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版印刷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33
柔性版制版工艺与柔性版的组成广州汉鼎印务有限公司:柔性版,是指柔性版印刷中使用的印版柔性版印刷,原名苯胺印刷,是因使用苯胺染料制成的挥发性液体油墨印刷而得名。
因苯胺印刷油墨有毒,现已改用其它油墨,并定名为柔性版印刷。
柔性版印刷,在60年代前主要使用橡皮凸版。
采用雕刻橡胶或橡胶成型的方法获得印版。
80年代以来,主要使用具有橡胶高弹性、高分辨率版基厚度为1.7mm~7mm的感光树脂版。
(一)柔性版的基本组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柔性版型号很多,但都是由高弹成合物、光引发剂、交联剂、热阻聚剂、增感剂等组分构成。
1.高弹态聚合物主体是高分子的弹性体树脂。
常用的有合成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丁钠橡胶等;聚氨脂弹性体如TDI弹性体,六次甲基双异睛酸弹性体;聚丙烯共聚弹性体如丙丁共聚体、甲丙丁共弹性体等。
由于使用的弹性树脂不同,各种柔性版的弹性、耐磨性、耐溶剂性及显影液都不相同。
2.光引发剂柔性版的感光度取决于光引发剂的性能,一般采用的有安息香醚类、芳香酮类、重氮化合物、蒽蓖类物质等。
3.交联剂常用的有丙烯酸单酯或多酯。
也有用双重氮基化合物或叠氮化合物等。
4.热阻聚剂主要是阻止热聚合反应的发生,提高版材的保存期。
常用的有苯二酚、没食子酸、维生素C等。
5.增感剂主要是提高版材的感光度和扩大感光光谱范围。
一般采用染料,如曙红、亚蓝等。
(二)柔性版的制版工艺柔性版的制版工艺和感光树脂版基本相同,也要经过曝光、显影、干燥、后曝光等过程。
曝光是在晒版机中,将正向阴图底片和柔性版材紧密接触,先进行背面曝光,再进行正面曝不。
曝光时间的长短,对图文部分的耐印力及空白部分的凹陷深度均有影响。
一般商标等印刷品,空白部分的深度约为0.4~0.5mm,印刷厚纸袋的凹陷深度约为1~2mm。
显影是在显影机中,用规定的显影液冲洗,除去版面上未固化的残留物质。
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Cyrel版材,感光层主体材料由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或聚二烯的高弹性聚合物和三羟甲基三丙烯酸酯构成。
柔性版印刷机基本结构和其他印刷机一样,柔性版印刷机也有开卷部分、印刷部分、干燥部分、复卷部分组成。
下面将会以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举例,来对柔性版印刷机的各个构造进行详细的说明。
柔性版印刷机的基本形式简单的说来,柔版印刷机目前分层叠式、机组式、卫星式三种结构。
层叠式柔性版印刷机层叠式是结构最简单,价格最便宜的柔印方式。
也是国内目前柔印市场中占有量最多的一种柔版印刷机。
层叠式(也成叠加式)印刷机是将多个得力的印刷机组一层一层的以上下组合形式装配起来的设备。
在层叠式柔印机中,每一个印刷单元都有各自相应的压印滚筒,其印刷机组相互独立,上下排列,占地面积小。
国内目前此类柔版印刷机最多的聚集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早期由香港企业仿照日本机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跟随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在国内销售。
主要用于手提购物袋、背心袋、简单的服装袋、电子元件外包装等产品的印刷。
由于当时凹版制版时间以及价格方面原因,使得层叠式柔版印刷机以制版时间快、价格便宜、产品单价低等优势得到迅猛发展。
随后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国产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并逐渐替代港商生产的层叠式柔版印刷机。
具不完全统计,珠江三角洲的此类层叠式柔版印刷机超过3000台,从单色、二色到十色不等。
目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有厂家在生产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并经过吸收国外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进入到标签印刷行业。
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
但是其缺点也比较突出,主要是套印精度低,只有±0.5mm,不能用于印刷高精度的包装产品。
速度慢,受结构以及干燥原因,最快70m/min,部分机器单色印刷也能达到100m/min。
图1 层叠式柔版印刷机机组式柔性版印刷机机组式柔版印刷机同目前国内流行的凹版印刷机一样,采用机组排列组合方式。
目前国内外制造商都提出一种平台概念,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随意互换印刷色组或功能色组,达到工艺随意调换的需求,非常灵活。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引进第一台设备至今,中华大地上已经有进口和国产的机组式柔版印刷机超过500台。
在瓦楞纸箱的印刷过程中,根据客户对包装纸箱进行印刷的目的和要求,可选择不同的印刷方式,譬如柔性版印刷、胶版印刷、丝网印刷以及凹版印刷等。
柔性版印刷也简称为柔印,是瓦楞纸箱最常用的一种印刷方式。
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印刷时网纹辊将一定厚度的油墨层均匀地涂布在印版图文部分,然后在压印滚筒压力的作用下,图文部分的油墨层会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形成清晰的图文。
该印刷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效率高、质量好等优点,所以,在包装领域广泛使用。
1 瓦楞纸箱的柔性版印刷工艺及特点由于瓦楞纸板的图案、文字相对较简单,光泽度低;瓦楞纸板的面纸结构疏松,有较强的吸墨性,采用水性油墨印刷有利于快速渗透干燥;水性油墨无毒、无味、且不易燃,既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又安全方便。
因此,瓦楞纸箱的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水性油墨,直接在瓦楞纸板上进行的印刷。
瓦楞纸箱柔性版印刷的工艺流程一般为:图文设计→图像处理→制版→印刷→模切→制箱。
瓦楞纸箱的柔性版印刷主要有以下特点:(1)印刷机结构简单,还可与上光、压痕、开槽、模切、涂胶等工序的相应机械进行联机作业,节约人力物力。
(2)适合大瓦楞纸面印刷,纸面幅宽可达3米以上。
(3)柔性版的弹性变形恰好可以弥补瓦楞纸板的厚度误差与表面的不平度,使着墨均匀,从而提高瓦楞纸板的印刷质量。
(4)采用网纹辊传墨,油墨传递效率高,印版只需轻轻接触瓦楞纸板,油墨几乎全被吸收。
(5)印刷压力轻,印版的耐印力高,可重复使用;并且可以减少瓦楞纸箱强度的降低。
2 柔性版印刷瓦楞纸箱时需注意的问题(1)杜绝满版印刷,因为满版印刷费油墨,难度大,而且废品多。
(2)印刷纸箱的文字要清晰,油墨颜色要饱和。
(3)在印刷过程中,要注意油墨、网点、印刷机幅宽、纸板以及印刷压力等因素的参数。
3 瓦楞纸箱的柔性版印刷中常见故障分析3.1 纸箱图文边缘墨迹过重,中间部分颜色较浅,细小文字不清晰原因:网纹辊的线数与印版的线数不匹配;印版不平整或有磨损;细笔道字网点可能堵死、挂须或是搭笔道;也可能是印版压印过度。
第六章:柔性版制版原理及工艺第五章柔性版制版原理及工艺第一节柔性版印刷概述一、柔性版印刷概念柔性版印刷作为特殊的凸印方法,最后被称为〝苯胺印刷〞,以用苯胺染料制成的挥发性液体油墨而得名。
最后的苯胺印刷出现于20世纪初,事先采用的是手工雕琢橡皮版,只能印制大色块、复杂图案等。
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玻璃纸,不能用凸版、平版印刷,而凹印费用又高,但苯胺印刷可在玻璃纸上印刷,同时又可停止卷筒印刷,所以遭到人们注重。
50年代后,聚乙烯薄膜的出现并少量运用在包装上,又进一步促进了苯胺印刷的开展。
随着苯胺印刷的逐渐成熟,印刷方法、运用设备和油墨不时完善,又研制出新型油墨。
到1952年美国包装学会第十四届学术讨论会上正式将〝苯胺印刷〞改为〝柔性版印刷〞。
我国印刷技术规范术语GB 9851.4-90定义:柔性版印刷是运用柔性版,经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在印刷进程中,油墨从墨槽经输墨辊传到网纹辊上,再传到印版上,经与压印滚筒之间的接触,把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
二、柔性版印刷特点柔性版印刷具有以下特点:1. 运用的是以醇类为主要溶剂的低捻度挥发枯燥型油墨,枯燥速度快,顺应柔印高速多色的印刷。
油墨无污染,属于绿色环保印刷。
2. 柔性版是一种光敏橡胶型的印版,柔软可弯曲并且具有弹性。
肖氏硬度普通在25—60,对油墨的传递性好。
3.采用轻印压停止印刷。
4.承印物十分普遍,而且具有良好的印刷质量。
5.消费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印刷速度高,普通为胶印和凹印的1.5-2倍。
6.投资少,所用设备投资远低于胶印和凹印,而且制版周期短,运输费用低,收益高。
第二节柔性版一、柔性版的来源和开展柔性版的印刷质量在很大水平上取决于柔性版版材的质量,柔性版版材最后来源于橡皮版,有手工雕琢橡皮版和铸造橡皮版,如今运用已十分少。
后来柔性版逐渐向感光树脂版开展,又分为固体感光树脂版和液体感光树脂版。
固体版开展很快,制造印版也十分复杂;液体版可构成不同的硬度、厚度和浮雕深度。
柔性版印刷具有独特的灵活性、经济性,并对保护环境有利,符合食品包装印刷品卫生标准,这也是柔性版印刷工艺在国外发展较快的原因之一。
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胶印比较普及,凹印也已在包装行业占领了很大市场,而柔版印刷这种技术相对来说起步则比较晚,虽然近些年来的确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柔性版制版工艺流程从原稿设计和制版工艺角度来看,柔版印刷工艺自成体系、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其制版工艺流程基本如下:原稿→电子分色或照相→正阴图→背曝光→主曝光→显影冲洗→干燥→后处理→后曝光→贴版跟胶印制版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别:1、可再现的色值范围。
胶印为1%~99%(或2%~98%),柔印为3%~95%。
2、网点扩大(50%处)。
胶印为15%~20%,柔印为30%~40%。
3、加网线数。
胶印一般最高为175线/英寸,而柔印加网线数一般不超过150线/英寸。
分色片的尺寸变形柔性版最明显的特点是具有弹性,当柔性版安装到圆柱形滚筒上之后,印版沿着滚筒表面产生了弯曲变形,这种变形波及到印版表面的图案和文字,使得印刷出来的图文不是设计原稿的正确再现,甚至发生严重的变形。
柔性版装到滚筒上之后在滚筒的周向上产生的这种静态变形(拉伸变形)总是避免不了的。
为了对印刷图像的变形进行补偿,必须要减少晒版负片上相应图文的尺寸。
制版前设计原稿或分色时应该考虑到印版的伸长量,应在原稿中的周向长度尺寸中减去相应值以作补偿,这样印刷出的产品才会符合尺寸要求。
缩版率除了跟版滚筒的半径、双面胶的厚度有关外,还跟版材的厚度有关,平面曝光制作柔性版时,一般采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分色片的缩版率:缩版率(百分比)=K/R×100%其中,R是版滚筒的印刷长度,K取决于所用版材的厚度,举例来说,当版材的厚度为1.70mm时,K值为9.89mm;而当版材的厚度为2.29mm时,则K值为13.56mm。
柔性版网点传递规律1、网点扩大的原因印刷中的网点扩大是不可必免的,造成网点扩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物理原因,或者说是机械原因,在压印的一瞬间,印版网点上的油墨会因为挤压的作用而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造成网点扩大;另外一个原因是光学方面的原因,也就是说网点扩大是由于光的反射作用而引起的,光线在网点墨膜的边缘部分发生散射,从而在视觉产生相当大的网点扩大。
柔性纸箱印刷版材的发展演变介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印刷包装对环保要求的提高,柔性版印刷这些年在全球有了迅速的发展。
在柔性版印刷的范畴里又分了不同的类型,例如:纸箱直接多色印刷,纸箱预印,软包装印刷,薄膜印刷(胶袋、台布等),商标印刷,电子行业的LCD导电液体的涂布等。
以上的柔印,均采用不同的印刷设备,用不同厚度、硬度的版材来印刷不同的承印物。
迄今为止,柔版印刷的产品领域主要是在纸箱、软包装及标签三方面。
三方面是不同的消费品。
瓦楞纸箱印刷逐步向更高层次的多色和网点方向发展。
从柔版版材的使用量来讲,纸箱版占了80%,软包装、标签和其他仅占20%。
根据对近10年来上海纸箱行业的不完全统计,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长。
柔版之所以被纸箱印刷首选,是因为纸箱的表面粗糙,而一般的金属版如胶印铝版或凹印铜版都难于印刷这样的承印物。
柔版印刷最早起源于简单的文字标识,也是纸箱印刷的最佳选择,后来逐渐的将这种印刷方式演变为宽幅面和窄幅面的环保印刷,主要用来印制软包装和商标。
我们看到,柔印版材是一天天的在演变,也使柔印产品更精美,制版更简单快捷方便,更环保。
以下将柔性纸箱版的发展作一简单介绍。
纸箱柔性版的发展演变:手工雕刻橡皮版→铸造橡胶版→感光树脂版(数字版、固体/液体版)→激光直接雕刻橡皮版。
手工雕刻版,制作简单,属于橡胶制品,是把图文转拓在版材正面再用刻刀刻制而成。
这种制版方式只能制作简单的文字和图案,硬度约肖氏20~50度左右。
它的原材料是天然橡胶或者是合成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但是制作的手工技术性特别强,需要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因此这种版的印刷局限性大,只能做较大的字体。
由于是手工雕刻,所以字体出现不规则属于常见的现象。
手工雕刻版用的是低硬度版材,图文的复制具有局限性,不适合网点印刷。
但是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的优点。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简单的单激光头雕刻简单的文字取代手工雕刻。
铸造橡胶版,制作流程是先设计图样,制作成金属凸版,压制凹型纸或金属模版,通过凹型模版压制橡胶版。
柔性版制版原理及工艺1. 引言柔性版制版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制版工艺,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标签印刷、纺织印刷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柔性版制版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流程。
2. 柔性版制版原理柔性版制版采用弹性的柔性版材料,如橡胶版或聚氨酯版,作为版材。
这些柔性版材料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可以适应复杂的印刷表面,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印刷物。
柔性版制版的原理是通过在版材表面覆盖一层印刷油墨,然后将其转移到印刷物上。
柔性版制版的关键原理在于版面。
版面是通过不同的工艺方法制作成的图案或文字,可以刻在橡胶版的表面。
当柔性版与印刷物接触时,印刷油墨会填充到版面的凹槽中,形成印刷图案。
3. 柔性版制版工艺柔性版制版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柔性版制版之前,需要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柔性版材料:橡胶版或聚氨酯版•印刷油墨•版面设计•制版工具:如刀具、雕刻刀等•印刷机3.2 制版制版是柔性版制版的核心步骤。
首先,将柔性版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尺寸,通常与印刷物的大小相适应。
然后,根据版面设计,使用制版工具在柔性版的表面雕刻出相应的图案或文字。
这一步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保证版面的质量和精度。
3.3 油墨调制在制版完成后,需要调制适合印刷要求的油墨。
根据印刷物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油墨配方,并通过搅拌均匀。
3.4 印刷将调制好的油墨涂覆在柔性版的表面。
然后,将印刷物与柔性版接触,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油墨转移到印刷物上。
印刷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印刷速度和压力,以确保印刷质量。
3.5 烘干和固化印刷完成后,印刷物需要进行烘干和固化。
这一步通常通过使用烘干设备或暴露在空气中进行,以使油墨迅速干燥并固化。
4. 总结柔性版制版是一种常用的印刷制版工艺,适用于包装印刷、标签印刷、纺织印刷等行业。
通过使用柔性版材料和制版工具,可以制作出适应不同印刷物尺寸和形状的版面。
柔性版制版的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制版、油墨调制、印刷和烘干和固化等步骤。
柔印版工艺流程
《柔印版工艺流程》
柔印版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称为“柔性印刷”。
在柔印版工艺流程中,主要分为设计、制版、印刷和后处理四个步骤。
首先是设计。
在印刷之前,需要进行设计,确定印刷品的样式、色彩、内容等。
设计师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要求进行设计,确定印刷品的整体风格和布局。
接下来是制版。
制版是柔印版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制版,可以将设计图案转化成印刷版面。
首先,需要制作出版材料,然后通过特殊的工艺将设计图案转移到版面上,形成印刷版。
然后是印刷。
在柔印版工艺中,印刷使用的油墨是通过滚筒印刷的方式来进行的。
在印刷时,油墨会被印刷版传输到印刷品上,形成最终的图案和文字。
最后是后处理。
印刷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处理工艺。
后处理包括切割、装订、上光、烫金等步骤,最终将印刷品做成成品。
在柔印版工艺流程中,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准的操作和耐心的制作。
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精准制版、精湛印刷和周到的后处理,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印刷品。
柔印版工艺流程在印刷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印刷品的制作中。
柔性版印刷实际操作步骤柔性版印刷、胶版印刷、凹版印刷和丝网印刷是普通的四大印刷方式,它们各有千秋。
目前包装印刷工业正向着高品质、精细、多元化方向发展。
但是在胶印和凹印所占比例较大,而柔印在我国起步较晚,特别是高品质印刷方面。
不过,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独特优越的柔性版印刷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具有相当强劲的市场竞争潜力。
印刷设备及印刷技术,是操作整个柔性版印刷的核心,它将体现印刷设备、材料选配、作业制定与操作水准。
正确操作每一个工序,是操作人员必备的基本要求。
通常操作顺序如下:上料卷→送纸→调整纠偏→合理选配网纹辊→上版辊→调节压力→上墨→压印→套准→张力控制→干燥系统→模切→分切→收卷上料卷上料卷之后,料卷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印刷位置,因为贴版纠偏、模切、分节等都是以中心轴为基准的,被印材料应严格按照本台设备的送纸路线穿过各个导纸辊、穿纸后可开动机器让被印材料送纸平稳,调节张力,使被印材料受到一定的平稳张力控制,才能保证套印精度、调整纠偏,使材料在印机及印版中间位置,以确保纠偏动作的灵敏无误。
调节压力柔性版印刷压力的调节,是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印品的精美好坏,印版辊与压印辊之间的间距是一样的,可选用2.08mm(1.7印版+0.38双面胶带)厚度的标准塞尺,使两端各自的塞尺拉动阻力相同,此时的间距就是印刷最理想的压力值(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操作人员的仔细微调,那就需要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来获得最佳的压力值)。
在机器慢速运行下,从第一色组开始合压,首先检查纹辊对版辊的传墨情况,可通过两端的压力系统调至最佳的效果,两辊之间的压力以轻为好,有利于网点网斜正常的传墨,保证图文影像质量和保护印版受损。
其次进行版辊和压力辊的粗调压力,观察其转印情况,材料表面印刷的清晰程度,是转印压力正确与否的印证(注意:这一关键步骤就根据技术人员的经验调整)。
必须克服柔性版印刷压力过大,此为印版的关键所在。
张力控制系统在印刷过程中由张力控制器来控制印刷张力的恒定,是套印准确的关键所以,张力控制系统是任何卷筒印刷机的一个重要机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印品的套印准度,张力控制机构主要设于放料部分,印刷工位和放收料牵引及收卷机构、料卷输出需要阻力,料卷转动有惯性,卷料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张力值,加上印刷速度的拉力牵引,印刷过程中各色组套印对被印材料的阻力使得放卷、印刷、收卷机构的张力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张力控制的大小应视材料的厚薄、质料宽窄来决定。
【包装印刷造纸】柔性版印刷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柔性版印刷柔性版印刷1、定义也常简称为柔版印刷,是包装常用的一种印刷方式。
定义:根据我国印刷技术标准术语GB9851.4-90的定义,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2、方法柔性版印刷是在或聚酯材料上制作出凸出的所需图像镜像的印版——就像是小孩玩耍的土豆印。
油墨转到印版(或印版滚筒)上的用量通过网纹辊进行控制。
印刷表面在旋转过程中和印刷材料接触,从而转印上图文。
3、命名柔性版印刷的命名是因为它原来是用于印刷表面非常不均匀的瓦楞纸板的,需要印版表面和纸板保持接触,因此应该具有很好的柔性。
而且,纸板上未印刷的高点不得印上印版上残馀的油墨,这就要求印版上非图文部分具有足够的深度才能够达到这点要求。
4、发展历史原始的柔性版印刷是非常低劣的。
在最近几十年里,印版材料的改进和印版制版方式得到大幅度改进——通常是照相曝光然後用化学腐蚀,当下采用激光直接雕刻。
全彩色图像的印刷也成为可能的。
柔性版印刷最初被称之为笨胺印刷,起源于二十年代初期的美国,因其使用的苯胺染料油墨有毒,而没有得到发展,此后,油墨制造厂开始使用大家公认且能够接受的色料药剂,于1952年在美国第十四届包装研讨会上被更为名柔性版印刷(FLEXOGRAPHIC PROCESS),在台湾也被翻译为富瑞凸版印刷。
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材料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高分子树脂版材和金属陶瓷网纹辊的问世,促使柔性版印刷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印刷方式,特别是在美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无论是印刷机的制造技术仍是柔印的应用技术都代表了柔性版印刷的最高水平。
美国国内市场所见到的大部分商品包装几乎都是柔性版印刷产品。
据统计,目前在美国国内柔性版印刷的市场份额在软包装印刷领域占70%;在标签印刷领域占85%;在瓦楞纸印刷领域占98%;在纸盒印刷领域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