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生物导学案12

高一生物导学案12

高一生物导学案12
高一生物导学案12

第四章第一节ATP和酶(第一课时)主备人:王升友审核人:王婷使用时间:编号:12

【学习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结构简式和结构特点;

2、能说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1、ATP的化学组成、结构简式和结构特点;

2、理解ATP与ADP的转化及其不可逆性;【学习过程】

活动一:列举出消耗能量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

回忆说出:在生命系统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主要的贮能物质是什么?

最终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活动二: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吗?

提出问题: 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是由葡萄糖、脂肪直接提供的吗?还是其他物质?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来探究:

有关萤火虫相关问题探讨: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

3.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

活动三:一、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看教材P63思考下面问题并归纳)

1、化学组成:

2、ATP元素组成:

3、结构简式:

4、根据小组讨论来填写下表

ATP ADP

全称

结构简式

符号含义A

P

T D

高能磷酸键

活动四:小组分析讨论下列材料归纳A TP化学组成的特点

资料1:科学家在研究细胞A TP的含量与氧含量关系时得到如下图的实验结果,此图说明了什么?

资料2:一正常人体中ATP和ADP总量很少,基本保持一定,约为2mg~10mg,但一个成年人静止状态下一天将有40kg的A TP发生水解,ATP的含量很少需要却很多,生物体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活动五:看教材P63ATP与ADP的转化示意图,叙述或写出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并写出能量的来源与去向:

回忆初中学过的可逆反应的相关内容,讨论判断ATP和ADP相互转化是否是可逆反应?

活动六:阅读教材p64 A TP的利用,总结归纳出A TP的具体应用。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ATP的表述,正确的是( )。

A.ATP包括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 B.ATP和葡萄糖都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C.因为生命不能缺少能量,所以ATP可以在细胞内大量储存

D.某些疾病可以利用ATP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2.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中的ATP,发现其含量变

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可能说明( )。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3.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现象,其电能是( )。

A.由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的 B.由热能转变而来的

C.由光能转变而来的 D.由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的

4.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会导致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

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和Na+②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③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④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5、枪乌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它有巨大的神经细胞,这种神经细胞能像红细胞一样,不断吸收K+。科学家用一种有毒物质使神经细胞中毒,吸收K+的功能就消失。如果注入一

种物质,神经细胞又能恢复吸收K+的功能,一直到这种物质消耗完,请分析这种物质是什么A.淀粉 B.ATP C.葡萄糖 D.麦芽糖

6、ATP―酶―→ADP+Pi+能量,此反应中能量( )

A.可作为贮存能量 B.可为生命活动利用来做功

C.是细胞呼吸中能量的释放 D.是细胞呼吸中能量的转移

7、下列过程中,既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的是( )

A.光合作用 B.无氧呼吸 C.细胞分裂 D.细胞吸水

8、生物体的贮能物质、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依次是( )

A.脂肪、糖类和ATP B.脂质、蛋白质和AT PC.脂肪、糖类和ADP D.糖类、脂肪和ATP 9、细胞中合成ATP的途径不包括( )

A.光合作用 B.细胞呼吸 C.蛋白质的合成 D.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10、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

A.ATP在细胞内数量较多 B.ATP中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C.ATP中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D.ATP是生物体内惟一的可以释放能量的化合物

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知识梳理】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而 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如下假说: (1)性状是由_________ 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 纯合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矮茎豌豆:dd 纯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能稳定遗传,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F1高茎豌豆:Dd 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不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观察遗传分析图解图1-5 思考: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结合机会______,因此F2便有了____、_____、_____三种基因组合,比例为_______ ,在性状上则近于高:矮=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不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2-P6 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完成一系列_____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 2.一定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 3.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下列对于细胞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B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 C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探 究 案 探究1: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吗? 探究2: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你父母之间是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完整的新生儿的? 探究3:当手被烫到的时候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导学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导学案(带答案) 【课标要求】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考向瞭望】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各阶段的物质变化及其相互联系。 【知识梳理】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原理解读:1、色素的提取:可以用无水乙醇作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而不能用水,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不能溶于水。2、色素的分离: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溶解度大的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实验流程图示:1、提取色素:称取绿叶;剪碎;研磨:加入少许Sio2、caco3和10L无水乙醇;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收集滤液。2、制备滤纸条:长与宽略小于试管,在一端剪去两角;在距剪去两角的一端1c处画铅笔线。3、画滤液细线:沿铅笔线画一条直且均匀的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一两次。4、色素分离:将滤液条插入有3L层析液的试管中,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5、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图。 色素的吸收光谱: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实验中几种化学试剂的作用:1、无水乙醇用于提取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绿叶中的色素。3、二氧化

硅可增加杵棒与研钵间的摩擦力,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深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2、提取色素:研磨要迅速、充分,且加入各物质的量要成比例,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和色素浓度适宜。3、画滤液细线:用力要均匀,快慢要适中。滤液细线要细、直,且干燥后重复画一两次,使滤液细线既有较多的色素,又使各色素扩散的起点相同。4、色素分离:滤液细线不要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分子将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色素提取液呈淡黄绿色的原因分析:1、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2、称取绿叶过少或加入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溶液浓度小。3、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部分被破坏。 不同颜色温室大棚的光合速率:1、无色透明大棚日光中各色光均能透过,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用无色透明的大棚光合效率最高。2、叶绿素对绿光吸收量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光合速率最低。 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

高一生物(苏教版)必修一 精品导学案13:ATP

重 点 1.ATP 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式 2.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难点 理解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过程 札记 学习内容及过程 学习札记 【课堂练习】 1.一个ATP 分子中,含有腺苷、磷酸基和高能磷酸键的数目依次是 ( ) A .1,2,2 B .1,3,2 C .2,1,2 D .2,2,1 2.在ATP 中,水解后能释放大量化学能的键位于 ( ) A .腺苷与磷酸基之间 B .磷酸基内部 C .磷酸基团之间 D .腺苷内部 3.ATP 分子结构简式和18个 ATP 所具有的高能磷酸键数目分别是 ( ) A .A —P —P ~P 和18个 B .A —P ~P ~P 和36个 C .A ~P ~P 和36个 D .A ~P ~P ~P 和56个 4.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ATP 的是 ( ) A .K +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 .在肺泡表面进行气体交换 C .小肠吸收氨基酸 D .神经冲动在中枢传导 5.在植物体内产生ATP 的生理过程有 ( ) A .呼吸作用、渗透作用 B .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C .光合作用、主动运输 D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6.ADP 转变为ATP 需要 ( ) A .Pi 、酶、腺苷和能量 B .Pi 、能量 C .能量、腺苷和酶 D .Pi 、能量和酶 7.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生物体内ATP 与ADP 之间时刻发生相互转化 B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收缩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 C .ATP 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D .ATP 中含有的元素是C 、H 、O 、N 、P 8.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 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 ( ) A .葡萄糖是能源物质 B .ATP 是能源物质 C .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 D .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 9.一般情况下,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储能物质依次是 ( ) A .糖类、蛋白质、脂肪 B .ATP 、糖类、脂肪 C .糖类、ATP 、脂肪 D .糖类、ATP 、蛋白质 10.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可表示为:ATP ADP + Pi + 能量。 (1)当植物细胞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盐离子时,以上反应向 (左、右)进行。 (2)上述反应中的酶Ⅰ和酶Ⅱ___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 (3)在植物细胞内形成ATP 的能量可来自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在动物细胞内形成ATP 的能量可以来自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名称) (4)请写出ATP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简式中的A 代表________________,P 代表________________,“~”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________________。 (5)ATP 中的两个“~”水解后得到的化合物是构成____________(物质)的基本单位。 酶Ⅰ 酶Ⅱ

生物 选一 专题一 导学案(附答案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选修1[人教版]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阅读“果酒制作的原理”,引导考学生自学基础知识。) 一、知识内容 1.基础知识 1.1 果酒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明确酵母菌发酵的反应式: ①有氧条件: ②无氧条件: (2)影响酒精发酵的主要环境条件有温度、氧气和pH。 ①酒精发酵是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在20℃时最适宜。 ②酒精发酵过程中,要保持缺氧、酸性环境。 〖思考1〗为什么在酒精发酵过程中往往“先通气后密封” 〖思考2〗酒精发酵过程中发生“先来水后来酒”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思考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 〖思考4〗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生殖的 1.2 果醋制作原理 (1)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需氧型。在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降糖分解形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可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并进一步转变成醋酸。明确醋酸发酵的反应式。 (2)醋酸发酵的最适宜温度为30~35 ℃。 〖思考5〗影响醋酸发酵的环境因素还有哪些 〖思考6〗醋瓶子、未喝干的啤酒瓶子放置久了,在醋和啤酒表面形成一层“白膜”。它是怎样形成的 2.实验设计 2.1 实验流程 〖思考7〗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区别和联系:

2.2 设计发酵装置:根据图1-4a、4b回答 (1)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12h)拧松瓶盖或打开排气口,其原因是什么(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在图1-4b装置中: ①充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中补充氧气; ②排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中排出或残余气体; ③出料口的作用是便于; ④排气口胶管长而弯曲的作用是防止。 3.发酵操作 3.1材料选择和处理 选择新鲜优质的葡萄,然后依次冲洗、除去枝梗和榨汁。 〖思考9〗先冲洗后去枝梗的目的是什么 3.2 防止发酵液被污染 为防止发酵液被杂菌污染,实验中所用的、等器械进行消毒,并使发酵装置处于状态。 〖思考10〗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发酵液进行煮沸处理,其目的是什么 3.3 控制发酵条件 (1)发酵液装瓶后保持的剩余空间。 (2)酒精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天左右。(3)醋酸发酵的温度要控制在℃范围内,发酵时间控制在天左右,并保持不断。 〖思考11〗在发酵液装瓶后问什么要保持1/3的剩余空间 〖思考12〗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需要向发酵液中补充氧气,你认为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向发酵液中通入。 4.结果分析与评价 4.1实验现象:

高一人教版生物导学案和答案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学案 命制人:豆美英吴光健审核人:许振国时间:09.9.3 一.预习目标 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二.预习内容 复习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细胞学说内容 预习点一: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________多种,其中大量元素有_________ ____等,微量元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基本元素是 _______________。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中都能够找到,但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_______________。 预习点二: 组成细胞的各种大多以的形式存在,其中无机化合物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有机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占细胞鲜重最高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占细胞干重最高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预习点三: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还原性糖类与___________作用,生成________________;淀粉遇_______变______________;脂肪可以被____________染液染成_____________;蛋白质与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发生作用,产生 _______________反应。 预习升华: 1.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生物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指什么? 2.双缩脲试剂与婓林试剂的差异? 三.自我检测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 A.O B.N C.C D.H 2.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 A.C、H、O、N B.H、O、K、P、Mg C.C、P、O、S、H、N D.N、Ca、P、K、S、Zn 3. 在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和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

高一生物导学案

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编号1.1.1 班级:学习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至少10分钟,用红笔标注疑难和重点 2.用准确语言完成【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3.认真独立完成【预习自测】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自主学习答案: 一1、(1)、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游离的半缩醛羟基 (2)、斐林水浴加热煮沸砖红色 2、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 3、双缩脲紫色络合物 二、1、选材→制备组织样液→检测→结论含糖量较高,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 2、取材→制片→显微观察→结论浸泡3-4h的花生种子

3、选材与制备组织样液→加双缩脲试剂→结论 卵清或黄豆(浸泡1-2d后研磨)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 【合作探究】答案提示 1、答:组织样液刚加入斐林试剂时,呈现蓝色〔Cu(OH)2溶液的颜色〕,在加热过程中Cu(OH)2被还原成Cu2O(砖红色),二者的混合色呈现棕色,随着氢氧化铜逐渐被还原成Cu2O,溶液呈现砖红色 2、答:斐林试剂与双缩尿试剂都由NaOH和CuSO4组成,但二者有如下3点不同:①、溶液浓度不同②、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实质是新配制的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实质是在碱性环境下的Cu2+ ③、使用方法不同 3、答:虽然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但也要注意对照。在检测还原糖和蛋白质时留出一部分样液,以便与检测后样液的颜色变化作对照,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的可信度 【训练学案】答案 1-5BAADC 6、答:⑴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⑵苏丹Ⅲ染液苏丹Ⅲ能溶解在酒精中⑶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会与试剂A发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⑷①分别配制、储存②0.1g/mlNaOH 0.01g/mlCuSO4③烧杯底部实验者④太大 7、答:实验原理:C、H、O3种元素可组成的无机物有水、二氧化碳等,因此在实验过程中,主要能检测到水、二氧化碳等即可证明。实验过程:将生物体组织或器官放在试管中隔绝空气加热,发现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说明有水;过一段时间逐渐炭化,即有碳元素的存在 导学案:《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会说明生物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学会简述由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能力目标】 1、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识别生物氨基酸的特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病毒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___________ 群落是指___________ 系统是指___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变形虫 B、酵母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三个种群 D、一个生态系统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健康人的一滴血 C、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学案(含答案) 第1 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自学学案】 1 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单位。生物科学研究已经进入___________水平,生物大分子________________(有或没有)生命。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______才能生活。 2.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急性和稳态个方面可以说明生命运动是建立在________________基础之上的。 3.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_____就能完成生命活动。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_____________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个层次,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堂精练】 例1.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例2.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例3.观察“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接受火刺激的结构是, 发生缩手动作的器官是。 ⑵参与感觉和控制这一反射活动的中枢位于 。 ⑶支配运动的神经细胞体位于, 若这类细胞受到病毒侵染、破坏,则可能患 病。 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⑸从整个过程看出,对多细胞生物说,完成某种生命活动,需要细

高一生物导学案12

第四章第一节ATP和酶(第一课时)主备人:王升友审核人:王婷使用时间:编号:12 【学习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结构简式和结构特点; 2、能说出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1、ATP的化学组成、结构简式和结构特点; 2、理解ATP与ADP的转化及其不可逆性;【学习过程】 活动一:列举出消耗能量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 回忆说出:在生命系统中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主要的贮能物质是什么? 最终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活动二: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吗? 提出问题: 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是由葡萄糖、脂肪直接提供的吗?还是其他物质?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来探究: 有关萤火虫相关问题探讨: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2.萤火虫体内有特殊的发光物质吗? 3.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 活动三:一、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看教材P63思考下面问题并归纳) 1、化学组成: 2、ATP元素组成: 3、结构简式: 4、根据小组讨论来填写下表 ATP ADP 全称 结构简式 符号含义A P T D 高能磷酸键 活动四:小组分析讨论下列材料归纳A TP化学组成的特点 资料1:科学家在研究细胞A TP的含量与氧含量关系时得到如下图的实验结果,此图说明了什么? 资料2:一正常人体中ATP和ADP总量很少,基本保持一定,约为2mg~10mg,但一个成年人静止状态下一天将有40kg的A TP发生水解,ATP的含量很少需要却很多,生物体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

活动五:看教材P63ATP与ADP的转化示意图,叙述或写出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并写出能量的来源与去向: 回忆初中学过的可逆反应的相关内容,讨论判断ATP和ADP相互转化是否是可逆反应? 活动六:阅读教材p64 A TP的利用,总结归纳出A TP的具体应用。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ATP的表述,正确的是( )。 A.ATP包括一分子的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团 B.ATP和葡萄糖都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C.因为生命不能缺少能量,所以ATP可以在细胞内大量储存 D.某些疾病可以利用ATP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2.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中的ATP,发现其含量变 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不可能说明( )。 A.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 B.部分32P标记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C.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3.海洋中的电鳗有放电现象,其电能是( )。 A.由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的 B.由热能转变而来的 C.由光能转变而来的 D.由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来的 4.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会导致细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 ①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K+和Na+②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③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④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5、枪乌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它有巨大的神经细胞,这种神经细胞能像红细胞一样,不断吸收K+。科学家用一种有毒物质使神经细胞中毒,吸收K+的功能就消失。如果注入一 种物质,神经细胞又能恢复吸收K+的功能,一直到这种物质消耗完,请分析这种物质是什么A.淀粉 B.ATP C.葡萄糖 D.麦芽糖 6、ATP―酶―→ADP+Pi+能量,此反应中能量( ) A.可作为贮存能量 B.可为生命活动利用来做功 C.是细胞呼吸中能量的释放 D.是细胞呼吸中能量的转移 7、下列过程中,既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的是( ) A.光合作用 B.无氧呼吸 C.细胞分裂 D.细胞吸水 8、生物体的贮能物质、主要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依次是( ) A.脂肪、糖类和ATP B.脂质、蛋白质和AT PC.脂肪、糖类和ADP D.糖类、脂肪和ATP 9、细胞中合成ATP的途径不包括( ) A.光合作用 B.细胞呼吸 C.蛋白质的合成 D.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10、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 A.ATP在细胞内数量较多 B.ATP中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C.ATP中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D.ATP是生物体内惟一的可以释放能量的化合物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导学案

导学案: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②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重点难点】 1.重点: ①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③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通过阅读教材中相关实例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据已有知识分析图1-1,并结合具体实例绘制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 【教材助读】 1.生命的层次向二个方向延伸: 微观方向:个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水平 宏观方向:个体——种群——群落——系统——生物圈 2.不具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注意:噬菌体为病毒:双链DNA病毒 具细胞结构:单细胞生物、简单多细胞生物、高等多细胞生物 3.SARS与SARS病毒:RNA病毒 导致非典型肺炎的冠状病毒的生命力要比原先预测的要强: 它在人体外一般存活数小时,但在人类排泄物中存活长达4天, 在零摄氏度时甚至可以无限期存活。 根据世界各地一些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非典" 病毒可以在室温情况下在一个塑料表面存活至少24小时,在低 温环境中可以存活更长时间。该病毒在零摄氏度时甚至可以无限 期存活,不过它们在36.9摄氏度时就会死亡。严重急性呼吸道 症候群(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 非典型肺炎的一种。在病症的病原体被确定后,世界卫生组织 (WHO)根据病症的特点而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其实在医学界,人们对2003年发生的这场传染病的名称存在争议,因为已经查明,这种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导学案

2014-2015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全册导学案 目录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导学案 (1) 1.2.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二课时)导学案 (3) 1.2.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导学案 (5)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导学案 (7)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导学案 (9)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导学案 (13)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导学案 (16)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导学案 (19)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导学案 (23)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导学案 (25)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导学案 (28)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导学案 (32)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 (34)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导学案 (35)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学法指导:小组合作交流一对一检查过关 四.学习内容:(看书后填空)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的生命活动 病毒不具有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 2.单细胞的生命活动 单个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等。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 (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目前生物科学微观研究已经进入水平。(2)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的传递和变化。 (3)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和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其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 (4)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它包括五部分。 (5)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结构层次 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大到小依次为:生物圈→→群落→→个体→系统→器官→→细胞。 2.相互关系 (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五.互动探究 探究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阅读课本2页资料分析,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说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具体实例? 【变式训练】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共107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全册共107页) 目录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1课时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课时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1课时 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2课时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第1课时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第2课时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 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课时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课时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1课时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3课时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3课时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 第四节细胞的癌变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本章的知识结构】 【学法指导】 从微观来看,生物学是建立在分子与细胞基础之上的科学。细胞的部分知识,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成分,以细胞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七年级就已经学过。由于间隔的时间过长,学生对这些知识难免遗忘或记忆模糊不清,在高中一年级学习本模块《分子与细胞》时,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介绍构成细胞的化学分子及其化学反应,否则学生就会感觉过于专业,感觉生物学难学,而失去兴趣。 【学习目标】

高一生物必修学案和答案

高一生物必修学案和答案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病毒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 心肌组织 ↗↑↖ 1 概念: 种群是指___________群落是指__________系统是指___________记忆节节清: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

能完成生命活动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变形虫A、一个群落 B、酵母菌 B、一个种群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D、一个生态系统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C、三个种群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羊是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A、个体水平 B、健康人的一滴血 C、一罐鲜酵母培养液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D、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海洋中的全部鱼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导学案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课前自主预习案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细胞学说 (1)创立者:徳国植物学家________和动物学家________。 (2)主要内容 ①________是一个有机体,一切________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________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是由________分裂产生的。 (3)意义:在________这个结构基础上统一了复杂的生物界,揭示了细胞的________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詹森:发明显微镜→观察到______的整体形态 ↓ 罗伯特·虎克:观察________→发现并命名____ ↓ 列文虎克:观察到原生生物、细菌、红细胞、精子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2.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连线]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 (2)生命系统各层次的关系 ①最基本的生命系统:________。

②最大的生命系统:________。 ③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 _。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3)病毒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4)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连线]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课前自主预习案 一、观察细胞 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2.显微结构与亚显微结构 (1)显微结构:____________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2)亚显微结构:________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分类依据[填图] 2.常见原核细胞的结构[据图填空] (1)蓝细菌: ??? 组成:[①]为 ,[⑤]为核糖体生活方式:因其细胞内含有 ,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生物

最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2-P6 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完成一系列_____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 2.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 3.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下列对于细胞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B、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 C、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探究案 探究1: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吗?探究2: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你父母之间是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完整的新生儿的? 探究3:当手被烫到的时候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如果这些细胞中的任何一个遭到破坏还会不会完成缩手反射?

2019高中生物遗传大题(新)导学案

32.(共12分)兴趣小组研究果蝇中的两对相对性状,眼色——红眼和白眼(B 与b 表 示),翅型——卷翅和直翅(A 与a 表示),已知卷翅基因是直翅基因突变而来,且存在纯合致死现象,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突变前直翅基因中,一条链中的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58%,其中鸟嘌呤为27% (2)由杂交组合1、2律。 (3)由杂交组合33的亲本基因型 若用组合1的F 1卷翅果蝇相互交配,则后代中红眼卷翅雄3中翅型相关的遗传图解。 31.(7分) 品系I 猩红眼基因(用A 、a 表示)与品系Ⅱ猩红眼基因(用B 、b 表示)位于果蝇的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与眼色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利用表现型均为猩红眼的纯合果蝇品系I (不含基因B )和品系II (不含基因A )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基因A和基因B都控制猩红眼的出现,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___________定律。由这两对基因与眼色素的关系可知,表现型相同基因型________(一定,不一定)相同。 (2)基因A位于染色体上。纯合品系I猩红眼雄蝇基因型为;纯合深红眼雌蝇基因型为。 (3)让实验I的F1代互交,预期F2代表现型有种。F2雌蝇中猩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31.(7分)狗的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控制皮毛中色素的分布。等位基因a y降低了色素沉积程度,产生沙色的狗;等位基因a t产生斑点的狗;等位基因a s使暗色素在全身均匀分布。等位基因a y、a t、a s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a y对a t 显性、a t对a s显性,则a y对a s也显性,可表示为a y>a t>a s),根据以下系谱图回答问题。 (1)根据该系谱图确定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________。 (2)上述狗皮毛颜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3)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2与Ⅲ3交配产生斑点子代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Ⅱ3和Ⅱ4再生子代个体,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子代皮毛颜色的可能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