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方言语法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51
粤语语法教程(粤语学习网:)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听、说、读、写是语言的四大技能。
语音、语法、词汇三者的关系可以这样比如一下:“语音”代表一个人的声音,如果说话子正腔圆,自然容易与人沟通。
“语法”就像一个人的骨骼,如果骨架发育正常,身体各部分比例适当,一定站得稳、走得快。
“词汇”就像一个人的肌肉,如果能注意健康、吸取营养、坚持锻炼、肌肉就会丰满结实。
当然,骨肉是不可分离的,就像“词汇”和“语法”不可分割一样。
广州话和普通话都有共同的书面语,虽然广州话和普通话有不少差异,但较明显的差异都反映在口语中。
广州话中口语和书面语差异较大,口语不能直接用书面语表达,但与普通话的语法大部分都一致,我们在这里只教大家这两种语言有差异的基本句型,如果大家认真学会,就差不多掌握了广州话的语法了。
下面仅就普通话与广州话基本句型的差异分析比较。
一、“比”字句和“过”字句比较事物间性状或程度句子,叫做比较句。
普通话表示不等量的比较句主要采用“比”字句句式。
如果把比较的主体记作A,比较的客体(对象)记作B,比较值(性状或程度等)记作X,比字句可记作“A + 比B + X”式。
例如:1. 你比他高。
2. 香港的天气比上海热。
3. 林小姐比李小姐漂亮。
4.他走路比我快。
在以上例句中,都出现表示比较的介调“比”,句首的“你”、“香港的天气”、“林小姐”、“他”为A,“比”后的“他”、“上海”、“李小姐”、“我”为B,“高”、“热”、“漂亮”、“快”为X。
粤方言的比较句不用“A + (比B) + X”式,而用“过”字句,可记作“A + X过+ B”式。
上面 普通话的比字句,粤方言要说成“过”字句。
例如:1. 佢高过我。
(他比我高)2. 香港 天气热过上海。
(香港的天气比上海热)3. 林小姐靓过李小姐。
(林小姐比李小姐漂亮)4.佢行路快过我。
(他走路比我快)反过来说,上述粤方言中的表示比较的“过”字句,如果对译为普通话,就应该用普通话的“比”字句。
广东话初学指南广东话说到底是一种方言,而初学者要学会这种方言也并非易事。
广东话有其特有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真正掌握。
本篇文章将从广东话的基本语音、常用词汇和特色语法三个方面入手,希望能够为广东话初学者提供一些帮助。
一、基本语音广东话的语音相比其他汉语方言来说更为难于学习,这是因为它包含了很多声母、韵母、声调和语音特点。
以下是广东话中最为基本的一些语音:l 平舌音和卷舌音:广东话中有些音节需要平舌发音,有些则需要卷舌发音,像是“sd”和“st”这两个音节需要卷舌发音,而“f”和“h”这两个音节则需要平舌发音;l 轻声:广东话中的轻声发音很特别,而其在语音中的作用也与普通话中的语调不同,语调中使用的也有更多的任务和变化;l 捆音和爆音:这是广东话语音的特点之一,”b”“d”“g”三个辅音里有很多的捆音和爆音,比如“bai”(白)、“dang”(等)、“gong”(港)这些单词。
二、常用词汇广东话与其它详细汉语方言相比,有它独特的词汇表达方式。
以下是几个常用词汇:l 唔该(m?h g?oi):意为“麻烦”或“请”,这个词汇是广东话中最常用的一个短语,用来表达需要别人做什么事情时,比如说“请你借我一支笔就好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唔该你借支笔比我啦”。
l 囖(lō / lo):类似于普通话和四川话中的“啊”,在广东话中常用来作为附加词,表达感叹或疑问的意思;l 呢度(nī d?):意思是“这里”,在广东话中表示你希望某个人或某些物品待在这个地方,比如:“你屋企呢度好舒服。
”三、特色语法广东话的语法也是其与其他方言的重要区别之一。
以下是一些特色语法:l 搭配顺序:在广东话中,与英语和普通话相比,需要注意搭配顺序的变化。
例如,“你做嘢”(你忙碌的做事情)中,“做”和“嘢”这两个单词一定要放在一起,“嘢做”这个顺序是不正确的。
l 表达“还没有”:在广东话中常常用“未”和“冇”来表达“还没有”或“没有”的意思。
广东粤语方言的十大特色广东粤语方言的十大特色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粤语有着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
下面店铺向大家介绍广东粤语方言的十大特色,欢迎参考!一是音调、音节比较丰富。
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粤语有着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
现代普通话只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粤语方言则有九个声调和两个变调。
声调即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九声;还有高平和高升两个变调。
由于音域宽广,朗诵古诗特别上口和押韵。
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的深、心、金、簪四字粤语音同韵,而现代汉语却不同韵,所以用粤语方言更铿锵有声。
二是保持大量的古汉语。
由于汉人入粤很早,就语言方面来说,离开中原越早,保留古汉语的成分就越多。
有些口语词在中原地区消亡了,却保留在粤语方言仲。
如“索气是西晋时的汉语口语,中原地区早不用了,粤语方言一直沿用至今;另一类语词直到今天,还是沿用中原语音来读,如“来”,粤语方言念作“黎”。
粤语方言中很多是古汉语,例如:食(吃)、行(走)、走(跑)、着(穿)、面(脸)、饮(喝)、俾(给)、斟(倒)、怒(骂)、晓(知道)、翼(翅膀)、晏(迟)、滚水(开水)、倾偈(交谈)、下昼(下午)、趁虚(赶集)等等,都是古汉语。
三是与吴越(楚)语言有许多相近之处。
如:须同苏,逃同徒,酒同走,毛同无,早同祖,等等。
粤语称美好事物为“赞”,如今苏州、宁波等地仍用此语。
粤语的“咁多”,实为吴越的“介多”。
粤语自称我们为“我哋”,吴越“侬哋”,“侬”是吴越古音。
吴越语的“黄、王”读音不分,两广的白话也同样如此。
四是特殊词汇很多。
如“菜”叫“餸”,“能干”叫“叻”,“什么”叫“乜嘢”,“睡”叫“瞓”等。
广州人喜爱创造形象生动的俗语和俚语统称为惯用语。
粤语语法:广州话的“噉”和“咁”用法详述-学习资料粤语语法:广州话的“噉”和“咁”用法详述一、“噉”的特点“噉”的主要特点就是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指代动作的方式,也可后加“嘅”放在名词前面,。
经常单独充当状语,也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
1.1“噉”的用法与意义1.11用在动词前指代动作的方式,可表示近指或远指,意思是“这样”或“那样”。
表示远指或近指都用同一个词,只能在对话时靠用手指点来表意。
例如:①写唔啱,写至啱。
(那样写不对,这样写才对。
)②呢包书扎唔扎得实,扎至扎得实。
(这包书这样捆不结实,那样捆才结实。
)1.12用于分句的句首,承接前一分句,表示“那”、“那末”的意思,有连词的作用,例如:①你应承咗嘞,就一言为定啦。
(你答应了,那就一言为定吧。
)②买唔到飞机票,就买火车票啦。
(买不到飞机禀,那就买火车票吧。
)1.13用于比况,表示“那样的”或“似的”、“似地”。
有以下几种格式。
A式:比喻词(词组)+噉+名词(“噉”可以看作“噉嘅”或“噉样嘅”的省略)①佢有一个瓜子面。
(他有一个瓜子似的脸型。
)②咪成日苦瓜面啦!(别整天像苦瓜那样愁眉苦脸!)B式:好似+比喻词(词组)+噉②佢畀雨溚到好似湿水鸡。
(他被雨淋得像落汤鸡似的。
)也可以把“好似”省去。
用“比喻词(词组)+噉”的格式。
③佢一嚿饭,乜嘢都唔会。
(他像一个饭团那样,什么都不会做。
)④佢一碌杉,企喺度唔喐。
(他像一截杉木那样站在那儿不动。
)C式:好似+比喻词(词组)+噉+动词(动词性词组)①佢好似箭标出去。
(他像箭头似地冲出去。
)②大家好似打锣周围揾你。
(大家像打锣似地到处找你。
)③呢个细路哥好似甩绳马骝四围走。
(这个小孩像脱了绳的猴子似地到处跑。
)1.14放在状语与动词之间,相当于普通话的“地”。
①小王笑笑口讲。
(小王笑眯眯地说。
)②大家搏命练。
(大家拚命地练。
)③阿明晚晚开夜车。
(阿明每天晚上加班。
)④何老师朝朝跑步。
(何老师每天早晨跑步。
方言中的语法特征第5组钱颖淇粤语(广府话)词汇的语法特征一、名词1.存在大量与普通话词形不同词义相同的词汇。
例如:老豆(爸爸);妈咪(妈妈);细路仔(小朋友)2.粤语中存在一种“名词+修饰性形容词”的构词方式。
例如:鸡公(公鸡);鸡姆(母鸡)晨早(早晨);晚黑(黑夜)3.名词表示表示复数时,加后缀“哋”。
例如:我哋(我们);你哋(你们);佢哋(他们)4.粤语较多地保留了古汉语的单音词。
例如:台(桌子) ;凳(凳子)女(女儿) ;仔(儿子)衫(衣服) ;裤(裤子) ;鞋(鞋子) ;袜(袜子)5.广府话中的名词一般加“仔、女、佬、婆”等词尾。
例如:凳仔(小凳子)、明仔(小明)、歌仔(歌)*个人以为仔不仅有小的含义,还带有亲昵的意味。
靓女(漂亮的女孩)肥佬(胖男人)肥婆(胖女人)二、动词1.动词前加“唔”组成动词的否定形式。
例如:唔知(不知道)唔系(不是)唔识(不认识)2.能构成“V+唔+V”式并带宾语表示提问。
例如:食唔食饭(吃不吃饭?)做唔做野(做不做事情?)3.动词后加“紧”等表示正在进行时的动态:动词后加“左”等表示完成时的动态。
例如:写紧作业(正在写作业);吃紧饭(正在吃饭)写左作业(已经写了作业);吃左饭(已经吃了饭)4.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常重叠。
①单音动词的重叠(1)AA式:主要的语法作用是表示动作、行力发生的短暂性或尝试性,这点与普通话形容词的单音重叠一样。
例如:睇睇(看看) 揾揾(找找)(2)BBA式:意义上没多大差别,只是增强动作、行为的形象性。
这类是修饰成分重叠。
例如:排排坐、眯眯笑(3)单音动词还可以带一个“下”字重叠,形成“A下A 下”的格式,它表示动作的继续和不停顿地重复进行,例如:睇下睇下跛下跛下讲下讲下有时,这种重叠还可以化为“AA下”式,它表示动作持续进行了一段时间,不是一发即逝的行力。
例如:睇睇下 (看着看着)学学下 (学着学着)注:“AA下”有时也可以变换为“AA贡”,表示动作重复,带有斥责的色彩。
粤语日常用语及语法学习,广东这边很多人外地人,选择接受培训机构进行粤语培训,本网为大家收集了粤语日常用语及一些简单的语法学习,希望大家学习顺利!普通话粤语1、你好!你好!2、你叫什么名字?你叫咩名(啊)?3、谢谢!唔该!多谢嗮!(唔该:别人给自己东西/多谢:thank you,有很大分别!!!)4、对不起/不好意思对唔住/唔好意思。
5、不好意思打扰你一下唔好意思阻你一阵6、在哪里呀?喺边度呀?7、现在是2点。
宜家两点。
8、你在干什么?你喺度做乜?9、你吃饭了没?你食咗饭未?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句顺序、虚词、副词、部分形容词、助词及其放置方式上,复杂而不可或缺的语气助词也是粤语的一个特色。
尽管普通话与粤语在这些语法方面上有少许差别,但主体语法基本相同,都是主-谓-宾式语言,都属于分析语,总体仍有80%^上相似之处。
但粤语和普通话相比具有更加完整的语音体系,而且两者毫无可以通话之处,所以两者肯定是不同的。
倒装形容词后置粤语一些词汇习惯将形容词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词后面,相对汉语普通话而言形成所谓的倒装构词结构,例如北方汉语的“公鸡”在粤语中是“鸡公”,而“椰青”指“青椰子”。
状语后置粤语通常把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副词放在所修饰的词之后,有时甚至放在句末,如:位置粤语现代标准汉语动词之后食多啲。
多吃一些。
唔该嗮你。
非常感谢你。
畀埋佢哋。
全部给他们。
形容词之后唔好睇乜滞。
不太好看。
佢又系衰得滞。
他确实太坏了。
高过头冇用嘅。
太高了没用的。
句末畀二蚊添。
再给三块钱吧。
反序构词其他结构的粤语词汇不少也跟现代汉语普通话字序相反。
例如“秋千”在粤语中是“千秋”、“夜宵”在粤语中是“宵夜”,“拥挤”在粤语中是“挤拥”,“要紧”在粤语中是“紧要”。
倒装句式这种倒置情况亦产生许多特殊句式,例如北方话中“怪不得”,粤语写成“唔怪得”“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
又如北方话中“我先走了”;粤语中为“我行先”。
粤语的各种倒装用法在文言文里很常见,而现代汉语受西方和日本影响比较大,所以粤语不仅在语音上保存了最多的古汉音,还保存了古汉语语法特征。
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但粤语中也存在一些与普通话明显不同的语法结构,以下对粤语中比较有特色的语法结构作简要的解释。
一、副词:粤语是把先字放在后边的,如:你行先你先走我食完饭先睇报纸我先吃了饭再看报纸某些情形广东话会用先字,但普通话不一定用,如:等埋老窦番嚟先食饭等爸爸回来吃饭广东人多数称父亲为老窦。
叫阿爸或爸爸的也有。
以香港现况母亲多叫阿妈或妈咪,也有叫老妈子的。
至于‘老母’这个叫法则较有趣,通常老一辈人才用这个叫法,或是骂人(说粗口)时才会这样问候人家母亲。
我今晚十点先返嚟我今晚十才点回来。
广东话的‘先’字,也有‘才’的意思四、动词‘来’、‘去’:粤语是把来、去名词之前,如:华仔听日去上海。
华仔明天到上海去。
听日=明天。
在广东话中,常对在男性名字后加上‘仔’字。
强仔,明仔,德仔等等。
同样地女孩名字后也可加‘女’字。
珊女,霞女,嫦女等。
这都是对于同辈或晚辈又相熟的朋友才这样叫,而把女孩叫成甚么女也不及把男孩叫成甚么仔的普遍。
几时嚟香港探我?甚么时候到香港来探我?来,在广东话说嚟五、词序比较:广东话普通话A+形容词+过+BA比B+形容词德民高过阿珊德民比阿珊高嘉敏间屋大过咏聪果间嘉敏的房子比咏聪的大香港说的屋是整个居住单位,房是屋内的其中一个间格,如睡房,书房,或由一间大面积的屋,间出几个房间来分租,称为租房。
在国内单位是指工作的地方,香港说的单位,是一栋大厦其中一户。
广东话普通话动词+副词副词+动词你比其它人攞多左几粒糖较其它人多拿了一些糖果食多只鸡翼啦多吃一只鸡翅膀吧睇少啲电视啦少看点电视唔够时间啦,要行快啲先得架啦。
时间很紧迫了,要快点儿走才行。
讲慢啲啦,我听唔清楚。
慢点儿说,我听不清楚。
这类副词,广东话通常是放在动词之后,但日常对话中也可放在动词之前,如:快啲行慢啲走快啲食少啲饮酒广东话普通话A+谓语+副词+BA+比+副词+谓语美宝食多我一碗饭美宝比我多吃一碗饭呢个月同上个月比较,这个月比上个月用少咗50度电。
广州白话日常基本用语
1、你好!你好!
2、你叫什么名字?你叫咩名(啊)?
3、谢谢!唔该!多谢嗮!
4、对不起/不好意思对唔住/唔好意思。
粤语
5、不好意思打扰你一下唔好意思阻你一阵
6、在哪里呀?喺边度呀?
7、现在是2点。
宜家两点。
8、[粤]我系广州人。
[普]我是广州人。
9、[粤]佢边度离嘅?
[普]他从哪儿来?
10、[粤]佢广州离嘅。
[普]他从广州来。
11、[粤]请问你系边度做野啊?
[普]请问你在哪工作?
12、[粤]请睇下,呢个系我卡片。
[普]给你看,这是我的名片。
13、[粤]你离广州几耐啦?[普]你来广州多久了?
14、[粤]我离左好长时间了。
[普]我来了好长时间了。
15、[粤]你识讲广东话吗?[普]你会说广东话吗?。
从语法上比较粤语和普通话的区别Ⅰ语法上话与普通话亦有差别,往往把状语修饰成分置于动词之后。
1、副词后置。
例如:你先看——你睇先:我先走——我行先;我比你多——我多过你,等等。
还有双宾语的词序往往相反,例如:给你笔——畀笔你。
2、二动词‘来’、‘去’,粤语是把来、去名词之前,如:星仔听日去。
而普通话会说成,星仔明天到去。
3、语序比较,比如,粤语会说,你高过a,但是普通话会说,你比a高。
词序上的分别:词序就是指词的先后次序。
这里的词序并不是指在词汇中,语素出现的先后次序,而是指在句式中,词类出现的先后次序。
在普通话与话之间经常出现在词序上的差异,我们可以把这些分别归纳成以下几大类:1. 副词的位置不同:普通话与话在这个词序上的分别十分明显;在普通话里,副词一定会放在动词前面作为状语,没有例外;然而,在话里面,有很多副词是能放在动词后面,例如:话普通话动 + 副副(状) + 动对唔住,我行先对不起,我先走俾多o的啦,咁少o既?多给点吧,怎么这么少哇?讲少o的啦,讲多错多。
少说点吧,说得多错得多。
等埋佢o地,行慢o的啦。
等等他们,慢点走吧。
你出去先,我要锁门你先出去,我要锁门2. 形容词的位置不同在普通话中,形容词往往是用在名词反作为谓语,然而在话中有某些形容词,如:多、少、大、齐等等,经常效在阿词的前面,作为定语,例如:话普通话形(定) + 名名 + 形(谓)多人唔紧要。
人多不要紧。
好生意啦。
生意好啦。
黄先生几好人。
黄先生人挺好。
大风得滞!风太大了!今日真系齐人。
今天人真齐。
3. 双宾语的位置不同宾语是动词的一种连带成份,有时一个动词可以带起两个宾语,如:「他借我两本杂志。
」中的「我」跟「杂志」,这就是双宾语了。
普通话与话在双宾语的先后次序上刚好相反;在普通话里,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构成一名(人宾语)一名(物宾语),而在话则刚好相反,指物的宾语在前,指人的宾语在后,构成一名(物宾语)一名(人宾语)。
第二章:语法粤语语法浅释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但粤语中也存在一些与普通话明显不同的语法结构,以下对粤语中比较有特色的语法结构作简要的解释:一、副词粤语是把先字放在后边的,如:你行先你先走我食完饭先睇报纸我先吃了饭再看报纸某些情形广东话会用先字,但普通话不一定用,如:等埋老窦番嚟先食饭等爸爸回来吃饭广东人多数称父亲为老窦。
叫阿爸或爸爸的也有。
以香港现况母亲多叫阿妈或妈咪,也有叫老妈子的。
至于‘老母’这个叫法则较有趣,通常老一辈人才用这个叫法,或是骂人(说粗口)时才会这样问候人家母亲。
我今晚十点先返嚟我今晚十才点回来。
广东话的“先”字,也有“才”的意思。
二、动词‘来’、‘去’粤语是把来、去名词之前,如:星仔听日去上海。
星仔明天到上海去。
听日=明天。
在广东话中,常对在男性名字后加上“仔”字。
如强仔,明仔,华仔等等。
同样地女孩名字后也可加“女”字。
如珊女,霞女,嫦女等。
这都是对于同辈或晚辈又相熟的朋友才这样叫,而把女孩叫成甚么女也不及把男孩叫成甚么仔的普遍。
几时嚟香港探我?甚么时候到香港来探我?注意:“来”,在广东话中说“嚟”。
三、词序比较广东话普通话A+形容词+过+B A比B+形容词柄泉高过阿珊柄泉比阿珊高嘉琳间屋大过咏聪个间嘉琳的房子比咏聪的大香港说的屋是整个居住单位,房是屋内的其中一个间格,如睡房,书房,或由一间大面积的屋,间出几个房间来分租,称为租房。
在国内单位是指工作的地方,香港说的单位,是一栋大厦其中一户。
广东话普通话动词+副词副词+动词你比其它人攞多左几粒糖你较其它人多拿了一些糖果食多只鸡翼啦多吃一只鸡翅膀吧睇少啲电视啦少看点电视唔够时间啦,要行快啲先得架啦。
时间很紧迫了,要快点儿走才行。
讲慢啲啦,我听唔清楚。
慢点儿说,我听不清楚。
这类副词,广东话通常是放在动词之后,但日常对话中也可放在动词之前,如:快啲行慢啲走快啲食少啲饮酒广东话普通话A+谓语+副词+B A+比+副词+谓语露珠食多我一碗饭露珠比我多吃一碗饭呢个月同上个月比较这个月比上个月用少咗50度电少用了50度电广东话普通话主+动+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主+动+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我买咗本漫画比细佬我给弟弟买了一本连环图漫画是指连环图、小人书。
粤语语法浅释粤语和普通话的语法差异并不算很大,但粤语中也存在一些与普通话明显不同的语法结构,以下对粤语中比较有特色的语法结构作简要的解释:一、副词粤语是把先字放在后边的,如:你行先你先走我食完饭先睇报纸我先吃了饭再看报纸某些情形广东话会用先字,但普通话不一定用,如:等埋老窦番嚟先食饭等爸爸回来吃饭广东人多数称父亲为老窦。
叫阿爸或爸爸的也有。
以香港现况母亲多叫阿妈或妈咪,也有叫老妈子的。
至于‘老母’这个叫法则较有趣,通常老一辈人才用这个叫法,或是骂人(说粗口)时才会这样问候人家母亲。
我今晚十点先返嚟我今晚十才点回来。
广东话的“先”字,也有“才”的意思。
二、动词‘来’、‘去’粤语是把来、去名词之前,如:星仔听日去上海。
星仔明天到上海去。
听日=明天。
在广东话中,常对在男性名字后加上“仔”字。
如强仔,明仔,华仔等等。
同样地女孩名字后也可加“女”字。
如珊女,霞女,嫦女等。
这都是对于同辈或晚辈又相熟的朋友才这样叫,而把女孩叫成甚么女也不及把男孩叫成甚么仔的普遍。
几时嚟香港探我?甚么时候到香港来探我?注意:“来”,在广东话中说“嚟”。
三、词序比较广东话普通话A+形容词+过+B A比B+形容词柄泉高过阿珊柄泉比阿珊高嘉琳间屋大过咏聪个间嘉琳的房子比咏聪的大香港说的屋是整个居住单位,房是屋内的其中一个间格,如睡房,书房,或由一间大面积的屋,间出几个房间来分租,称为租房。
在国内单位是指工作的地方,香港说的单位,是一栋大厦其中一户。
广东话普通话动词+副词副词+动词你比其它人攞多左几粒糖你较其它人多拿了一些糖果食多只鸡翼啦多吃一只鸡翅膀吧睇少啲电视啦少看点电视唔够时间啦,要行快啲先得架啦。
时间很紧迫了,要快点儿走才行。
讲慢啲啦,我听唔清楚。
慢点儿说,我听不清楚。
这类副词,广东话通常是放在动词之后,但日常对话中也可放在动词之前,如:快啲行慢啲走快啲食少啲饮酒广东话普通话A+谓语+副词+B A+比+副词+谓语露珠食多我一碗饭露珠比我多吃一碗饭呢个月同上个月比较这个月比上个月用少咗50度电少用了50度电广东话普通话主+动+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主+动+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我买咗本漫画比细佬我给弟弟买了一本连环图漫画是指连环图、小人书。
常用粤语及粤语语法一.常用词语我(我)你(你)佢(他、她)我哋(我们)你哋(你们)佢哋(他们、她们)人哋(人家)阿爸(爸爸)妈咪、阿妈(妈妈)阿哥(哥哥)阿嫂(嫂嫂)阿爷(爷爷)阿嫲(奶奶)阿公(外公)阿婆(外婆、老婆婆)系(是)呢度(这里)第日(改天、第二天)第次(下次)乜嘢(什么)乜(什么)几多(多少)边(哪)摞(拿)咁好(这么好)不但止(不仅仅)定系(还是)抑或(或者)于是乎(于是)然之后(然后)同(和)为咗(为了)啫(罢了,语气助词)好攰(累) 水氹(水坑;氹还有哄的意思)二.日常用语普通话粤语1、你好!你好!2、你叫什么名字? 你叫咩名(啊)?3、谢谢!唔该!多谢嗮!(唔该:别人给自己东西/多谢:thank you,有很大分别)4、对不起/不好意思对唔住/唔好意思。
5、不好意思打扰你一下唔好意思阻你一阵6、在哪里呀?喺边度呀?7、现在是2点。
宜家两点。
8、你在干什么?你喺度做乜?9、你吃饭了没?你食咗饭未?三.粤语语法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句顺序、虚词、副词、部分形容词、助词及其放置方式上,复杂而不可或缺的语气助词也是粤语的一个特色。
1.倒装形容词后置粤语一些词汇习惯将形容词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词后面,相对汉语普通话而言形成所谓的倒装构词结构,例如北方汉语的“公鸡”在粤语中是“鸡公”,而“椰青”指“青椰子”。
状语后置反序构词其他结构的粤语词汇不少也跟现代汉语普通话字序相反。
例如“秋千”在粤语中是“千秋”、“夜宵”在粤语中是“宵夜”,“拥挤”在粤语中是“挤拥”,“要紧”在粤语中是“紧要”。
倒装句式这种倒置情况亦产生许多特殊句式,例如北方话中“怪不得”,粤语写成“唔怪得”“唔怪之得”或“怪唔之得”。
又如北方话中“我先走了”;粤语中为“我行先”。
趋向动词粤语趋向动词直接接宾语,而现代标准汉语不用。
粤语趋向动词的用法2.并列动词体粤语可以用两个并列动词构成一个动词体,把“紧”、“咗”、“完”、“过”、“下”加在两个并列动词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