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26.21 MB
- 文档页数:89
砌体结构事故分类及处理砌体结构材料的来源广泛、施工方便以及造价低廉而广泛适用于现代结构简单的建筑如住宅、办公楼、学校等。
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筑由于施工单位的疏忽以及黑心的操作,令结构的安全性受到了严重的考验,因此我们不得不更加关注砌体结构的事故分析及处理上。
砌体结构又称为砖混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或者柱作为建筑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其中包括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和墙板砌体,一般情况下,砌体占整个建筑物自重的约1/2,用工量和造价约各占1/3,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材料。
它包括了砖结构、石结构和其他材料的砌块结构。
按照有无配筋分为无筋砌体结构和配筋砌体结构。
这种结构拥有较好的化学性质和稳定性,在保温隔热性能上有着一定的优势。
相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节约水泥和钢筋的用量,并且不需要支模板,节约了钢材,这都是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但是砌体结构也有着自身不可避免的缺陷:自重大、体积大,砌筑工作繁重,砖石砌块和砂浆粘结力弱导致无筋混泥土抗拉能力弱等。
目前,砌体结构所用的砌体大概有烧结砖(1:烧结普通砖;2:烧结多孔砖)、蒸压硅酸盐砖(1:蒸压灰砂砖;2:蒸压粉煤灰砖)、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石材(1:重质岩石;2:轻质岩石)等等。
而所用的砂浆分为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砌筑专用砂浆、非水泥砂浆等。
砌体结构广泛应用于6层以下住宅,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在工业厂房中,也多用于中小型和多层轻工业厂房,以及影剧院、食堂、仓库等建筑的承重结构。
砌体结构的优点主要是1:容易就地取材,砖主要用粘土烧制,石材原来为天然石,砌块则采用的是工业废料----矿渣制作,来源方便价格低廉。
2:砖、石或砌块砌体具有良好的耐火性和较好的耐久性。
3:砌体砌筑时不需要模板和特殊的施工设备,可以节省木材。
新砌筑的砌体上即可承受一定荷载,因而可以连续施工。
在寒冷地区,冬季可用冻结法砌筑,不需特殊的保温措施4:砖墙和砌块墙体能够隔热和保温,节能效果明显。
砌体结构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方法摘要:我国很多建筑工程中,钢筋混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结构施工内容,尤其是砌体结构在很多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砌体结构具有:材料获取方便、制备成本低廉、防火性能好、施工简单便利等优点和特点。
虽然砌体结构拥有很多的优点与特点,比较适合建筑工程使用,但是在砌体质量、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若是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工程事故发生,本文针对砌体结构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砌体结构;工程事故;因素分析;处理方法砌体结构已经在我国的各大小型建筑工程中逐渐扩大应用范围,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施工成本、提升结构性能,良好的应用效果让砌体结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但是由于在砌体结构应用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工程事故,又影响到了其砌体结构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砌体结构工程事故的分析非常重要,并结合现代科学施工技术与科学建筑理论的进步与经验,实施对砌体结构工程事故的处理方法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参考建议。
一、施工方面引起结构质量事故的主要因素1、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材料质量一旦存在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结构质量,进而威胁到建筑工程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安全性。
砌体结构施工也是一样如此,若是在材料选用、调配、拌制等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就会使得材料性能与施工设计中的结构性能要求不相符,进而,在施工后,就会发生结构质量问题,砌体结构的材料适量问题常常表现在结构裂缝、沉降、渗透等方面。
进而结构性能下降,工程故事也就很容易发生了。
目前,有很多建筑工程在材料选用方面因各种原因,如:资金不足、设计不合理或者相关检查工作不到位等,导致材料质量无保证,进而施工质量也不能得到基本保障。
2、施工方法不合理砌体结构工程事故因素,除了材料问题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施工方法的选用与设计。
很多建筑工程中,对施工方法的实际性应用是否适当欠缺考虑,甚至有很多施工人员认为自己的施工经验已经很丰富,对类似的施工一看就懂,所以无需再次查看施工图或者结合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方案重新研究,只需要利用以往的施工方法即可,但事实上,很多施工内容,虽然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每一项建筑工程的具体内容多少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任何施工材料、结构标准以及结构形式的改变,都需要重新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法。
土木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砌体结构姓名:谢哦哦班级:土木09-3班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成绩:日期:2013-3-20工程概况:代县农资公司大楼,砖混7层,面积3998㎡,建于2002年5月~2004年9月,纵长56m,未设变形缝,屋面为多孔板灌缝找平后加小青瓦坡屋面防水,两侧纵长为宽2m现浇屋面板并作排水檐沟使用,当年夏季过后即发现东西两端顶层边套边间纵墙出现约45°斜裂缝。
为此,决定先作石膏试饼观察,及至2003年夏季后裂缝加剧,并由边间向内二三间发展、顶层向六、五层发展。
分析及防治:对于此种事故,处理方法如下:一是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如设隔热层、变形缝;二是增强相关砌体抗力,如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砌,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三是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
在查明施工、设计及现状后即采取了对症措施:①以每套为独立元,将屋面板间正对的每套之间的多孔板端缝,重新切开留缝;②将相对此端缝的现浇檐沟板切缝分开;③将其内一道空斗纵墙干脆拆除改实砌;④在不明显影响结构安全的缝部位,铲除原抹灰后加钢丝网片,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粉刷修补。
一年后再检查未见变化。
经过此事故后,该单位第二幢集资楼,砖混7层,面积6037㎡,建于2004年6月~2007年6月,为防治上述裂缝,在六、七层的两端1/3纵长上加设必要的构造栓,提高砌筑砂浆强度到M5.0,全部实砌处理,至今检查未见此类裂缝出现。
一般而论,砌体结构事故主要以建筑砖砌体裂缝为主,建筑砖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
因此,正确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现就自己通过网上学习谈几点本地区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查处的体会。
建筑砖砌体裂缝一般分为这几类: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特殊砌体材料产生的裂缝,特殊砌体材料产生的裂缝,其它裂缝等。
砌体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砌体结构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砌体结构的优势在于其质量可靠、施工容易、耐久性强。
但在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工程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果不注意安全细节,就容易引发工程事故,给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砌体结构工程事故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处理砌体结构工程事故。
一、砌体结构工程事故案例分析1、砖檐坍塌引发事故某经济住房小区正在进行加建施工,其中包括砖混结构建筑的加建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原有建筑的砖檐面层有裂缝。
施工方判断是因为原建筑檐口未采用预应力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不规范,导致檐口部分负荷过重,形成了裂缝。
施工方对其进行整改。
然而,在整改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致使砖檐的面层发生塌落事故。
事故当时没有导致人员伤亡,但对施工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部分景区砖墙垮塌某旅游景区因砖墙垮塌造成事故,导致5名游客受伤,其中3名游客伤势较重。
该景区较早前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造工程,原有建筑中灰面砖墙作为景区的一部分得到了保留。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墙面出现裂缝。
当时景区的责任人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致使墙面垮塌。
3、建筑工地高空坠物事故该案件发生在一家商场的建筑工地上,施工方使用了砖结构来建筑商场。
在进行高空施工时,有一名工人因未经过严格安全培训,未正确佩戴安全带、未穿戴安全鞋,误操作后从高处坠落,造成头部中重度损伤。
二、处理砌体结构工程事故的方法针对砌体结构工程事故,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1、加强安全培训针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环节,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
这些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安全操作培训、安全带佩戴等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的培训。
2、严格监管现场安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态势需要得到严格的监管。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及时采取监督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病态进行纠正,严格要求施工方承担其安全管理责任。
在施工现场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如临时栏杆、现场警示牌等,让人们提高警觉意识。
砌体结构工程事故分析和处理4.1砖砌体4.1.1结构裂缝4.1.1.1温度收缩裂缝砖砌体结构温度收缩裂缝与全现浇剪力墙结构相似,但不完全相同。
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比砂的小,对于砖屋盖,尤其是大排檐现浇砖屋盖,在温度变化时,砖墙与屋盖间必然较大的剪切变形,因此,除八字形裂缝外,在屋盖与墙体或梁与墙体交界处,还会出现较大的水平裂缝。
另外,无筋砌体的抗拉、抗剪宽度一般都比较大。
4.1.1.2地基不均匀沉降升起的裂缝砌体的抗拉、抗剪温度很低,墙体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一般都比较敏感,两端沉降大于中部时,易出现倒八字裂缝,中部沉降大于两端易出现正八字裂缝,不同形式基础交界面处墙体易出现竖向裂缝,局部软弱地基部位易出现斜向裂缝,对于大窗洞情况,由于地基反力所产生的弯曲拉应力无处承担,易在低层窗台处产生竖向裂缝。
4.1.1.3 施工方法(接槎)不当造成裂缝内外墙交接处留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槎口以砖渣填砌,使用中这些部位极易产生竖向裂缝。
4.1.2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砂浆强度偏低有两种情况,一是砂浆标养试块强度偏低,二是试块强度不低,甚至较高,但砌体中砂浆实际强度偏低。
标养试块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计量不准,或不按配比计量,水泥过期或砂及塑化剂质量低劣等。
由于计量不准,砂浆强度离散性必然偏大。
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现场管理,加强计量控制。
砂浆实际强度偏低比较普遍,也比较复杂,起原因有二,一是现场客观条件与标养条件差异较大,砌筑时未能根据实际条件对砂浆配比做相应的调整,二是人为的弄虚作假,为了省钱,故意少用水泥,但为了应付验收,这样试块另行配制。
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法则观念,严格现场检验制度。
4.1.3 砌体组砌方法错误砖墙面出现数皮砖同缝(通缝、直缝)、里外两张皮。
砖柱采用包心法砌筑,影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
预防措施是,加强工人技术培训,严格按规范方法组砌,缺损砖应分散使用,少用半砖,禁用碎砖。
4.1.4 墙体留槎错误砌墙时随意留直槎,甚至阴槎,构造柱马牙槎不标准,槎口以砖渣填砌,接槎砂浆填塞不严,影响接槎部位砌体强度,降低结构整体性。
内容摘要目前,砌体结构房屋出现各种型式的裂缝,非常常见,其裂缝程度轻重不一,差别很大,轻则影响房屋正常使用和美观,严重的将形成结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工程事故。
通过分析,引起砌体结构裂缝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地基、温度、干缩,也有的是设计、施工、材料的原因。
关键词:工程结构事故分析处理措施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一、砌体裂缝的原因 (2)1、温度变形 (2)2、地基不均匀沉降 (2)3、结构荷载过大或砌体截面过小 (2)4、设计构造不当 (3)5、材料质量不良 (3)6、施工质量低劣 (3)7、其它原因 (3)二、砌体裂缝性质、鉴别 (3)1、裂缝位置 (4)2、裂缝形态特征 (4)3、裂缝出现时间 (5)4、裂缝发展变化 (5)5、建筑物特征和使用条件 (5)6、建筑物的变形 (5)三、砌体裂缝处理原则 (6)1、砌体裂缝是否需要处理的界限 (6)2、裂缝处理界限 (7)四、砌体裂缝处理方法与选择 (8)1、裂缝处理方法分类 (8)2、裂缝处理方法选择 (9)五、砌体裂缝处理与实例 (9)1、砖柱裂缝处理 (9)2、窗间墙裂缝处理 (10)3、砖墙和石墙裂缝处理 (11)六、结论 (14)致谢 (14)参考文献 (14)引言在砌体结构建筑物中,墙体裂缝多有发生,裂缝出现的时间因不同的建筑物而异,有的出现早,有的出现晚,但多发生在新建房屋的1-3年内;缝宽不等,较宽者有,严重者形成贯穿性裂缝。
砌体结构裂缝问题已经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降低了建筑功能,缩短了使用年限,而且对抗震也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在住宅商品化的今天,这个问题已日益引起开发商和居民的普遍关注,因此,如何控制砌体结构房屋墙体开裂的问题是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一、砌体裂缝的原因砌体常见的裂缝现象,分析砌体裂缝原因及代表性1、温度变形因日照及气温变化,不同材料及不同结构部位的变形不一致,同时又存在较强大的约束。
1 前言虽然现在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由于其成本高,施工工艺复杂,大型设备较多,在现阶段的城市发展中,不可能在中小城市及县城中大规模发展,而砌体结构的材料来源广泛,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较简单,可以不用大型机械,能较好地连续施工,还可以大量地节约木材、水泥和钢材,相对造价低廉,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并且由于设计、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原因引发的砌体结构的质量事故也较多,其中砌体出现裂缝是非常普遍的质量事故之一。
砌体中出现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而且还造成房屋渗漏,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也会给房屋使用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在很多情况下,裂缝的发生与发展还是大事故的先兆,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妥善处理。
2 砌体结构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大体上有设计上对房屋的构造处理不当,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收缩和温度的变化,施工质量不合格、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等。
2.1 对房屋的设计和构造处理不当而引起了裂缝有一些砌体结构的房屋的设计图纸应用时未经校核;或者参考了别的图纸,但荷载增加了或截面减少了而未作计算;或者虽然作了计算,但因少算或漏算荷载,使实际设计的砌体承载力不足;也有的虽然进行了墙体总的承载力计算,但忽视了墙体高厚比和局部承压的计算。
如果砌体的承载力不足,则在荷载作用下将出现各种裂缝,以致出现压碎、断裂、倒塌等现象,这类裂缝的出现,很可能导致结构的失效[1]。
预防措施:(1)细心认真地设计。
对拟建砌体结构的房屋,要做到力学模型准确,传力清楚;荷载统计无误;大梁下砌体要设梁垫并进行验算;加强对圈梁的布置和构造柱的设置,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2)裂缝一旦出现,要注意观测裂缝的宽度及长度的发展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如灌缝,封闭等,必要时要进行结构加固,如粘钢、碳纤维等[2]。
2.2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了裂缝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相对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