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蔬菜青枯病
- 格式:ppt
- 大小:569.50 KB
- 文档页数:13
农业植物病理学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15分,每空0.5分)1、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有4种类型:(普遍型)、(急性型)、(调萎型)、(黄叶型)。
2、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的抗病性可分为(数量抗病性)、(褪绿斑抗病性)、(褪绿点抗病性)和(无病斑抗病性)等4种类型。
3、稻瘟病菌通常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病草)和(病种)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
4、甜菜丛根病的发病程度与土壤中带毒的甜菜多黏菌的(休眠孢子)或(游动孢子)的量成正相关。
5、烟草野火病最突出的特点是(褐色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
6、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发生与(伤口种类和愈伤能力)(虫害)(气候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品种抗病性)等关系密切。
7、辣椒病毒病症状主要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三种类型。
8、菜豆炭疽病菌主要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
9、(土壤)带菌是茄子黄萎病的主要侵染源。
此外,病菌也可以在(种子)内越冬,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该病靠(气流)(雨水)(人畜和农具)传播。
三、选择题(15分,每题1分)1、小麦赤霉病病害循环的类型为(a )a.多循环病害b.单循环病害c.只有初侵染d.积年流行病害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化学药剂为(d )a .三环唑b .粉锈宁c .敌克松d .井风霉素3、马铃薯晚疫病菌一旦形成无性孢子,必定是(c )。
a .分生孢子b .担孢子c .游动孢子d .芽孢子4、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d )a .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b .经常性换种c .以药剂防治为主d .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5、玉米丝黑穗病的越冬场所为( b )。
a.种子、粪肥b.土壤和种子c.土壤、病残体、种子d.种子、土壤、粪肥6、油菜菌核病是在开花期以子囊孢子先侵染(b )后,再要侵染茎秆。
a.叶片b.花瓣c.根部d.果荚7、属活体营养的病原物有(acde )。
a.小麦锈病菌b.玉米小斑病菌c.油菜霜霉病菌d.玉米丝黑穗病菌e.小麦白粉病菌8 、我国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年份为( d )。
青枯病属于什么病害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
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
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
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那青枯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采用生物植保技术进行青枯病的防治,根据土壤以菌抑菌平衡原理,在作物青枯病发病初期追施HILOT菌博士海洋多肽生物菌剂10-15kg可以沟施或穴施,在使用之前,先把菌剂跟麦麸混合,调入牛奶3-5kg后,施入土壤,用土盖好;定植时用杀菌农药灌根或浸根.移栽前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一40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600-800倍液,进行浸根,1~2小时,那么青枯病属于什么病害呢?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茄科劳尔氏菌,最初,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
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这一过程进展十分迅猛。
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某些温带地区的世界性病害,是多种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
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
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
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
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只能生存几天。
青枯病菌,在土壤中并非以休眠状态生存,而是在上述发病植株或某种杂草的根际进行繁殖。
生存在土壤中的青枯病菌,主要是由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或者是由根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在茎的导管部位和根部发病。
有时也会由无伤口细根侵入植株内发病。
青枯病菌对原子氧、次氯酸敏感。
根际环境中含有微量的原子氧、臭氧就能氧化掉病菌的鞭毛,可改变病菌的数量、活性。
该菌为阴性菌,对直流电表现敏感。
由植株流向土壤的电流对青枯病病菌的菌群分布、活性均敏感。
茄子青枯病的治疗方法茄子青枯病是一种常见的茄科植物病害,通常由真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
该病主要影响茄子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导致植物受损。
茄子青枯病的初期症状包括茎部褐色环状斑点和叶片黄化。
随着病情进一步恶化,茄子植株会逐渐出现叶片干枯、黄化、萎蔫以及矮化等症状。
这些病征对茄子的生长和产量都会造成显著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可以采取的茄子青枯病的治疗方法:1. 合理轮作:茄子青枯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因此采用合理的轮作和种植方式可以减少病原菌的存在和传播。
茄子一般不宜连作,最好与其他非茄科植物轮作。
至少间隔三年才重新种植茄子。
2. 温室消毒:在温室种植茄子时,育苗盘、床面和设施内部都需要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这可以通过使用石灰硫熏蒸、草酸烟熏或其它消毒剂来实现。
3. 适当灌溉管理:茄子青枯病会受到茄子植物的水分供应状况的影响。
因此在灌溉上应采用适当的管理措施。
确保适量的灌溉,避免过水或过旱,以维持适宜的土壤湿度,稳定茄子植株的健康。
4. 选用抗病种质:目前已经培育出一些对茄子青枯病菌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
通过选用这些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轻茄子青枯病的损害。
5. 亲水剂和植物生物肥料的应用:亲水剂可以增加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提高茄子植株的抗旱能力,从而降低茄子青枯病的发生率。
同时,施用含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抵抗性的植物生物肥料也可以帮助茄子抵御病害。
6. 化学药剂的防治:在病情严重或无效处理其他方法时,可以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在选择和使用药剂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示进行操作,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总结而言,预防茄子青枯病的关键在于合理轮作、消毒、适当灌溉、选用抗病品种、施用亲水剂和植物生物肥料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减轻茄子青枯病的影响,提高茄子的生长和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的病情可能略有不同,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其他农业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2015,35(1):198-202.[41]ZhuHY,ChuBQ,ZhangC,etal.Hyperspectralimagingforpresymptomaticdetectionoftobaccodiseasewithsuccessiveprojectionsalgorithmandmachine-learningclassifiers[J].ScientificReports,2017,7:4125.[42]刘勇昌,耿 丽,高 强,等.基于叶片光谱分析的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严重度诊断[J].烟草科技,2021,54(7):23-28.[43]GuQ,ShengL,ZhangTH,etal.Earlydetectionoftomatospottedwiltvirusinfectionintobaccousingthehyperspectralimagingtechniqueandmachinelearningalgorithms[J].ComputersandElectronicsinAgriculture,2019,167:105066.[44]冯 雷,张德荣,陈双双,等.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茄子叶片灰霉病早期检测[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38(3):311-317.[45]GoldKM,TownsendPA,ChlusA,etal.Hyperspectralmeasurementsenablepre-symptomaticdetectionanddifferentiationofcontrastingphysiologicaleffectsoflateblightandearlyblightinpotato[J].RemoteSensing,2020,12(2):286.李海鹏,曹启民,黄月华,等.青枯病发生的土壤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9):25-33.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09.004青枯病发生的土壤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李海鹏1,3,曹启民2,黄月华1,3,孙晓东4,孙楚涵1(1.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海口570228;2.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0;3.海南省农林环境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28;4.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海南海口571100) 摘要: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侵染植物所引起的青枯病是对全球农作生产活动危害最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青枯病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影响深远;青枯雷尔氏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可以在植物根系中定殖,通过阻断植物维管系统水分运输致使植株枯萎,其对世界农业造成的威胁无法忽视。
主要茄科作物青枯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1.引言1.1 概述茄科作物青枯病是茄科作物生产中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病害,严重影响了茄科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青枯病的主要特征是茄科作物叶片出现黄化、焦枯、萎缩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该病害传播迅速,对茄科作物的种植区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控茄科作物青枯病,绿色防控行动逐渐成为主流。
绿色防控技术注重利用生物学、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等手段控制青枯病的发生和传播,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的化学防控方法,绿色防控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强、抗性产生慢等优势。
本文将重点讨论茄科作物青枯病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对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对目前相关技术的评估,旨在为茄科作物青枯病的防控提供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绿色技术方案。
这将有助于茄科作物生产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茄科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下一节将介绍青枯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以及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和发展。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主要茄科作物青枯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展开讨论。
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中,将对主要茄科作物青枯病的背景和现状进行介绍,引出本文的研究重点。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简要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目的部分将明确本文的目标,即探讨主要茄科作物青枯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包括青枯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和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和发展两个小节。
在青枯病的危害及传播途径部分,将详细介绍青枯病对茄科作物的危害程度以及传播途径,为后续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提供背景理论知识。
在绿色防控技术的意义和发展部分,将阐述绿色防控技术在茄科作物青枯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并介绍其发展现状和前景。
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包括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性和主要茄科作物青枯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两个小节。
一、单选择题(下面各题中有四种答案,将正确答案之代表字母填在横线上)1、构成稻瘟病常发区的基本条件是 C 。
a.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 b.旬平均气温20℃以上,阴湿多雨c.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雾多,日照少d.病菌越多容易2、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策略是 B 。
a.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b.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栽培措施c.加强肥水管理d.种子处理3、水稻白叶枯病叶枯型(普通型)的症状特点是 A 。
a.病斑从叶缘和叶尖发展成长而宽的枯斑,常见蜜黄色珠状菌脓b.病斑细而短,全叶分布c.病斑细而长,菌脓少而大d.病斑半透明,油浸状4、小麦赤霉病菌以子囊孢子侵染穗部的方式是 A 。
a.子囊孢子先在残余的花药上萌发,然后由此侵入颖片和子房b.子囊孢子萌发后先侵入颖片,然后扩展到子房c.子囊孢子从颖片直接扩展到子房d.子囊孢子直接侵入穗轴5、玉米大斑病的分生孢子形态上的主要特点为 B 。
a.孢子约弯曲,脐点平截 b.孢子平直,脐点突出c.孢子弯曲,脐点突出 d.孢子平直,脐点平截6、玉米丝黑穗病的典型症状特点为 C 。
a.局部侵染,果穗和雄花变为黑粉b.局部侵染,叶部和茎秆产生黑粉苞c.系统侵染,在果穗和雄花上形成黑粉,仅残留维管束d.系统侵染,全株各器官均产生黑粉苞7、马铃薯病毒和防治策略是 D 。
a.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b.经常性换种c.以药剂防治为主 d.生产和使用无毒种薯8、防治红薯黑斑病的关键措施,在南方为 B 。
a.药剂浸种b.用高温大屋窖方法贮藏 c.防治地下害虫d.田间药剂防治9、油菜菌核病菌的主要越冬场所为 D 。
a.以菌核在茎秆中 b.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c.以休眠菌丝在病残体中d.以菌核在土壤中10、就全国而言,小麦条锈菌可能的越夏地方是 A 。
a.甘肃的陇南、陇东、青海东部、四川的甘孜、阿坝以及雅安的高山区b.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c.海拔较高的地方d.西北地区11、稻瘟病的传播方式为 B 。
a.雨水传播 b.空气传播 c.昆虫传播 d.农事活动12、水稻白叶枯病菌的侵入方式为 C 。
蔬菜死棵、烂根、青枯病等用药方法【值得收藏】青枯病防治方案优选:方案一:硫酸铜·钙+叶枯唑使用方法:每15千克水,加77%的硫酸铜·钙30克、20%叶枯唑30克,灌根使用,每株用量100克-125克,一般5-7天/次,连续使用两次。
方案二:乙蒜素十噻霉酮十嘉美红利使用方法:每15千克水,加80%乙蒜素10毫升、3%噻霉酮15克、嘉美红利30克,灌根使用,每株用量100克-125克,一般5-7天/次,连续使用两次,同时配合整株喷雾相接合。
细菌性髓部坏死防治方案优选:方案一:3%噻霉酮使用方法:以西红柿为例,定植前,每20千克水用3%噻霉酮15g蘸穴盘约2300株;定植后15天:3%噻霉酮稀释1000倍,每株100克水灌根;三穗花时,冲施3%噻霉酮,400g/亩;定植后间隔7天/次喷雾,全生育期最少使用3次。
方案二:叶枯唑+喹啉铜+春雷霉素+有机硅使用方法:该配方预防、治疗均可。
使用时每15千克水,加20%叶枯唑30克、33.5%喹啉铜20克、20%春雷霉素20克,再加助剂有机硅,叶面喷施,预防3-4天/次,治疗2-3天/次,连续使用2次。
或者茎杆注射使用。
根结线虫防治方案优选:方案一:阿维菌素十嘉美金利十颗樟脑丸(白酒溶解)使用方案:苗期灌根使用,每15千克水,加5%阿维菌素20-30毫升、嘉美金利30克、3颗樟脑丸(研成粉末用52度以上白酒溶解后),灌根约200株,成株期用量加倍。
苗期冲施时,亩用量5%阿维菌素1000毫升、嘉美金利400克、15颗樟脑丸。
方案二:苦参碱+生根剂使用方法:建议配合生根剂使用。
预防根结线虫,可以在缓苗后第三水时,随水冲施苦参碱1000毫升/亩,间隔2-3个月,冲施一次,连续使用两次。
治疗时,每亩冲施2000-3000毫升。
方案三:阿维菌素+壳聚糖使用方法:冲施时,每亩地5%阿维菌素500克加壳聚糖1千克,间隔1-2个月,冲施一次,连续使用两次。
蔓枯病防治方案优选:方案一:苯甲·嘧菌酯+中生菌素+丙森锌使用方法:喷药时,48%苯甲·嘧菌酯10克、3%中生菌素30克、50%丙森锌30克,5-7天/次,连续使用两次;对于开裂的茎蔓,可将上述三种药剂调成糊状,涂抹患处。
华南地区茄科作物青枯病发生与病原菌分布特性分析作者:郑雪芳林莹朱育菁刘欣车建美陈梅春刘波来源:《福建农业科技》2024年第05期郑雪芳,1977 年生,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细菌性病害生物防治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省属公益类项目等 20 多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4)、三等奖 1 项(排名第11)、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排名第 4、7);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5 件,制定并获得颁布福建省地方标准 2 项;在《Pest Management Science》《Biological Control》《Applied Soil Ecology》《微生物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 9 名。
摘要:调查我国华南地区番茄、茄子和辣椒等茄科作物青枯病害发病情况,采集健康植株和青枯病发病株及其根际土壤样本,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致病力测定和分布特性分析。
结果表明:番茄、茄子和辣椒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海南陵水、福建晋安和福建邵武,其生育期内平均发病率分别达 20.01%、5.24% 和 23.33%。
从不同地理来源的茄科作物中,共分离鉴定出 86 株青枯菌。
进一步利用弱化指数(Attenuation index,AI)对分离的青枯菌进行致病力划分,其中7 株为无致病力菌株(AI>0.75),13 株为过渡型菌株(0.65≤AI≤0.75),66 株为强致病力菌株(AI<0.65)。
研究青枯菌的分布特性发现,对于不同寄主,青枯菌分布特性均是病株及其根际土壤分布数量显著多于健康植株及其根际土壤,且分布数量均是土>根>茎,此外,调查的茄科作物中,青枯病发病株土壤青枯菌分布数量均大于106cfu·g−1,青枯病发病株根和茎青枯菌分布数量均大于105cfu·g−1。
辣椒青枯病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辣椒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相关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农业防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病情调查、废弃物处理、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辣椒青枯病的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 2312 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辣椒青枯病 pepper bacteria wilt一种细菌性土传病害,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
病害病症、发生流行规律等见附录A。
绿色防控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t按照绿色发展理念,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综合控制农作物病虫发生危害的植物保护措施。
生物农药 biological pesticide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杀灭或抑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制剂,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天敌生物及农用抗生素等。
4 防控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结合农业防控、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实施绿色防控。
辣椒青枯病绿色防控的简要集成参见附录B。
5 农业防控选择抗病品种根据本地生态特点和不同审定品种特性,选择抗、耐病品种。
培育无病壮苗按GB 16715.3的要求严格选择种子,按NY/T 2312的要求培育无病壮苗。
栽培管理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排灌方便、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栽培。
2024年农艺工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科学知识试题(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黄瓜霜霉病中()是决定发病与否流行程度的关键因子。
A. 温度B. 湿度C. 光照本题答案:B2.茄科青枯病的病原物是()A. 真菌B. 细菌C. 病毒本题答案: B3.菜缢管岈每年可发生()代A. 10~20B. 20"'30C. 30"'40本题答案: C4.菜蛾在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越冬的虫态一般是()。
A. 卵B.老熟幼虫C. 蛹D.成虫本题答案: C5.甘蓝夜蛾在不同地区发生代数不同,关千其越冬虫态正确的说法是()A. 各地越冬虫态相同,全部以蛹的形态越冬;B. 不同地区越冬虫态不相同,南方以成虫越冬,北方以老熟幼虫越冬;C. 可周年发生,没有越冬现象;D. 在南方不越冬,在北方以蛹越冬本题答案: A6.灭幼腺抑太保为()A. 速效型B. 迟效型C. 剧毒型D. 无毒型本题答案: B7.属千细菌性病害的是()A: 水稻臼叶枯病B: 棉花黄萎病C: 苹果树腐烂病D: 小麦锈病本题答案: A8.下列那种行为容易引起农药中毒()。
A: 戴手套配药B: 穿戴防护服喷药C: 顺风或隔行施药D: 逆风施药本题答案: D9.()药剂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防效好A: 胃毒剂B: 熏蒸剂C: 触杀剂D: 内吸剂本题答案: D10.下列病害中在发病后期会产生菌核的是() A: 稻瘟病B: 纹枯病C: 臼叶枯病D: 稻曲病本题答案: B11.绝大多数蔬菜幼苗期用埋施法追肥时,埋肥沟.坑要离作物茎基部()以上A5B. 10C. 20D. 30本题答案: B12.在早春季节,果菜类幼苗容易出现枢根现象,枢根的主要症状是()A. 根部腐烂,有白色霉状物B. 根部褐色腐烂,维管束黄褐色C. 不发根或很少发新根,根皮呈锈褐色,逐渐腐烂D. 根前端黄褐色水浸状黄褐至栗褐色腐烂本题答案: C13.黄瓜插接过程中,一般接穗比祜木晚播种()天A. 5 ,,____, 7B. Sr-...; 10C. lO r--...;12D. 12r--...;15本题答案: A14.茄子苗期花芽分化时经历15°C以下的低温容易形成()A. 跻裂果B. 裂茄C. 变形果D. 双身茄本题答案: D15.黄瓜定植前要浇足底水一般定植()天后浇缓苗水A. 当天B. 1C. 3D. 7本题答案: C16.跻蜡是花生的重要害虫,属千()昆虫A: 同翅目B: 鞘翅目C: 双翅目D: 膜翅目本题答案: B17. 关千玉米纹枯病,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后期产生针尖大小的小点(即分生抱子器)B: 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C: 危害玉米近地面几节的叶鞘和茎杆D: 玉米纹枯病病菌主要以气流传播本题答案: C18. 咬食嫩茎时切口处呈麻丝状的地下害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