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四号线融资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86.24 KB
- 文档页数:15
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一、项目概况北京地铁4号线是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中的主干线之一,南起丰台区南四环公益西桥,途经西城区,北至海淀区安河桥北,线路全长28.2公里,车站总数24座。
4号线工程概算总投资153亿元,于2004年8月正式开工,2009年9月28日通车试运营,目前日均客流量已超过100 万人次。
北京地铁4号线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首个PPP项目,该项目由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京投公司”)具体实施。
2011 年,北京金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理工大学按国家发改委和北京市发改委要求,组成课题组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专题评价研究。
评价认为,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顺应国家投资体制改革方向,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首次探索和实施市场化PPP融资模式,有效缓解了当时北京市政府投资压力,实现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行业投资和运营主体多元化突破,形成同业激励的格局,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提升。
从实际情况分析,4号线应用PPP模式进行投资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功,项目实施效果良好。
二、运作模式(一)具体模式4号线工程投资建设分为A、B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A部分为洞体、车站等土建工程,投资额约为107亿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70%,由北京市政府国有独资企业京投公司成立的全资子公司4号线公司负责;B部分为车辆、信号等设备部分,投资额约为46亿元,约占项目总投资的30%,由PPP项目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简称“京港地铁”)负责。
京港地铁是由京投公司、香港地铁公司和首创集团按2:49:49的出资比例组建。
北京地铁4号线PPP模式如图2所示图2 北京地铁4号线的PPP模式4号线项目竣工验收后,京港地铁通过租赁取得4号线公司的A部分资产的使用权。
京港地铁负责4号线的运营管理、全部设施(包括A和B两部分)的维护和除洞体外的资产更新以及站内的商业经营,通过地铁票款收入及站内商业经营收入回收投资并获得合理投资收益。
30年特许经营期结束后,京港地铁将B部分项目设施完好、无偿地移交给市政府指定部门,将A部分项目设施归还给4号线公司。
北京地铁四号线(京港地铁)PPP案例分析一、积极意义: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第一个正式批复实施的特许经营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运用PPP模式、引入市场部门运作的地铁项目。
4号线项目运用PPP模式进行融资,有效缓解了当时北京市政府的资金压力,实现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投资、运营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引入市场部门的参与,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提升。
北京4号线项目在研究PPP模式上具有典型意义,集中体现了PPP模式在打破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困境的创新价值,使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的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对于在现有预算框架下缓解地方债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乃至推进新型城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项目基本情况北京地铁4号线南起丰台区南四环公益西桥,途经宣武区和西城区,北至海淀区安河桥北,是贯穿北京城区南北的轨道交通主干线之一。
线路全长28.2公里,含车站24座,换乘站10座,全程运行时间48分钟,最小运行间隔时间为3分钟。
4号线工程概算总投资153亿元,于2004年8月正式开工,2009年9月28日通车并开始试运营,目前日均客流量达到70万人次。
根据北京地铁4号线的项目设计概算,工程投资建设总体划分为A、B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其中A部分主要为土建工程部分,投资额约为107亿元,占4号线项目总投资的70%。
A部分由已成立的4号线公司负责投资建设;B部分主要包括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机电设备,投资额约为46亿元,占4号线项目总投资的30%,由通过市场化方法组建的特许经营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实施特许经营。
三、北京地铁四号线PPP模式结构图。
投资建设无偿移交结构分析:(一)PPP公司(特许经营公司)股东及组织结构:1、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BIIC京投公司):北京市国有独资公司,代表北京市政府承担北京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和资本运营,拥有或通过控股公司拥有北京市全部地铁运营线路,目前总里程为228公里,2015年将达到561公里。
基于北京地铁4号线分析我国PPP实践作者:李嘉琦来源:《中国市场》 2019年第6期摘要: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描述的是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部门所应用的具有竞争性、兼并了投资与运营能力的一种社会资本,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向其支付对价的商业模式。
其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是一种涉及行政、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机制性变革。
作为较早运行PPP项目的工程,北京地铁4号线不论从公共性还是盈利性来看都完成了各界对PPP的某些期待,但同时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弊端。
本文针对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进行详细剖析,以实证理,总结PPP项目运营的关键点。
关键词:PPP;公共性;盈利性1 简介《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其中表明:"政府采用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投资与管理能力并存的资本,用以确保社会收益的产生"。
这一论述说明,政府在调控市场经济的时候,不仅要掌控资本的投入,还要控制资本的收益获得,通过合理控制资本的流入与流出,进而实现更为科学公正的运营管理,达到经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PPP在"公"事方敏,就是从社会公益的角度出发,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从"私"的角度分析,就是个体能够从中获益,能够实现市场中个体的资金流动和资本积累,而如何合理调整公私之间的平衡,达到市场均衡是如今社会中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第三个"P"得以产生--在法律框架下的"公私合作"。
从公众经济的角度出发,能够实现整个经济市场的长治久安与稳态发展,就离不开社会能够从经济社会的出发点和人们从生活的品质与需求的角度出发,实现市场的供需平衡,进而保证社会中市场利益。
鉴于以公众性为基础,PPP领域出台构建了大量成文文案与制度,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特许经营制;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它的主体是一个类直线构造,即政府与市场主体;在市场主体层面,则涉及经营者与消费者的二元平面结构。
北京地铁4号线融资案例PPP试点项目——北京地铁4号线一、项目简介地铁4号线的线路自马草河北岸起偏向东,之后线路向西转向北,经由北京南站后,偏西北方向行进,逐步转向北,进入菜市口大街至陶然亭站,向北沿菜市口大街、宣武门外大街、宣武门内大街、西单北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四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至新街口;转向西,沿西直门内大街、西直门外大街至首都体育馆后转向北,沿中关村大街至清华西门,向西经圆明园、颐和园、北宫门后向北至龙背村。
正线长度28.65公里,共设地铁车站24座,线路穿越丰台、宣武、西城、海淀4个行政区。
是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和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项目总投资约153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已于2003年底开工,于2009年正式通车运营。
二、融资结构PPP即政府、社会、公司共同投资模式。
根据京港地铁和北京市政府协议,北京地铁四号线项目按投资建设责任主体,将全部建设内容划分为A、B两部分:A部分主要为土建工程部分,投资额约为107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由已成立的北京地铁四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号线公司”)负责投资建设;B部分主要包括车辆、信号、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机电设备,投资额约为46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由“港铁-首创联合体”拟组建的北京地铁四号线特许经营公司(以下简称“特许公司”)负责投资建设。
2005年2月,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首创集团公司和香港地铁公司签署了北京市地铁四号线特许经营项目三方合作经营协议,共同出资组建PPP模式的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期限30年)。
京港地铁公司总投资为46亿元,注册资本15亿元,其中香港地铁公司和北京首创集团公司各占49%股份,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占2%股份。
4号线项目竣工验收后,特许公司根据与4号线公司签订的《资产租赁协议》,取得A部分资产的使用权。
特许公司负责地铁4号线的运营管理、全部设施(包括A和B两部分)的维护和除洞体外的资产更新,以及站内的商业经营,通过地铁票款收入及站内商业经营收入回收投资。
PPP融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运用—以北京地铁四号线为例摘要:PPP融资模式是建设现代工程项目的融资新渠道,即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共同合作,按照合理分配原则双方签订协议完成项目工程建设。
PPP模式目前正热潮发展的模式,那么如何规避PPP模式所带来的风险,如何合理分配各方利益就成了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例,分析了PPP模式在融资、资源建设分配、风险和利益分配,并总结PPP模式所带来的益处。
关键字:PPP模式;融资;项目工程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是指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组织之间为了共同完成一项项目工程建设,政府将特殊权益赋予给社会资本组织,双方之间形成一种共同完成项目建设的合作关系[1]。
同时,合作的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组织之间签订关于项目合作的一系列合同与协议,共同促使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组织一起按约定完成项目工程建设,最终使合作双方达到双赢且比之前利益更多的结果。
1.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及其融资、运作模式简述北京地铁4号线是北京交通轨道中一条主干路线。
2004年8月,政府机构与社会资本组织开始建设北京地铁4号线,共投资153.8亿元;2004年12月,香港地铁公司与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北京地铁4号线“特许经营协议和项目管理协议”,通过协议合作方进行各自项目建设共同达成最终目标[2]。
北京地铁4号线项目工程建设中的所有建设项目被划分成了A部分和B部分。
在建设北京地铁4号线的过程中,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政府的投资方,负责北京地铁4号线工程A部分项目工程建设的融资与建设,实际的操作由市政府组合成立的北京地铁4号线公司负责。
B部分交给了特许经营公司进行项目工程管理、建成后的实施运营。
2.北京地铁4号线的经济特征城市交通轨道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是一种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社会产品,具有以上两项产品分别具有的部分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出行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轨道交通的投融资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一方面,建设轨道交通需要巨额投资,资金来源不易;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后,长期维护和运营成本也相当高。
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对于良性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北京地铁4号线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投融资模式,希望通过研究,提出科学、可行的投融资模式,并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借鉴。
二、研究内容1. 研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建设背景和建设过程,分析其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融资需求。
2. 探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投资来源及投资方式,包括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投资、国外资本投资等方式,并分析各种投资方式的优缺点。
3. 研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收益模式,包括票价收入、土地收益、商业开发等各方面的收益,探究如何最大化收益,缓解运营成本的压力。
4. 对比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分析优劣,并为后续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更为可行的融资模式。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各种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2. 实证分析法:对北京地铁4号线进行实地调研,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对投融资模式进行定量研究。
3. 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访谈,获取专业、前沿的知识和信息。
四、研究意义1.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融资模式,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2. 通过研究北京地铁4号线的投融资模式,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3. 为政府、银行、企业等投资者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研究计划1. 研究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
2. 研究步骤:①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和信息,分析北京地铁4号线的建设和投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