末。
每服三钱(9g),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解——本方治证为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咳仍不止者。
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虽经发散,因解表不彻而其邪未尽,故仍咽痒咳嗽,此时外邪十去八九,故微有恶风发热。
治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表之品。
方中紫菀、百部为君,两药味苦,都入肺经,其性温而不热,润而不腻,皆可止咳化痰,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
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百前味辛甘性亦平,长于降气化痰。
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
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
“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故对于新久咳嗽,咯痰不爽者,加减运用得宜,均可获效。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而致咳嗽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若外感风寒初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表证较重者,加防风、紫苏、生姜以解表散邪。
湿聚生痰,痰涎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除湿化痰。
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加瓜蒌、贝母、知母以润燥化痰。
董廷瑶运用止嗽散经验董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积数十年之经验,颇有擅长。
一方面,善于运用如麻黄汤、桂枝加杏朴汤、麻杏石甘汤等经方;另方面,也据症常用清燥救肺汤、二陈汤、止嗽散等时方。
本文简介董师在应用止嗽散上的临床经验。
按:止嗽散出自程钟龄《医学心悟》。
其组成为:桔梗、荆芥、蒸百部、蒸紫菀、蒸白前、甘草、陈皮。
原为研末作散,开水调服。
现代多改为汤剂。
据程氏原注,谓该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
桃花散的功能主治1. 简介桃花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它以桃花为主要原料,经过特定的制作工艺制成。
桃花散具有许多功效,下面将详细介绍桃花散的功能主治。
2. 功能主治桃花散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2.1 舒缓情绪•桃花散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具有镇静和安抚作用。
•它可以帮助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2.2 改善睡眠质量•桃花散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可用于改善睡眠质量。
•它可以缓解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2.3 调节内分泌•桃花散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进荷尔蒙的平衡。
•它对于调理女性月经不调、经期痛经等问题具有一定疗效。
2.4 保护血管•桃花散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强血管弹性,预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
•它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5 抗氧化•桃花散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
•它有助于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提高皮肤的整体健康度。
2.6 缓解肠胃不适•桃花散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缓解肠胃不适、胃痛等问题。
•它对于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使用方法桃花散的使用方法如下:1.口服: 每次15-20克,一日2次,可加温开水冲服。
2.泡浴: 可将桃花散放入温水中,泡浴约20分钟,具有放松身心的效果。
3.蒸发熏香: 将适量的桃花散放入熏香炉,点燃后有助于室内气氛的净化和舒缓情绪。
注意事项: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 请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使用,不可过量使用。
4. 总结桃花散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方剂,它具有舒缓情绪、改善睡眠质量、调节内分泌、保护血管、抗氧化、缓解肠胃不适等功能主治。
使用桃花散时需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后如有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桃花散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桃花散
汉语拼音:Taohua San
【成份】朱砂、石膏、川贝母。
【性状】本品为粉红色粉末;味淡。
【功能主治】清肺宁嗽。
用于肺热咳嗽,气喘痰鸣,烦渴等症。
【规格】每包装1.5g
【用法用量】口服,周岁小儿一次 1/3包, 2至3岁小儿1/2 ~1 包,一日 1~2 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
【包装】药用复合膜包装,每盒装4袋。
【有效期】36个月
【执行标准】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WS3-B-0802-91)
【注意】
药物说明书里面有三种标识,一般要注意一下:
1.第一种就是禁用,就是绝对禁止使用。
2.第二种就是慎用,就是药物可以使用,但是要密切关注患者口服药以后的情况,一旦有不良反应发生,需要马上停止使用。
3.第三种就是忌用,就是说明药物在此类人群中有明确的不良反应,应该是由医生根据病情给出用药建议。
如果一定需要这种药物,就可以联合其他的能减轻不良反应的药物一起服用。
大家以后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多留意说明书,留意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辛温解表之止嗽散止嗽散为心悟方,白前百部桔甘襄,陈皮紫菀配荆芥,统治诸般咳嗽良。
组成: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1kg(各二斤);甘草(炒)375g(十二两);陈皮(水洗去白)500g(一斤)。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学习这个方的意义有两点:一个,这个方本身,止嗽散是名气挺大的,也是用于外感咳嗽常用的一个可以看作基础方,也是个常用方。
从常用方来看,用它加加减减可以治疗各种各样的外感咳嗽了。
因此它的分类现在把它归为一类了。
这个方还有个特点,它很重要就是反映了肺脏的生理特点和用药特点。
肺为娇脏,怎么样照顾到肺为娇脏针对性地用药,用药特点。
至于这个方的主治证候,究竟有没有外邪?实际上是两种情况:外邪不明显和外邪较明显,就是还有或者说都没有。
这是一种动态的辨证和使用过程,它原来这个方用的情况是用于风寒证,风邪是偏于风寒的,但是寒不重。
尤其是过了一段时间了,外邪大部(分)已去了,所以他外感风邪了。
有两种情况造成了这种表邪未尽,一个是解表不彻,一个不药而愈。
解表不彻是指用的药发散力不够,散了一些了,还剩一些,这解表不彻底。
不药而愈,感冒了,外感风寒了,年轻,好像是,或者在某种条件下,不那么及时治疗,拖,拖,这个正气抗邪不吃药也好了。
不吃药好了,好了是指的表证、表邪在解,这是常见的。
特别现在的年轻人,受风寒以后,挺两天,他又觉得好了。
但这个情况,外来表邪是有正气,可以祛除,但是肺气不宣没得到改善。
所以剩下了表邪,还有点微有恶风发热。
止嗽散针对的病机是微有恶风发热,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是指的肺气不宣还在。
没有强调它痰多,主要肺气不宣以后又津液凝聚,有一些痰,而且非得宣降失常,咯痰不利,痰量并不多,一般这个情况。
苔薄白,脉浮缓,这仍然它是属于表证。
在后期解表不彻,不药而愈,以肺气不宣为主的,没有影响整体气化,所以这舌脉变化不大,这个病机分析大概是这种情况了。
中医《方剂学》固涩剂(敛肺止咳)——九仙散(《医学正传》)
一、组成
人参(另炖)、款冬花、桔梗、桑白皮、五味子、阿胶、贝母各五分(各2克)、乌梅一个(6克)、罂粟壳二钱,蜜炙(6克)。
二、用法
为末,作一服,加生姜一片,枣一枚,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三、歌括
九仙散用乌梅参,桔梗桑皮贝母承;粟壳阿胶冬花味,敛肺止咳气自生。
四、功用
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五、主治
久咳不已,肺虚气弱,咳甚则气喘自汗,脉虚数。
六、方解
本方主治久咳不愈,以致肺气耗散,肺阴亏损之证。
久咳伤肺,肺气虚损,必致咳嗽不已,甚则气喘,脉见虚象;肺主皮毛,肺气不足,则皮毛疏松,故见自汗;肺阴亏损,虚热内生,故脉虚而数。
治宜敛肺止咳、益气养阴法。
方中罂粟壳功专敛肺止咳;人参补气益肺,并为君药。
阿胶养阴益肺;五味子、乌梅敛肺止咳,五味子并协助人参益肺气,并为臣药。
款冬花、贝母止咳化痰,并能降气平喘;桑白皮止咳平喘,并能清肺;桔梗止咳化痰,
并能载诸药上行入肺,并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既能敛肺止咳,又能补益气阴,但其敛肺止咳之力颇强,故凡虽久咳不止,但内多痰,或外有表邪者,切勿误用,以免留邪为患。
中医方剂——止咳散
Note:以下内容关于方剂的资料介绍,其中包含方剂止嗽散的组成、功能主治及使用方法等信息,其内容仅供中医学爱好者参考与学习,配药及使用该方剂请遵循医生的指导。
【方剂名称】
止嗽散
【方剂出处】
《医学心悟》
【方剂歌诀】
止嗽散为心悟方,白前百部桔甘襄,陈皮紫菀配荆芥,统治诸般咳嗽良。
【方解】
本方用于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咳仍不止者。
方中紫苑、百部、白前止咳化痰,治咳嗽不分久新,皆可取效;桔梗、橘红(陈皮去白)宣肺止咳消痰;荆芥祛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二者与桔梗配合,更能清利咽喉。
诸药合用,共奏止咳化痰,疏风解表之效。
【配方组成】
桔梗(炒)、荆芥、紫苑(蒸)百部、白前蒸各1000克、甘草(炒)375
克、陈皮(去白)500克。
【使用方法】
上七味为末,做成散剂。
每日三次,每次10克;作汤剂时,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剂比例酌情增减。
【功效和作用】
风邪犯肺。
咳嗽咽痒,或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应用】
1.以解表后咳仍不止者,痰多、咽痒、咳痰不畅为其辩证要点。
2.若头痛、鼻寒、恶寒者,加防风、苏叶、生姜以散寒解表,若痰多色白,苔白腻者,加半夏、茯芩以燥湿化痰。
【注意事项】
本方性虽平和,但总属辛温之剂,故阴虚肺燥以致咳嗽或咯血者不宜使用。
如肺热咳喘,须加贝母,知母,瓜蒌,黄芩之类,不宜单独使用。
表邪重者,亦非本方所宜。
| 中医食疗养生|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医院是厨房。
最好的药物是饮食,最好的疗效是坚持。
止咳桃花散配伍复方贝母氯化铵直肠给药参考资料1. 上呼吸道感染初期;止咳桃花散1包,利巴韦林0.1g,发烧加复方氨基比林2/3支,高烧加地塞米松2毫克。
2. 支气管炎;止咳桃花散1包,复方贝母氯化铵2片,利巴韦林0.1g。
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奥美制药】或者头孢克肟颗粒剂。
利君宝宝乐颗粒。
3. 肺炎;有脱水高烧儿童,在静脉抗炎基础的同时给予止咳桃花散1包,复方贝母氯化铵2片。
轻症肺炎,止咳桃花散1包,复方贝母氯化铵2片。
地塞米松2毫克。
口服药同支气管炎。
4. 止咳:单独使用止咳桃花散0.6g用生理盐水10毫升稀释保留灌肠,当天见效。
5. 化痰:止咳桃花散0.6g、复方贝母氯化铵2片次联合使用,2-3天痊愈。
6. 退热:氨基比林2ml,止咳桃花散0.6g用生理盐水10毫升稀释保留灌肠,次日热退。
7. 清肺:病毒唑2ml,止咳桃花散0.6g用生理盐水10毫升稀释保留灌肠,2-3天痊愈。
8. 上感重症患者:可累及扁桃体、咽、淋巴结、发热持续2--3天至一周左右,婴幼儿可出现呕吐与腹泻,发热可达到39-40度,全身症状重,可引起疱疹性咽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高热惊厥等并发症。
生理盐水5ml--10ml止咳桃花散0.1(kg.d)葛根芩连片0.2(kg.d)地塞米松1--4mg热重加苯巴比妥1--2ml每日1--2次直肠给药必要时补充液体、静脉输液、口服给药联合应用。
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多为病毒感染所致,潜伏期2--3天,轻者鼻塞流涕、流泪、轻咳、咽部不适、低热等,可3--4天痊愈。
生理盐水5ml-10ml止咳桃花散0.1(kg.d)潘生丁5毫克(kg.d)每日1--2次直肠给药。
10.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周岁,发热2日、咳嗽1日前来就诊,查体:体温38.6度、左侧肺部上野听诊湿性罗音,烦躁不安。
处理:氨基比林2毫升,止咳桃花散0.6克,生理盐水5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二次。
口服止咳桃花散,罗红霉素颗粒。
止咳桃花散
《普济方》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8个义项
展开
桃花散,中医方剂名。
出自《普济方》卷二七五。
具有生肌活血去风之功效。
主治一切恶疮、金疮。
名称
桃花散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七五
组成
寒水石、龙骨、虎骨、乌鱼骨、白蔹、白石脂、赤石脂、黄丹、白及
功用
生肌活血去风
主治
一切恶疮、金疮
组成
寒水石(煅)半斤,龙骨、虎骨、乌鱼骨各一两,白蔹、白石脂、赤石脂各半两,黄丹少许,白及半两。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
量疮外用。
功用
生肌活血去风。
主治
一切恶疮、金疮。
附注
《医方类聚鸿:疮科通玄论》有地骨皮半两。
附方
名称:桃花散
组成:川贝、法夏、月石、生石膏、朱砂
用法:上为细末
主治:肺热咳嗽,惊恐不宁
出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功用:清肺宁嗽
名称:桃花散
组成:石膏、川贝母、朱砂
用法:上为细末。
周岁小儿每服一分,二三岁儿每服二三分,与牛黄千金散合服尤妙,开水送下
主治:气喘痰鸣,烦渴喜饮,惊恐不宁,肺热咳嗽,痰壅气促,内热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