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座式单轨车辆共35页
- 格式:ppt
- 大小:3.33 MB
- 文档页数:35
跨座式单轨交通简介跨座式单轨交通简介组员:郭太宇周延张杰李彦君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简介目录第一章跨座式单轨铁路 (1)第二章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特点 (3)第三章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实例讲解 .. 4工程简介 (4)主要技术标准 (5)转向架 (7)轨道梁桥系统 (8)道岔 (12)供电接触网 (12)再生制动吸收装置 (13)控制中心及车辆段 (14)信号 (15)参考文献 (16)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简介第一章跨座式单轨铁路跨座式单轨铁路(Straddle-beam Monorail),就是通过单根轨道梁来支承、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
它能有效利用城市道路空间,爬坡和曲线通过能力强,噪声和景观影响小,是一种独特的中等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单轨铁路通常为高架,高架单轨具有成本低、工期短的优点。
而相对于高架的钢轨地铁而言,高架单轨占地少、污染小、能有效利用道路中央隔离带,适于建筑物密度大的狭窄街区的优点。
此外,单轨列车和轨道容易检查和维修养护。
因而单轨不失为大城市客流中等的交通线路和中等城市主要交通线路的较好选择。
特别是在地形条件复杂,利用其他交通工具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能体现其优越性。
单轨铁路按照走行模式和结构,主要分成两类——悬挂式单轨和跨坐式单轨。
悬挂式单轨铁路(也称空中轨道列车)的列车悬挂在轨道之下。
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是跨座式单轨铁路,列车跨座在路轨之上,两旁盖过路轨。
1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简介跨座式单轨铁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科技革命,但真正达到实用还是在二战以后,相关机电技术成熟的前提下。
1953年,瑞典工业巨头Axel Lennart Wenner-Gren在德国科隆创立了一家名叫ALWEG-Forschung, GmbH的子公司(ALWEG正是Axel Lennart WEnner-Gren姓名的缩写),从事跨座式单轨的设计,1957年建成科隆-菲林根试验线。
开通于1959年的加州迪斯尼单轨线(Disneyland Monorail System)、开通于1962年的西雅图中央线(Seattle CenterMonorail),都是ALWEG的早期作品,这两条线路至今仍在运营。
跨座式单轨交通简介跨座式单轨交通简介组员:***周延张杰李彦君目录第一章跨座式单轨铁路 (1)第二章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特点 (3)第三章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实例讲解 .. 4 工程简介 (4)主要技术标准 (5)转向架 (7)轨道梁桥系统 (8)道岔 (12)供电接触网 (12)再生制动吸收装置 (13)控制中心及车辆段 (14)信号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跨座式单轨铁路跨座式单轨铁路(Straddle-beam Monorail),就是通过单根轨道梁来支承、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
它能有效利用城市道路空间,爬坡和曲线通过能力强,噪声和景观影响小,是一种独特的中等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单轨铁路通常为高架,高架单轨具有成本低、工期短的优点。
而相对于高架的钢轨地铁而言,高架单轨占地少、污染小、能有效利用道路中央隔离带,适于建筑物密度大的狭窄街区的优点。
此外,单轨列车和轨道容易检查和维修养护。
因而单轨不失为大城市客流中等的交通线路和中等城市主要交通线路的较好选择。
特别是在地形条件复杂,利用其他交通工具比较困难的情况下,能体现其优越性。
单轨铁路按照走行模式和结构,主要分成两类——悬挂式单轨和跨坐式单轨。
悬挂式单轨铁路(也称空中轨道列车)的列车悬挂在轨道之下。
另一种较为常见的是跨座式单轨铁路,列车跨座在路轨之上,两旁盖过路轨。
1跨座式单轨铁路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二次科技革命,但真正达到实用还是在二战以后,相关机电技术成熟的前提下。
1953年,瑞典工业巨头Axel Lennart Wenner-Gren在德国科隆创立了一家名叫ALWEG-Forschung, GmbH的子公司(ALWEG正是Axel Lennart WEnner-Gren 姓名的缩写),从事跨座式单轨的设计,1957年建成科隆-菲林根试验线。
开通于1959年的加州迪斯尼单轨线(Disneyland Monorail System)、开通于1962年的西雅图中央线(Seattle Center Monorail),都是ALWEG的早期作品,这两条线路至今仍在运营。
第2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概述2.1 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特点、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2.1.1 跨座式单轨车辆的特点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与普通城轨交通相比,跨座式单轨交通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线路和车辆系统上。
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上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轨道梁和道岔上。
跨座式单轨交通的轨道梁不仅是承重的桥梁结构,约束列车行驶的轨道,同时也是牵引电网,信号系统等设备的载体,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高精度的建筑结构;跨座式单轨道岔是集导向和承重与一体的结构,由可移动的钢制轨道梁、机电控制系统、梁上供电、信号设施等集成。
跨座式单轨车辆一般为4辆、6辆或8辆编组,两头设司机室。
车体采用铝合金大断面挤压型材及板材制造,可以有效减轻车辆自重。
采用防火性能好的材料制造座椅、地板等。
为降低车内噪声,并保持车内温度,在车体四周增加隔热隔声材料,在转向架周围车体下部的裙板上设置隔音壁。
列车采用直流供电,牵引系统与普通城轨列车并无较大差异。
最能体现单轨车结构的特别之处的设计为车体的转向架。
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见图2-1-1)为无摇枕特殊结构的跨座式2轴转向架,车轴为单悬臂固定在转向架上,每根轴上装有2条走行轮,该走行轮为充入氮气的橡胶轮胎。
转向架两侧上方各有2条导向轮,下方各有1条稳定轮,均为充入空气的橡胶轮胎。
图2-1-1 跨座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每辆车有2台转向架,动力转向架的每根轴由2台交流牵引电机驱动,转向架采用中心牵引装置,采用两级减速直角齿轮传动方式,电机到齿轮箱的联轴节为弹性联轴节,齿轮采用飞溅润滑方式,基础制动采用盘形制动。
转向架构架由侧梁、横梁、端梁及导向、稳定车轮的支撑架构成,构架采用钢板焊接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转向架与车体间的悬挂装置为空气弹簧,并装有横向减振器,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及乘坐舒适度。
由于跨座式单轨车辆的转向架装有3种轮胎:走行轮、导向轮及稳定轮,因此它的走行机理与传统的钢轮-钢轨系统完全不同。
跨座式单轨交通简介跨座式单轨交通简介组员:郭太宇周延张杰李彦君目录第一章跨座式单轨铁路 (1)第二章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特色 (3)第三章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实例解说.. 4工程简介 (4)主要技术标准 (5)转向架 (7)轨道梁桥系统 (8)道岔 (12)供电接触网 (12)重生制动汲取装置 (13)控制中心及车辆段 (14)信号 (15)参照文件 (16)第一章跨座式单轨铁路跨座式单轨铁路( Straddle-beam Monorail ),就是经过单根轨道梁来支承、稳固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转的铁路。
它能有效利用城市道路空间,爬坡和曲线经过能力强,噪声和景观影响小,是一种独到的中等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单轨铁路往常为高架,高架单轨拥有成本低、工期短的长处。
而有关于高架的钢轨地铁而言,高架单轨占地少、污染小、能有效利用道路中央隔绝带,适于建筑物密度大的狭小街区的长处。
别的,单轨列车和轨道简单检查和维涵保养。
因此单轨不失为大城市客流中等的交通线路和中等城市主要交通线路的较好选择。
特别是在地形条件复杂,利用其余交通工具比较困难的状况下,能表现其优胜性。
单轨铁路依照走行模式和结构,主要分红两类——悬挂式单轨和跨坐式单轨。
悬挂式单轨铁路(也称空中轨道列车)的列车悬挂在轨道之下。
另一种较为常有的是跨座式单轨铁路,列车跨座在路轨之上,两旁盖过路轨。
1跨座式单轨铁路的发源,最早能够追忆到第二次科技革命,但真实达到适用仍是在二战以后,有关机电技术成熟的前提下。
1953 年,瑞典工业巨头 Axel Lennart Wenner-Gren 在德国科隆创办了一家名叫 ALWEG-Forschung,GmbH的子企业( ALWEG正是 Axel Lennart WEnner-Gren 姓名的缩写),从事跨座式单轨的设计, 1957 年建成科隆 - 菲林根试验线。
开通于 1959 年的加州迪斯尼单轨线( Disneyland Monorail System)、开通于1962 年的西雅图中央线(Seattle Center Monorail ),都是 ALWEG的早期作品,这两条线路到现在仍在营运。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通用技术条件一、引言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它以单轨为支撑,采用悬挂式座舱运输乘客。
本文将介绍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通用技术条件,包括轨道设计、车辆结构、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二、轨道设计1. 轨道布置: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轨道应布置在城市主干道或人口密集区域,以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
2. 轨道类型: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轨道可采用高架、地下或地面等形式,根据具体的城市环境和规划要求进行选择。
3. 轨道结构:轨道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车辆和乘客的重量,并保证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4. 轨道设备:轨道上应设置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电力供应系统等设备,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三、车辆结构1. 座舱设计: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座舱应具备舒适的乘坐空间,座位布局合理,设有扶手和安全带等装置。
2. 车辆外观:车辆外观应美观大方,具备辨识度,同时考虑车辆的气动性能和安全性。
3. 载客容量:车辆应根据运营需求确定载客容量,充分考虑乘客的舒适度和运输效率。
4. 车辆安全:车辆应配备安全装置,如紧急制动装置、防火装置等,以保障乘客的安全。
四、系统设备1. 供电系统: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供电系统应可靠稳定,能够满足车辆的动力需求。
2. 信号系统:信号系统应确保车辆的运行安全,包括列车间的通信、信号灯的控制等功能。
3. 制动系统: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应灵敏可靠,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车。
4.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应能够实现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调度。
五、运营管理1. 运营模式: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运营可采用定时发车、按需发车或混合模式等,根据乘客需求和交通流量进行调整。
2. 乘客服务:运营管理应提供便利的乘客服务,如车站设施、票务系统、信息查询等,以提升乘客体验。
3. 运营安全:对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的运营安全进行全面管理,包括车辆维护、紧急救援等措施。
策划特别30世界轨道交通2020.08跨坐式单轨:城市交通新风潮世界上第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诞生于1888年,由法国人设计,蒸汽机车牵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跨座式单轨技术逐渐完善和成熟。
1952年,德国在科隆成功建造了一条单轨线。
后来美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都修建了这种形式的单轨,其中尤以日本的技术最为成熟,建成的线路最多。
1961年日本引进了单轨交通技术,并利用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契机,建设了羽田机场到浜松町间的单轨线路。
这是单轨第一次由观光旅游交通工具变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一种新方式,从此,其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得以不断完善。
跨坐式单轨具有有效利用城市空间、运行安全、适应地形能力强、环境效应优越、运量适中、工程造价低等优点,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中开始考虑跨座式单轨。
重庆:国内首个采用跨坐式单轨的城市对于想选择跨座式单轨的城市,重庆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它是我国首个采用此种轨道交通制式的城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拥有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营车辆最多、客运量最大的单轨交通系统。
重庆又称“山城”,整个城市建在山地丘陵之上,主城区沿长江、嘉陵江呈组团式分布格局,人口密度大、道路高低起伏、弯道极多。
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无疑是极为严峻的挑战。
经过对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的长期调研,重庆认定了跨座式单轨。
2000年12月5日,轨道交通2号线(跨座式单轨)一期正式开工;2005年6月18日,2号线一期开始正式运营;2006年7月10日,二期开始正式运营;2014年12月30日,南延伸段正式投入运营;2号线的开通大大破解了山城市民的出行难题。
2007年4月,重庆又开工建设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3号线;2011年12月30日,3号线一、二期全线通车运营;2012年12月28日,南延伸段通车运营;2016年12月28日,北延伸段的开通试运营使3号线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