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工程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与研究
- 格式:ppt
- 大小:267.50 KB
- 文档页数:20
砌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事故的防范与处理一、砌体结构破坏而导致房屋、构筑物倒塌构强度不足和失稳破坏而导致房屋、构筑物倒塌的工程事故,占各类房屋倒塌事故的比例较大。
安全度的不足,往往是造成砖石砌体破坏的首要原因。
由于砌体材料的均质性较差,而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单位或个人轻视、忽视砌体结构的必要强度和稳定性的复核验算,仅凭一般构造要求和经验,或简单套抄其他相似工程的设计图纸资料,来确定砌体的截面尺寸和砖、石、砂浆等材料的强度等级。
这样的设计往往导致砌体结构,特别是砌体中部分砖柱、尺寸较小的窗间墙、大梁屋架支承处的局部强度和稳定性先天不足。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及有关人员没有把好砌体所用砖、石、水泥、砂等材料质量关,是发生砌体质量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例如砖块质量较差,强度等级往往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工程还随意使用旧房拆除下来的杂砖,亦难以达到基本质量要求.至于砂浆用料及配合比的控制,往往缺少严格管理,任凭操作工人在高标号砂浆中随意多加石灰膏;使用拌后搁置时间过长的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砌前砖块浇水不透或干砖砌筑,铺灰过长等均会导致砂浆强度不足和饱满度不够,直接影响砌体强度和稳定性。
另外在我国寒冷地区,砌体冬期施工往往采用冻结法,在砌体解决前没有采取必要的结构卸荷和稳定措施,也极易产生砌体结构变形过大失控倒塌事故。
要防止砌体结构破坏而导致房屋结构的倒塌,首先在于设计质量的把关,特别应重视砌体结构设计中的校对、审核.砌体材料大多数是一些传统材料,但供应商提供的实物质量,有时与其提供的合格证明不符,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对进场后的材料进行复试检验.对砌体质量的验收不能满足于完工后的外观检查,应认真按规范要求,在砌筑过程中对砖的含水率、砂浆稠度、组砌方法及砂浆饱满度等进行监督检查。
合理配备操作人员,减少砌体临时接槎的数量;合理确定工期,控制砌体砌筑速度;避免雨天施工等,都是防止砌体结构强度不足和稳定不够的重要措施。
二、砌体结构裂缝砖石结构砌体裂缝是砖混结构房屋中,量大面广的一种质量通病.砌体结构的严重裂缝会最终导致结构的倒塌,更多的裂缝则会导致墙面的漏水,影响观感和缩短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由于砌体承载力不足,而导致砌体的裂缝,往往出现在荷载较大而集中的大梁、屋架支承处的砌体上,或在截面尺寸较小的窗间墙和砖柱上,缝的形式通常是竖向的,缝的宽度不一定很大,如有砌体材料随裂缝边剥落,则预示着结构可能破坏,应采取必要紧急措施,以防结构坍塌。
砌体结构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方法摘要:我国很多建筑工程中,钢筋混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是建筑工程中最主要的结构施工内容,尤其是砌体结构在很多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砌体结构具有:材料获取方便、制备成本低廉、防火性能好、施工简单便利等优点和特点。
虽然砌体结构拥有很多的优点与特点,比较适合建筑工程使用,但是在砌体质量、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若是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很容易造成工程事故发生,本文针对砌体结构工程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方法进行探析。
关键词:砌体结构;工程事故;因素分析;处理方法砌体结构已经在我国的各大小型建筑工程中逐渐扩大应用范围,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施工成本、提升结构性能,良好的应用效果让砌体结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但是由于在砌体结构应用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工程事故,又影响到了其砌体结构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砌体结构工程事故的分析非常重要,并结合现代科学施工技术与科学建筑理论的进步与经验,实施对砌体结构工程事故的处理方法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参考建议。
一、施工方面引起结构质量事故的主要因素1、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材料质量一旦存在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的结构质量,进而威胁到建筑工程的使用效果与使用安全性。
砌体结构施工也是一样如此,若是在材料选用、调配、拌制等方面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就会使得材料性能与施工设计中的结构性能要求不相符,进而,在施工后,就会发生结构质量问题,砌体结构的材料适量问题常常表现在结构裂缝、沉降、渗透等方面。
进而结构性能下降,工程故事也就很容易发生了。
目前,有很多建筑工程在材料选用方面因各种原因,如:资金不足、设计不合理或者相关检查工作不到位等,导致材料质量无保证,进而施工质量也不能得到基本保障。
2、施工方法不合理砌体结构工程事故因素,除了材料问题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施工方法的选用与设计。
很多建筑工程中,对施工方法的实际性应用是否适当欠缺考虑,甚至有很多施工人员认为自己的施工经验已经很丰富,对类似的施工一看就懂,所以无需再次查看施工图或者结合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方案重新研究,只需要利用以往的施工方法即可,但事实上,很多施工内容,虽然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每一项建筑工程的具体内容多少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任何施工材料、结构标准以及结构形式的改变,都需要重新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法。
土木工程事故分析及处理砌体结构姓名:谢哦哦班级:土木09-3班学院:现代科技学院成绩:日期:2013-3-20工程概况:代县农资公司大楼,砖混7层,面积3998㎡,建于2002年5月~2004年9月,纵长56m,未设变形缝,屋面为多孔板灌缝找平后加小青瓦坡屋面防水,两侧纵长为宽2m现浇屋面板并作排水檐沟使用,当年夏季过后即发现东西两端顶层边套边间纵墙出现约45°斜裂缝。
为此,决定先作石膏试饼观察,及至2003年夏季后裂缝加剧,并由边间向内二三间发展、顶层向六、五层发展。
分析及防治:对于此种事故,处理方法如下:一是减缓消除热胀冷缩动力源,如设隔热层、变形缝;二是增强相关砌体抗力,如提高砂浆强度,提高饱满度,空斗改实砌,加筋砌体,加设构造柱;三是提高抹灰的抗裂能力。
在查明施工、设计及现状后即采取了对症措施:①以每套为独立元,将屋面板间正对的每套之间的多孔板端缝,重新切开留缝;②将相对此端缝的现浇檐沟板切缝分开;③将其内一道空斗纵墙干脆拆除改实砌;④在不明显影响结构安全的缝部位,铲除原抹灰后加钢丝网片,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粉刷修补。
一年后再检查未见变化。
经过此事故后,该单位第二幢集资楼,砖混7层,面积6037㎡,建于2004年6月~2007年6月,为防治上述裂缝,在六、七层的两端1/3纵长上加设必要的构造栓,提高砌筑砂浆强度到M5.0,全部实砌处理,至今检查未见此类裂缝出现。
一般而论,砌体结构事故主要以建筑砖砌体裂缝为主,建筑砖砌体裂缝不仅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而且较普遍,轻微者影响建筑物美观,造成渗漏水,严重者降低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刚度、稳定和整体性、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体倒塌的重大质量事故。
因此,正确分析原因、切实加以防治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现就自己通过网上学习谈几点本地区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查处的体会。
建筑砖砌体裂缝一般分为这几类:温差变形引发的砖砌体裂缝,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特殊砌体材料产生的裂缝,特殊砌体材料产生的裂缝,其它裂缝等。
砌体结构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砌体结构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砌体结构的优势在于其质量可靠、施工容易、耐久性强。
但在建筑工程中,砌体结构工程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果不注意安全细节,就容易引发工程事故,给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砌体结构工程事故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处理砌体结构工程事故。
一、砌体结构工程事故案例分析1、砖檐坍塌引发事故某经济住房小区正在进行加建施工,其中包括砖混结构建筑的加建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原有建筑的砖檐面层有裂缝。
施工方判断是因为原建筑檐口未采用预应力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不规范,导致檐口部分负荷过重,形成了裂缝。
施工方对其进行整改。
然而,在整改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致使砖檐的面层发生塌落事故。
事故当时没有导致人员伤亡,但对施工工程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部分景区砖墙垮塌某旅游景区因砖墙垮塌造成事故,导致5名游客受伤,其中3名游客伤势较重。
该景区较早前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造工程,原有建筑中灰面砖墙作为景区的一部分得到了保留。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墙面出现裂缝。
当时景区的责任人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致使墙面垮塌。
3、建筑工地高空坠物事故该案件发生在一家商场的建筑工地上,施工方使用了砖结构来建筑商场。
在进行高空施工时,有一名工人因未经过严格安全培训,未正确佩戴安全带、未穿戴安全鞋,误操作后从高处坠落,造成头部中重度损伤。
二、处理砌体结构工程事故的方法针对砌体结构工程事故,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
1、加强安全培训针对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环节,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
这些培训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安全操作培训、安全带佩戴等安全知识及操作规程的培训。
2、严格监管现场安全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态势需要得到严格的监管。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及时采取监督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病态进行纠正,严格要求施工方承担其安全管理责任。
在施工现场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如临时栏杆、现场警示牌等,让人们提高警觉意识。
砌筑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砌筑工程在建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砌筑工程中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工程的安全与进度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重点阐述砌筑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
一、墙体开裂墙体开裂是砌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质量事故,主要是由于现场施工不规范、基础不牢固以及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导致的。
一旦发生墙体开裂的质量事故,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实用性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处理措施:1、找出问题,确定开裂的原因;2、进行具体测量,确定开裂的范围和程度;3、重新进行墙面砌筑,并加强基础处理;4、增加钢筋、改进砂浆等措施,使其达到预期质量标准;5、对于特别严重的墙体开裂,要及时请专业施工人员进行处理。
二、表面空鼓表面空鼓是指砌体中的砂浆与砖石松动,从而形成表面空鼓,是砌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表面空鼓的出现容易产生空气、水、蒸汽等有害介质流入内部,从而导致墙体空鼓、开裂,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处理措施:1、发现表面空鼓,立即进行问题归一接纳,查找问题发生的原因;2、清理表面的砂浆和砖石,使用专业设备或人工修复;3、调整砂浆中的成分、配比等,增加粘结力,提高砂浆质量;4、日常监测工作,及时处理现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避免表面空鼓的产生。
三、砂浆开裂砂浆开裂也是比较常见的砌筑工程质量事故,主要原因有:砂浆配比不合理、施工不规范等。
砂浆开裂不仅影响砌体整体的美观和实用性,而且还会导致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下降。
处理措施:1、查找砂浆开裂的原因,并排除问题;2、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技术交流,提高施工水平;3、调整砂浆的材料和配比,提高砂浆的黏合力;4、对严重的砂浆开裂问题,可以采取刮槽、封切等方法进行修理。
四、隔墙斜倾隔墙斜倾是指砌体的垂直度不达标准要求,呈倾斜状态。
隔墙斜倾一般是在砌筑后的一段时间内才会出现,主要原因是施工中墙体的错误砌筑、墙体不牢固等问题所致。
一、工程实例分析济南某五层砌体结构住宅楼位于小清河旁,平面呈“一”字形,东西长37m,南北宽9m,建筑面积1721m,采用无埋深筏板基础。
在建筑场地平整后,先铺C10素混凝土垫层,厚100mm、在其上浇筑C20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筏板厚300mm,在筏板基础上砌砖墙。
当主体工程施工至第五层时,发现东起第五开间中部筏板基础南北向整块横向断裂。
经检查,从勘察报告、设计(依据勘察报告)与施工中均找不到原因,而就是未处理好地基勘察、基础处理与建筑总平面的关系。
对该楼地基土层重新进行勘察,新查明的地基土层与历史变迁如下:(1)表层为杂填土,西半部厚度1、1~2、4m,东半部厚度2、4~5、5m。
(2)第二层为稻壳灰及淤泥层土,其中稻壳灰占70%~80%。
淤泥极为弱:孔隙比高达e=2、12~2、60;液性指数IL=1、57~2、47;天然重度很小,仅为γ=14、3~15、2kN/m3,标准压缩系数a1-2=2、05MPa-1,属于超高压缩性土,厚度2、0~2、9m,分布在场地西半部,杂填土下面。
(3)第三层为淤泥层.厚度为1、3~1、5m。
此淤泥层也分布在场地西半部,场地东半部无此淤泥软弱土层。
(4)第四层为份土及粉细砂层,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4~5m,土质良好。
(5)经深入调查得知该场地原为一南北长70m、东西宽40~50m的水塘。
附近餐饮业用户用稻壳作燃料后将稻灰倾倒在塘内,不久塘被填平,还曾用作烧砖窑场。
该工程开工前半年多方平整场地修建住宅楼。
由于该楼西半部置于原水塘内,东半部位于塘外岸上,塘内外土质突变就是造成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受力不合理断裂,从而导致上部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
本人参与下曾提供四个处理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将住宅楼五层全部拆至四层,并在四层顶部,加设钢筋混凝土封闭圈梁。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东半部场地土质较好,东部四间仍修复至五层。
方案三,保留住宅楼为五层,自上至下拆除基础开裂这一开间,将一幢楼房分成东、西两幢楼。
第四章砌体结构工程质量事故与处理【职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岗位上对常见砌体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由砖、石或砌块组成,并用砂浆粘结而成的砌体,称为砌体结构。
由于砌体结构材料来源广泛施工可以不用大型机械,手工操作比例大,相对造价低廉,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单层或多层建筑大多采用砖、石或砌块墙体与钢筋混凝结构体系。
虽然施工技术比较成熟,但质量事故仍屡见不鲜。
砌体结构工程的质量事故,从现象上看,主要有砌体开裂、砌体酥松脱皮砌体倒塌等。
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综述如下。
○一设计方面主要原因(1)设计马虎,不够细心。
(2)整体方案欠佳,尤其是未注意空旷房屋承载力的降低因素。
(3)有的设计人员注意了墙体总的承载力的计算,但忽视了墙体高厚比和局部承压的计算。
(4)未注意构造要求。
○二施工方面主要原因(1)砌筑质量差。
(2)在墙体上任意开洞,或脚手眼未及时填补或填补不实,过多地削弱了断面。
(3)有的墙体比较高,横墙间距又大,在其未封顶时,未形成整体结构,处于长悬臂状态。
施工中如不注意临时支撑,若遇上大风等不利因素将造成失稳破坏。
(4)材料质量把关不严。
第一节砌体常见裂缝的分析与处理砌体程中最常见的事故是裂缝,它是非常普遍的质量事故之一。
砌体轻微细小裂缝影响外观和使用功能,严重的裂缝影响砌体的承载力,甚至引起倒塌。
在很多情况下裂缝的发生与发展往往是大事故的先兆,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妥善处理。
砌体中发生裂缝的原因主要包括: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不均匀冻胀、温度变化引起的伸缩、地震等灾害作用以及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等5个方面。
○一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一)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裂缝的主要措施(1)合理设置沉降缝。
(2)增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提高墙体的抗剪能力。
(3)加强地基验槽工作,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然后才可以进行基础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