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A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傲霜篇》学案第二课时(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1
《傲霜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语文学科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时设计理念: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水平,间接目标是发展思维水平,潜在目标的陶冶思想情操。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水平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
本节课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水平,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教学背景分析:《傲霜篇》是语文a版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作家峻青写的一篇描写菊花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
文章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文字优美、格调高雅。
二是含义深刻、意味深长。
学生对于含义深刻借物抒情的文章主要难点在通过体会关键词句来明白作者写作意图。
所以,我采用的是朗读法和找关键词句批注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秋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菊花“茂盛艳丽、不畏强暴”的特点2、学习写法:借物喻人、对比烘托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菊花的象征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风紧霜大、茂盛艳丽的图片)教学过程:一、三读课题,抓文眼1、一读: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傲霜篇》,齐读课题2、二读:(师在傲字下打点,指着傲字)“傲”字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课件出示)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应该选哪种解释,把你的理解送进去,再读。
3、三读: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课题的意思。
把菊花对寒霜的藐视与不屈送进去,再读。
二、速读课文,理文路1、找中心句:哪句话高度概括了风霜与菊花的特点?2、品中心句:风霜与菊花有什么特点?我要从你们的读中听出来。
(板书:风紧霜大、茂盛艳丽、不畏强暴)三、精读课文,品文采(二)品“风紧霜大”1、作批注: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风紧霜大?用括号标示出来,把你体会最深的词语标上重点记号。
2、指导朗读“风紧霜大”的句子:抓关键词体会、(多媒体出示深秋风紧霜大的图片)模拟情景感情朗读。
3、指导朗读作者感慨的句子“哦,真有点‘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一个叹词,足以体现出对深秋万亩凋零的遗憾与失落,带着感情朗读。
《傲霜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二、体会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并能正确的使用。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课文内容和情感。
四、学习对比、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积累颂菊的古诗。
重点难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测(一)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
(二)出示重点字的拼音,进行强调,齐读。
二、揭示课题三、学习课文(一)从课题中“霜”字入手,体会严寒。
1、自己想象“霜”字能让你想到什么?2、品读语句。
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霜的句子,并把你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3、小组交流、汇报,学生完成板书。
①“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小雪似的。
”(“一片雪白”“像下了一场雪”让人感到霜的大)②“院子里也白皑皑地铺上了一层寒霜。
”(白皑皑、铺上了一层,地面的变化,突出了霜大,动词“铺”,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铺天盖地的寒霜;))③“葡萄肥大的叶子也布上了一层毛茸茸亮晶晶的霜花——使得那叶子骤然厚了许多。
”(形容词“毛茸茸”“亮晶晶”,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秋叶上那一层寒霜的厚重;“骤然”,足见寒霜来得快。
)④“但是,风一吹,这顶着霜花的叶子,可就刷刷拉拉地飘落下来了”(象声词“刷刷拉拉”说明霜来得猛,让我们听到了带着寒霜的叶子飘落时发出的无奈的响声……)4、教师播放上面四幅场景图,学生再次体会严寒。
(二)学习描写菊花的段落。
1、出示菊花图片,解释课题中的“傲”字。
2、风霜中盛开的菊花是什么样的呢?划出课文有关语句,并读一读。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赞叹、惊喜、敬佩地读)(课件出示重点句:你看,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茂盛。
那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西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满院子花团锦簇的。
)①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第一个句子具体、生动。
写出了菊花的特点。
)②从哪些方面抓住菊花的特点具体写了菊花的花形之美?(菊花的数量、颜色、姿态方面描写,写出了菊花的花形之美。
《傲霜篇》课型:综合课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8个会写字,5个会认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王家营小学语文导学案课题:13《傲霜篇》课型:综合课学习目标:1、再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2、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傲雪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通过自学认识皑、骤、蕊、妍、尤、凋,掌握会写字零、菊、尤、凋、萎、畏、暴、操。
自主积累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菊花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1、领悟菊花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2、了解作者语言的表达特点,练习仿写片断。
教学难点:品味菊花傲霜斗雪的高贵品质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菊花的图片,文章及诗歌2、录音朗读第2课时一、导入1、师述: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菊花,从古至今,永开不败,被历代文墨客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下了许多千古流芳的美丽诗篇。
你能吟诵一首或一两句吗?2、指名学生诵读3、师述:为什么这么多文人墨客对菊花情有独钟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峻青写的《傲雪篇》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启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5、师述:这篇课文是在写什么?那课题中霜与菊花有什么联系呢?6、学生回答二、精读13自然段,感悟菊花与众没同。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课文描写下霜时的名句子。
A(指名学生读)学生齐读B师述: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什么?2、小组合作学习①师述:早晨作者拉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霜啊,天好冷啊!院子里的葡萄、梧桐、菊各呈现出一番景象?你是从哪些词中发现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推举一位同学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在文中作批注,读后相互交流。
②小组汇报3、直奔重点,品读菊花风采①师述:葡萄、梧桐、菊花在这寒秋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你喜欢什么?那让我们一起来近距离地目睹菊花的风采吧!②出示小黑板③学生自由朗读,学生交流:你从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感触。
④师述:菊花开得那么热烈是因为什么?菊花开得那么茂盛是因为什么?⑤师述:在这寒冷的季节里,葡萄、梧桐黄叶飘落,而我们眼前看到这开得这么热烈、茂盛的菊花时,你此时的心情如何?⑥指名学生带着欣喜、敬佩的语气读一读。
《傲霜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继续学习课文,品读文中描写菊花的语句,品味菊花的特点,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
(2) 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赞美自已喜爱的花儿或其他事物。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2)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重、难点: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导入新课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秋天这个季节,菊花就悄然开放了。
它们静静地开,悄悄地妆点着我们的生活。
从古至今,菊花屡开屡败,可是它美过牡丹,艳过桃李,总是引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来赞美和吟诵它。
课前,我请同学们搜集一些赞美菊花的诗歌,同学搜集好了吗?生:搜集好了。
请2-3名学生吟诵各自的一首古诗。
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朗诵。
(课件出示)师:在诗歌的长河中,这几首诗只是小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文人墨客喜欢菊花,赞美菊花呢?包括我们13课的作者——峻青先生,我想学完这节课,同学们就会找到答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傲霜篇》。
二、初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课件出示问题)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菊花一种怎样的情感呢?(用一个字回答)当你找到答案之后,举手示意给老师。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读完后,你体会到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菊花怎样的情感呢?生:爱师:作者爱菊花的什么呢?生: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菊花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敬佩之情。
师:作者爱菊花的美,爱它的品格,所以全篇课文都贯穿着作者对菊花深深的爱。
(板书:爱)三、精读课文,体会菊花品质及作者的情感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请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2.请你找出体现作者对菊花的爱的段落。
《傲霜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品读文中描写菊花的句子,品味菊花的特点,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2、总结全文,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积累颂菊的诗篇。
重点难点:1、领悟菊花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2、了解作者语言的表达特点,练习仿写片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迎霜而开的菊花图片。
(学生欣赏)2、谈话导入:同学们,菊花,从古到今,永开不败,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写作的素材,写了许多千古流芳的诗篇。
你们会吟诵哪些描写菊花的古诗?(学生说)当代著名作家峻青对菊花也情有独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一下作者笔下的菊花那独特的美。
3、板书课题。
二、品读语句,感受严寒。
1、创设情境,播放图片:同学们,看到课题中的“霜”你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学生说)是啊,深秋下霜,是常有的自然现象,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走进深秋,去领略那“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吧!2、教师导读: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霜的呢?请大家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3、指名反馈。
“对面屋脊上一片雪白……哦,真有点儿‘西风紧,黄叶飘零’的景象了”4、品读语句,感受寒冷。
(1)学生自由读这些语句,把感受霜大的词语画下来。
(2)指名反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描写菊花的段落。
1、教师导入: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也感受到了一阵寒意,院角里的那棵梧桐,从昨夜起,叶子就刷刷拉拉地向下落,今天早晨落得更多了,院子里遍地都是带霜的黄叶。
但是,且慢,瞧,那边的菊花,却开得如此烂漫。
(课件展示菊花迎霜而开的图片)2、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3、指名反馈。
4、讨论:作者从哪些方面抓住了菊花的特点具体写了菊花的美?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语句。
6、引导学生区别句子中的“、”“,”“。
”使用的表达效果。
7、引导反馈:同学们,看到在风霜中争妍斗艳,喷芳吐香的菊花,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四、品读语句,体会菊花的品格和作者的情感。
《傲霜篇》习题——第二课时一、基础题照样子选字组词。
例:刻,克——深苦立攻服深刻刻苦立刻攻克克服萎,畏——惧枯无缩敬_________________凋,雕——谢刻零石像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
1.这段话描写寒霜中的哪几种景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描写菊花的一组意义相对的词:____——____三、提高题冬天的红梅我喜爱华贵的牡丹,喜爱多姿的菊花,但是,更喜爱雪中的红梅。
今年寒假,我回家乡看望外婆,看见窗台上摆着一盆只有枝干的花,我感到奇怪,就问外婆:“这是什么花?”“这是红梅。
”外婆说,“这一回你能赶上看红梅了。
”我于是天天盼望着红梅开花。
两天后,我发现枝头上长出一些豆大的小包包,我急忙告诉外婆:“外婆,红梅发芽了!”外婆一听,笑着对我说:“那不是芽,是花苞。
”小花苞慢慢地长了些,呈现出淡红色。
又过了几天,花苞眼看就要绽开了。
我第二天醒来,透过窗子往外一看,啊,外面白茫茫的,棉絮般的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
坏啦,昨天晚上忘了把花搬进屋里!我急忙穿上衣服,跑了出去。
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红梅开花啦!我生平还是第一次见到红梅花。
一朵朵小花,鲜红鲜红的,每朵都有五个花瓣,端端正正的。
雪花落在花瓣上,可它好像一点儿也不害怕,迎雪怒放,发出阵阵清香。
看着想着,我不禁哼起了《红梅赞》:“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千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1.文章开头一句,表明了自己最爱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画出描写红梅盛开的句子。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畏惧枯萎无畏萎缩敬畏凋谢雕刻凋零石雕雕像二、综合题1. 葡萄梧桐。
各自的叶子纷纷飘落。
2. 喷芳——吐香。
三、提高题1.雪中的红梅。
《傲霜篇》教学设计《傲霜篇》是作家峻青写的一篇描写菊花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
文章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文字优美、格调高雅。
二是含义深刻、意味深长。
学生对于含义深刻借物抒情的文章主要难点在通过体会关键词句来明白作者写作意图。
因此,我采用的是朗读法和找关键词句批注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秋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
3、体会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并能正确的使用。
4、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赞美自已喜爱的花儿或其他事物。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看自已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敬佩的喜爱之情。
2、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品读文中描写菊花的语句,品味菊花的特点,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
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1、教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教师引导学生强调“傲”)2、指名反馈:谁知道“傲”字在题目中的意思?(傲:藐视、不屈。
)3、教师启发思维:你们知道哪些能傲霜雪的花木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说一说:菊花、梅花、青松等。
)4、教师导:今天,我们就来拜读峻青的《傲霜篇》,看看作者是怎样评论四君子之一的菊花的。
5、介绍作者。
二、初读感知,掌握生字词:1、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通顺、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画出本课的四字词语。
(3)用“~~~~~”画出描写菊花的句子,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生字:刷零菊尤凋萎朴操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说说自己的识字秘诀,指导书写,个别展示。
《傲霜篇》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
(3)体会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并能正确的使用。
(4)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赞美自已喜爱的花儿或其他事物。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看自已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3、情感、态度与介值观:(1)、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敬佩的喜爱之情。
(2)、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教学重难点: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今天在这上课,和我们平时上课有很多的不同,在这么多老师面前发言,的确需要勇气,我转身数一、二、三,你能把手举起,就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真不愧是胡老师眼中一群可爱的孩子,我爱你们上课时端正的坐姿,我爱你们上课时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我爱你们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然而,我更爱你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坚韧不拔的好品质。
【评析:课前谈话的内容是教师匠心的体现,既通过鼓励学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把本课的重点句式“我爱……我爱……我爱……然而,我更爱……”提前运用。
】一、导语渲染,启动情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菊花,从古至今,永开不败,被历代文人墨客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下了许多千古流芳的美丽诗篇。
其中就有一位作家峻青对菊花也情有独钟,他曾这样赞美菊花。
(课件出示:真不愧是一种富有晚节的可爱的花儿。
我爱它们超凡脱俗的风姿,我爱它们暗暗浮动的幽香,我爱它们清雅大方的神采,我爱它们平易简朴的本色,然而,我更爱的是它们那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生:齐读这话。
师:从这话中,你认为作者对菊花有着一种怎样的感情?用一个字回答生:(喜爱之情)板书:爱师:那作者最爱菊花的什么?他为什么爱菊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13课《傲雪篇》去感受那平凡、美丽的菊花,希望大家能从中受到启发。
语文A版第九册《傲霜篇》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
(3) 体会顿号、逗号、句号的用法,并能正确的使用。
(4) 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赞美自已喜爱的花儿或其他事物。
(5)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看自已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中,体会菊花坚强不屈、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高尚情操。
3.情感、态度与介值观1、体会作者对菊花的敬佩的喜爱之情。
2、激励学生向菊花学习,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重难点、关键:感悟菊花的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感悟天气的恶劣。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
2、凌寒怒放的菊花图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作者1. 教师板书课题:同学们,一起把课文读一读,(教师引导学生强调“傲”)2. 指名反馈:谁知道“傲”字在题目中的意思?(傲:藐视、不屈)3. 教师启发思维:你们知道哪些能傲霜雪的花木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说一说:菊花、梅花、青松等)4. 教师导:今天,我们就来拜读峻青的《傲霜篇》,看看作者是怎样评论四君子之一的菊花的。
5. 介绍作者。
二、初读感知,掌握生字1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准、读通顺、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画出本课的四字词语。
(3)用“~~~~~”画出描写菊花的句子,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2、检查生字。
(1) 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全班读一读。
(2) 教师出示下列生字,进行强调:(3) 出示四字词语,指名读,在读中积累词语。
(在集体的反馈交流中掌握生字新词,积累词语)三、品读语句,体会严寒1.教师播放图片,创设情境:同学们,看下霜了,你们看到了什么?(下霜了,黄叶飘零的景象)2.教师导读: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请大家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傲霜篇》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 文中是怎么描写的呢?请大家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2. 把让你感受到霜大,严寒的语句画下来。
3. 傲霜篇这篇课文作者为什么喜欢傲霜的菊花呢?
4. 风霜中盛开的菊花是什么样的呢?划出课文有关语句,并读一读。
5. 你想对风霜中怒放的菊花说什么?
6. 《菊花》元稹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
7. 从哪些语句看出菊花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情操?
8.说读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菊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