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 6 葫芦丝吹奏 西师大版
- 格式:pptx
- 大小:3.95 MB
- 文档页数:13
葫芦丝教学优质课件.免费全文阅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葫芦丝基础教程》第三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吹奏技巧、音阶练习以及简单的曲子演奏。
重点掌握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吹奏方法以及基础音阶的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掌握吹奏技巧,能正确演奏音阶。
2.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葫芦丝,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音阶的熟练演奏、吹奏技巧的掌握。
重点:葫芦丝演奏姿势、吹奏方法、基础音阶的演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乐教材、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葫芦丝、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葫芦丝演奏的优美旋律,激发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介绍葫芦丝的基本构造。
(2)讲解葫芦丝演奏的姿势、吹奏方法。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 音阶练习:(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基础音阶。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曲子演奏:(1)教师选取一首简单曲子,分解教学。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奏,逐步掌握曲子。
6.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演奏基础音阶。
(2)学生分组演奏曲子,互相观摩、学习。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基本构造2. 演奏姿势与吹奏方法3. 基础音阶4. 曲子演奏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练演奏基础音阶。
(2)演奏本节课学习的曲子。
2. 答案:(1)音阶演奏:要求音准、节奏准确。
(2)曲子演奏:要求流畅、有感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观看葫芦丝演奏视频,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鼓励学生参加葫芦丝社团,提高演奏水平。
葫芦丝、巴乌吹奏学习指南葫芦丝、巴乌是云南少数民族独有的吹奏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傣族、彝族、阿昌族、德昂族、瓦族及白族等少数民族中,是表年男女表达爱慕思恋之情的乐器,它主要的特点是音色“轻、飘、柔”,曲调柔弱纤细、和谐,可用于独奏和合奏;同时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它深受东南亚及海外港澳同胞的赞赏和高度评价,近年来,更有西欧人称葫芦丝为东方的萨克斯,葫芦丝已成为中国民乐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正闪闪发光。
葫芦丝的音域为一个八度一个音,音阶排列(筒音作“5”)3567123(4)56。
目前常用的葫芦丝有D调、C调、B调、G调和F调几种。
吹奏方法:(1)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音孔,拇指托于主管下方。
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五、六音孔,拇指开闭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2)深吸气、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
(3)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气流减少),低音用急吹法(气流加急)。
本调开第三孔作“do”、“l”(筒音作5),表中○表示开孔,●表示闭孔。
详细见这里:/laigao/hulusi.htm/hjohn/study_z_0.htm葫芦丝的演奏姿势1、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①站姿。
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
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
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
目视正前方。
双肩松驰平衡。
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
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②坐姿。
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叉。
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2、关于手型:双手持葫芦丝,左手上右手下,手腕平直,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状。
葫芦丝吹奏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西南师大版六年级音乐上册》中第三章“丝竹之声”的第三节“葫芦丝吹奏”。
具体内容包括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吹奏技巧、音阶练习以及《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的吹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演奏姿势,掌握吹奏技巧,能熟练吹奏简单的旋律。
2.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 通过学习葫芦丝吹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息控制和指法练习。
教学重点: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吹奏技巧以及乐曲吹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教学光盘、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葫芦丝、乐谱、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优美的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
2. 知识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演奏姿势、吹奏技巧等。
3. 互动环节(10分钟)(1)教师示范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2)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纠正吹奏姿势和指法。
4.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音阶练习,示范吹奏,学生跟随练习。
(2)选取一首简单乐曲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跟随吹奏。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首简单乐曲的吹奏,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的基本构造2. 演奏姿势与吹奏技巧3. 音阶练习4. 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
2. 答案:正确吹奏出乐曲旋律,注意音准、节奏、气息控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葫芦丝的基本构造和吹奏技巧掌握较好,但部分学生在气息控制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观看葫芦丝演奏视频,了解更多的葫芦丝曲目和演奏技巧。
组织学生参加葫芦丝社团,提高演奏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气息控制和指法练习。
葫芦丝教学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葫芦丝教程》第五章,主要内容包括:葫芦丝的演奏技巧、葫芦丝曲目的学习以及葫芦丝的基本保养。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如吹、吸、吞、吐等。
2. 通过学习葫芦丝曲目,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使学生了解葫芦丝的基本保养知识,延长乐器使用寿命。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曲目的学习。
难点:葫芦丝演奏技巧的熟练运用和曲目的准确演奏。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丝、乐谱架、音响设备。
学具:葫芦丝、乐谱、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演奏一首葫芦丝曲,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音乐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1. 吹:讲解吹气的正确方法,强调呼吸的控制。
2. 吸:讲解吸气的技巧,注意气流的平稳。
3. 吞:讲解音符的延长技巧,提高音准。
4. 吐:讲解音符的断句技巧,使演奏更具表现力。
三、曲目学习(10分钟)1. 教师演奏曲目,让学生跟随哼唱。
2. 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指法和吹奏技巧。
3. 教师指导,纠正普遍存在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独立吹奏曲目,检验学习效果。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葫芦丝保养知识讲解(5分钟)1. 清洁:讲解清洁葫芦丝的方法,注意避免损伤乐器。
2. 存放:讲解葫芦丝的存放要求,防止乐器受潮。
六、板书设计(5分钟)板书葫芦丝演奏技巧要点,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作业设计:1. 练习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
答案:请学生将曲目熟练演奏,注意掌握葫芦丝的演奏技巧。
2. 葫芦丝保养知识问答。
答案:请学生回答葫芦丝的清洁方法和存放要求。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学会了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了解了葫芦丝的保养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
课后,学生应加强练习,熟练掌握演奏技巧,提高演奏水平。
同时,可开展葫芦丝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