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锻炼的有效组织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幼教论文: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园的晨间活动幼教论文: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园的晨间活动一、器具材料投放多样化1废物再利用,创意无限。
废报纸、旧纸箱、塑料袋、碎布、木夹子等一些废旧物品,都能在晨间锻炼中发挥它的价值。
如:用旧纸盒制作的“大鞋”,大班孩子可练习平衡走,也可两人或多人合作前进走;用旧纸盒拆开连接成长长的“坦克”,孩子可以在坦克中钻爬。
2民间材料,传承创新。
我园就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孩子进行的活动,将玩法用照片记录下来,并提供相应的器材,供孩子选择。
如:骑木马,用PU管做成马身,用硬纸板画好马头,用彩色毛线做成马鬃。
孩子手扶马头,双腿胯骑马身,可跑可跳。
(附童谣:笃笃笃,笃笃笃,隔壁大姐回家了,带的什么,带的好吃的,糖一包,果一包,宝宝吃得哈哈笑。
)扔沙包:用窗帘布塞入沙子,缝制成六边形的沙包,幼儿可以练习投掷,抓举,夹物跳等。
3自然资源,一物多玩。
如:用小石头进行障碍跑、跨跳和投准练习,还可以将小石头装入可乐瓶进行举重,抛滚练习。
用河螺壳穿成串,让幼儿练习投掷,抛掷等。
后草地上的小土坡是孩子最爱的地方,可以带孩子玩“占领高地”游戏,让孩子爬过草地,滚下山坡,抓到敌人,冲上山顶,占领高地。
让孩子在与自然亲密接触中快乐游戏,发展基本动作。
二、晨间锻炼指导人性化1分散集体相结合,上不封顶下保底。
按照《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应该考虑孩子的原有经验和水平,提供不同层次与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
每天,我们都有户外晨间锻炼的计划安排,针对不同的孩子,对具体的动作发展要求又有所不同。
如: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上规定45岁的孩子能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的目标要求,我们就提供垫子、山洞、彩色拱桥、有攀登架的小滑梯、圈、硬纸板制成的“坦克”、麻袋布贴上即时贴做的“手脚前进图”、乌龟、刺猬背饰等。
户外晨间锻炼时,给孩子二十分钟自由选择器具活动,另有十分钟左右的集体活动时间。
大班幼儿晨间户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对策大班幼儿晨间户外体育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但在开展这项活动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为了有效开展大班幼儿晨间户外体育活动,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合理的活动计划:制定每周的活动计划,明确每天的活动内容和目标。
确保活动计划具有多样性和可持续性,既满足幼儿的兴趣,又能够全面发展他们的身体能力。
2. 设计丰富的体育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如跑步、跳绳、踢球等。
通过不同的运动项目,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灵敏性和耐力。
3. 组织巧妙的活动形式: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组织活动形式。
可以通过分组竞赛、合作游戏等方式,激发幼儿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提供安全保障措施: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保证幼儿的安全。
提前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确保没有危险物品和障碍物。
设置专门的安全区域和保护设施,防止幼儿在活动中发生意外。
5. 加强师生互动: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与幼儿一起玩耍和运动,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互动,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6. 增加家长参与度: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晨间户外体育活动。
可以邀请家长来校内观摩,或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通过家长的参与,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同时加强家园共育的合作。
7. 提供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机制:设置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机制,激励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努力参与和坚持。
可以设计一些小比赛和挑战,增加幼儿的参与热情和动力。
8. 注重过渡和休息:大班幼儿的体力和注意力有限,在体育活动中要合理安排过渡和休息。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休息项目,如放松活动和伸展运动,帮助幼儿放松身心,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和持久性。
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的有效组织与策略《指南》在健康领域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
晨间户外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开始,正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晨间户外活动的组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一整天的生活和研究。
合理地安排晨间户外活动,不仅可以使整整休息了一夜的幼儿肢体得以舒展,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通过活动还能促使幼儿心情愉快,精神百倍地去迎接一天的新生活。
因此,合理安排幼儿的晨间户外活动,提高晨间户外活动的质量是围绕“有质量的户外两小时”主题的第一步。
一、目前晨间户外活动存在的问题第一,认识不足,意识淡薄。
有的教师把晨间活动看成是游戏活动的补充,仅仅满足于材料的提供和幼儿能进行“一物多玩”的游戏。
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能锻炼和提供符合体能发展要求的器材普遍不够。
同时幼儿园户外晨间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即使开展了也缺乏关注开展活动的密度与强度关系等。
第二,师定生跟,缺乏自主。
很多时候晨间活动的内容是教师选定的,教师规定在一定的场地,并按教师示范的请求反复练,孩子单调机械地反复动作,因而孩子对晨间户外活动逐渐发生厌倦、畏惧、退缩等心理,缺乏了参与的自动性、第三,排场热闹,实效不敷,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但随意性大,缺乏目标性和有效指导。
二、晨间户外活动的原则和调控策略晨间户外活动首要是指在幼儿园在8:00至8:30之间所开展的以体能发展为目标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制定具体的、明白的、有针对性的显性目标,或恍惚、笼统具有灵活性的、幼儿自己挑选的隐性活动目标,经由过程按部就班,动静交替、玩中学等实施策略,合理安排活动,激趣导入,进行的户外锻炼活动。
它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一个紧张环节,是幼儿园晨间活动的一个紧张构成部分。
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晨间户外活动的有效性呢?我们经过研究并实践后认为有以下几点。
如何有效开展晨间户外活动日之计在于晨”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从晨间户外活动开始。
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晨间户外运动区域,可以让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主选择材料,自主选择同伴,自主选择活动方式。
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支持性平台,关键是如何提供有层次的游戏材料,不同程度促进幼儿运动智能发展,细化晨间户外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有效促进保教质量的提升在晨间活动中,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景象:有的幼儿在自由追逐打闹;有的幼儿拿着绳子看别人跳;有的幼儿跨越轮胎一遍又一遍,轮胎间的距离始终不变;有的教师提供了活动材料之后就无所事事-----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行为还存在一定差距,提供的游戏材料层次性体现不够,不能各尽所能地给每个孩子更多选择权,缺乏一定的目标性和指导性。
在晨间活动的组织指导中,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去实践:、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发掘材料趣味性实践证明,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更多地源于既有挑战性又具有渐进性的活动材料。
若材料功能单一,品种少,难以激发兴趣。
所以,考虑幼儿个体差异,要注意投放层次性材料,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在各自起点上获得成功体验。
例如,提绳高跷是平衡活动的基本材料之一,考虑到幼儿平衡能力差异和不同发展需求,投放材料采用高矮、宽窄面不同的旺仔牛奶瓶、奶粉罐等,在提供长短不同的绳子。
幼儿可以选择高矮、宽窄面不同的高跷走,也可选择绳子长短不同的高跷走,甚至还可以借助于一些辅助材料(利用可乐瓶等)设置游戏场景。
绕过各种不同难度的障碍,或进行单人杂技(头顶沙包跨过直线或宽积木等)、双人杂技合作式(与同伴互挽、头顶沙包、绕障碍物)等等。
这些丰富的走高跷游戏材料,因为多种层次的选择,玩法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进行平衡能力的锻炼。
二、引导开发一物多玩,体现层次性玩法为了培养幼儿抛接能力,抛接材料选择使用一根小木棍和雪碧瓶。
在小木棍一端,钻个小洞,幼儿可以自由组合不同大小的雪碧瓶。
例如:长短不同的小木棍,大小不一的雪碧瓶,以及大小不一的纸球,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材料重新组合,进行抛接练习。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晨练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晨练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
为了更好地组织幼儿园晨练活动,提高活动质量,本教研活动针对幼儿园晨练活动的组织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幼儿园晨练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 分析当前幼儿园晨练活动存在的问题。
3. 探讨有效组织幼儿园晨练活动的策略。
4. 提高幼儿园教师组织晨练活动的专业素养。
三、活动内容1. 幼儿园晨练活动的重要性(1)锻炼幼儿身体,增强体质。
(2)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3)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
(4)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2. 当前幼儿园晨练活动存在的问题(1)活动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
(2)活动组织不规范,安全意识不足。
(3)教师对晨练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4)家园共育不足,家长对晨练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
3. 有效组织幼儿园晨练活动的策略(1)丰富活动内容,提高趣味性。
(2)规范活动组织,确保安全。
(3)提高教师对晨练活动的重视程度。
(4)加强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4. 幼儿园教师组织晨练活动的专业素养提升(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晨练活动的认识。
(2)开展教学研讨,交流晨练活动组织经验。
(3)组织观摩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组织方法。
(4)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四、活动实施1. 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2. 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3. 活动流程:(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标。
(2)分组讨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3)教师代表分享优秀晨练活动案例。
(4)专家点评,总结活动成果。
(5)活动总结,布置后续工作。
五、活动预期效果1. 提高幼儿园教师对晨练活动的重视程度。
2. 丰富幼儿园晨练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
3. 加强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4. 提高幼儿园教师组织晨练活动的专业素养。
幼儿园晨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幼儿园晨间活动的有效开展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更新观念,完善机制,晨间锻炼的组织方式,晨间锻炼的指导策略,晨间锻炼的注意点等内容,。
幼儿园晨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一、更新观念,完善机制
(一)、转变教师观念
1、为什么要一物多玩?
一物多玩的晨间锻炼能够增强活动的深入性,对孩子的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能够提高教师和幼儿的创造能力、增强目标意识。
2、孩子的兴趣仅仅依靠材料的变化吗?
影响兴趣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材料的变化仅仅是外部的刺激,还有诸如游戏内容的变化、教师的带动、成功体验等都是产生兴趣的原因,而这些因素均能在一物多玩的过程中体现。
(二)、转变工作机制
1、制定自主式目标:各班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幼儿
年龄特点和能力特征的目标,适当选择材料和调整玩法。
2、完善运动器械:各班可教师自制或发动家长配合制作活动器械,丰富幼儿运动器械。
3.统筹制定各班材料轮流表
①考虑年龄班的发展目标。
②考虑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
③给班级自主的空间
二、晨间锻炼的组织方式
(一)、《纲要》中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
索活动,使他们感受探索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
(二)一物多玩
如:a、把报纸卷成小棒夹在两腿中间跳"竹马";b、把报纸揉成
小团,向前投掷到自定的地点;c、把报纸揉成团踢足球;d、两
人合作想办法用一张报纸把两人连在一起;e、把报纸放在胸前迎风跑;f、几个幼儿合作把报纸粘在一起放地上,练习滚的动作。
如何实行有效的晨间体育活动如何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因地制宜展开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户外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晨间体育活动兴趣,从而有效的实行晨间体育活动,提升幼儿对环境的适合水平,增强幼儿体质。
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让幼儿“快乐运动”1、为幼儿提供有“魔力”的材料,引导他们喜欢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幼儿的注意容易被生动、形象的事物所吸引,在晨间体育活动中,有趣的材料会引发幼儿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如孩子们对小动物特别的喜欢,能够用米袋子为他们制作了可供幼儿练习跳跃的卡通跳袋,用塑料筐为他们制作了乌龟壳,孩子们背上漂亮的乌龟壳练习爬行,孩子们的兴趣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们对奥运冠军的中国运动员特别崇拜,如:刘翔、张国政、中国女排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为幼儿所津津乐道,孩子们相对应的对举重、跨栏、排球等体育运动项目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于是,能够与幼儿一起讨论、设计、制作了一系列的运动器械:如利用拱形海绵积木来当跨栏;用五颜六色的气球来玩“排球赛”;用筷子缠上五颜六色的彩带跳花样体操等等。
幼儿亲自参与讨论、设计材料、寻找材料的替代物,这个过程大大的激发了幼儿的运动热情和兴趣。
通过孩子的眼光来观察,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考虑,为孩子提供有“魔力“的材料,给孩子创造一个鲜艳、明快、生动、有趣的世界,就能让孩子体验“快乐的运动”。
2、发掘材料的“多功能性”,让幼儿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增强体质,获得自信和成功感。
为幼儿提供多功能的材料,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实和丰富游戏化的体育活动,为幼儿身体的全面锻炼提供了优越条件。
因为幼儿的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多功能的体育材料,让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创造及选择相对应的玩法,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这样不但能保持和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如:幼儿利用已有的经验,想出了用报纸制作纸球、纸棒、纸飞机、纸键子等多种玩具材料的方法,我请家长与幼儿在平常的生活中一起制作了这些材料。
晨间锻炼的有效组织
作者:孙颖华
来源:《教育》2015年第27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项目训练。
”为此,幼儿园必须保证孩子每天有一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每天早上的户外体育锻炼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早晨的空气凉爽、清新,在此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提高幼儿肌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又可以激发和恢复其肌体主要器官的机能,使幼儿精力充沛地开始一天的生活,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行之有效的热身活动
晨间锻炼之前的热身活动,可以活动开幼儿的各个关节,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肌肉、关节的损伤,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投入活动。
因此,有效的热身活动是幼儿进行晨间锻炼的前提条件。
形式多样化,集中幼儿注意力幼儿的心理处于发展初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处于发展期。
此时的孩子易受自身兴趣、情绪及客观新异刺激的影响而分散,不能长时间把注意力保持在某一事物上。
为此,教师可以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开始做起,以多种形式的组织方式来吸引孩子。
如:教师带着孩子进行热身活动,这是最常用的;让孩子来创编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用音乐作为背景,让孩子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活动等。
多种形式的热身活动,一定能吸引孩子,集中其注意力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从而提高活动的质量。
内容游戏化,增强幼儿兴趣游戏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幼儿的天性,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以游戏化的形式组织幼儿的热身活动,可以使活动过程变得愉快、有趣、轻松,增强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如:在热身活动的时候,用无口令动作来吸引孩子,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要求孩子做和教师一样的动作,教师的动作一变,他们的动作也要马上变,看看谁的动作最灵活。
这种游戏性质的活动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既新鲜,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孩子们十分感兴趣。
分组活动活而不乱
准备活动之后,就是分组活动了,分组活动能使幼儿拥有活动的自主权,并减少等待的时间,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锻炼,同时有利于教师的活动指导。
反复提醒,强化幼儿规则意识规则是行为和活动的准则,要使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需注意规则的建立。
但幼儿规则意识弱,常常是前说后忘。
因此,在活动中,教师
不仅要把要求说清楚,还要采取反复提醒的方式,帮助幼儿强化规则意识。
如:幼儿分组活动的时候,在保证给孩子足够的活动空间的前提下,可以为孩子规定一块活动区域,要求他们在规定的区域内玩耍,这样既可避免孩子四处乱跑,又不会限制孩子活动中奔跑的需要。
这一要求,可以在活动中反复强调,时间一久,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就可以减少次数。
相信规则要求的不断强调,定能让孩子逐步形成规则意识,使活动更加有序。
适时引导,使活动步入正轨“支架学习”理论中有这么一点:幼儿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
幼儿是以自身主动的学习来积极地建构“自己”这一“建筑物”,而教师的引导则是“建筑物”不可缺少的“支架”。
因此,在晨间锻炼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安全,还要关注幼儿的运动情况。
当其行为出现偏差时适时进行引导,将活动导向正轨。
如:当孩子的兴趣点转到别处去时,教师可适时地参与进幼儿的活动,或召集幼儿相互交流并展示自己的玩法,或者以新的玩法来吸引孩子,还可以以某种玩法进行比赛等,无需多说,孩子的注意力、兴趣点一下子就会回来,使活动步入正轨,最终达到锻炼身体,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评价活动增强效果
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可以激发孩子对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孩子向着更高层次的目标努力。
时间灵活化把握好评价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下一个活动。
但教师不能为了不影响下一个活动,就将评价活动草草了之,使评价活动变成一种形式。
教师可以让评价时间灵活一些:提前结束活动,保障评价的时间;个别现象在活动过程中及时评价;视幼儿活动情况采取延时评价。
如:当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幼儿还沉浸在活动当中,这时教师可以顺应孩子的活动,推进他们的兴奋点,然后结束活动。
对于未能进行的评价,则可以在活动结束之后开展,利用晨间谈话、幼儿午睡起床后等一些时间段,和幼儿评一评,说一说。
形式多样化以往我们所看到的评价形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主:只见教师站在孩子的队伍前面,把今天晨间锻炼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来,象征性地请几个孩子说一说,算是完成了评价。
其实,户外活动后,幼儿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展示等形式,开展以幼儿为主的评价活动。
如:引导孩子对活动中的共同问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幼儿交流、展示他们成功的经验和玩法等,这样既能促进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又能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其创造性的过程得到充分的展示,使他们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提高。
在评价的时候,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对能力强的幼儿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对能力弱的幼儿要给予更多的帮助、鼓励、信任和支持。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