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病人管理中自我管理小组活动的应用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76.58 KB
- 文档页数:2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对患者病情产生的影响。
方法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成立自我管理小组,接受健康教育方法自我管理课程,对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和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观察组自我管理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18±2.18)mmol/L、餐后2 h血糖为(10.94±3.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8.75±2.51)%,均低于对照组的(8.97±2.34)mmol/L、(15.07±3.98)mmol/L、(9.98±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出院后成立自我管理小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益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保证护理工作延续性,相互监督和鼓励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关键词自我管理小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受环境、生活节奏及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糖尿病的危害性不仅仅在于疾病本身,还能够引起各种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
往往需长期接受治疗,沉重的经济负担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压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治疗依从性。
但是患者出院后需要自行进行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控制[1,2]。
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立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对患者病情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实验所有数据来源于2016年1~12月本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90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龄(52.3±3.54)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
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进行自我管理,以控制病情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而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体现在患者的健康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通过项目的开展,患者可以接受系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学习
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控制、药物管理等方面的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控
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还体现在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方面的
改善。
疾病的长期治疗和自我管理对患者的心理压力很大,而通过参与项目,患者可以获
得情感支持和情感管理的相关知识,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还体现在患者的疾病控制和健康管理方面。
通过项目的指导和帮助,患者可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保持适度的运动,养成规律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体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在患者的健康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
量和心理健康、疾病控制和健康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们也要看到项目还存在
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患者的长期随访管理和效果评估不够完善,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情
感支持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内容和服务体系,提高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持续效果,为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带来健康和幸福。
【2000字】。
糖尿病社区管理的现状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效果分析目的了解糖尿目前病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
方法在2014年2月~7月,以社区为试验地,选取8个社区单位,共200例自愿参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自我管理活动培训,采取定期体检和调查问卷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
把200例糖尿病患者培训前的各项调查内容作为对照组;把200例患者3个月自我管理活动培训的效果调查内容作为实验组,两组结果比较,分析自我管理活动的重要性。
结果选取的200例糖尿病患者,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91.31%)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56.52%);经过自我管理活动培训后,实验组自我管理评分结果明前高于对照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显著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情况,使糖尿病患者对培训方法更为满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己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广泛应用。
标签:糖尿病;社区管理;现状;糖尿病自我管理活动;效果分析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且研究发现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如何加强患者的管理和改善患者的情况,已成为社区护理人员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1]。
本文对2014年2月~7月,选取8个社区单位,共200例自愿参加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3个月的自我管理活动培训。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4年2月~7月,以社区为试验地,选取8个社区单位,共200例自愿参加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00例自愿者有男性糖尿病患者100例,女性患者100例,年龄范围在52~96岁,平均年龄为(74±2.9)岁,平均病程为(16.7±3.5)年。
确保2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总结(范例)糖尿病患者自我治理小组活动总结1一、组织健全依据新区要求陆凌居委建立市民糖尿病患者自我治理小组,由安康教育干部担当组织者,一起实施糖尿病自我治理工作。
“安康是人全面进展的根底,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到达积极提倡和促进居民把握科学安康学问和安康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居民的安康素养。
二、主要工作16位组员每月一次开展活动,全年共11次。
组员之间沟通个人行动规划执行状况,同时组织安康学问拓展培训及核心学问点稳固复训活动。
自主性安康促进活动,包括组织健身活动(健步走、打乒乓等)、安康生活方式技能展现(安康菜肴等)以及安康社区志愿者效劳(控烟劝导、爱卫义务劳动)等活动。
同时要组织好“1传10”安康促进传播活动,鼓舞组员通过家庭以及社区等途径,向周边人群集聚传播学问与技能,每人每年传播对象不少于10人。
大力宣传安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限盐等。
为组员树立信念,鼓舞他们要积极参与社区医生对安康学问的培训指导。
鼓舞组员相互鼓励,仔细学习各种学问技能来维护安康。
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安康素养,增进了自身的安康素养。
三、成果成效糖尿病自我治理小组以自我学习治理为主,每周一次测量血压,与医生一起制订个人行为干估计划、开展相互沟通等多种形式,与组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掌握血压、限制食盐量。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糖尿病自我治理小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6名组员在自我治理方法的帮忙下,提高信念,过上安康、幸福的生活。
盼望我们的工作组通过糖尿病自我治理方法的实践,使之更加成熟、更有用、更有效,为社区居民们的安康和幸福发挥更大作用。
关于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效果分析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分析社區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产生的效果。
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后,接受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常规的治疗。
在进行完分组之后观察糖尿病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身体数据进行记录。
结果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发现接受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的对照组中,能够进行良好自我管理的有23例,按时用药的有24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19例;在观察组中,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的有9例,按时用药的有14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16例。
通过对实验对象进行身体检查发现,对照组中,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有21例,出现病情复发的有3例;观察组中,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有13例,出现病情复发的有9例。
结论通过本次的实验可以发现,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进行的。
标签: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糖尿病疾病的治疗光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对治疗工作进行配合。
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在很多社区医院都是很常见的,能够帮助医院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本文主要针对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效果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1岁,男性平均年龄39岁,女性平均年龄49岁。
确定这些患者除了糖尿病以外没有其他重大病史。
1.2 方法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选取在本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观察组不接受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
1.2.1 实验前准备工作阶段在进行实验之前还有一些准备工作需要进行,搜集患者在院治疗糖尿病的各项身体数据,并将其进行整理,方便和之后的情况进行对比。
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许多社区开展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
本文主要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一、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内容和特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主要包括疾病知识普及、饮食管理、药物治疗、运动锻炼、心理调适等内容。
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组织糖尿病患者互助小组、提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手册等方式,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和方法。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特点是针对性强、全面性强。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自我管理方案;项目内容涵盖了疾病知识、饮食管理、药物治疗、运动锻炼、心理调适等方面,全面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1. 提高疾病知识普及率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通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普及率。
通过调研发现,在项目实施前,很多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了解不深,甚至存在误区。
而在项目实施后,患者对于糖尿病的认识水平明显提高,更加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掌握了预防和管理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加有信心和能力应对疾病。
2. 提高饮食管理水平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通过举办饮食管理培训班、编撰饮食管理手册等方式,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水平。
调研发现,在项目实施前,很多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习惯不够规律、不够科学,甚至存在严重的饮食不当。
而在项目实施后,患者的饮食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更加注重饮食的搭配和营养的摄入,从而有效控制了血糖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3. 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4. 提高运动锻炼积极性5. 提高心理调适能力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通过开展心理疏导服务、组织康复性心理咨询等方式,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适能力。
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是在社区层面上开展的一项糖尿病管理服务项目,在患者自我管理的基础上,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和管理指导。
通过对这一项目的评价,可以看出它在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的效果。
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方面,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发挥了积极作用。
该项目通过为患者提供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的病情和治疗方式,掌握自我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患者在项目的指导下学会了自测血糖、合理饮食、药物使用和锻炼等,提高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效果。
在血糖控制效果方面,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项目的实施使得患者能够及时监测和控制血糖水平,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减少了急性并发症的风险。
项目还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进一步促进了血糖的稳定控制。
在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项目在教育患者的还注重疾病的心理调适、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通过参与项目,患者更加了解糖尿病的特点和治疗要求,减少了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增强了生活自信。
项目还鼓励患者注重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改善生活方式,增强了体质,提高了生活质量。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良好。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血糖控制效果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该项目,在技术支持、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改进,以更好地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提高项目的实施效果。
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实施效果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支持,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他们的疾病。
以下是对该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几个方面:该项目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知识水平。
项目组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了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这些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等,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自己的病情,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科学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使用。
该项目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项目组通过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帮助糖尿病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使用胰岛素、控制饮食等。
患者们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这些技能,还能够逐渐培养起自己主动管理疾病的能力。
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使得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该项目还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糖尿病患者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减少了疾病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项目组还积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自我信心,面对疾病的挑战。
这种综合的支持和指导使得糖尿病患者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疾病,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项目的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需求各不相同,项目组需要根据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指导。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组需要与患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困难,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项目的可持续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项目组需要确保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的支持和指导。
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实施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该项目能够有效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
在项目的实施中还需要注意解决个体差异、建立有效沟通和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等问题。
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9-30T11:17:14.11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张晶[导读] 研究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的应用价值。
张晶(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1400)摘要:目的:研究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社区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00人,本次实验在2019年7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6月。
本次实验的分组依据为双盲对照原则,对照组5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50例患者通过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开展工作,两组患者应坚持接受12个月的糖尿病管理,记录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健康行为养成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综合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均出现一些变化,且实验组变化幅度较大,(p<0.05);深入分析本次实验,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养成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健康饮食、监测血糖、遵医行为及适当运动方面的养成率差距较大,(p<0.05)。
结论: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在控制患者血糖、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方面表现优异。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管理;自我管理小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前言: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提高,而且民众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这种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持续增加,医疗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糖尿病对民众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而且现阶段临床上多是通过药物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并不能根治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后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着较高的要求,如何加强社区糖尿病管理在目前受到了较高的关注。
因此,研究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的应用价值是十分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