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轨迹基本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427.00 KB
- 文档页数:34
第四章根轨迹法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4-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4-3 广义根轨迹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一、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系统中某个参数从零到无穷变化时,系统闭环特征根在s平面上移动的轨迹。
根指的是闭环特征根(闭环极点)。
根轨迹法是根据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的关系,通过开环传递函数直接分析闭环特征根及系统性能的图解法。
K =0 s 1=0 s 2=-40 < K <1s 1 s 2为不等的负实根K =1s 1=-2 s 2=-21 < K < ∞s 1s2 实部均为-2由根轨迹可知:1)当K =0时,s 1=0,s 2=-1,这两点恰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同时也是闭环特征方程的极点.2)当0<K < 1 时,s 1,2都是负实根,随着k 的增长,s 1从s 平面的原点向左移,s 2从-1点向右移。
3) 当K = 1时, s 1,2= -2,两根重合在一起,此时系统恰好处在临界阻尼状态。
4) 1 <K <∞,s 1,2为共轭复根,它们的实部恒等于-2,虚部随着K 的增大而增大,系统此时为欠阻尼状态。
★在s平面上,用箭头标明K增大时,闭环特征根移动的方向,以数值表明某极点处的增益大小。
有了根轨迹图就可以分析系统的各种性能:(1)稳定性:根轨迹均在s的左半平面,则系统对所有K>0都是稳定的。
(2)稳态性能:如图有一个开环极点(也是闭环极点)s=0。
说明属于I型系统,阶跃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0。
在速度信号V0t作用下,稳态误差为V0/K,在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为∞。
(3)动态性能: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K越大,阻尼比ξ越小,超调量σ%越大。
由此可知:1、利用根轨迹可以直观的分析K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根据性能指标的要求可以很快确定出系统闭环特征根的位置;从而确定出可变参数的大小,便于对系统进行设计。
由以上分析知:根轨迹与系统性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高阶方程很难求解,用直接解闭环特征根的办法来绘制根轨迹是很麻烦的。
根轨迹的知识点总结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了无意识、防御机制、冲突、心理动力学和精神分析过程。
无意识是根轨迹理论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类心灵中存在着一些无法察觉且不能轻易被察觉的思想、欲望和情感。
这些无意识的内容可能源自于童年时期的经历和后天的经历。
防御机制是人类心理保护自我免受无意识冲突的发生的方法,种类有很多,包括了压抑、退行、投射、转移等。
冲突是根轨迹治疗的核心,指的是患者心理内部的不同要求和愿望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一旦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就会引起心理问题和精神压力。
心理动力学是指个体心理过程中的动力,包括了冲突、防御机制和深层心理过程,是根轨迹治疗理论的基础。
精神分析过程是根轨迹理论的治疗过程,包括了自由联想、潜意识材料解析、幻想解析和转移分析等。
根轨迹治疗的技术和方法根轨迹治疗的技术和方法主要包括了精神分析过程中的自由联想、潜意识材料解析、幻想解析和转移分析等。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主要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让患者自由联想来探索其内心的无意识内容。
同时,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自由联想和言语来对患者的潜意识材料进行解析,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内心矛盾和冲突。
同时,治疗师还会对患者的幻想进行解析,帮助其从幻想中发现自己的内心真相。
最后,治疗师会对患者的转移情感进行分析,帮助患者解开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这些方法和技术帮助患者解决内心深层的矛盾和冲突,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根轨迹治疗的应用领域根轨迹治疗主要适用于那些有内心矛盾和冲突,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解决的患者。
其主要应用于心理疾病、人际关系问题、个人成长和发展问题等方面。
心理疾病包括了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
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了婚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朋友关系问题等。
个人成长和发展问题包括了青少年问题、职业发展问题、自我认识问题等。
在这些领域中,根轨迹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找到内心的平衡和和谐,从而使其生活更加健康和愉快。
根轨迹根之和法则根轨迹根之和法则,是关于稳定性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又称为根轨迹闭合原理、罗麦特准则等。
这一方法基于控制系统中特征方程根的位置与稳定性的关系,通过计算根轨迹上的根、开环传输函数等来判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进行系统设计的优化。
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根轨迹是指在$K$的取值变化范围内,控制系统的特征方程在复平面上的轨迹。
这种轨迹可以描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等性能参数。
根轨迹的末端点称为闭环系统的极点。
根轨迹的形状受到开环传输函数的影响。
在计算根轨迹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符号法和数值法。
符号法较为常见,主要用于计算特殊形式的开环传输函数,如一般的一阶、二阶系统、恒定命令输入下的比例积分控制系统等。
而数值法则可以应用于一般形式的开环传输函数。
2. 根轨迹根之和规律的定义在一般的线性控制系统中,根轨迹闭合的必要条件是当特征方程中任意一极点位于左半平面时,闭环系统才是稳定的。
根轨迹根之和规律是指,闭环系统极点的位置可以通过计算开环传输函数的根轨迹上所有极点的和的剩余值($\sum\limits_{i=1}^n\frac{1}{1-KG(s_j)}$)与$-1$的关系来确定。
因为当开环传输函数的根轨迹上所有极点和的剩余值与$-1$相等时,闭环系统的一个极点会在右半平面,在这种情况下该闭环系统不再是稳定的。
在计算开环传输函数的根轨迹上所有根的和时,需要注意开环传输函数$KG(s)$的分子多项式次数不能大于分母多项式的次数,否则,开环传输函数的不稳定极点将不再出现在根轨迹上。
同时,当特征方程根的数量大于等于控制系统自由度时,根轨迹根之和规律无法计算出闭合系统的极点。
此时需要通过其他的方法进行稳定性判断。
3. 根轨迹根之和规律的应用在控制系统设计和稳定性分析中,根轨迹根之和法则是一种常用方法。
在控制器的设计中,可通过该规律确定控制器的增益,使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更高。
此外,在控制系统的分析中,应用根轨迹根之和规律可以快速判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根轨迹分析知识点总结自动控制原理是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而根轨迹分析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根轨迹分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分析方法。
一、根轨迹分析的基本概念根轨迹是描述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随参数变化而在复平面上运动的轨迹。
通过绘制根轨迹图,可以直观地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和频率特性等重要信息。
二、根轨迹的性质1. 根轨迹图是在复平面上绘制的闭合曲线,其中包含了系统的所有极点。
2. 根轨迹出发点(即开环传递函数极点)的数量等于根轨迹终止点(即闭环传递函数极点)的数量。
3. 根轨迹关于实轴对称,即系统的实部极点只存在于实轴的左半平面或右半平面上。
4. 根轨迹通过传递函数零点的个数和位置来确定。
三、根轨迹的画法1. 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2. 根据传递函数的表达式,求得系统的特征方程。
3. 计算特征方程的根,即极点的位置。
4. 绘制根轨迹图,显示系统极点随参数变化的轨迹。
四、根轨迹的稳定性分析1. 若根轨迹通过左半平面(实部为负)的点的个数为奇数,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2. 若根轨迹通过左半平面的点的个数为偶数,则系统是稳定的。
五、根轨迹的频率特性分析1. 根轨迹的形状和分布可以判断系统的阻尼比、振荡频率和衰减时间等性能指标。
2. 根轨迹与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六、根轨迹的应用1. 根据根轨迹可以设计和优化控制系统的参数,使系统具有所需的动态性能。
2. 利用根轨迹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便于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
七、根轨迹分析的注意事项1. 在绘制根轨迹图时,应注意传递函数的极点和零点的位置,以及参数的范围。
2. 在分析根轨迹时,应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动态响应和频率特性等综合因素。
以上就是自动控制原理根轨迹分析的知识点总结。
根轨迹分析作为自动控制原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和设计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