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系数检测方法之热箱法
- 格式:doc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3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研究总结。
1. 引言随着能源和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建筑节能将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国策。
传热系数是建筑热工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建筑构件(如门、窗等)的传热系数,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其进行测试。
而建筑围护结构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其传热系数需要现场检测才能确定。
通过检测建筑的实际传热性能,来判定建筑保温隔热系统的产品、技术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以此来鉴定新系统的产品、技术的优缺点等,同时对分析建筑物实际运行中的能耗状况和施工过程的偏差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注重对热流计法研究总结。
2.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方法目前对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热流计法、热箱法、控温箱热流计法和常功率平面热源法。
2.1热流计法。
(1)热流计法原理[1]。
热流计法是利用温差和热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传热系数的测定。
通常的做法是用热流计、热电偶在现场检测出被测围护结构的热流密度以及内、外表面温度,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得出建筑物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如图1)。
计算公式如下:(2)热流计法特点。
热流计法的核心是测量通过被测对象的热流,并假定传热为一维。
否则,热流有分量,计算出的被测物的热阻偏小,传热系数就偏大。
该方法是国家检测标准首选的方法,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用在现场测试有严重的局限性。
因为使用该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在采暖期才能进行测试,我国的现实情况是有些地区基本不采暖、采暖地区的有些工程又在非采暖期竣工等,这样就限制了它的使用。
在计算时所用到的内外墙表面换热系数受环境(温度、风速、辐射等)的影响显著。
如文献[2]对实验用房进行了不同风速的情况下,外墙表面换热系数A 的研究,结果表明外环境(风速)对外墙表面换热系数的影响很大(如表1)。
文献[3][4]就其它环境(如雨水和太阳辐射等)条件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影响也作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也有较大的影响。
50厚岩棉板传热系数1. 引言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保温材料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岩棉板作为一种常见的保温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和防火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墙体、屋顶、地板等部位。
而岩棉板的传热系数是评价其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针对50厚岩棉板的传热系数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2. 传热系数的定义传热系数(thermal transmittance coefficient),简称U值,是衡量材料导热性能的指标。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单位温度差下通过材料传递的热量。
传热系数越小,说明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3. 50厚岩棉板50厚岩棉板是一种以天然玄武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温材料。
它通过高温融化玄武岩并加入适量结合剂后制成纤维状,再经过成型、固化等工艺加工而成。
50厚岩棉板具有密度均匀、导热系数低、耐高温、吸声降噪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领域。
4. 传热机制50厚岩棉板的传热机制主要包括导热传导和辐射传热两种方式。
4.1 导热传导导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碰撞和能量的传递而进行的。
50厚岩棉板由于其纤维结构的特殊性,纤维之间存在大量的空隙,这些空隙可以阻碍热量的传递,从而降低了材料的导热性能。
4.2 辐射传热辐射传热是指物体通过发射和吸收电磁波来进行能量交换。
50厚岩棉板表面通常涂有一层辐射反射层,可以有效地减少辐射传热。
这种反射层能够将大部分来自外界的辐射能反射回去,减少了热量的吸收和传递。
5. 传热系数的测试方法为了准确地评估50厚岩棉板的传热性能,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试方法进行测定。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热流计法和热箱法。
5.1 热流计法热流计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通过在材料上施加一定温度差,测量通过样品传递的热量,从而计算出材料的导热系数。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测试。
5.2 热箱法热箱法是一种间接测量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保温板材的传热系数保温板材作为建筑材料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其传热系数是评价其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定义、测定方法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保温板材的传热系数。
一、定义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传导热量通过单位温度差时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为(W/(m·K))。
传热系数越小,说明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好。
二、测定方法1. 热盒法:热盒法是用于测定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两个端面温度不同的热盒中放置被测材料,利用测量端面温度差和热流量来计算热传导系数。
2. 直线热源法:直线热源法是通过将热源置于保温板上一直线状,测量两端温度差和热流量来计算传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热传导系数较大的材料。
3. 夹胶法:夹胶法是将被测材料夹入两块金属板之间,利用热流量和温度差来计算传热系数。
该方法适用于热传导系数较小的材料。
三、影响因素1. 材料的导热性:材料的导热性直接影响着传热系数的大小。
常见的保温板材如聚苯板、聚氨酯板等导热性较小,传热系数相对较低。
2. 厚度:保温板材的厚度也是影响传热系数的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保温板材越厚,传热系数就越小,保温性能越好。
3. 密度:保温板材的密度对传热系数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密度越大,传热系数越小,保温性能越好。
4. 湿度:保温板材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其热传导系数会发生变化。
湿度越大,保温板材的传热系数会增大,保温性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保温板材的传热系数是评判其保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准确地得出传热系数的数值,并根据影响因素来调整材料的保温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选择合适的保温板材,确保建筑物的保温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建筑外窗(包括天窗以及阳台门上部镶嵌玻璃部分,不包括阳台门下部不透明部分)的保温性能的检测及分级。
检测依据:《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2检测方法1原理本标准基于稳定传热原理,采用标定热箱法检测窗户保温性能。
试件一侧为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冬季室内气候条件,另一侧为冷箱,模拟冬季室外气候条件。
在对试件缝隙进行密封处理,试件两侧各自保持稳定的空气温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条件下,测量热箱中电暖气的发热量,减去通过热箱外壁和试件框的热损失〔两者均由标定试验确定,见附录A (标准的附录)),除以试件面积与两侧空气温差的乘积,即可计算出试件的传热系数K值。
2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主要由热箱、冷箱、试件框和环境空间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2.1热箱2.1.1热箱开口尺寸不宜小于210OmmX240Omm(宽义高),进深不宜小于2000mmo2.1.2热箱外壁构造应是热均匀体,其热阻值不得小于3.5(m2∙K)∕W o2.1.3热箱内表面的总的半球发射率ε值应大于0.85o1一热箱;2—冷箱;3—试件框;4—电暖气;5—试件;6-隔风板;7一风机;8—蒸发器;9—加热器;10一环境空间;11一空调器;12—冷冻机图1检测装置示意图2.2冷箱2.2.1冷箱开口尺寸应与试件框外边缘尺寸相同,进深以能容纳制冷、加热及气流组织设备为宜。
2.2.2冷箱外壁应采用不透气的保温材料,其热阻值不得小于3.5(m2∙K)∕W,内表面应采用不吸水耐腐蚀的材料。
2.2.3冷箱通过安装在冷箱内的蒸发器或引入冷空气进行降温。
2.2.4利用隔风板和风机进行强迫对流,形成沿试件表面自上而下的均匀气流,隔风板与试件框冷侧表面距离宜能调节。
2.2.5隔风板宜采用热阻不小于1.0(m2∙K)∕W的板材,隔风板面向试件的表面,其总的半球发射率值应大于0.85。
隔风板的宽度与冷箱内净宽度相同。
2.2.6蒸发器下部应设置排水孔或盛水盘。
传热系数检测方法之热箱法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兰州瑞洋建筑节能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田斌守2、功率法(就是俗称的热箱法)2.1热箱法原理热箱法是基于一维稳态传热的原理,在试件两侧的箱体(热箱和冷箱)内,分别建立所需的温度、风速和辐射条件,达到稳定状态后,测量空气温度、试件和箱体内壁的表面温度及输入到计量箱的功率,就可以根据公式(2)计算出试件的热传递性质——传热系数。
因为要检测通过被测对象的热量,因此要把传向别处的热量进行剔除,这样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标定热箱法和防护热箱法。
)(e i T T A Q k -= (2) 其中: K 为传热系数,W/(m 2.K);Q 为通过试件功率,W ;A 为热箱开口面积,m 2;Ti 热箱空气温度,K 或℃;Te 冷箱空气温度,K 或℃。
2.1.1标定热箱法原理检测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
将标定热箱法的装置置于一个温度受到控制的空间内,该空间的温度可与计量箱内部的温度不同。
采用高比热阻的箱壁使得流过箱壁的热流量Q 3尽量小。
输入的总功率Q p 应根据箱壁热流量Q 3和侧面迂回热损Q 4进行修正。
Q 3 和Q 4应该用已知比热阻的试件进行标定,标定试件的厚度、比热阻范围应同被测试件的范围相同,其温度范围亦应与被测试件试验的温度范围相同。
用公式(3)计算被测试件的热阻、传热阻和传热系数。
⎪⎭⎪⎬⎫-=-=--=)(//)(11431ne ni se si p T T A Q K Q T T A R Q Q Q Q (3)式中 Q p 为输入的总功率,W ;Q 1为通过试件的功率,W ;Q 2为试件内不平衡热流,W ;Q 3为箱壁热流量,W ;Q 4为侧面迂回热损,W ;A 为热箱开口面积,m 2;T si 为试件热侧表面温度,KT se 为试件冷侧表面温度,K ;T ni 为试件热侧环境温度,K ;T ne 为试件冷侧环境温度,K图2 实验室标定热箱法原理示意图2.1.2防护热箱法原理防护热箱法检测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
热箱法测构件总传热系数时的温差热箱法是一种常用的用于测量构件总传热系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构件表面放置一个恒温箱,用来提供一个恒定的温度场。
通过测量箱内的温度变化,可以计算出构件的总传热系数。
其中,温差是热箱法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热箱法实验中,为了得到准确的构件总传热系数,需要控制好温差的大小。
温差过大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增大,而温差过小则会影响测量的灵敏度。
因此,选择合适的温差是非常关键的。
要根据构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温差的范围。
一般来说,温差的选择应该考虑构件的厚度、材料的导热性质以及实验室条件等因素。
如果构件较薄或导热性较高,温差可以适当减小;如果构件较厚或导热性较低,温差则可以适当增大。
要注意保持温差的稳定性。
在实验过程中,温差的波动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温差的稳定。
例如,可以加入适量的保温材料来减小温差的变化,或者使用恒温设备来保持箱内温度的稳定。
还需要注意温差的均匀性。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证温差的均匀分布,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可以在箱内设置风扇或搅拌器来增加空气的对流,避免温差集中在局部区域。
在进行热箱法测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温差的调整。
一般来说,初次实验时可以选择一个较小的温差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测量结果来调整温差的大小,直至得到满意的测量结果。
温差是热箱法测量构件总传热系数时的重要参数。
通过选择合适的温差范围、保持温差的稳定性和均匀分布,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构件的特点和实验条件来确定温差的大小,并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进行调整。
只有在合适的温差条件下,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构件总传热系数。
热箱法测构件总传热系数时的温差热箱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传热性能的方法,其中测量构件总传热系数需要计算温差。
下面将以简体中文为您介绍热箱法测量构件总传热系数时的温差。
一、热箱法简介热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的表面温度差和传热功率来计算材料总传热系数的方法。
具体的实验装置包括热源、热箱、热电偶、热量计和温差计等组成。
通过控制热源的加热功率,测量热源和热箱内外表面的温度差,以及通过热量计测量热源所释放的热量,可以计算出构件总传热系数。
二、测量温差的原理在热箱法测量构件总传热系数时,测量的关键是确定热源和热箱内表面的温差。
根据传热学的基本原理,传热存在温度差。
在热箱法中,通过控制热源的加热功率,使热源和热箱内表面达到稳定状态,并测量两者的温度差。
三、确定温差的方法1.稳态条件下的测量:在实验过程中,根据测温仪表的读数,当热源和热箱内表面温度变化小于设定误差范围时,即达到稳态条件。
此时,记录热源和热箱内表面的温度数据。
2.测量方式选择:在热箱法中,常用的温度测量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接触式测量是将热电偶直接接触到热源和热箱内表面,通过热电势读数来测量温差。
非接触式测量一般采用红外线测温仪表,通过红外线感应来测量热源和热箱内表面的温度。
3.系统误差修正:在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的误差和实际操作的误差等,会导致测得的温度数据存在误差。
因此,需要根据仪器的准确度和校准情况进行系统误差修正,以保证测得的温度数据的准确性。
4.温差计算:在获取了热源和热箱内表面的温度数据后,可以通过两者之间的差值得到温差。
这个温差是计算构件总传热系数的重要参数。
四、温差的影响因素1.热源功率:热源功率越大,热源和热箱内表面的温差也会相应增大。
2.构件材料: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会对温差产生影响。
3.环境温度:环境温度的变化也会对热源和热箱内表面的温度差产生一定的影响。
4.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的设计和选用也会对测得的温差有一定影响。
关于建筑节能检测方法的探讨【摘要】建筑节能检测是建设工程竣工后要验收的重要内容。
检测的主要手法有:热流计法、热箱法、非稳态法和红外热像仪法。
检测的对象主要有建筑工程中的围护结构,现场墙体热系数的检测。
【关键词】建筑节能;检测;传热系数;能耗;现场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建筑物在生命周期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是降低成本的一种首要方法,在满足同等需求的条件下,达到建设的目的,在这期间,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能耗。
在我国,目前建筑能耗消费形势相当严峻,呈现出总量大、比例高、能效低、污染严重的特点。
二、建筑面积在我国,每年建筑的总面积非常大,几乎超过所有的发达国家建筑面积的总和,建筑面积采暖能耗却是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 3倍还多。
能源消耗巨大,标准煤的消耗,是发达国家用量的三倍多,空调的负荷也相当大,全国空调使用的资源,相当于十个三侠水电站在满负荷运转的电力,能源过度消耗,也将造成短缺,这将成为我国记得不容缓的生命工程。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检测:为了节省资源,在建筑工程逡工验收过程中,还要进行能源使用的检测,这也是通过实际的测评,来完成对建筑物的验收和管理。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的计算,通常都是在建筑验收时,在测量热阻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如双面热流计导热仪测量,这种测量方法只需测量出试件两表面的温度值,即可实现。
还可以通过测件的热流值,就可以计算出试件热阻的值。
这种方法用在实验室现场测量时居多。
由于围护墙体厚度无法精确测得,而且围护墙体材料成分也无法精确确定,因此,要想在墙体上直接进行测量,就要采取紧贴墙体直接测量的方法。
2.现场检测墙体热阻测量的主要方法墙体热阻测量,是直贴墙体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较常见的有热流计法、热箱法、非稳态法和红外热像仪法等。
热流计法:利用温差和热流量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热流量的测定。
热流法也是测量墙体的一种首选测量方式。
三.热流计的检测原理建筑中能耗测量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叫热流器,是用来测量建筑物的保温材料的传热量及物理性能参数的一种仪器,可以用此仪器来检测建筑体性能和指标的仪器。
传热系数标准热箱
传热系数是描述物质传热性能的一个参数,通常用符号λ表示,单位是W/(m·K)。
传热系数的大小反映了物质传热的快慢,是热导
率和物质厚度的比值。
传热系数越大,表示物质的传热性能越好。
标准热箱是一种用于测定材料传热系数的实验设备,它通常由
一个具有已知传热系数的热源和一个测量温度变化的传感器组成。
在实验中,被测材料被放置在标准热箱中,热源加热一侧,传感器
测量另一侧的温度变化,通过测量得到的温度变化和时间,可以计
算出被测材料的传热系数。
从传热系数和标准热箱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讨论传热系数在
工程和科学领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标准热箱来测定材料的传
热性能。
此外,还可以探讨传热系数与材料的热工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热系数在建筑、制冷空调等领域的应用。
总的来说,传热系
数和标准热箱都是热力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重要的概念和实验工具,对于研究材料的传热性能和开发高效热传导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G B/T2680—2021的测试方法以及市场上检测设备特点,样品尺寸一般为长100m m、宽100m m,大尺寸试样需要设置测试暗室。
对于中空玻璃,需要割开为单片玻璃后再进行单块测试。
如果试样为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应在割开后及时测试,避免膜面被氧化而影响测试结果。
测试前,一般先用无水乙醇擦拭干净玻璃表面,试样在测试过程中应保持表面清洁。
1.2主要特点从该方法相关计算公式可知,玻璃传热系数与玻璃厚度、空腔种类、空腔厚度、玻璃表面辐射率有关,与玻璃可见光和太阳光波段的透射比、前/后反射比无关。
本方法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准确测量玻璃表面的辐射率。
J G J/T151—2008中关于玻璃传46|CHINA HOUSING FACILITIES软件(如T h e r m(5~7)系列、W i n d o w(5~7)系列、粤建科M Q M C等)进行计算,,测试时间比较短。
流量,并根据计量单元的面积以及中空玻璃冷热表面的温度差,计算中空玻璃的最后换算为传热系数。
《中空玻璃稳态U值(传热系数)的计算及测定》(G B/T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G B/T10294—2008)[4]中关于防护热板法的测试方法值(传热系数)主要计算公式如下:热板双试样装置,计量面板尺寸为500mm×500 mm,试样为两块尽可能相同的边度差在边部测量应不大于2%,两表面应平行。
试样外表面中央区的向内或向外的试样垂直放置于测试装置中,并保证试样与相邻的面板间充分接触。
该方法不考800 mm×800 mm。
而GB/T 10294—2008标准适用于均质的保温隔料热阻测试的主要标准之一,试样尺寸为边长300m m或500mm的正方形。
采用一般选用平板导热仪测试玻璃热阻,再计算得到传热系数,常用试样尺寸为300试验操作较为容易,但防护热板法测试中空玻璃传热系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少。
装置,测量被测试样的热流量,计算被测试样的热阻,再加上试样内外表面换热阻,璃稳态U值(传热系数)的计算及测定》(G B/T22476—2008)和《绝热材料稳0295—2008)[5]中关于热流计法的测试方法基本一致。
GBT8484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一、保温性能分级概述1. A级:保温性能最优,适用于寒冷地区或对节能要求极高的建筑。
2. B级:保温性能良好,适用于大部分地区的建筑。
3. C级:保温性能一般,适用于温暖地区的建筑。
4. D级:保温性能较低,不建议在寒冷地区使用。
二、保温性能检测方法1. 热箱法:通过模拟室内外温差条件,测量门窗的热阻值和传热系数,以此评估保温性能。
2. 热流计法:在门窗试样两侧建立温差,使用热流计测量通过门窗的热流量,计算保温性能指标。
3. 温度梯度法:在门窗试样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梯度,通过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计算保温性能。
三、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 样品准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外门窗样品,确保样品尺寸和结构符合检测要求。
2. 环境条件:检测应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以减少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 设备校准:确保检测设备(如热箱、热流计等)已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校准,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四、检测流程1. 安装样品:将外门窗样品安装于热箱法检测装置中,确保密封良好。
2. 设定参数:根据GBT8484标准要求,设定室内外温差、检测时间和热流计的灵敏度等参数。
3. 开始检测:启动检测设备,记录热阻值、传热系数等数据。
4. 数据处理:根据检测数据,计算外门窗的保温性能等级。
通过遵循GBT8484标准,我们可以确保建筑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得到科学、公正的评价。
这不仅有助于消费者选择合适的门窗产品,还对推动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五、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样品状态:在检测过程中,要确保外门窗样品保持干燥,避免因样品潮湿而影响保温性能的检测结果。
2. 温度控制:室内外温差应稳定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任何波动都可能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
3. 测量时间:检测时间应根据标准要求严格执行,保证数据采集的充分性和可靠性。
六、检测结果的分析与判定1. 数据分析:检测完成后,应对所得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热阻值、传热系数等关键指标。
传热系数检测方法之热箱法
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兰州瑞洋建筑节能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田斌守
2、功率法(就是俗称的热箱法)
2.1热箱法原理
热箱法是基于一维稳态传热的原理,在试件两侧的箱体(热箱和冷箱)内,分别建立所需的温度、风速和辐射条件,达到稳定状态后,测量空气温度、试件和箱体内壁的表面温度及输入到计量箱的功率,就可以根据公式(2)计算出试件的热传递性质——传热系数。
因为要检测通过被测对象的热量,因此要把传向别处的热量进行剔除,这样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标定热箱法和防护热箱法。
)
(e i T T A Q k -= (2) 其中: K 为传热系数,W/(m 2.K);
Q 为通过试件功率,W ;
A 为热箱开口面积,m 2;
Ti 热箱空气温度,K 或℃;
Te 冷箱空气温度,K 或℃。
2.1.1标定热箱法原理
检测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
将标定热箱法的装置置于一个温度受到控制的空间内,该空间的温度可与计量箱内部的温度不同。
采用高比热阻的箱壁使得流过箱壁的热流量Q 3尽量小。
输入的总功率Q p 应根据箱壁热流量Q 3和侧面迂回热损Q 4进行修正。
Q 3 和Q 4应该用已知比热阻的试件进行标定,标定试件的厚度、比热阻范围应同被测试件的范围相同,其温度范围亦应与被测试件试验的温度范围相同。
用公式(3)计算被测试件的热阻、传热阻和传热系数。
⎪⎭
⎪⎬⎫-=-=--=)(//)(11431ne ni se si p T T A Q K Q T T A R Q Q Q Q (3)
式中 Q p 为输入的总功率,W ;
Q 1为通过试件的功率,W ;
Q 2为试件内不平衡热流,W ;
Q 3为箱壁热流量,W ;
Q 4为侧面迂回热损,W ;
A 为热箱开口面积,m 2;
T si 为试件热侧表面温度,K
T se 为试件冷侧表面温度,K ;
T ni 为试件热侧环境温度,K ;
T ne 为试件冷侧环境温度,K
图2 实验室标定热箱法原理示意图
2.1.2防护热箱法原理
防护热箱法检测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
在防护热箱法中,将计量箱置于防护箱内。
控制防护箱内温度与计量箱内温度相同,使试件内不平衡热流量Q 2和流过计量箱壁的热流量Q 3减至最小可以忽略。
按公式(4)计算被测试件的热阻、传热阻和传热系数,
⎪⎭⎪⎬⎫-=-=--=)(//)(11231ne ni se si p T T A Q K Q T T A R Q Q Q Q
(4)
图3 实验室防护热箱法检测原理示意图
2.2热箱法特点
热箱法作为实验室检测建筑构件热工性能的方法使用由来已久,是成熟的试验方法,并颁布有国际、国内的标准。
热箱法用来进行现场检测建筑物热阻或传热系数是近几年的事情,它的特点是不受季节限制,据研究人员介绍只要建筑物室内外温差达到8℃就可以一年四季进行现场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设备也比较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如图4所示。
但是在现场如何消除误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环境在变,采用标定热箱法就不适宜;如果采用防护热箱法就要把整个被测房间加热或用一个大的防护箱,这样设备大又多,不适合在现场作业。
图4 热箱法现场检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