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合成宝石 广州大学公选课《宝石鉴定与贸易》
- 格式:ppt
- 大小:2.91 MB
- 文档页数:212
《宝石学与宝石鉴定》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1074901课程名称:宝石学与宝石鉴定/Gemmological and gemstone identification学分:2学分学时32(实验:0上机:0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建议修读学期:6开课单位:冶金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系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矿物学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平时考核与期末成绩相结合,期末考试成绩:笔试或论文,占总评成绩的70%。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宝石学与宝石鉴定》,孟祥振,赵梅芳,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年《宝石学基础教程》,李娅莉,薛秦芳,地质出版社,2002年内容概述:课程系统地讲述天然宝玉石的宝石学特征,重点讲述了10余种常见宝玉石的物理性质、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及鉴定方法;介绍了天然宝石的人工优化方法及其鉴别特征、合成宝石和人造宝石的生产原理、方法及其鉴定;概要介绍了宝石市场与贸易。
《宝石学与宝石鉴定》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74901课程名称:宝石学与宝石鉴定/Gemmological and gemstone identification学分:2学时: 32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建议修读学期:6开课单位:冶金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系课程负责人:先修课程:矿物学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宝石学与宝石鉴定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宝石学基础理论和宝石学专业知识。
系统了解天然宝玉石的宝石学特征,掌握10余种常见宝玉石的物理性质、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及鉴定方法;了解天然宝石的人工优化方法及其鉴别特征、合成宝石和人造宝石的生产原理、方法及其鉴定;了解宝石市场与贸易。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数为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32学时,实验教学为0学时;课程教学共有七章,具体(教学基本要求:A-掌握;B-熟悉;C-了解)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无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采用PowerPoint多媒体教学。
第六节宝石的合成由于天然宝石的资源不断减少,而人们对优质宝石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此人们一方面利用人工的方法制造生产出各种人工宝石。
另一方面对一些缺陷较多,质量欠佳的宝石进行人工的优化处理,提高这些宝石的价值。
这满足了人们对宝石的需求,但也可能由此产生欺诈行为。
因此,了解有关人工宝石和优化处理宝石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宝石的合成(一)概述由于天然宝石资源日益减少,人们一直在试图模拟自然界的条件,用人工的方法生产宝石。
这些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用作首饰及工艺品的材料称为人工宝石。
它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
合成宝石最早始于19世纪。
1837年法国科学家A. 戈丁首先制造出了合成红宝石晶体。
20世纪初,维尔纳叶落归根成功地进行了合成红宝石和合成蓝宝石的商业化生产。
目前,几乎所有的天然宝石都可以用人工的方法合成出来。
并且人工生产宝石的方法不断增多,工艺日趋完善,生产出来的宝石达到了与天然对应宝石真假难辨的程度。
这些人工宝石不具备天然宝石的稀少性,可以大量生产,其价值远远低于天然宝石。
因此区分合成宝石与天然宝石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为此,必须首先了解合成宝石的方法,工艺过程和形成环境等,进而找出它们的鉴定方法和鉴定依据。
(二)合成宝石的主要方法宝石是大都是晶体,宝石的合成的过程就是晶体生长的过程。
晶体的生长有多种方式:从气体中生长晶体、从液体中生长晶体和从固体转变为晶体。
由于作为宝石的晶体要求个体要足够大,且质量好。
因此,通常采用从液体中生长晶体的方式,由此主要有以下两类方法:从熔体中生长宝石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熔体的成分与宝石的成分相同,宝石生长的基本条件是原料加热熔化后,冷却到熔点以下结晶。
因为大部分宝石原料的熔点很高,因此,晶体生长所需的温度很高。
具体的方法包括焰熔法、区熔法、冷坩埚法、提拉法等。
从溶液中生长宝石的方法:这类方法的特点是液体的成分与宝石的成分不同,宝石生长的基本条件是溶液达到过饱和后,晶体从过饱和的溶液结晶出来。
《宝石鉴定与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em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学时:32 学分:2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宝石鉴定与欣赏》是当代大学生通适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它是将地质、矿产、工业、商业、科学、艺术融为一体,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之一。
该课程重点介绍常见宝石的基本特征和鉴别,了解宝石的合成、优化和处理方法及各类宝石的识别特征,及其蕴含其中的人类源远流长的美学意义。
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宝石鉴定与欣赏》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宝、玉石基础知识及常见宝玉石基本特征,了解常用宝石鉴定及其仪器的操作方法,初步具备鉴定未知宝、玉石的能力,对宝石进行一般的综合品质评价,同时能在宝石鉴定、设计、营销、加工和欣赏中品味到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以提高自身的美的宝石文化的修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一、宝石的基本概念二、宝石象征三、宝石的属性四、宝石的价值第二章宝石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第一节宝石的结构第二节宝石的成分第三节宝石的物理特性第四节宝石的分类命名第三章宝石中的内含物第一节包裹体的定义第二节包裹体的分类第三节包裹体的形成机制第四节包裹体的鉴别及鉴定方法第四章宝石的鉴定仪器第一节折射仪第二节分光镜第三节二色镜第四节偏光镜第五节宝石显微镜第六节滤色镜第七节紫外荧光灯第八节反射仪第九节热导仪第五章宝石地质第一节宝石矿床成因和分类第二节宝石矿床的地理分布第三节典型宝石矿床实例第六章宝石各论第一节钻石第二节红、蓝宝石第三节祖母绿和海蓝宝石第四节金绿宝石第五节欧泊第七章玉石各论第一节翡翠第二节软玉第三节独山石第四节岫玉第五节绿松石第六节孔雀石第七节青金石第八节石英质玉石第八章有机宝石第一节珍珠第二节琥珀第三节珊瑚第四节煤精第五节象牙第六节龟甲第七节贝壳第九章合成宝石及其优化处理第一节合成宝石第二节宝石的优化处理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课堂讲授、学生研讨、实习和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
宝玉石鉴定与营销专业教学大纲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严谨的科学作风、健康的体魄,能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现代宝石学理论和技能以及先进科技手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从事宝玉石鉴定和商贸经营管理、首饰加工制作及其管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系统地掌握宝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宝石学、首饰工艺学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从事宝石鉴定和宝石学科学研究、首饰加工制作及经营管理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外语和计算机基础,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系统掌握宝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与宝石学相关的知识。
3、掌握宝石鉴定的基本技能,具有宝石鉴定和检测的初步能力。
4、掌握宝石款式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宝石切磨加工的初步能力。
5、掌握首饰制作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首饰制作的初步能力。
6、了解岩石学的基本知识和鉴定方法,具有从事岩石鉴定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一定的商贸经营知识,具有从事珠宝商贸或珠宝生产经营的初步能力。
8、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自觉培养和锻炼良好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宝石学、珠宝工艺学、材料学主要课程:地质学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宝石学、材料学导论、宝石学鉴定仪器、宝石系统鉴定、贵金属材料学、首饰设计及制作工艺学、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工艺学、中国古玉器与玉文化、工艺美术、珠宝销售、化妆服饰与首饰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机课程设计、珠宝商贸见习、珠宝企业生产实习主要专业实验:宝石鉴定实验、首饰制作实验、宝石切磨实验、电脑首饰设计学制:中专三年授予学历:中专文凭相近专业:地质学专业、材料工程专业、美术专业、商贸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地质学、材料学等学科交叉延伸的产物。
就业领域:毕业生适合到珠宝首饰企业、经贸、质检、旅游、银行等部门从事珠宝首饰商贸、鉴定、加工制作、质量监督与检验、生产管理和科技开发工作。
《宝石鉴定仪器与鉴定方法》教学大纲适用专业:10级珠宝鉴定专业总学时: 128一、课程性质、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针对珠宝鉴定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设。
是一门专业课,旨在要求学生学生熟练掌握宝石鉴定仪器的基本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市场常见宝玉石的基本特征和鉴别方法。
通过仪器的使用,强化各类宝玉石的理解及鉴别。
教学要求:1、本课程为必修课,按照本大纲采用同宝石专业其他专业课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统一考试。
2、本课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大量的实践环节。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结晶学基础知识 4学时基本要求:深入理解晶体、非晶体的定义,晶体的基本性质。
理解单形和聚形,平行连晶与双晶,类质同象与同质多像。
重点:单形和聚形,平行连晶与双晶,类质同象与同质多像。
难点:单形和聚形,平行连晶与双晶,类质同象与同质多像第二章:矿物学基础知识 4学时基本要求:理解矿物与准矿物的定义,了解矿物中水的存在形式、矿物的种的概念、命名及分类。
重点:矿物的分类难点:矿物的分类第三章:晶体光学基础知识 4学时基本要求:理解光的本质,自然光和偏光的定义与区别,掌握光的折射、全反射及双折射。
理解光性均质体与光性非均质体,及光率体。
重点:理解光性均质体与光性非均质体,及光率体。
难点:理解光性均质体与光性非均质体,及光率体。
第四章:宝石的物理性质 4学时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宝石的力学性质、光学性质及其他物理性质。
重点:掌握宝石的力学性质、光学性质及其他物理性质难点:掌握宝石的力学性质、光学性质及其他物理性质第五章:宝石放大镜和宝石显微镜 4(讲授)+12(实验)学时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宝石放大镜和宝石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用途及注意事项。
观察宝石的表面特征和内部结构。
重点:掌握宝石放大镜和宝石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
观察宝石的表面特征和内部结构。
难点:掌握宝石放大镜和宝石显微镜的结构,使用方法。
观察宝石的表面特征和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