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短文两篇

13短文两篇

13短文两篇
13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

导入语

状元基石,读写背记

晨起悦读

见原书P147 “比较阅读”

推敲题目

1.文题“活板”:即活字板,就是活字印刷术。“板”同“版”。交代了文章说明的对象。

2.文题“核舟记”:“记”有介绍,摹写的意思,是一篇介绍工艺品核舟的说明文。

作者档案

1.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

学家、政治家,文学家。

2.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县)人,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

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

是其代表作。

感知背景

1.沈括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梦溪笔谈》

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是个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作。

2?“核舟”是一件微雕一一在极小的物体上刻成作品,作者通过对它的说明,展现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杰出成就。

双基梳理

状元笔记课文品析

教材课文(不变)

1课文介绍活板,为什么却从雕版说起?

先简介雕版印刷的历史,既可表明活板印刷对于雕版印刷的继承发展关系,也为下文介绍前

所未有的活板印刷术做铺垫。

2为什么要点明发明人毕昇的身份一一布衣?

点明发明人毕昇的身份,意在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3“薄如钱唇”从哪个角度介绍了活字的什么特点?

这个比喻从字模的厚薄的角度写出了字模之薄。

4“字平如砥”这一比喻句有何作用?

这一比喻句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字模的平整,突出制版技术的精妙。

5这句话介绍了活板印刷的什么?

这句话介绍了活板印刷的效能,在于印得越多越快。“极极为神速”生动地说明了活板印刷

的优越性。

活板印刷的技术关键有两板轮换印刷、一字多印、奇字旋刻、分类贮存等7字模为什么用土烧制,而不

用木头刻制?

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疏密,沾水后会高下不平,与药相粘,不可取下。而胶泥字模大小不会变化,且用完后容易取下。

8这一段文字有何作用?

这一段文字交代了活板的下落,与开头“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

11品味“奇巧”一词的作用。

“奇巧”一词总括全文,突出雕刻技艺的精湛的特点。

2从哪儿看得出王叔远的技艺奇巧?

从原材料的微小,表现题材的广泛,艺术构思的巧妙和高超的手艺,都印证了“奇巧”二字。31这句话有何作用?

这句话点明了核舟的来历和核舟的主题,在全文起着桥梁作用,为下文张本,总起下文。

4品味“约”“有奇” “可”“许”的作用。

这些词准确地表现了核舟的大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为什么要介绍左右窗上刻的诗句?

一方面,这些诗句都是引自苏轼作品,这与上文提到的“大苏泛赤壁云”的情景相吻合,表

明核舟的主题,使核舟增添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另一方面,用在如此小的核舟窗户上的这么

多的字,突出工艺的奇巧。

6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

作者先介绍苏东坡,指出他处于三人中间,并且描绘了了他“鹅冠而多髯”的外貌特征,主

要是为了突出他主人的地位,紧扣“大苏泛赤壁”的主题。

7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核舟的“奇巧”?

作者通过对核舟上的三个人物的服装、道具、精神和状态的细腻描写,从核舟的构思、技艺

来表现了核舟的“奇巧”。

8楫为什么是“横卧”的?

楫的横卧,暗示船不在划行,游览者正泛舟江上,漫游赤壁,这正与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

壁”相吻合。

9作者从哪个角度描写舟子的?有何作用?

作者通过描写二舟子的神态,一个粗犷悠闲,一个平静专注,来突出雕刻家的“奇巧”。

1ol这部分内容与大苏泛赤壁的内容关系不大,能否删去?

不能。这部分虽只介绍了题名和篆章,但所刻的文字“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由此可见看

出雕刻家技艺的精湛。另外,题名和篆章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的标志之一,因此这部分

是不可或缺的。

11这句话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统计入手,写核舟上的人、物以及刻字的总数,显示了核

舟的容量之大,所刻的东西之多,表现了核舟的“奇巧”。

|12 |这句话有何作用?

这句话写核舟体积之小,与第二节的“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相照应,同时又

与上文形成对比,文下文“灵怪”句蓄势,突出了雕刻家的“奇巧”。

|13 |这句话有何作用?

收束全文,突出了作者的的赞叹之情。

文下注释

图析课文

写法探讨

难点探究

发散思维(修订)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但也有人认为,活字印刷术,早已过时,不值一提。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素材储备(不变)

状元实践中考演练

语言表达

1.(2011重庆)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①重庆也将欢迎第14个直辖日。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②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将于6月18日至20日演出。据介绍,

③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届时,④这些节目缩展现的宏伟瑰丽的

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90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

(1 )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

(2 )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云南)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B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以1987年的《短篇三题》为起点,他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D ?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阅读拓展

【中考在线】

(2011义乌)阅读下文,回答1―― 4题。

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善(善于、擅长)用矛

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B ?一举而毙(杀死)

D .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

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

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

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

4.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弓手在与小偷决斗中取胜的原因。

家乡的名小吃。

答案专区

语言表达:

1.(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欢迎”改为“迎 ____ 。

(2)第②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将于6月18至20日在重庆人民大礼堂演出”。

(3 )第③处句式杂糅,应改为“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浑厚雄壮的交响乐”或“这次演出

的节目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

(4)第④处成分残缺,应在“打动”后添加“山城人民”或“观众”。

2.C. (A ?杂糅,“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用一个即可。 B ?杂糅,取“主要成分是……等”,或“是由……等配制而成的”,不能将二者糅在一起。D ?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

顿号,“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阅读拓展:

1.C。

2.B。

3?你敢和我在县尉的马前决一死战吗?

4.弓箭手运用智谋,找到突破口,抓住机会,战胜小偷。

写作技巧:

例文:

石宝寨蒸豆腐

凡是到三峡旅游的人,没有不亲口尝一尝素有“江上明珠”之称的石宝寨的名小吃一一蒸豆腐的,没有不饱尝那芳香四溢的石宝寨蒸豆腐文化的。你听,那叫卖蒸豆腐的,唱卖蒸豆腐的,演示制作蒸豆腐的,津津有味吃蒸豆腐的,眉飞色舞谈蒸豆腐的,挥舞彩笔画蒸豆腐的……构成了旅游景点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石宝寨的蒸豆腐色泽黄亮,口感细腻,咸中带甜,清香扑鼻,是重庆三峡旅游线上的一道名小吃。它是怎么制作的呢?

原来,它的制作工序是十分考究。

首先是选料。

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1000 克、泉水5000 克、胆巴若干、纯菜子油500克、大米面200 克,精盐、红糖、辣椒、花椒、胡椒、泡姜、椿树叶、五香、八角、酱油、山西老陈醋等若干,蒜泥、葱花、芫须适量。

其次是制作。第一步:熬制佐料汤。将精盐、红糖、辣椒、花椒、胡椒、泡姜、椿树叶、五香、八角、酱油、山西老陈醋等适量(根据个人口味加减)放入1500 克的泉水中烧开。再用微火烧10 分钟后盛入大碗,备用。

第二步:加工豆腐胚。取2000 克泉水加热后,浸泡黄豆。 3 小时左右,黄豆泡胀后,用石磨磨豆浆。烧开豆浆,用胆巴水徐徐点兑,待出现白生生、嫩嘟嘟的絮状后停止加胆巴水。将豆花舀入铺有包帕(用于滤水)的厢内,加压。待豆腐成型后,把切成正方形的豆腐对角切成三角形,并切成约5 毫米厚的薄形块状,这样制作蒸豆腐的豆腐胚就做好了。

第三步:油炸、浸泡豆腐胚。将500 克菜子油倒入锅内烧开,将豆腐胚放入锅内油炸,豆腐骤起鼓泡,表面显出金黄色的硬壳。便起锅,倒入烧制的佐料汤中,浸泡1-2 小时。

第四步:蒸制蒸豆腐。将浸泡的油炸豆腐抹上一层薄薄的细米面,一块块地依序摆放在竹蒸笼里,大火大汽急蒸。上大气10 分钟后,喷洒两次泉水,再蒸上一个时辰,一股清香

沁人心脾。起笼装盘,再撒上蒜泥、葱花、芫须等。

这样,一盘石宝寨蒸豆腐就制作而成。

石宝寨蒸豆腐相传已有500 年左右的历史。据说,以前是石宝寨上的和尚们觉得素斋难吃,为了改善伙食,庙里一个聪明的小和尚发明的。现在,它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了。

【点评】本文抓住石宝寨蒸豆腐的特点,说明其制作程序,按选料、熬制佐料汤、加工豆腐胚、油炸、浸泡豆腐胚、蒸制蒸豆腐的顺序来说明的。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