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将增加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油料播种面积、产量及价格走势分析一、概述油料是油脂制取工业的原料,油脂工业通常将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称为油料。
油料作物是以榨取油脂为主要用途的一类作物。
这类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棉籽、蓖麻、苏子、油用亚麻和大麻等。
二、播种面积我国是世界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油料作物,是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2大农作物。
我国种植的油料作物品种繁多,2020年中国油料种植面积为1313万公顷,较2019年增加了20万公顷,同比增长1.6%。
经过国家连续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目前我国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基本形成以油菜、花生、大豆为主的格局。
2019年中国花生播种面积为4633.48千公顷,较2018年增加了13.82千公顷;油菜籽播种面积为6583.09千公顷,较2018年增加了32.48千公顷。
三、产量《2021-2027年中国油料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数据显示:总体来看中国油料产量稳中有升,2020年中国油料产量达3585万吨,较2019年增加了92万吨,同比增长2.6%。
2019年中国花生产量为1752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19万吨;油菜籽产量为1348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20万吨;芝麻产量为47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4万吨。
四、单位面积产量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油料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升,2020年中国油料单位面积产量达2.73吨/公顷,较2019年增长了0.03吨/公顷,同比增长1.0%。
2019年中国花生单位面积产量为3781公斤/公顷,较2018年增加了29公斤/公顷;油菜籽单位面积产量为2048公斤/公顷,较2018年增加了21公斤/公顷;芝麻单位面积产量为1651公斤/公顷,较2018年增加了6公斤/公顷。
五、价格走势总体来看,芝麻批发价格明显高于葵花籽批发价格,2021年2月葵花籽批发价为13.59元/公斤,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1.28元/公斤;芝麻批发价为14.16元/公斤,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元/公斤。
我国的农业种植面积我国农业种植面积是指我国农业生产用地中用于种植农作物的面积。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增加,农业种植面积也不断增加。
我国农业种植面积包括粮食种植面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果园种植面积三个主要部分。
首先,粮食种植面积是我国农业种植面积的重要组成部分。
粮食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粮食种植面积近年来保持在2.0亿公顷以上,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粮食种植面积也略有下降。
但我国农民通过技术创新和农业机械化的进步,保证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
其次,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是我国农业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料、糖料、烟叶等。
这些作物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棉花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我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部分原因是我国对优质食用油和食糖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我国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最后,果园种植面积也是我国农业种植面积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消费升级,人们对水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各地纷纷发展水果产业,扩大果园种植面积。
这些果园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西南地区,如广东、福建、云南等地。
同时,我国还大力推进现代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果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总体来说,我国的农业种植面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但与此同时,我国通过技术创新和改革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确保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供应安全。
我国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预计未来,我国农业种植面积还将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油料作物是人体三大营养素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富含各种天然活性功能成分,更是中国传统的食药同源物质,与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在保障食物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我国是世界油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油料作物是仅次于粮食作物的第二大农作物。
当前,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严峻,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仅约30%,油料产业综合效益不高,油料产业风险应对能力亟待增强。
木本油料行业是我国经济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优质食用油的重要来源,发展木本油料产业是解决国家粮油战略安全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木本油料产业高度重视。
2021年中央1号文件又一次提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大豆生产,多措并举发展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发展。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育种水平的提高,我国油料油脂产量不断提高,但随着我国居民食用油消费需求的增长,食用油供给形势依然严峻。
在耕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受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国际贸易供应链不确定、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保障我国粮油安全迫切需要寻求新的突破。
实现木本油料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成为提高我国食用油供给能力、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必然选择。
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油料作物主要包括以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为主的草本油料和以油茶、核桃、橄榄等为主的木本油料。
我国种植的油料作物品种繁多,经过国家连续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目前我国油料作物种植结发展木本油料产业,保障我国粮油供给安全文|桑瑜木本油料行业是我国经济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优质食用油的重要来源,是解决国家粮油战略安全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发展木本油料产业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木本油料的发展。
目前,我国以油茶、核桃、油橄榄等为代表的木本油料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
关键词:木本油料产业;粮油供给;林下经济70Agriculture Economics构基本形成以油菜、花生、大豆为主的格局。
油菜种植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油菜种植业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我对我所在地区的油菜种植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地区的油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地区农民对油菜种植的认识不断提高,种植技术不断改进,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目前,我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XX万亩,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其次,油菜种植技术不断提升。
我们地区积极引进先进的油菜种植技术,推广优质油菜品种,提高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农民们在油菜种植过程中,积极采用科学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确保油菜的健康生长。
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我地区的油菜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再次,油菜种植产业链不断完善。
随着油菜产量的增加,我地区的油菜加工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油菜籽加工企业不断涌现,油菜籽加工能力不断提升,油菜籽加工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得到了提高,为农民增加了丰厚的收入。
同时,油菜种植业与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油菜种植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
我地区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在油菜种植过程中,强化土壤保护、水资源利用和农药施用管理,推广有机种植和绿色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排灌条件,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总之,我地区油菜种植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油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2022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形势分析油菜籽作为国内油料生产的主要品种,每年产量220-240亿斤左右,约占国内油料总产量的20%;菜油每年消费约90亿斤,约占国内食油消费量的25%。
本文对今年国内油菜籽生产及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供参阅。
一、今年国内油菜籽的生产状况今年国内油菜籽呈现“一增三降”的生产形势,即播种面积增加,单产下降,总产降低,总体质量降低。
依据国家气象局前期测算,今年国内油菜籽播种面积约1.11亿亩,同比增加约1.8%;单产约217.3斤/亩,同比削减约10.1%;总产量约241.24亿斤,同比削减约8.5%。
长江中下游油菜籽主产区气候条件总体不抱负,是造成今年国内油菜籽产量和质量下降的主要缘由。
年初,湖北、湖南、江苏、安徽等主要油菜籽产区消失低温雨雪天气,五月上旬部分地区又连续消失的降水对油菜籽后期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油菜籽产量和质量均大幅下降。
依据农业部门统计,除了四川油菜籽产量略有增加(产量约33.64亿斤,同比增加约1.9%),今年湖北油菜籽产量约40.40亿斤,同比削减约8.2%;安徽油菜籽产量约34亿斤,同比削减约10.8%;江苏油菜籽产量约30.60亿斤,同比削减约8.4%;湖南油菜籽产量约21亿斤,同比削减约7.9%。
油菜籽质量和含油率也总体低于去年,其杂质和水分含量均高于去年。
据从湖北黄冈地区了解的状况,2022年当地菜籽含油率38-39%,今年仅36-37%;湖南、安徽、江苏等省油菜籽含油率同比也降低约2个百分点。
二、今年国内油菜籽的市场状况(一)油菜籽的收购量和收购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
目前,湖北南部油菜籽(标准水分,下同)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30元/斤降低16.9%;湖南北部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28元/斤降低15.6%;安徽中部到厂价1.08元/斤,较去年1.36元/斤降低20.6%;江苏南部到厂价1.13元/斤,较去年1.35元/斤降低16.2%。
一、前言大豆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步提升。
本文将对2023年度我国大豆种植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种植面积与产量1. 种植面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5亿亩以上,与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主产区,种植面积约为7000万亩,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46%。
2. 产量2023年,我国大豆产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较上年略有增长。
其中,东北地区产量约为9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5%。
三、种植结构及品种1. 种植结构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结构不断优化,高蛋白、高中油产量品种逐渐成为主流。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高蛋白大豆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高中油产量品种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40%。
2. 品种在品种方面,我国大豆品种繁多,主要分为黄大豆、黑大豆和青大豆三大类。
其中,黄大豆品种适应性广,产量较高,是我国大豆种植的主要品种。
四、存在的问题1. 单产较低尽管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长,但单产水平相对较低,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主要原因包括: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存在不足。
2. 质量参差不齐我国大豆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区大豆品质较差,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这与种植者对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关。
3. 病虫害防治难度大大豆病虫害种类繁多,防治难度较大。
部分病虫害如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蚜虫等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需加强防治。
4.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国际大豆市场的不断变化,我国大豆市场面临较大压力。
一方面,进口大豆价格波动较大,对国内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另一方面,国内外大豆加工企业竞争激烈,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五、改进措施1. 加强品种选育加大对高蛋白、高中油产量大豆品种的研发力度,提高大豆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和产量。
大豆油料扩种工作计划范文一、引言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
大豆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油之一,其营养价值很高,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近年来大豆油料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导致大豆油的供应量不足,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大豆油的短缺。
因此,为了解决大豆油的供应问题,需要通过扩大大豆油料的种植面积来增加产量,提高国内大豆油的供应量,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二、目标1. 扩大大豆油料的种植面积,增加产量。
2. 提高大豆油产量和质量,保障供给。
3.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计划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1. 生产技术推广大豆油料的扩种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通过土壤改良、选种适宜的大豆品种、合理施肥等措施来提高产量和质量。
我们将开展大豆油料的种植技术培训,向农民普及大豆油料种植的最佳实践,帮助他们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2. 种子生产我们将鼓励和支持农民种植大豆油料,提高大豆油料的种子生产量,提供高质量的种子供给种植大豆油料的农户,以确保种植效果。
同时,我们也将加大对大豆优质种子的培育和推广力度,确保种植的大豆油料具有高产高效的特点。
3. 综合管理我们将加强对大豆油料种植的综合管理,包括病虫害防控、灌溉、管理等工作,确保大豆油料的生长状况良好,产量能够达到预期。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大豆油料种植过程中的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技术支持。
4. 政策支持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对大豆油料扩种给予补贴和支持,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大豆油料的种植。
同时,政府也将出台相关的若干政策法规,对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支持。
5. 落实生态保护我们将通过合理的大豆油料种植布局、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等措施,积极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大豆油料种植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6. 落实监测和评估我们将建立大豆油料的种植监测系统,对大豆油料的种植面积、产量、质量等方面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和难点,确保大豆油料的种植效果。
新疆油料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油料资源和良好的种植条件。
近年来,新疆油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绩斐然。
以下就新疆油料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新疆油料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新疆各地积极推动油料种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尤其是油菜籽、花生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明显扩大,为油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其次,新疆油料产量稳步增长。
新疆地广人稀,拥有大片的良好耕地和充足的阳光资源,这为油料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加之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支持,新疆油料产量年年攀升,成为全国重要的油料产地之一。
再次,新疆油料加工技术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疆油料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油料加工产业链日益完善。
新疆各地积极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加工出的油料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最后,新疆油料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油料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桥经济带
核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便利的交通条件为新疆油料产品的销售
提供了便利。
同时,新疆油料产品的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市场前
景广阔。
总而言之,新疆油料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同时
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加工环节仍需
提升、市场营销手段不够灵活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大支持力度,为新疆油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推
动新疆油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热点01提高粮食产量2023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增长0.5%。
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2.9公斤,增长0.8%。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表示,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稳定全球粮食市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热点命题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共生、合作、寄生等。
3.生态因素4.生物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热点命题2: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3.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它们与形成果实繁殖后代有关系。
4.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5.种子中最重要部分是胚,因为胚是新植物的幼体,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胚不包括胚乳)。
6.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不在休眠期。
7.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接着是胚轴伸长,最后是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热点命题3:植物的生理活动1.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油料国家产业计划
油料国家产业计划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障其国内油料供应和促进油料产业发展而制定的政策和措施。
这个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油料生产能力:国家将通过增加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技术和培育新品种等方式,努力提高油料的产量和质量。
2. 加强油料贮备储备:国家将建立油料贮备储备体系,以应对突发事件和市场波动对油料供应的影响,确保国内油料市场的稳定供应。
3. 推动油料产业升级:国家将加大对油料产业的研发和创新支持,推动油料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效益方向发展,提升整个油料产业的竞争力。
4. 促进油料产业国际合作:国家将积极参与国际油料贸易,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互利共赢,提高自身油料安全和经济效益。
5. 加强油料市场监管:国家将强化对油料市场的监管和管理,防止市场垄断、价格操纵和商品质量问题,确保油料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制定和执行油料国家产业计划,国家能够有效引导和推动油料产业的发展,保障国内油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油料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今年我国油料种植面积将增加
2008年我国油菜籽和大豆种植面积将出现恢复性的
增加。
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2007年国内油菜籽和大豆收购价格大幅上涨,并不断创下历史新高,农户种植油菜籽和大豆的收益大幅提高,将刺激农户种植油菜籽和大豆的积极性,导致油菜籽和大豆播种面积出现明显增加。
汇总数据显示,2007年长江流域油菜籽主产区种植油菜籽的收益较2006年提高50%以上,已超过了种植小麦的收益;在东北大豆主产区,种植大豆的收益明显高于种植玉米的收益。
第二,2007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油料生产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主产区恢复油料种植面积。
具体措施包括:在长江流域主要通过开发冬闲田扩大冬油菜种植面积,在东北、黄淮海等地区主要通过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恢复大豆种植面积。
加快油料生产基地建设,统筹研究对油料生产大县和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
开展油料作物保险试点,逐步将油料作物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并给予保费补贴等。
2008年国家继续对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种植高油大豆实行良种补贴,补贴规模由去年的1000万亩扩大到4000万亩,良种补贴资金由去年的1亿元增加至4亿元;在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首次实行
油菜良种补贴,2007年中央财政对秋冬种油菜良种补贴标准为每亩10元,补贴资金达到10亿元。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油料生产的措施和政策将会在2008年逐步得到落实,今年我国油菜籽和大豆等油料播种面积将会出现明显增加。
为加快我国油料生产的恢复发展,增加有效供给,稳定市场价格,农业部决定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振兴油料生产计划。
力争2008年全国油料生产全面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即面积达到3.46亿亩,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总产量达到4700万吨;到2010年,油料种植面积比2006年扩大2080万亩,平均亩产提高10公斤,总产提高14%。
1月9日,农业部在湖北省黄梅县举行了全国振兴油料生产计划启动仪式。
农业部有关领导表示,今年国家将建立振兴油料生产联席会议制度,整体、协调、有序地推进振兴油料生产计划的实施,同时要求各油料产区要加强领导,整合资源,加强宣传引导,形成上下互动的工作机制,营造振兴油料生产发展的良好氛围。
2008年农业部将努力做好以下七方面的工作:落实好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政策;组织好油料生产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全力推介2008年油料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启动油料“321”高产创建活动;开展油菜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制定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重点区域布局规划;加强油料生产督导和专家指导工作。
从目前情况看,2008年我国油料种
植面积增加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