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的题型及答题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语言的物理特性B. 语言的社会功能C. 语言的结构和功能D.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2. 语音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语言的语法结构B. 语言的词汇构成C. 语言的发音机制D. 语言的书写形式3. 下列哪个不是语言学的分支?A. 语音学B. 语法学C. 词汇学D. 化学4.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素M. 词汇C. 语素D. 句子5. 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哪一方面?A. 语言的发音B. 语言的意义C. 语言的书写D. 语言的语法6. 语言的词汇量是如何增长的?A. 通过新词的创造B. 通过旧词的淘汰C. 通过语言的混合D. 通过语言的简化7. 什么是语言的方言?A. 一种语言的书面形式B. 一种语言的口头形式C. 一种语言的地区变体D. 一种语言的官方标准8. 语言的同化现象是指什么?A. 语言的统一B. 语言的分化C. 语言的借用D. 语言的变异9. 语言的转换是指什么?A. 语言的翻译B. 语言的转写C. 语言的转述D. 语言的转换10. 什么是语言的语境?A. 语言的使用环境B. 语言的书写环境C. 语言的发音环境D. 语言的语法环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语言学的两大分支是________和________。
12. 语言的音位系统是由________构成的。
13. 语言的语法规则包括词法规则和________。
14. 语言的词汇化是指________转化为词汇的过程。
15. 语言的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在________中的使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语言的交际功能。
17. 简述语言的规范性与变异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9. 论述语言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20分)20. 请分析一种方言的形成过程,并讨论其对标准语的影响。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涵盖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目的:测试学生运用语言理论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基本能力,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考试要求:全面系统掌握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语言文字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参考书目(一)《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二)《现代汉语》(增订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四、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150分;(二)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各占50%;(三)考试题型:简答20%,论析80%。
《古代汉语》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和要求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古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语法、古注、诗律等基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阅读和分析古典文献的能力和水平,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
考试要求: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理论,具有较好的文字、音韵、训诂功底,理论联系实际,能分析和解决古汉语阅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王力教材的重点是第一、二册的全部文选和通论,第三册通论“古书的句读”、第四册通论“诗律(上)(下)”等。
二、参考书目《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考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
四、试卷结构(一)试卷总分150分;(二)释词、简答40%,标点、论析60%。
语言学概论(2014年10月)名词解释一、词类答: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臵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二、复辅音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二组合叫“复辅音” 。
复辅音是一个音节内部的音位组合。
如果两个辅音相连,但却分属不同的音节,就不能算是复辅音,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发音过程。
三、复合构词答:指词根语素加上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又叫“复合式合成词” ,即“复合词” ,汉语中,按照语素与语素之间的关系,复合词可以分为陈述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支配式复合词、并列式复合词四、屈折答: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屈折与附加的作用相同,只不过屈折是给词的外部加点东西,附加是改变词的内部的某个东西。
分析题一、“相互理解程度”不是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答:正确。
西方的语言学家往往倾向于把“语言”作为识别“民族”的重要标准,而有把“相互理解程度”作为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
他们的观点和主张是由这些新兴民族国家的语言和社会历史的特殊情况决定的。
但西方国家这种通过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因此,单纯的根据“相互理解程度” 来确定几种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 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 ,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几个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且很有可能在政治上引起严重后果。
二、音强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答:错误。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由振幅的大小决定。
振幅的大小又决定于使发音体震动的外力的大小,外力大振幅就大声音就强,反之不同。
三、每个汉字都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答:错误。
各种字体的字符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即“意符“音符“记号”表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汉字在隶变之前,由意符音符构成,记号极少四、“新汽车牌照”这个说法有不同理解,这是由语义的模糊性造成答:正确。
语言学概论第三次作业第四章语法一、概念解释(10分,每小题2分)1.词类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2.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4.复合词复合词就是完全由词根语素与词根语素结合构成的词。
5.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25分,每空1分)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4.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注意:有些同学解题答案是单纯词、合成词,这两个概念是从结构角度划分出来的单位。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7.(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10.(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1.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12.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1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符号的意义。
2. 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3.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语言中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形式,包括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
4.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语言交际的情景、说话人的身份、听者的期待等因素,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重要影响。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包括语言的社会变异、语言与社会阶级、性别、族群等因素的关系等。
二、填空题1. 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思维功能和______功能。
(文化功能)2. 语言的音位系统包括音素和______两个层次。
(音节)3. 语言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时态、体、人称、数和______等。
(性)4. 语言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汇的增减、语法结构的变化和______的变化。
(语音)5. 语言的交际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和______五个环节。
(解码)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特征?(D)A. 社会性B. 符号性D. 固定性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音位特征?(C)A. 对立性B. 相关性C. 模仿性D. 系统性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变体?(B)A. 地域方言B. 书面语C. 社会方言D. 个人语言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内部结构?(D)A. 词汇B. 语法C. 语义D. 语用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接触的结果?(A)A. 语言分化B. 语言融合C. 语言借用D. 语言干扰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音位特征?(ABCD)B. 相关性C. 系统性D. 情景性2.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社会功能?(ABCD)A. 交际功能B. 思维功能C. 文化功能D. 认知功能3.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变异现象?(ABCD)A. 语音变异B. 词汇变异C. 语法变异D. 语用变异4.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类型学分类依据?(ABC)A. 词序B. 虚词C. 形态D. 语调5.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交际原则?(ABCD)A. 合作原则B. 礼貌原则C. 关联原则D. 方式原则五、判断题1. 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
语⾔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语⾔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纲⼀、考试⽬的和要求本课程涵盖汉语⾔⽂学专业本科阶段“现代汉语”和“语⾔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是汉语⾔⽂学专业的核⼼课程,也是汉语⾔⽂字学专业学⽣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的:测试学⽣运⽤语⾔理论分析和解决语⾔问题的基本能⼒,并由此判断学⽣是否具有进⼀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
考试要求:全⾯系统掌握现代汉语与语⾔学概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法等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语⾔⽂字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书⽬(⼀)《语⾔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学出版社,1997年。
(⼆)《现代汉语》(增订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三、考试⽅式和时间考试⽅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时。
四、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分;(⼆)语⾔学概论和现代汉语各占50%;(三)考试题型:简答20%,论析80%。
《古代汉语》考试⼤纲⼀、考试⽬的和要求古代汉语是汉语⾔⽂学专业的核⼼课程,也是汉语⾔⽂字学专业学⽣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
考试⽬的:在于测试学⽣对古汉语⽂字、⾳韵、词汇、语法、古注、诗律等基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阅读和分析古典⽂献的能⼒和⽔平,并由此判断学⽣是否具有进⼀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
考试要求:系统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理论,具有较好的⽂字、⾳韵、训诂功底,理论联系实际,能分析和解决古汉语阅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
王⼒教材的重点是第⼀、⼆册的全部⽂选和通论,第三册通论“古书的句读”、第四册通论“诗律(上)(下)”等。
⼆、参考书⽬《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
三、考试⽅式和时间考试⽅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个⼩时。
四、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50分;(⼆)释词、简答40%,标点、论析60%。
问答题例解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
从语言的起源和消亡来看,在集体劳动时,人类需要交流和协调,到了“彼此间有什么东西非说不可的地步了”,语言就产生了。
语言诞生以后,它使社会经验能够传授、积累和保存。
当语言没有交际价值的时候,就会消亡;有交际价值时,他就会存在发展,可见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
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
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是指抽象思维,人们对客观现实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都表现在概念、判断和推理之中。
而概念、判断和推理必须依赖语言中的词和句子来形成。
没有词和句子,人类的思维就不可能进行。
其次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交流思想。
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同时用语言交流思想,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类交际工具有很多,比如文字、身势语、旗语、灯光语、电报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但是它们与语言相比,其重要性就要差得多,而且它们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的时空限制。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字产生后,也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
旗语等其他交际工具,大多也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使用领域,范围相当狭窄,无法和语言的作用相比,只是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语言?答:人类从古到今,所说的话,造出的句子,多得无法计数,但是,只要我们对这种无穷无尽的话进行一些具体的考察,就会发现同一社会中不同的人所用的语汇材料和造句的规则都是相同的,或者说,是大同小异的。
一种语言的语汇材料大致有几十万条,数量尽管庞大,但终有一个限度;而常用的语汇材料,数量还要少得多。
如以汉语的字数计算,有二三千个左右就可以造出常用的句子,大致就能满足日常说话的需要。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的主要题型和答题方式:一、语言学概论主要题型及答题方式: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要求写出概念,同时要求举例说明,目的是考察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理解了这个名词概念。
二、填空题:主要考查大体知识,涉及面较广,也要一部份是灵活的分析性填空题,既考查大体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分析运用能力,即便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也通过度析题来设置,解答必需先分析再填空。
3、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即从四个备选答案当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主要考查一些易于混淆的问题,考查对一个事物不同分类角度的熟悉把握情况。
选择题看起来难,其实仍然是大体知识的应用,只要大体知识掌握熟练,又能灵活运用,解答也并非难。
4、综合分析题:分析题其实在填空、选择乃至问答题都一所涉及,在这里比较集中一些,突出的是一些重点分析内容,主要涉及语音、语法两部份内容。
其它一些内容和其它一些章节的分析内容,则分散在其它一些题型中。
语音部份的分析题主要考察:比较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点和异同,所有比较异同都是以国际音标出现的。
第二用国际音标给汉字注意,这两上方面在每套试卷中都会出现。
语法部份的分析题涉及到第一词组的结构层次分析;第二语法意义分析。
语法意义分析一般是拿出一个英语的句子,在某些地方有词性转变,在该词下划线,请找出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语法范围即可;第三个是句式变换(多异句式、同异句式)。
五、问答题:要求列出问题的要点,而且要适当展开论述分析,或举例说明,尤其是要点较少的内容,更要求有必然的展开。
除可以综合出题外,每一个要点都可以单独出题,因此,有关的要点要求掌握,要求都能别离论述,展开分析。
二、现代汉语主要题型及答题方式:一、填空题。
这种题在内容上关系到每章的大体知识点,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考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填内容是该句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一般来讲,这种题目是识记类知识,如概念的概念、对象的属性、分类等;另外一种要求运用大体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填出答案,属理解类题目,如“‘他在考试。
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1、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甚至直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⑴自然语言系统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
①语言符号是由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
某个人最初或者临时用某种语音代表某种语义,如果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共同认可,并且加以效仿,才能进入语言系统,称为语言符号。
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不能成为语言符号。
②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哪些符号能与哪些符号组合,不能与哪些符号组合,能够以什么方式组合,不能以什么方式组合,都取决于社会团体使用语言的惯例。
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共同认可,任何人或少数人都无法制定或改变语言的组合规则。
⑵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离不开社会。
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无论是语音的变化,还是语义、语法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
而且语言的任何发展变化都取决于社会的集体意志,任何个人意志都不能决定语言的发展变化。
⑶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就会消亡。
如古拉丁语的消亡,中国满语的趋近消亡,就是典型例子。
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些副语言都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因为⑴语言是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而文字等依附性副语言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第二性的。
⑵与体态语等独立性副语言相比,语言的表达功能最强,体态语、美术语言、音乐语言等表达功能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表意也不如语言明确。
⑶语言的使用范围最广,而副语言一般使用范围有限。
电报代码等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即使是文字、体态语等使用范围较广的副语言,也不如语言适用范围那么宽广。
语言学概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析4. 简答语法规则的抽象性表现。
答:语法规则作为人们说话时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具有高度抽象的性质。
词语和句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因此不可能对每一个词语和句子都建立一条规则,于是就需要把各种现象加以归类。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说的爸械牡ノ弧⒔峁购凸叵档哪持掷嗟母爬ǎ?┤嗣窃谒祷笆庇纱思氨耍?岳嘞啻樱?谟筛髦掷啾鸸菇ǖ牡ノ弧⒔峁购屠嘞档目蚣苣谘〕鲆痪湟痪浜细竦幕袄础?5. 简答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答:“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语言中句子的格式和长度各不相同,而且抽象也不能使新的规则不断地衍生,这样就需要让一种规则多次起作用。
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重复使用的规则。
语法规则的这种递归性质,使它成为一种简明的规则,帮助人们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时举一反三,以繁驭简。
6. 解释“历时语法”。
答: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的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及其规律。
7. 解释“共时语法”。
答: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
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法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8. 解释“个别语法”。
答:个别语法指的是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9. 解释“句子”。
答:句子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10. 解释“语法规律”。
答:语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也就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
11. 解释“普遍语法”。
答: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有的语法机制。
12. 解释“核心语法”。
体例***题干部分 ***答案部分***自己补充部分***疑问部分在语言学专业课辅导的基础上,本人对以下习题做了简要总结,答案甚简,只为概括精要,权作思鉴。
其中部分名词解释、国际音标习题、层次分析练习等题由于输入繁琐、且个人以为较易,未做解答。
语言学第一节1.言语和语言的辨析:(1)这部作品的语言很美言语(2)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言语(3)亚洲语言研究语言(4)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语言(5)向人民学习语言言语(6)到了香港,和当地人的语言不同言语(7)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语言(8)我们缺乏共同的语言,算了吧言语3.[ai]这个音,汉语是爱的意思,而英语是我的意思。
为什么同一个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会表达了不同的意义?答案要点:任意性4.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a、mâm¨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 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答案要点:任意性5.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不是说我们可以任意用不同的语音表示某一具体事物,比如把xiézi(鞋子)说成wàzi(袜子),把happy(幸福)说成sad(悲伤)?答案要点:任意性同时注意强制性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6、请根据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1)小明学习计算机。
(2)老陈研究书法。
(3)叔叔修理汽车。
(1)在这三句话中,哪些词的关系是组合关系?它们是以什么句法关系组合的?答案要点:横向组合关系,主谓、述宾(2)在这三句话中,哪些词的关系是聚合关系?它们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答案要点:纵向聚合关系名词可作主语施事……(3)修理一词能否与书法一词组合,试说明理由。
答案要点:词义搭配7、许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都涉及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请指出下列哪些术语谈及的是组合关系,哪些是聚合关系?元音聚合同义词聚合主语聚合偏正关系组合音位与音位变体聚合动词与它的宾语组合8.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答案要点:不符合语法的组合关系(或语义)破坏语言的交际功能9.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学会掌握语言呢?答案要点:语言的递归性10.某电视台播出了一个新闻,说是有个人养了一只鹦鹉鸟,它不但能向人问好,还能扯着嗓子背诵唐诗《登鹳雀楼》,这是不是说鹦鹉会说话?为什么?答案要点: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本质区别11.人们平时常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语言B. 文字C. 文学D. 语音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A. 语音学B. 语法学C. 修辞学D. 社会语言学答案:C3. 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中,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A. 索绪尔B. 乔姆斯基C. 布隆菲尔德D. 萨丕尔答案:A4.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素B. 词汇C. 语素D. 句子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语言的任意性特点?A. 语言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B. 语言的音义结合是固定的C. 语言的音义结合是可预测的D. 语言的音义结合是无规律的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描述性方法;比较方法2. 语言的两种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表达思想;交流信息3. 语言的变异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地域、社会和时间4. 语音学中,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
答案:声带振动与否5. 语言的系统性表现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结构的层次性;功能的多样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语言的交际功能。
答案:语言的交际功能是指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流思想、情感和信息的工具,它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沟通。
2. 描述语言的创造性特点。
答案:语言的创造性特点是指人们能够使用有限的语言资源,通过不同的组合和结构,创造出无限多的新句子和表达方式。
3. 举例说明语言的规范性。
答案:语言的规范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语言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
例如,语法规则、词汇用法和发音标准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答案: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考核参考者的知识才能。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语言学概论解释简答题语言学概论解释简答题名词解释1.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如,汉语普通话的电视,可以切分出d-i-a-n-sh-i五个单位,它们不能从音质角度继续进行切分,所以它们都是音素。
2.基础方言:(1)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2)所谓作为共同语的基础指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主要来自基础方言。
(3)例如,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多斯岗方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
3.语言迁移(1)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做“语言迁移”。
(2)语言迁移包括语言上的影响,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影响。
(3)语言迁移还包括语言之外因素的影响,如思维模式、文化传统、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影响。
4.语言获得、(1)儿童会说话虽然不是完全不需要学习,但更深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甚至是一种创造过程。
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也不可能在说出新的句子时先去学习规则,而完全可能说出许多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
(2)儿童说话能力的这种发展和创造过程叫做“语言获得”。
5,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这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把音节结构分为V、C—V、V—C、C—V-C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的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上述四种基本类型。
6、语义指向:语义指向是指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
例如,补语位置上的成分,在语义上既可能指向主语,如“我吃饱了”中的“我”;也可能指向宾语,如“我吃光了碗里的饭”中的“碗里的饭”。
7.意音文字:指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如汉字就是意音文字,汉字中许多字符是直接表意的,而假借字则是假借意符直接表音、间接表意的音符。
解释题:1、语法单位答:能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音义结合的片断。
2、语素答:语言符号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3、复辅音答:同一音节里处在同一紧张度增强或减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
4、语流音变答:在语流中,由于受各种音位相邻的影响,或者说话的高低、快慢、强弱因素的影响而在发音上产生的某种变化。
包括: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5、词答: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的单位。
6、单纯词答:词干由一个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7、组合关系答:两个以上连续的语言符号有条件、按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
8、聚合关系答:能互相替换,具有相同性质和作用的语言符号之间的类聚关系。
9、对立关系答: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作用的音素之间的关系。
10、互补关系答: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没有区别词的语言形式的作用,出现环境互补的音素之间的关系。
11、合成词答:词干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依其结构又可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
12、词类答: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13、形态答:也叫做词形变化,指词与词组合时发生的词形变化所形成的聚合。
14、语法范畴答:语法形成表达出来的语法意义的类,即通过语法手段所表达出来的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意义类别。
15、音位变体答:指在具体的语言或方言中,各有一定的语音环境而属于同一音位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
16、文字答:一是指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二是指文字符号写的书面语言。
17、语法形式答: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18、复合词答:指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
19、派生词答、合成词的一种。
由词根加词缀构成。
汉语派生词的结构方式有两种:一﹑词根在前﹑词缀在后。
如:椅子﹑花儿﹑石头﹑学者。
二﹑词缀在前﹑词根在后。
如:老师﹑老虎﹑阿姨﹑初一。
语言学概论语yan学概论选择题1.造成现代汉语中出现主句在前,从句在后的复句形式的原因是汉语受印欧语言的影响。
2.关于语言的起源,一种观点认为,原始人类起初没有语言,后来为了相互交际,就通过彼此的约定,规定事物的名称,这样就产生了语言。
人们把这种学说称为社会契约说。
3.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特点。
4.关于人类语言的前身,有人主张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情感的各种叫喊演变而来的。
人们把这种学说称为感叹说。
5.美国英语是一种英语的地域变体。
6.在一种语言内部划分方言,最主要的依据是语音。
7.我国古代的雅言、通言和后来的官话是当时的通用语。
8.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原因。
9双语现象不属于语言分化的结果;双语阶段是语言转用的必经阶段。
10.桥、卡通、酒吧这几个词中,属于半音译半意译的是剑桥。
11.霉素、盘尼西林、机关枪、演绎这几个词中,属于音义全借的外来词是盘尼西林。
12.北魏时期实现语言转用的少数民族是鲜卑族。
13外语言学家把洋泾浜语称为皮琴语。
14国1985年修订并公布的关于语音规范化的文件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15施语言规划的主体是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
16会对语言主观的有意识的影响是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作出的管理、调节和改进。
多项选择题1.因语言中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造成的语言演变现象有:(1)汉语的构词模式由单音节词为主变为以双音节词为主。
(2)没有声调的古藏语发展为现在的有声调的藏语拉萨方言和康方言。
2.推动语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1)社会的进步。
(2)社会的分化。
(3)社会的统一。
(4)国家之间的接触。
(5)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
3.现代汉语比起古代汉语来所具有的特点有:(1)语汇大大丰富了。
(2)主语省略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3)书面语中的句子更长了。
(4)句式更加多样化了。
(5)修饰成分特别是复杂的修饰成分用得更多了。
4.除语言系统内部各组成都分的发展演变外,语言发展演变还表现为:(1)一种语言内部分化出不同的方言。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的题型及答题方法
2011年06月16日02:46 中文考研网
第一,语言学概论主要题型及答题方法:
1、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要求写出定义,同时要求举例说明。
2、填空题:主要考查基本知识,涉及面较广,既考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分析运用能力,即使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也通过分析题来设置,解答必须先分析再填空。
3、选择题:本题为单项选择题,即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主要考查一些易于混淆的问题,考查对一个事物不同分类角度的认识把握情况。
4、问答题:要求列出问题的要点,并且要适当展开阐述分析,或举例说明,有关的要点要求掌握,能分别阐述,展开分析。
5、综合分析题:突出重点分析内容,主要涉及语音、语法两部分内容。
语音部分的分析题主要考察:比较元音和辅音的发音特点和异同,所有比较异同都是以国际音标出现的。
第二用国际音标给汉字注意,这两上方面在每套试卷中都会出现。
语法部分的分析题涉及到第一词组的结构层次分析;第二语法意义分析。
语法意义分析通常是拿出一个英语的句子,在某些地方有词性变化,在该词下划线,请找出它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语法范畴即可;第三个是句式变换(多义句式、同义句式)。
第二,现代汉语主要题型及答题方法:
1、填空题。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考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所填内容是该句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
一般来说,这种题目是识记类知识,如概念的定义、对象的属性、分类等;另外一种要求运用基本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填出答案,属理解类题目,如“…他在考试。
‟一句中的…在‟所属词类为_____”等。
2、判断题。
从内容上讲,这类题大多是对基本知识点的考核,甚至是常识性的,只是在形式上与填空题不同,要求考生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若错还须改正。
有的判断是整个内容错。
3、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选择题不管答案数量多少,从内容上讲,也与上述两种题
型同,主要考核基本知识,多属分类、定义以及对它们的理解方面的,涉及每一章内容。
4、名词解释题。
从内容上看,这些概念对于相关章节来说是基本的知识点,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此类题回答时要求用简洁的文字解释出其实质内容,有些需举例。
‟如“零声母”,要求说出“指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并举例,而“笔画”只需说出“是构成汉字的点和线,是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即可。
5、改病句题。
属于运用类题目,主要考核考生的基本理论和表达能力,可以从词语运用、语法结构以及修辞表达三个方面去思考。
拿到题目后可以采用先零后整逐级进行的方法寻找错误处。
“先零后整逐级”指首先逐个查看单个词语的运用,若无问题,再看句子成分的搭配和结构,最后看修辞表达如语义是否周密、前后是否照应、语序是否得当、辞格是否合格等。
所改理由,也可以来用针对所改的对象进行就事论事的直接解释,体现针对性。
6、归纳题。
该类题型主要考核对材料的归类,多涉及声母的发音方法或部位、复韵母以及四呼、声调、单纯词类别、词义归纳、词类的归纳、汉字首笔的排序、汉字简化方式等。
7、分析题。
属于运用类题目,主要考核考生运用基本理论对实际材料进行分析。
涉及到各部分内容,如词语的拼音、声韵母的认识、合成词结构划分、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句型判断、复句的分析以及修辞格的判断等。
8、简答题。
属于理解和运用类。
该类题主要测试考生对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各部分中重点内容的掌握,从内容上看,即前一部分所提到的。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答题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大多数是有明确答案的,回答时只需列出主要条目即可,如“倒装句”的四个特点、基本词汇的三个特征等;另一种形式是要求自己根据课本知识组织答案,但实际上毋须惧怕,有的只需稍加归纳即可,如不同韵母的比较、调值与调类的关系等,有的则要求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如一些修辞现象的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