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梁铨廷第四版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2.71 MB
- 文档页数:18
物理光学问题详解梁铨廷九阳真经------搞仫仔第⼀章光的电磁理论1.1在真空中传播的平⾯电磁波,其电场表⽰为Ex=0,Ey=0,Ez=,(各量均⽤国际单位),求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周期和初相位。
解:由Ex=0,Ey=0,Ez=,则频率υ= ==0.5×1014Hz,周期T=1/υ=2×10-14s,初相位φ0=+π/2(z=0,t=0),振幅A=100V/m,波长λ=cT=3×108×2×10-14=6×10-6m。
1.2.⼀个平⾯电磁波可以表⽰为Ex=0,Ey=,Ez=0,求:(1)该电磁波的振幅,频率,波长和原点的初相位是多少?(2)波的传播和电⽮量的振动取哪个⽅向?(3)与电场相联系的磁场B的表达式如何写?解:(1)振幅A=2V/m,频率υ=Hz,波长λ=υ=,原点的初相位φ0=+π/2;(2)传播沿z轴,振动⽅向沿y轴;(3)由B=,可得By=Bz=0,Bx=1.3.⼀个线偏振光在玻璃中传播时可以表⽰为Ey=0,Ez=0,Ex=,试求:(1)光的频率;(2)波长;(3)玻璃的折射率。
解:(1)υ===5×1014Hz;(2)λ=;(3)相速度v=0.65c,所以折射率n=1.4写出:(1)在yoz平⾯内沿与y轴成θ⾓的⽅向传播的平⾯波的复振幅;(2)发散球⾯波和汇聚球⾯波的复振幅。
解:(1)由,可得;(2)同理:发散球⾯波,,汇聚球⾯波,。
1.5⼀平⾯简谐电磁波在真空中沿正x⽅向传播。
其频率为Hz,电场振幅为14.14V/m,如果该电磁波的振动⾯与xy平⾯呈45o,试写出E,B 表达式。
解:,其中=υ=υ=,1.6⼀个沿k⽅向传播的平⾯波表⽰为E=,试求k ⽅向的单位⽮。
解:,⼜,∴=。
1.9证明当⼊射⾓=45o时,光波在任何两种介质分界⾯上的反射都有。
证明:oooo==oooo==1.10证明光束在布儒斯特⾓下⼊射到平⾏平⾯玻璃⽚的上表⾯时,下表⾯的⼊射⾓也是布儒斯特⾓。
第一章光的电磁理论1.1在真空中传播的平面电磁波,其电场表示为Ex=0,Ey=0,Ez=(102)Cos[π×1014(t−xc )+π2],(各量均用国际单位),求电磁波的频率、波长、周期和初相位。
解:由Ex=0,Ey=0,Ez=(102)Cos[π×1014(t−x c )+π2],则频率υ= ω2π=π×10142π=0.5×1014Hz,周期T=1/υ=2×10-14s,初相位φ0=+π/2(z=0,t=0),振幅A=100V/m,波长λ=cT=3×108×2×10-14=6×10-6m。
1.2.一个平面电磁波可以表示为Ex=0,Ey=2Cos[2π×1014(zc −t)+π2],Ez=0,求:(1)该电磁波的振幅,频率,波长和原点的初相位是多少?(2)波的传播和电矢量的振动取哪个方向?(3)与电场相联系的磁场B的表达式如何写?解:(1)振幅A=2V/m,频率υ=ω2π=2π×10142π=1014Hz,波长λ=cυ=3×1081014=3×10−6m,原点的初相位φ0=+π/2;(2)传播沿z轴,振动方向沿y轴;(3)由B=1c(e k⃗⃗⃗⃗ ×E⃗),可得By=Bz=0,Bx=2c Cos[2π×1014(zc−t)+π2]1.3.一个线偏振光在玻璃中传播时可以表示为Ey=0,Ez=0,Ex=102Cos[π×1015(z0.65c−t)],试求:(1)光的频率;(2)波长;(3)玻璃的折射率。
解:(1)υ=ω2π=π×10152π=5×1014Hz;(2)λ=2πk =2ππ×1015/0.65c=2×0.65×3×1081015m=3.9×10−7m=390nm;(3)相速度v=0.65c,所以折射率n=cv =c0.65c≈1.541.4写出:(1)在yoz平面沿与y轴成θ角的k⃗方向传播的平面波的复振幅;(2)发散球面波和汇聚球面波的复振幅。
《物理光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物理光学》的第三章“光的干涉”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干涉的基本理论、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原理与操作、干涉条纹的观察与分析以及薄膜干涉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光的干涉的基本原理。
2. 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干涉条纹的成因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干涉原理、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干涉条纹的观察与分析。
难点:干涉条件及干涉条纹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光学演示仪、激光器、杨氏双缝干涉装置、薄膜干涉装置。
2. 学具:笔记本、铅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器和光学演示仪展示干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为什么会产生干涉。
2. 理论讲解(15分钟)讲解干涉的基本原理,解释干涉条件及干涉条纹的成因。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为例,讲解如何计算干涉条纹间距。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干涉原理,计算给定条件下的干涉条纹间距。
5. 实验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并记录干涉条纹。
6. 结果分析(10分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光的干涉原理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干涉条件干涉条纹间距的计算3. 薄膜干涉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给定条件下的干涉条纹间距。
答案:根据干涉公式,计算出干涉条纹间距。
2. 作业题目:分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了解光的干涉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
探究薄膜干涉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片、光盘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实验操作的过程5.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光的干涉原理:理解干涉现象的产生条件,掌握光波的叠加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