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熔窑砌筑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评定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7
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中的建筑物玻璃使用要求与评估方法建筑物的玻璃使用是建筑工程验收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玻璃的合理选择和评估方法的运用,可以确保建筑物玻璃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以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中的建筑物玻璃使用要求与评估方法为主题,探讨玻璃的选型、验收以及评估方法。
一、玻璃的选型要求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中规定了建筑物玻璃的选型要求。
首先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来选择不同类型的玻璃。
比如在办公楼中,为了保证隐私和防火安全,常常采用夹层玻璃或者防火玻璃。
其次,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具备特殊功能的玻璃,如隔音玻璃、隔热玻璃、防紫外线玻璃等。
最后,根据建筑物的外观和风格来选择适宜的玻璃质地和色彩。
二、玻璃的验收要求建筑物玻璃的验收是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验收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检测等。
首先,进行外观检查,要求玻璃表面不能有明显的瑕疵和损伤。
其次,对玻璃的尺寸进行测量,包括长度、宽度和厚度等。
最后,进行物理性能检测,如弯曲强度、抗冲击性能等。
三、玻璃的评估方法在建筑工程验收中,同时需要对玻璃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性能测试和使用寿命评估。
首先,进行性能测试,包括透光性测试、保温性能测试和抗风压性能测试等。
透光性测试可以通过光强计进行,保温性能测试则需要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操作。
抗风压性能测试是指在设计风速下,玻璃的抗风压能力。
其次,需要对玻璃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估,考虑到材料的老化、损伤和使用环境等因素。
在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中,对于建筑物玻璃的使用要求与评估方法起到了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通过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选型、验收和评估,可以保证建筑物玻璃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为建筑行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提高了建筑工程验收的规范性和效率。
总结起来,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中的建筑物玻璃使用要求与评估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物的选型、验收和评估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环境条件以及外观和风格等因素。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估标准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估标准是对砌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和要求进行评价和审查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砌筑质量、结构稳定性等方面探讨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的标准。
一、材料选择1. 砌块:砌块应符合国家标准,外观应平整,无裂纹、磕碰等明显缺陷。
尺寸应准确,边角应整齐,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砂浆:砂浆配合比应合理,水泥用量应符合标准。
砂浆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流动性,搅拌均匀,无结块现象。
3. 砌筑用钢筋: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有明确的生产厂家和证书,无明显锈蚀、损伤等质量问题。
4. 其他辅助材料:如砌筑用脚手架、砌筑辅助工具等,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二、施工工艺1. 基底处理:基底应平整、干燥、无油污、灰尘等污染物。
如有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保证基底的良好质量。
2. 砌筑顺序:砌体结构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
墙体顶板与承重墙体先行砌筑,外墙与内墙按层次进行,注意结构连接与衔接。
3. 施工速度:施工速度应适中,不得过快或过慢。
过快可能导致质量问题,过慢可能影响工期。
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4. 砌筑工艺:砌体砌筑应垂直、水平,缝隙均匀,无明显空鼓、错台、倾斜等问题。
墙体内外应保持一致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三、砌筑质量1. 强度:砌体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砌筑过程中注意控制每层的压实度,保证砌体的整体强度。
2. 表面平整度:墙体表面应平整,不得出现明显的裂缝、鼓泡等缺陷。
墙体与地面、顶板的衔接应平整一致。
3. 砂浆缝隙:砂浆缝隙应均匀且适当,不得过大或过小。
砌体之间的砂浆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填充应密实。
4. 砌体保护:砌体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好,防止外力损伤和日晒雨淋等因素的侵蚀。
四、结构稳定性1. 承重墙:承重墙砌筑应严密,无明显裂缝、变形等问题。
墙体与地基、地板等结构的衔接应牢固可靠。
2. 砖柱、砖梁:砖柱、砖梁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无明显变形、开裂等问题。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估要点砌体结构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
因此,在完成砌体结构施工后,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评估,以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介绍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估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材料验收材料是砌体结构施工的基础,合格的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
在验收砌体结构施工时,应对所使用的砖块、砂浆和加固材料进行检查。
具体要求如下:1. 砖块:砖块应符合国家标准,外观应平整,无裂纹和磨损。
检查砖块的尺寸和强度等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2. 砂浆:砂浆应具有良好的黏结性和抗渗透性。
验收时,检查砂浆的配合比、拌合时间和施工性能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3. 加固材料:如钢筋等加固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
对于使用的钢筋,应根据要求检查其直径、表面质量和抗拉强度等性能。
二、施工工艺验收施工工艺是保证砌体结构施工质量的关键,验收时要重点检查施工工艺是否正确执行。
具体要点如下:1. 砌筑工艺:验收时,要检查砌体是否垂直、水平,砌缝是否均匀美观。
对于要求加强的节点部位,如窗洞口、墙角等,要检查是否按照规范要求加固。
2. 砂浆拌和:验收时,要检查砂浆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拌合时间是否充分。
对于特殊要求的砌体结构,如外墙保温系统等,要检查保温层与砌体之间的粘结情况。
3. 施工工具使用:验收时,要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良好,如镐子、抹子等。
工具的选择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工程质量验收工程质量验收是对砌体结构施工全过程的总体评价,包括砌体墙体平整度、垂直度、强度等方面的检查。
1. 墙体平整度:验收时,使用水平仪或钢直尺检查墙面的平整度。
墙面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凹凸或波浪状。
2. 墙体垂直度:验收时,使用垂直测量仪器检查墙面的垂直度。
墙面应垂直,不得有明显的倾斜或歪曲。
3. 强度验收:可以通过对墙体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验来评估砌体结构的质量。
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
砌体工程验收验收结果评定一、前言砌体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标准,需要对砌体工程进行验收。
本文将针对砌体工程验收的过程和结果评定进行详细介绍。
二、砌体工程验收过程(1)施工验收前准备在进行砌体工程验收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其次,要检查砌体墙面的垂直度、水平度和表面平整度等,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还要检查墙体结构的稳定性,包括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和墙角的垂直度等。
(2)施工质量验收在进行砌体工程的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对于墙体的砌筑工艺、墙体结构和墙体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同时,还要检查墙体的湿度和墙体的渗漏情况,确保墙体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3)安全验收砌体工程的安全性是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
需要对砌体墙体的抗震性、抗风性和抗火性进行检查,确保其在抗力性能上符合相关要求。
同时,还要对砌体墙体的耐久性进行检查,确保其能够满足预期使用寿命的要求。
三、砌体工程验收结果评定(1)合格验收当砌体工程在施工质量、安全性等各个方面均符合相关要求时,可进行合格验收。
合格验收是对砌体工程质量的认可,同时也是对施工方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合格验收意味着该砌体工程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序。
(2)不合格验收如果砌体工程在施工质量、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将进行不合格验收。
不合格验收意味着砌体工程需要进行重新修复或改进,直到满足相关验收要求为止。
不合格验收旨在确保砌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
(3)待定验收有时候,砌体工程中出现一些小问题或瑕疵,但并不影响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在这种情况下,可进行待定验收。
待定验收意味着对砌体工程的问题进行记录和整改,待问题修复后再进行最终的验收。
待定验收可以确保施工方能及时纠正问题并保证砌体工程的质量。
四、总结砌体工程验收是确保建筑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评估规定1. 引言砌体工程施工质量评估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制定砌体工程施工质量评估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合规性和质量可控性。
评估规定将确保砌体工程施工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2. 施工前评估2.1 砌体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测和施工设计,以评估施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勘测和设计需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施工过程的符合性。
2.2 施工前还需评估施工队伍和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可靠性。
施工队伍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备相应的认证资质。
评估结果需在施工前得到书面确认和批准。
3. 施工过程评估3.1 施工过程中需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砌体工程的各项质量要求进行评估。
包括砌体墙体结构的垂直度、水平度、平整度、垃圾清理等方面的评估。
3.2 施工过程中还需对砌体材料的供应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砌体材料的质量要求、规格和贮存条件需符合相应标准,并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可控。
同时,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安全措施也需要进行评估,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 施工质量评估记录4.1 施工质量评估需记录详细的施工工艺过程和数据。
包括施工现场的照片、勘测数据、检测报告等。
所有的评估记录需详细清晰,以备日后的查验和评估。
4.2 施工质量评估记录需密切合作,包括施工队伍、质量监督人员、建设单位等相关人员的签字确认。
评估结果需在相关方面达成一致,并进行相应的整改和改进。
5. 施工质量评估结果及处理5.1 施工质量评估结果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分类和处理。
评估结果应以合格和不合格两种情况进行分类,并提供详细的评估报告。
5.2 对于不合格的情况,需立即进行整改和改进措施,并提供整改方案和时间计划。
整改过程需进行严格监督和记录,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3 对于合格的情况,需及时进行肯定和表彰,激励施工队伍保持良好的质量水平。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估要点细则砌体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承担着支撑和承载的功能。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砌体结构的质量非常重要,对其进行验收评估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估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砌体材料的质量控制1. 砖块的选择:砖块是砌体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应当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砖块,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砂浆的制备:砂浆应按照配合比例制备,确保其强度和黏结性。
二、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1. 垂直度的控制:墙体应垂直且偏差不超过规定范围,可以通过使用水平仪或建筑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2. 水平度的控制:墙体的水平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使用水平仪进行测量,并采取适当的调整手段来修正水平度偏差。
三、砌体墙的强度验证1. 抗压强度测试:通过对砌体墙进行抗压强度测试,确保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 粘结强度测试:对砌体墙的粘结强度进行测试,以确保砌体墙的各个部分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
四、砌体墙的保温、隔热性能1. 砌体墙的保温层:验收时要检查保温层的施工质量,确保保温材料的安装牢固、无裂缝、无空鼓等问题。
2. 隔热性能测试:对砌体墙的隔热性能进行测试,以确定其隔热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五、砌缝、裂缝和空鼓的检查1. 砌缝的处理:砌体墙的砌缝应整齐、均匀、紧密,不得有过大的砌缝或缝隙。
2. 裂缝和空鼓的检查:验收过程中要对砌体墙的裂缝和空鼓进行检查,及时进行修复或处理。
六、墙体的平整度检测1. 垂直平整度检测:使用墙体平整仪对墙体的垂直平整度进行检测,确保垂直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2. 水平平整度检测:使用水平仪对墙体的水平平整度进行检测,确保水平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七、施工记录与整理在验收评估过程中,应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时间、施工方法和施工材料等相关信息。
并及时整理记录,以备后续参考和查询。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估要点细则是确保砌体结构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对每个要点进行严格控制和检测,才能保证砌体结构的安全可靠。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估检查砌体结构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砌体结构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验收评估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基准等方面探讨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估检查的相关内容。
一、施工材料的验收评估检查1. 砖块:验收砖块时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包括表面平整度、砖体的破损情况等。
同时要注意检查砖块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并且要检查砖体的强度等级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
2. 砂浆:验收砂浆时要检查其比例是否正确,质地是否均匀,颜色是否一致。
此外,还应检查砂浆的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 砌筑水泥:验收水泥时应检查其标志、标签是否清晰可见,颜色是否均匀。
还要注意检查水泥的保质期是否在有效期内,并进行取样送检,以确定其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二、施工工艺的验收评估检查1. 砌筑质量:验收时需检查砌体墙体的垂直度、水平度和表面平整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还要注意检查墙体的结构缝隙是否均匀,是否存在明显的砂浆夹缝。
2. 砌筑强度:应对砌体墙体进行刚度和强度的检测,以确保其抗震性能和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3. 砌筑工艺:要对砌体墙体的砌筑工艺进行检查,包括砂浆搅拌均匀度、砌筑速度和操作规范等方面。
同时,还要对砌体墙体的砌筑顺序和种类进行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基准的验收评估检查1. 基底处理:施工前要对基底进行处理,包括清理、打磨和润湿等。
验收时要检查基底的平整度和强度是否满足砌筑要求。
2. 垂直度和平整度:验收时要对砌体墙体进行垂直度和平整度的检查,确保其达到规范要求。
3. 粘结层:应对粘结层的厚度和均匀性进行检查,以确保墙体的粘结牢固性。
综上所述,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估检查是确保建筑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基准的细致检查,可以确保砌体结构的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只有经过严格的验收评估检查,才能保障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玻璃熔窑砌筑工程的质量检验和评定2.0.2每座玻璃熔窑就为一个分部工程。
每个分部工程应划分为:烟道、蓄热室和小炉、熔化部和冷却部、成型室和供料通路等分项工程,其中熔化部和冷却部为主要分项工程。
(Ⅰ)保证项目2.0.3耐火材料和制品的品种、牌号、泥浆的品种、牌号、配合比、稠度必须符合本标准第1.2.1条和第1.2.2条的规定。
2.0.4干砌体内砖与砖之间必须紧靠,除设计另有要求外,不应加填充物。
湿砌砌休砖缝的泥浆饱满度必须在于:烟道、蓄热室和小炉90%,熔化部和冷却部、成型室和供料通路95%。
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应按本标准第3.2.3条的规定执行。
2.0.5桥砖砌体必须按设计标高保持水平。
多块砖砌的桥砖,砖块间必须紧靠吻合,不得透光。
桥砖的中心线必须同立柱、顶紧装置的中心线对正。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灯光检查。
2.0.6成型室的尺寸、成型与玻璃成型设备的相对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锡槽纵向中心线必须与熔窑纵向中心线一致。
锡槽底锚固件的焊接必须牢固。
检验方法:经纬仪和拉线检查,锤击检查。
2.0.7拱脚砖必须紧靠拱脚梁。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Ⅱ)基本项目2.0.8玻璃熔窑砌体砖缝的允许厚度应符合表2.0.8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玻璃熔窑砌体砖缝的允许厚度项次项目砖缝允许厚度(mm)1 烟道和蓄热室(1)底和墙(2)蓄热室拱脚以上的分隔墙(3)拱3222 小炉(1)墙和拱(2)用硅砖砌筑的小炉口(3)用熔铸砖砌筑的小炉口(4)底21. 5233 熔化部和冷却部(1)用大型粘土砖砌筑的池壁(2)窑拱21.5(3)前墙拱、分隔装置的单环拱(4)用硅砖和熔铸砖砌筑的胸墙(5)流液洞砖砌体1 2 1.54 通路(1)用大型粘土砖砌筑的池壁(2)供料通路接触玻璃液的底和墙(3)拱(用带子母咽砖或不带子母口砖砌筑)(4)上部墙111.53注:表中用熔铸砖砖砌筑的部位,砖已经过切磨加工。
示经过切磨加工的熔铸砌体的砖缝厚度,应由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个分项工程中,按砌体部位抽查2-4处,不足5m2的部位抽查1处。
检验方法:在每处砌体的5m2表面上用塞尺检查10点,比规定砖缝厚度大50%以内的砖缝,不超过以下点数:合格:Ⅰ、Ⅱ类砌体4点Ⅲ类砌体5点优良:Ⅰ、Ⅱ类砌体2点Ⅲ类砌体3点2.0.9烟道、蓄热室和小炉除应按本标准第1.2.7条、第1.2.8条和1.3.5条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以下规定:合格:砖格子表面水平,格孔垂直,砖格子与墙间缝隙符合设计要求。
各小炉、蓄热室砌筑的实际中心线与设计误差不超过5mm。
优良:砖格子表面水平,格孔垂直,砖格子与墙间缝隙准确地符合设计要求。
各小炉、蓄热室砌筑的实际中心线与设计误差不超过3mm。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2.0.10池底、池壁就符合以下规定:合格:池底砖位置排放准确,池底砌体砖缝在纵横方向均对正。
池壁顶面标高的允许误差为±10mm(对浮法窑池壁顶面标高的允许误差为+10-0)。
各处膨胀缝均匀、平直,位置准确,缝内清洁,并按规定填充材料。
优良:池底砖位置排放准确,池底砌体砖缝在纵横方向均准确对正。
池壁顶面标高的允许误差为±8mm(对浮法窑池壁顶面标高的允许误差为+8-0)。
各处膨胀缝均匀、平直,位置准确,缝内清洁,并按规定填充材料,外表美观。
检查数量:池底砌体抽查4-6处,标高每3米长检查1点,膨胀缝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尺量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2.0.11各部位砖的窑拱砌体应符合下列是规定:合格:拱脚砖的位置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窑顶内表面平整,个别砖的错牙不超过3mm;没有下沉、变形和局部下陷。
优良:拱脚砖的位置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窑顶内表面平整美观,个别砖的错牙不超过2mm;没有下沉、变形和局部下陷,没有个别砖的“抽签”。
2.0.12接触玻璃液的池壁、池底及其上部结构全部砌完后,应进行清整。
清整后的砌体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合格:砖缝内基本无杂物,砌体内表面清洁。
优良:砖缝内无杂物,砌体内表面清洁美观。
检查数量:按部位抽查3-5处,每处5m2。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Ⅲ)允许误差项目2.0.13玻璃熔窑砌体的允许误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0.13的规定。
玻璃熔窑砌体的允许误差和检验方法表2.0.13项次项目允许误差(mm)检验方法1 线尺寸蓄热室炉条的间距±2拉线和尺量检查。
抽查全数的20%。
2 垂直度砖格子高度方向倾斜10观察和尺量检验。
每蓄热室抽查2-4处3 标高(1)锡槽槽底(2)锡槽侧墙顶面±2±3水准仪检查。
底每2m检查2点,墙每3m检查1点。
4 膨胀缝宽度+2-1尺量检查。
全数检查注:项次4为关键项。
玻璃池炉安装、砌筑及验收质量标准1标准属性及名称中国轻工业北京设计院玻璃池炉安装、砌筑及验收标准2 标准内容摘要(1)总则玻璃池炉是日用玻璃生产中关键设备之一,对其安装和砌筑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施工中参照GBJ211-87《工业炉砌筑工程及验收规范》和本文裁定,如本文规定与前者不符时,则以本文标准为依据。
(1)钢结构加工制作、安装技术质量要求2.1钢件加工制作质量要求2.1.1熔化部、作业部、蓄热室各立柱应按图制作,各立柱垂直度应小于全长的1/1000,(但立柱高在5米以内最大不得超过3mm,立柱高度大于5米时,则允许为5米)。
2.1.2窑体纵向、横向工字梁,水平直度应小于全长的1/1000,但最大不得超过3毫米。
2.1.3拉杆水平直度小于全长的1/1000,最大不得超过5毫米。
2.1.4熔化部和作业部、窑底纵向工安梁不得焊接使用,按图制作。
其余余立柱、梁架如碰到接头,均按型钢接头方法制作(但在一根立柱上不得有两个接头)。
2.1.5各部位拉杆应按图制作,拉杆螺纹长度误差小于±3mm,拉杆一般不得焊接使用,如采用焊接,必须使焊接部位的计算强度两倍于拉杆截面的强度。
2.1.6熔化部大碹碹脚钢、胸墙支撑钢及作业部碹脚钢是焊接件,要求焊接缝饱满,无砂眼和咬肉现象。
2.2钢件安装质量要求2.2.1窑底纵向、横向工字钢水平直度在5米以内,允许偏差3毫米,在10米以内允许偏差5毫米。
2.2.2窑底加铺钢板水平度在5米以内,允许3偏差毫米,在10米以内允许偏差5毫米。
2.2.3熔化部、作业部碹脚钢,胸墙支撑钢,小炉碹脚钢,安装高度在允差不大于2毫米,俚两侧必须等高。
2.2.4蓄热室立柱按图坐标安装尺寸允差10毫米。
2.2.5蓄热室立柱入埋入基础坑用400#混凝土填死(骨料不能用石灰石质的)。
2.2.6窑体和蓄热室立柱、碹脚钢、走台支架等钢钢件安装后,应涂刷两遍樟丹或锅炉漆,外表刷二遍银粉。
1. 3窑底钢件安装特殊说明2.3.1窑底钢结构中,次梁与钢板间,次梁与主梁、次与次梁的接触面应胶体石墨,以使其间磨擦阻力系数达到最小。
(2)砌筑质量要求2. 1砌体主要组成部分定位中心偏差要求。
3.1.1蓄热室中心到熔窑中心按图纸计算,允差小于1/1000。
3.1.2相邻小炉中心距按图纸尺寸计算,允差小于1/1000。
3.1.3小炉工作面到窑炉中心按图纸计算,允差小1/1000。
3.1.4加料口中心距侧墙池壁按图计算,允差1/1000。
3.2熔窑各部位砌筑:3.2.1蓄热室砌筑:3.2.1.1蓄热室墙、隔墙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总高度的1/1000,最大不得5毫米。
3.2.1.2蓄热室墙、隔墙水平方向直度,5米以内允许偏差2毫米,10米以内不得超过3毫米。
3.2.1.3蓄热室的纵墙和横墙按图所蒜尺寸交错砌筑。
3.2.1.4蓄热室墙砌筑与对接部位时,要按设计要求留好膨胀缝,隔热层在此部位250-500毫米范围内先不予砌筑,待膨胀缝填塞好后再砌筑。
3.2.1.5炉条碹必须挑选好的材质砌筑,炉条碹不允许歪斜,其间距应严格保持。
3.2.1.6炉条碹的找平砖层应砌成水平,不允许歪斜。
3.2.1.7炉条碹内侧碹脚彼此查对支撑而不交错,内碹脚婵用大砖按图顶紧,严禁用小砖填充。
3.2.1.8炉条碹需用连接砖互相连接,其所有炉条碹的连接砖应砌筑成同样高度。
3.2.1.9蓄热室碹顶的碹弧度要求园匀平整,不平度±1.5毫米,砖缝灰浆饱满,砍掉角不得超过3毫米。
3.2.1.10蓄热室格子砖码砌:(Ⅰ)格子砖必须干码。
(Ⅱ)砖必须码平,砖格子上部的表面误差不得超过5毫米,严禁用石棉等材料找平格子砖。
(Ⅲ)格孔必须对正,格孔的垂直误差不得小于±5毫米。
(Ⅳ)各个格孔的中心线的误差不应超过±2.5毫米。
(Ⅴ)不同材质格子砖的交界处应做过渡处理:a.在交界处均布锆英石细粉(500μ全通过)。
b或在低气孔率粘土砖交界表面予以涂磷酸盐锆质涂料,待彻底干燥后顶部再砌碱性砖。
(Ⅵ)蓄热室墙和格子砖边缘之间留缝,按图纸尺寸允许偏差±2毫米,而在低气孔粘土砖格子体部位的四个垂直面内,每个面可加3-4个支撑点,以增强格子体的牢固性。
(Ⅶ)格子体砌筑结束后,经检查格孔通道均通畅。
(Ⅷ)蓄热室热修门清扫孔留设,必须对准各行格孔,并用塞头砖密封。
(Ⅸ)窑温上升到1200℃时,蓄热室墙和热修门的膨胀基本结束,这时应用泥浆将开口的缝填充好。
(Ⅹ)池窑放料后,蓄热室外墙应用硅酸钙板(t=1050℃)和保温涂料对蓄热室保温和密封,其中硅酸钙板用角钢和细网加固。
3.2.2窑体砌筑3.2.2.1池底池底复合保温大砖下面铺砌要求平整,放置每块大砖的四周支撑面水平误差不大于0.5毫米。
池底粘土大砖必须进行严格验收,敲打时发哑音或破裂声、带裂纹的、事或有溶洞的粘土大砖不允许使用。
摆砌池底大砖时,砖面保持平整,并互成直角,砖缝间灌入锆质耐火泥浆。
池底施工中要予留窑坎砖的位置,待池壁、上部结构、窑顶部位施工完成后,再安装窑坎砖,最后安装铺面砖。
在池底施工中注意予留通道,一般加料口池壁砖最后安装密封。
预留位置的空隙一定要准确,施工中要注意按图对窑坎进行密封。
窑坎必须精磨加工,预组装,安装时相邻两砖对齐,不加泥料砌筑。
捣打料的施工程序参照西普公司中ERSOI施工说明。
a,甩沾水袜布擦净砖面,使砖表面有润湿感;b,砖表面用锆质稀泥浆涂涂一遍;c,铺上BEN-50捣钉料,先用木榔头将已铺好的料弄平,要求和木框(按捣打面积定,要比捣打厚度高出1/2)一样高,不熊有凹凸不乎的现象,然后用木榔头平打一遍。
d,在打平的基础上,用捣固锤,采用一锤压半锤的办法来回捣固三遍至五遍,直到捣打不下去为止,最好能捣1/2,最抵也得2/5;。
e·甩捣固锤(铁捣锤80X5O*120毫米,把长1200毫米,四角高出5毫米)捣固直至泥料呈现光亮并消失了气泡时;可视捣打基本达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