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昌先师论形意拳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桂昌先师论形意拳

——记陈全恭师伯在太原市太极拳协会的讲话白建云

四月十号协会请师伯陈全恭讲课,师伯一下车就把写好的《纪念先师李桂昌》的文稿给了我。陈师伯是跟师爷李桂昌学艺时间较长的弟子之一,至今学练内家拳已经四、五十年。师伯虽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但身体健壮,性格开朗,神情豁达,不以长者自贵。最近在摄制推手光碟时,连续运动一个多小时,仍然精神矍铄,身手矫健,力量雄浑,应用自如,鲜明地印证了修炼内家拳的养生效果。

会议由池少斌主持,陈师伯讲授,协会部分会员参加,主题是形意拳。

形意拳的概念。

一、形意拳解

陈师伯首先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形意拳吗?谁能回答一下?”

大家沉默。我一边听师伯讲课一边看师伯的文章,师伯在文章中引用师爷的话说:“国家大事,君臣商议;家族大事,父子商议;学习艺术,就是师徒商议了”。在门内师父、师伯们常常希望弟子提出练拳学拳中的问题,来因势利导,再看师爷的语录,可见教与学在思想上的沟通也是门内很好的一种学风。

陈师伯见大家回答不上来,就开始讲授:“要弄清这个问题,就首先要弄懂什么是形,什么是意,什么是拳。”

邓锋:“形就是动作,意就是思维”。

白建云:“形意拳的‘意’是对身体内的指挥和感觉”。

陈师伯:“大家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从思想上的认识和理论上的角度来表述的,而不是从练形意拳到一定程度的身体感受来描述的。对于这个问题李师父是这样认识的:何为形?何为意?何为拳?发之于外谓之形,含之于内谓意,这是形、意二字的解释。如何成为拳呢?含之于内的意,可发之于外,发之于外的形,可含之于内——如此方为形意拳。白建云:“听师爷对形意拳概念的解释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形意拳的形是拳术中的形体,但又不完全和一般拳术身体表现出的形体一样,而是形体内含有意识,按这种意识表现在形体上,才能成为形意拳的形。而‘意’虽然也是思想意识,但它是对身体内部感觉指挥的思想意识,只有这种对形体指挥的意识能够在身体内部体会时才是形意拳的‘意’;用身体内的意来指挥形成形体运动,用形体运动来表现身体内的意识思想的目的,这种将身体内的意和形体运动高度结合的拳术才可以成为形意拳。

陈师伯:“可以。所以形意拳强调的就是形、意以及形和意高度结合的修炼。所以李师父说:‘形意拳站桩时,目光要远大,眼神放出去。打拳时,目光盯着指尖或拳根,随着拳势而盼顾,但余光仍要照着远方——这都是将意发之于外的训练法’。说得就是身体内意识和形体的结合。他还说:如何将形含之于内,这是老辈拳师不轻传的东西。以炮拳为例,炮拳总是两臂一磕,顶杠而进,有出手没有收手,其实杠出去后,还有个身子向后一纵的动作。这就是炮拳隐蔽的手法。说是个动作,便错了,狠微,甚至不必作出来,心领神会地一下,即可。有此一耸,就出了功夫。这一句看似讲得是拳架,实质是讲身体内部的劲力,讲得是两臂顶杠而进和身体向后一耸劲力相互支撑,讲得是内劲。也就是通过举例炮拳内劲的要求来表现身体内部的意识和形体的结合。

怎么练形意拳

陈师伯:“通过上面的讨论,大家对形意拳的概念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那么怎么来练形意拳呢?”。

白建云:“是先学五行吧?”

陈师伯:“对。但五行、十二形以及单练、对练套路教的主要是练功和实用的拳架,但粗略的会了拳架只能说是个皮毛,最根本的是要出功夫,有了功夫,身体才可能健康,学用招式才能有体能基础,否则就只是空架子。所以李师父说:‘现今学武,总是练套路的多,练功的少。学到拳架的是学生,学到功夫的是徒弟’。那么,为什么要有学生和徒弟的区别呢?其实就是学拳入门没有入门的区别,所以徒弟称入室弟子,而学生还是门外汉。所以学内家拳,会了一些架势后主要的精力应该是练功夫。那么怎么练功夫呢?首先就要对内家拳功夫形成的大致途径有个总体的认识。李师父对这个问题用形意拳做事列有很精炼的描述,就是:‘桩功、慢练、入道’。也就是通过站桩、慢练,引起身体的变化,最后达到体呼吸,到达道家空静虚无的功夫境界”。

怎么站桩

陈师伯:“所以练功夫首先要从站桩做起。但是,桩法有很多,每一个拳势站着不动都可以成为一种桩法。那么,站什么桩好呢?初学还是站三体式比较好”。

徐新民:“混元桩可以吗?”

陈师伯:“不行!不出功夫。要练对,不要走弯路”。

徐新民:“不站桩能不能练成”。

陈师伯:“我没见过。

邓锋:“从师伯刚才讲的形意拳功夫是从桩功、慢练到体呼吸来说,站桩也是练呼吸对吗?”陈师伯:“对!”

邓锋:“站桩是在静止的状态下练呼吸?是不是应该有意识的调节呼吸?”

陈师伯:“是用身体调整呼吸!但意识上不要刻意呼吸”。

邓锋:“那么形意拳功夫和四把、瑜伽一样吗?”

陈师伯:“四把实际就是调整呼吸,瑜伽也要调整呼吸。四把和瑜伽是健身运动,对形意拳功夫有好处”。

白建云:“是不是说四把和瑜伽是一种养身的活动,和武术有区别,不可能产生形意拳技击的功夫,而且修炼呼吸的方式也不同,四把和瑜伽是通过意识来调整呼吸,而形意拳是通过身体的运动来调整呼吸,对吗?”

陈师伯:“对!下面大家说说怎么站桩?”

徐新民:“空静自然,什么也不要想”。

邓锋;“松顺自然,八字诀:顶、扣、圆、敏、抱、垂、曲、挺”。

陈师伯:“大家说的基本对。但松顺自然不是什么也不想,站桩时要求空静是说不要想站桩以外的事,心事要放在自己身体上。所以李师父说:‘形意拳是用身体想,开悟不是脑子明白,而是身体明白。等身体有了悟性,听到一点信息就有反应,就像马挨了一鞭子,体能立刻勃发出来’。所以无论是站桩还是练拳都要通过身体内部来体会师父、拳谱以及自己练拳的意识,而不是空洞无物,这也就是形意拳的‘意’。

“八字诀是对的,是对身体的要求,但是把每一个字的字义记下来,照样去做似乎就变得复杂。李师父对站桩身法的要求就显得更容易掌握,更生动具体,他说:‘你抱过女人没有?

这个抱字,不是两条胳膊使劲,而是抱进怀里,整个身体都要迎上去。这是对站桩拿劲的比喻。拿住这个劲,一站就能滋养人。然后就这样站着,呆着,渐渐就站进去了。站到一定程度,身体一下就开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什么呢?是说站桩并不完全是随其身体的自然去站,而是筋骨要撑住劲力,要撑成一个整体,特别是要抱尾闾,但这个劲力不是肌肉的拙力,而是筋骨的合力。不过要做到这一点也不是很容易的,需要下一番苦功。

“另外,李师父对站桩时训练脊椎也有自己深刻的体会和秘诀,就是“站桩要先正尾椎,从尾椎一节一节脊椎骨顶上去,直到后脑,脊椎自然会反弓,脑袋自然会领起,两臂自然会前伸,然后下巴一钩,手下按,脊椎一节一节退下来。如此反复练习,会有奇效。脊椎就象是一条大龙,它有了劲力,比武时方能有‘神变’。当然要能如此做到,是在身体整个筋骨‘开了’以后才有可能,所以更是不容易的事,但应该知道,作为大家努力的目标。

“还有对站桩中丹田怎么运动也要知道,李师父说:‘丹田不是气沉丹田,要较丹田,肛门一提,气才能沉下来了,否则气沉丹田是句空话,上提下沉这就较上了。较丹田的好处多,学不会较丹田,练不出功夫,等于白练’。这一句告诉了‘气沉丹田’的方法,而且强调了丹田在修炼内家拳功夫中至关成败的重要性。人们常说站桩没有真传就不可能出功夫,甚至于会出毛病,其实李师父对于‘拿劲’脊椎、丹田的这些要求不就真是不肯轻传的秘诀吗!

“同时站桩到一定程度还要有对外的意识。李师父说:‘站桩还要练眼神,人眼光散了,干什么都没劲。站桩要眼毒,不是作出一副狠巴巴的样子,而是老虎盯着猎物时伺机而动的状态,这也不对,因为太紧张,要不紧不慢方为功,肌肉紧张出不了功夫,精神紧张也出不了功夫,站桩时肌肉与精神都要‘软中硬’,眼睛要放于虚空,方为适度’。

“站桩到一定程度还要有战斗的意识。李师父说:‘站桩时,也要动起步趟进,侧身而闪的心思,外表看似不动,其实里面换着身形,要静之又静,长呼长吸,站空了自己。

“对站桩的思维状态李师父也有要求,说:‘无为的要站出灵感才行,有为的得站空了自己才行’。

“这样,经过长时间的站桩,身体就会起变化,就会自然而然产生一些现象,李师父描述说:‘冬天虫子钻在地里死了一般,等到春天,地里生机一起,虫子就活了。站桩要站出这份生机,如虫子复苏般萌动,身上就有了精力’。李师父还说:‘站桩一会后,自然能体会到一种流动感,身上有的地方顺畅,有的地方异样,便缓缓转动,或是抖一抖,直到整体通畅。以外在的形体调整内在的机能。’李师父对站桩这种现象的描述是身体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这种虫子蠕动、流动的感觉是本能的,不是想象产生的。站桩要站出能量来,自然就蠕动了。当然站桩的最初阶段是痛苦的,这种痛苦因人而异,年龄大的人可能痛苦多一点,年龄小的人痛苦小一点;局部肌肉明显的痛苦多一点,肌肉不明显的少一点。但是痛苦会越来越减轻,是有阶段性的,过了这个阶段就舒服了,就入门了,最后就是高度享受,站完桩走起来嗖嗖的,很清利”。

白建云:“站桩过程中的疼痛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骨骼和血管,筋腱别住所造成的,经过调整,顺畅了就不疼痛了”。

陈师伯:“所以在站桩的过程中出现不适时可以缓缓转动或抖一抖,李师父说:‘站桩有一个要点,时常浑身抖一抖。传说狗熊冬眠的时候,隔几天,它就自发性地浑身颤抖,否则僵滞不动,身体要有问题。同样,桩为什么站不下去?就是缺这一抖。很细致,很轻微地抖抖,就能够享受桩功养生了。其实比武发力,也就是这么一抖擞’。这个‘抖’的实质是站桩出现问题时,要松散一下自己的身体。所以李师父要求,‘站完桩要多遛,这一遛也长功夫。遛是站桩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