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同工酶电泳
- 格式:doc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6
扎孔!将装有胚胎的移植枪从此针眼进入子宫腔慢慢注入胚胎!还原子宫!切口较大时缝合!针"!#$#"#"!手术法移植!将受体羊在手术床上进行保定!用静松灵将其全身麻醉!术部剃毛!沿乳房前腹中线切口%O D 左右!按常规方法打开腹腔!取出子宫!观察黄体情况!对黄体发育好的受体羊进行移植!用曲别针在子宫角前端!##处避开血管扎孔!将装有胚胎的移植枪从此针眼进入子宫腔慢慢注入胚胎!还原子宫!进行缝合"!#$#$!妊娠诊断!在移植后$%!)(天用超声波诊断仪进行妊娠诊断!计算怀孕率""!移植结果"#!!腹腔镜与手术法移植效果比较"#!#!!两种不同移植方法对受体怀孕率的影响!由表!可知!腹腔镜法移植怀孕率为)(&!5!手术法移植怀孕率为%.&)5!前者略高于后者!但通过&检验!两种方法进行移植对受体怀孕率并无明显差异$"$(&(%%""#!#"!两种不同方法对移植速度的影响!由表!可知!用腹腔镜法移植平均每只受体可比手术法移植缩短#分钟!这样就明显提高了胚胎移植的速度""#!#$!两种方法对受体利用率的比较!连续用每种方法做#次!以大网膜与腹膜严重粘连或子宫角粘连不能顺利从创口取出为淘汰的基准"由表"可知!在重复利用受体做胚胎移植时!淘汰数都呈现增长的趋势!但从淘汰率来看!第二次手术法的%5明显高于腹腔镜法的"&%5&第三次手术法的!)5明显高于腹腔镜法的-5!所以在胚胎移植产业化中!应该大力提倡用腹腔镜法进行受体移植!可以提高对受体的利用率""#"!腹腔镜熟练程度对怀孕率比较!由表#可以看出!外国专家使用腹腔镜相当熟练!怀孕率可达)"&-5!而本公司手术人表!!两种方法对受胎率!移植速度的影响实验时间方法移植受体怀孕数怀孕率$5%方法移植速度$分#只%"((#年!月手术法#$""(!%.&.腹腔镜法"(!!"!)(&""((#年"月手术法")!!%%%-&$腹腔镜法!")’’)!&!"((#年$月手术法"()!!.%’&"腹腔镜法!#$’-%-&!合!!计手术法.(-$’$%.&)腹腔镜法$)!"’’)(&!手术法)!.腹腔镜法#!%时间差#员对腹腔镜由于不太熟练!怀孕率仅为%%&.5!说明熟练利用腹脱镜会大大提高胚胎移植的怀孕率"表#!使用腹腔镜的熟练程度对怀孕率的比较移植人员移植数怀孕数怀孕数$5%外国专家$熟练%!"$’.)"&-一般手术人员$不熟练%’’$#%%&.%!小结%#!!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移植可以加快胚胎移植速度!大大地减少劳动强度!对胚胎移植产业化的发展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应用腹腔镜技术进行移植可以减轻受体的创伤面!黄体不好的受体!发育不久还可以进行移植!以提高受体的利用率"%#$!熟练应用腹腔镜技术不仅可以用在胚胎移植方面!也可以应用在人工授精方面!可以大大地提高受胎率"%#%!随着对腹腔镜技术的熟练掌握!羊的受胎率与手术移植的受胎率没有明显差异"所以在以后的胚胎移植中!我们要大力提倡"表"!两种方法对受体利用的比较方法第一次移植受体怀孕数剩余数第二次淘汰数淘汰率$5%怀孕数剩余数第三次淘汰数淘汰率$5%怀孕数手术法#$""(!!$!’%’!)#!(!)"!腹腔镜法"(!!"!.(""&%$$###-!#青南地区藏羊血清淀粉酶同工酶多态性的研究拉环!!张才骏"$!&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青海大学%!!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拉环!从事畜牧生产管理工作"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材料与方法!#!!试验动物!青海省青南地区自然放牧的藏羊".)只!其中果洛州藏羊!.)只$其中达日县-"只!玛多县-$只%!玉树州藏羊!((只$其中治多县%(只!玉树县%(只%!试验藏羊营养中上等’健康!终年放牧饲养"放牧地为海拔#.((!$$((D 的高山牧场"!#"!样品采集!从试验藏羊颈静脉采取血液%D <!分离血清!冰冻保存备用"!#$!电泳与判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分离,1\同工酶!电泳操作参考胡能书等介绍的法进行"孵育!#第")卷第#期!!!!!!!!!!!!!!!!经验交流’’’’’’’’’’’’’’’’’’’’’’’’’’’’’’’’’’’’’’’’’’’’’’’’’’’’液用M N%&(!(&!%D D7<"S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每个样本重复电泳"次#参考/01203等的图谱判定,1\表型#!#%!数据分析!按,1\"同工酶受一对等位基因,1\",和,1\"(控制!,1\",对,1\"(呈显性的假设计算基因频率$表型频率间的差异用!"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同工酶酶谱!青南地区藏羊的,1\按泳动速度!从阳极到阴极依次有,1\!%,1\"和,1\#三种同工酶#,1\!同工酶的泳动速度最快!全部呈现一条区带!在有钙离子和没有钙离子的缓冲液中孵育都显现酶活性#,1\"同工酶存在多态性!其泳动速度居中!在没有钙离子的缓冲液中孵育!不显现酶活性!在有钙离子的缓冲液中孵育时部分绵羊呈现酶活性#据此可以区分显现酶活性的,1\",和不显现酶活性的,1\"(两种表型#,1\#位于电泳起始部!酶活性区带有宽窄和亮暗之分!但不能精确地区分出电泳表型#"#"!,1\"同工酶的多态性!青南地区藏羊,1\"同工酶的表型分布%基因频率和基因杂合度见表!#表!!青南地区藏羊,1\"同工酶的多态性特征采样地点!表型分析,1\",,1\"(基因频率,1\",,1\"(基因杂合度玉树州!(("#&"#&((’’’&’’&((’(&!""%(&.’’%(&"!%(果洛州!.)$!&""&($’!$%&’’&-)’(&!!’!(&.."-(&"().合计".))$&""&#.’"""&’’&)"’(&!!-((&..!((&"(-’!!注(括号内字为百分率#"#$!,1\"同工酶表型分布的地区差异!玉树州与果洛州藏羊,1\"同工酶的表型分布十分相似!经!"检验没有显著差异&!"G(&(#$#$"$(&(%’#$!讨论$#!!绵羊的,1\同工酶!/:O E?E:8&!+’*’对美利奴等%个品种的绵羊进行了研究!发现有+种电泳表型#以后!/01203及其同事&!+*$!!+*(’研究证实绵羊,1\有,1\!%,1\"和,1\$三种同工酶#国内尹镇华等&!++$’对引入湖南省的新疆细毛羊等$个品种绵羊进行了研究!提出绵羊,1\受’个等位基因&,1\!!,1\’’控制!存在!"种基因型的假设#本实验在青南地区藏羊中的研究结果证实该地区藏羊也存在,1\!%,1\"和,1\$三种同工酶!支持/01203及其同事&!+*$!!+*(’关于绵羊,1\存在三个基因座的假设!但笔者认为,1\"基因座不是单态而存在多态性!即存在显现酶活性的,1\",和不显现酶活性的,1\",两种表型#$#"!绵羊,1\!同工酶与,1\"同工酶的区别!结果与*:a V P O3:"N p8?:8等&!-’’’在牛中的研究结果相同!即在有钙离子的缓冲液中孵育时!,1\!与,1\"同工酶都显现酶活性!而在没有钙离子的缓冲液中孵育时!只有,1\!同工酶显现酶活性#由此提示!在研究绵羊,1\同工酶酶谱及其多态性时!可以用添加钙离子的方法将,1\!与,1\"同工酶区分开!既不会将,1\!与,1\"同工酶混在一起!又便于分型和遗传分析#$#$!青南地区藏羊血清淀粉酶同工酶多态性的特征!由本研究结果可见!青南地区藏羊与其他品种绵羊一样!具有,1\!% ,1\"和,1\#三种同工酶!其中,1\"同工酶存在多态性$ ,1\"同工酶有显现酶活性的,1\",和不显现酶活性的,1\"(两种表型!以,1\"(为优势表型&’’&)"5’$,1\"同工酶的表型分布没有地区差异#与环湖地区的藏羊&,1\" ,!"%&)!5$,1\"(!’$&#-5’相比较!两者,1\"同工酶的表型频率相似&"$(&(%’!表明藏羊,1\"同工酶多态性的特征比较稳定!不受地区%海拔高度的影响#调查!!! !!!研究山东肉牛杂交改良现状调查张善芝&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潍坊!")!()!’!!!-.)年以来!山东养牛数量发展很快!存栏量由"-"&%万头发展到目前的!!)’万头!增长#’)5!列居全国第二位$牛出栏数达到$.(万头!出栏率#’&.5!牛肉产量由!-.)年的%&"万?增加到!--.年的.$万?!增长!%倍!居全国第一!牛肉产量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5#山东已经成为牛肉%加工牛肉%供港活牛等产品的出口大省#!!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张善芝&!-)%"’!副教授#主要从事养牛生产的教学与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文章编号!!((’"-’")&"(()’(#"((#""(#"中图分类号!!."##!--(年以来!山东省肉牛杂交改良已经形成第二个高峰!肉牛杂交改良取得了较大成效#现将肉牛杂交改良现状调查报告如下#!!全省基本形成一套人工授精服务网络山东省以省畜禽良种推广中心%高密县肉牛中心%禹城家畜改良站等几处大种公牛站为依托!引进国外良种肉用公牛!((多头!形成全省绝大多数县推广人工授精的良好局面#山东省畜禽良种推广中心是全省最大的肉牛供种处!年生产冻精细管由!--)年的$&.#万份发展到了"(($年的"%(万份!发展速度很快#种公牛中心有较好的技术和设备条件!负责生产合格的冻"#中国草食动物!!!!!!!!!!!!!!!!!!"(()年。
AMS(淀粉酶)—搜狗百科测定血清淀粉酶同工酶时,发现有两个主要的同工酶区带及数个次要区带。
两个主要区带中的一个和胰腺的提纯物或分泌物电泳的位置相同,因此命名为P-同工酶;另一个和唾液腺提纯物或唾液电泳在同一位置,因此命名为S-同工酶。
测定淀粉酶同工酶有助于对胰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参考值:限定性底物法:血清淀粉酶 220U/L(37℃)尿淀粉酶 1200U/L(37℃)P同工酶血清115U/L尿800U/L新生儿血清淀粉酶约为成年人的18%,主要为S-型,到5岁时达成人水平;在一岁内测不出血清P-型淀粉酶,以后缓慢上升,在10~15岁时达成人水平。
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测定是胰腺疾病最常用的实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室诊断方法,当罹患胰腺疾病,或有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时都可引起其活性升高或降低,有助于胰腺疾病的诊断。
尿淀粉酶水平波动较大,所以用血清淀粉酶检测为好,或两者同时测定。
淀粉酶活性变化亦可见于某些非胰腺疾患,因此在必要时测定淀粉酶同工酶具有其鉴别诊断意义。
1.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在发病后2~12h活性开始升高,12~72h达峰值,3~4天后恢复正常。
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虽然并不一定和胰腺损伤程度相关,但其升高的程度越大,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虽然目前还都用淀粉酶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指标,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还不够高。
当怀疑急性胰腺炎时,应对患者血清和尿淀粉酶活性连续作动态观察,还可结合临床情况及其他试验,如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测定共同分析,作出诊断。
淀粉酶测定对监测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亦有价值,此种时候血淀粉酶活性多持续升高。
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可以引起胸腔积液或/和腹腔积液,积液中的淀粉酶活性甚至可高于血清淀粉酶活性100倍以上。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其他急腹症也可以引起淀粉酶活性升高。
所以当怀疑急胰腺炎时,除应连续监测淀粉酶外,还应结合临床情况及其他试验,如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测定结果共同分析,作出诊断。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实验报告:淀粉酶基因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amp+)中的表达目录相关背景目前研究情况简略研究步骤相关实验详细介绍实验结果与讨论参考文献1、相关背景1、1淀粉酶1、1、1 淀粉酶的发现和分类淀粉酶是较早发现的酶类之一,早在1833年Payen和Persoz已首次从麦芽的水抽提物中用酒精沉淀分离到淀粉酶。
1894年高峰让吉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中提取出作为消化剂的酶,即高峰淀粉酶。
1919年法国Boidin和Effront首次用枯草杆菌生产淀粉酶。
淀粉酶(amylase,AMY,AMS)是作用于可溶性淀粉、直链淀粉、糖元等α-1,4-葡聚糖,水解α-1,4-糖苷键的酶类的总称。
现在淀粉酶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α-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唾液、胰脏等)、植物(麦芽、山萮菜)及微生物。
微生物的酶几乎都是分泌性的。
此酶以钙离子为必需因子并作为稳定因子,既作用于直链淀粉,亦作用于支链淀粉,无差别地切断α-1,4-链。
因此,其特征是引起底物溶液粘度的急剧下降和碘反应的消失,最终产物在分解直链淀粉时以麦芽糖为主,此外,还有麦芽三糖及少量葡萄糖。
另一方面在分解支链淀粉时,除麦芽糖、葡萄糖外,还生成分支部分具有α-1,6-键的α-极限糊精。
一般分解限度以葡萄糖为准是35-50%,但在细菌的淀粉酶中,亦有呈现高达70%分解限度的(最终游离出葡萄糖)。
按照使用条件α-淀粉酶可以分为中温型,高温型,耐酸耐碱型。
按产生菌不同又可分为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淀粉酶。
第二类β-淀粉酶(EC3.2.1.2)从底物非还原性末端顺次水解每隔一个α-1,4糖苷键,切下的是麦芽糖单位。
β-淀粉酶与α-淀粉酶的不同点在于从非还原性末端逐次以麦芽糖为单位切断α-1,4-葡聚糖链。
主要见于高等植物中(大麦、小麦、甘薯、大豆等),但也有报告在细菌、牛乳、霉菌中存在。
对于象直链淀粉那样没有分支的底物能完全分解得到麦芽糖和少量的葡萄糖。
生物化学解答题(一档在手万考不愁)整理:机密下载有淀粉酶制剂1g,用水溶解成1000ml酶液,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和粉酶活力。
结果表明,该酶液的蛋白质浓度为0.1mg/ml;其1ml的酶液每5min分解0.25g淀粉,计算该酶制剂所含的淀粉酶总活力单位数和比酶活(淀粉酶活力单位规定为:在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分解1克淀粉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
答案要点:①1ml的酶液的活力单位是60/5×0.25/1=3(2分)酶总活力单位数是3×1000=3000U(1分)②总蛋白是0.1×1000=100 mg(1分),比活力是3000/100=30(1分)。
请列举细胞内乙酰CoA的代谢去向。
(5分)答案要点: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从头合成脂肪酸;酮体代谢;合成胆固醇等。
(各1分)酿酒业是我国传统轻工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其生化机制是在酿酒酵母等微生物的作用下从葡萄糖代谢为乙醇的过程。
请写出在细胞内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代谢途径。
答案要点:在某些酵母和某些微生物中,丙酮酸可以由丙酮酸脱羧酶催化脱羧变成乙醛,该酶需要硫胺素焦磷酸为辅酶。
乙醛继而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被NADH还原形成乙醇。
葡萄糖+2Pi+2ADP+2H+ 生成2乙醇+2CO2+2A TP+2H2O(6分)脱氢反应的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NAD+),(2分)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的酶: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Mg2+醇脱氢酶(NADH+H+)或K+)(2分)试述mRNA、tRNA和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①mRNA是遗传信息的传递者,是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直接指令氨基酸掺入的模板。
(3分)②.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不但为每个三联体密码子译成氨基酸提供接合体,还为准确无误地将所需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提供运送载体。
(4分) ③. rRNA与蛋白质结合组成的核糖体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3分)。
物合成过程中直接指令氨基酸掺入的模板。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同工酶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中的生物学意义;2. 掌握同工酶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通过同工酶电泳实验,观察和分析同工酶在样品中的分布情况。
二、实验原理同工酶是指具有相同催化功能,但氨基酸序列和分子结构不同的酶。
同工酶电泳技术是一种分离和鉴定同工酶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同工酶在电场中的迁移速率差异,将其分离。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样品:植物叶片、动物组织等;2. 电泳试剂:琼脂糖、溴酚蓝、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等;3. 电泳仪器:电泳槽、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等;4. 其他:移液器、吸管、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将实验样品研磨,加入适量提取液(如Tris-HCl缓冲液),在冰浴中匀浆,离心取上清液;2. 电泳凝胶制备:按照电泳试剂的配方,制备琼脂糖凝胶;3. 电泳样品制备:将提取液加入适量的丙烯酰胺和甲叉双丙烯酰胺,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的样品,制成样品胶;4. 电泳:将制备好的样品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接通电源,进行电泳;5. 成像与分析: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用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同工酶的分布情况。
五、实验结果1. 通过电泳实验,观察到样品中存在多种同工酶;2. 不同样品的同工酶分布情况存在差异,说明同工酶在生物体中具有特异性;3. 同工酶的迁移速率与酶的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较小的酶迁移速率较快。
六、实验结论1. 同工酶在生物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生物学意义包括催化、调控、信号传递等;2. 同工酶电泳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分离和鉴定同工酶的方法;3. 本实验成功分离和鉴定了样品中的同工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样品制备和电泳操作应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污染;2. 电泳条件的选择对同工酶的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应根据实验目的和样品特点进行优化;3. 同工酶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规律。
八、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同工酶电泳技术,成功分离和鉴定了样品中的同工酶,验证了同工酶在生物体中的生物学意义。
同工酶测定技术一、电泳测定技术在研究同工酶的方法中,电泳法的使用最广泛。
大致分为显微电泳、自由界面电泳和区带电泳3大类。
以区带电泳最为常用,因其简便、分离效果良好,并且一般不会破坏酶的天然状态。
区带电泳法分离的原理与其他蛋白电泳相似。
可选支持物虽多,但目前多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
自动化电泳分析系统多采用分辨率较高的琼脂糖凝胶作为支持介质,采用高压或常压电泳。
电泳后同工酶各组分的检测常用以下方法。
(一)活性显色电泳分离得到的同工酶区带用酶反应染色法进行显色,不能直接显色者可加入工具酶经偶联反应显色。
由于活性显色需依赖其催化活性,因此,电泳后不能进行固定,并且呈色产物要求非水溶性。
常用活性显色系统有:1.重氮试剂染料人工合成的萘酚或萘胺衍生物在酶促反应后产生的萘酚或萘胺,与偶氮染料如固蓝B等生成难溶于水的有色重氮化合物。
如ALP、GGT 同工酶的测定。
2.电子传递染料氧化还原酶类催化反应产生的H+经PMS传递给四唑盐染料,生成不溶性紫红色的甲臜化合物或蓝色的双甲臜。
这类染料适用于氧化还原酶类同工酶检测,如LD同工酶的测定。
3.脱氢酶偶联的指示反应检测波长340nm处NAD (P)H吸光度变化推算同工酶各组分活性,如AST、CK等同工酶测定。
(二)光密度计扫描这是最常用的同工酶质量相对定量方法。
电泳分离同工酶后,经染色、洗脱、固定(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尚需透明)制成同工酶谱,再用光密度计扫描作相对定量测定。
若显示的区带数与同工酶数不一致时,要考虑巨分子酶的存在。
(三)洗脱法将染色后的各同工酶区带从支持物上切下溶于洗脱剂中,测定各自的吸光度。
以总吸光度为100%,求出各区带百分含量。
若已知总活性,则可求得各同工酶组分活性的绝对值。
二、免疫化学测定技术由于同工酶一级结构不同,因而抗原性也不同,可用特异免疫反应识别。
免疫化学法生物学特异性、灵敏度较高,即使低浓度的酶也能测定,操作简单。
检验科生化组上岗轮岗考核试题姓名:成绩:一、单选题(共50小题,每题2分,共100分)。
1、血清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A.白蛋白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β-球蛋白E.γ-球蛋白2、血清总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凯氏定氮法B.双缩脲法C.酚试剂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考马斯亮蓝法3、血清白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溴甲酚绿法B.溴甲酚紫法C.免疫比浊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4、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的常用方法是()A.钒酸盐氧化法B.重氮试剂法C.酶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的常用方法是()A.钒酸盐氧化法B.重氮试剂法C.酶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6、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赖氏法B.连续监测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7、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赖氏法B.连续监测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8、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磷酸苯二钠法B.连续监测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9、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连续监测法B.比色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10、血清肌酸激酶(CK)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赖氏法B.连续监测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11、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连续监测法B.比色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12、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连续监测法B.比色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13、血清淀粉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碘-淀粉比色法B.连续监测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14、血清脂肪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比色法B.连续监测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15、血清尿素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二乙酰一肟法B.脲酶法C.酚二磺酸法D.酶偶联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16、血清肌酐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碱性苦味酸法B.酶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17、血清尿酸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磷钨酸还原法B.酶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18、血清葡萄糖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己糖激酶法B.葡萄糖氧化酶法C.邻甲苯胺法D.福林-吴法E.班氏法19、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酶法B.比色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20、血清甘油三酯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酶法B.比色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2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沉淀分离法B.电泳法C.免疫比浊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沉淀分离法B.电泳法C.免疫比浊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3、血清载脂蛋白AⅠ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免疫比浊法B.比色法C.电泳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4、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免疫比浊法B.比色法C.电泳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5、血清钾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火焰光度法B.离子选择电极法C.比色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6、血清钠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火焰光度法B.离子选择电极法C.比色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7、血清氯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硝酸汞滴定法B.离子选择电极法C.比色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8、血清钙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甲基麝香草酚蓝法B.邻甲酚酞络合酮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比色法E.酶法29、血清磷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钼蓝比色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0、血清铁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亚铁嗪比色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1、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亚铁嗪比色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2、血清铁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放射免疫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33、血清转铁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免疫比浊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4、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免疫比浊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5、血清铜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6、血清锌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7、血清镁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甲基麝香草酚蓝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8、血清淀粉酶同工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比色法C.酶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39、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比色法C.酶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40、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比色法C.酶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41、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比色法C.酶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42、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比色法C.酶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43、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A.脱水B.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C.严重腹泻D.营养不良E.多发性骨髓瘤44、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A.急性肝炎B.慢性肝炎C.营养不良D.严重脱水E.肾病综合征45、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贫血D.溶血性贫血E.地中海贫血46、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A.溶血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阻塞性黄疸D.新生儿黄疸E.母乳性黄疸47、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主要见于()A.心肌梗死B.肾炎C.肝炎D.胰腺炎E.胆囊炎48、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主要见于()A.心肌梗死B.肾炎C.肝炎D.胰腺炎E.胆囊炎49、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主要见于()A.佝偻病B.甲状腺功能亢进C.肾病综合征D.严重贫血E.营养不良50、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主要见于()A.心肌梗死B.肾炎C.肝炎D.胰腺炎E.胆囊炎。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习题一、名词解释:1、标准曲线2、斐林(Folin)-酚试剂法3、茚三酮显色法4、氮素代谢5、淀粉酶6、真空渗入7、离心技术8、电泳9、同工酶10、迁移率11、聚丙烯酰胺凝胶12、浓缩胶13、分离胶14、酶活力、比活力15、种子生活力16、抗逆性17、呼吸速率18、光合速率19、无土培养2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1、硝酸还原还原酶22、诱导酶二、填空:1、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时,绘制标准曲线是 ______为横坐标,以______为纵坐标。
2、用滴定法测Vc含量时,若样品本身带有颜色,则需先将样品用_________ 处理。
3、在测定淀粉酶的活性时:α-淀粉酶不耐________,β-淀粉酶不耐________ 。
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同工酶实验中,电泳存在三大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叶绿素吸收光谱有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区两个最强吸收区。
6、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谱最强吸收区在蓝紫光区,它不仅可以吸收传递光能,还具有 _____________的作用。
7、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 __________色,在反射光下呈 _________色。
8. 在植物生理研究中常用的完整植物培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水培时要选用黑色容器装营养,这是为了防止 _____________。
10、常用 _________法确定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11、缺钙症首先会表现于植物的 ________ 叶上。
三、选择:1、某蛋白质pI为7.5,在pH6.0 的缓冲液中进行自由界面电泳,其泳动方向为()A、向负极移动B、向正极移动C、不运动D、同时向正极和负极移动2、进行酶活力测定时:()A、底物浓度必须极大于酶浓度B、酶浓度必须极大于底物浓度,D、酶能提高反应的平衡点C、与底物浓度无关3、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色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
浅谈淀粉酶的临床检验摘要】目的讨论淀粉酶检验。
方法测定血清淀粉酶方法很多,目前提倡采用EPS-PNPG7法,即P硝基苯酚-麦芽7糖淀粉酶法。
结论血清淀粉酶在血中8~12h开始升高,48h后下降,3~5d后恢复正常。
持续高至l周以上者,常表示病变的继续、扩大、进展或复发。
病程中数值波动很大,在早期进行多次测定甚为重要。
【关键词】淀粉酶检验1 生化特性及病理生理在临床检查中,胰腺最主要有三种胰酶,即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α-amylase)。
正常情况下,有一部分胰酶可移行至血液中,然后再从尿液中排泄。
胰腺有病变时,胰酶在血液及尿液中均增加。
其中最常用于临床检查的是淀粉酶。
淀粉酶能将淀粉、直链淀粉、淀粉粒纤维素等多糖类分解为糊精,再作用使其变为麦芽糖、异酶麦芽糖、葡萄糖。
淀粉酶不仅在胰腺疾患、非胰腺疾患、唾液腺疾患的诊断中有价值,而且是腹部疾患、巨淀粉酶血症等诊断上的重要指标。
但是淀粉酶升高不是胰腺炎等胰腺疾病诊断的特有依据。
血清淀粉酶来自胰腺、腮腺和肝脏组织,由肝肾代谢、排泄,上述几个器官病变可以影响血清淀粉酶活力。
血清淀粉酶在血中8~12h开始升高,48h后下降,3~5d后恢复正常。
持续高至l周以上者,常表示病变的继续、扩大、进展或复发。
病程中数值波动很大,在早期进行多次测定甚为重要。
尿淀粉酶l2~24h开始升高,可高出参考范围l倍,较为不规则,且不灵活,不如血清可靠,有的单位已经不开展尿淀粉酶检查。
脂肪酶(1ipase)血清正常值为28~280U/L,3d后才开始增高,维持较久,早期诊断帮助不大。
非胰腺疾患,如肺脂肪栓塞、骨折(脂肪细胞坏死)、腹部手术等,脂肪酶活性也增高。
腹痛患者疑为胰腺炎时,即便是发病小于8h,也可查血清淀粉酶。
如淀粉酶不能除外急性胰腺炎,可作为对比检查的基础,待超过8h后再进行复查,明确诊断。
除做血清淀粉酶检查外,还要做B超、腹腔镜、CT检查。
2 血清淀粉酶的检测2.1测定方法:测定血清淀粉酶方法很多,目前提倡采用EPS-PNPG7法,即P硝基苯酚-麦芽糖淀粉酶法。
淀粉酶同工酶琼脂糖电泳测定法
淀粉酶是一种催化淀粉分解为小分子糖的酶类。
同工酶是指在同一物种中,某种酶的同源蛋白由于基因突变后结构变化,而使得酶的催化能力和电泳迁移率发生变化,从而在电泳时出现不同的带型。
琼脂糖电泳是一种典型的酶法,通过在琼脂糖凝胶上的电泳分离不同的酶同工酶带,可以对不同的酶同工酶进行检测和测定。
淀粉酶同工酶琼脂糖电泳测定法是利用琼脂糖电泳技术,根据淀粉酶的同工酶在琼脂糖凝胶上的迁移率的异同来检测和测定淀粉酶的同工酶,从而分析淀粉酶同工酶的差异性和分布情况。
这种测定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同时测定多个样品的淀粉酶同工酶,具有简便、快速、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淀粉酶同工酶的分析与研究中。
1 引言同工酶是指催化反应相同而结构及理化性质不同的一组酶,它们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中。
同工酶作为一类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的同一种属,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同一组织或同一细胞中根据同工酶来源和结构的不同,从遗传学的角度可将它分为4类:①单基因决定的同工酶;②多基因决定的同工酶;③复等位基因决定的同工酶;④修饰同工酶或次生同工酶。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同工酶是为了适应细胞代谢的多方面需求而产生的,其功能在生理上表现为对代谢的调节作用。
在遗传上,当一种酶同时受几个基因控制时,更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一个基因由于突变而无用时,其它基因的存在仍然可以产生类似作用的同工酶,这有助于机体减小基因突变造成不利后果的影响。
迄今为止,被详细研究的同工酶已有几百种,具体运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农业及医学等方面,其中已确定的植物同工酶有a一淀粉酶、B一淀粉酶、酸性磷酸酶、乙醇脱氢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儿茶酚氧化酶、肽链内切酶、酯酶、谷氨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肽酶、苹果酸脱氢酶、氨肽酶等。
研究最多的是过氧化物酶、酯酶和过氧化氢酶。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同工酶的研究也日益成为细胞分化和形态遗传学的分子学基础中的重要内容.同工酶分析技术是通过电泳和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特异性染色而把酶蛋白分子分离,并将其位置和活性直接在染色区带以酶谱的形式标记出来。
该技术逐渐成为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一种重要手段[43 J。
随着同工酶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应用必将更加广泛。
2 同工酶分析技术2.1 同工酶分离方法同工酶分离方法主要有电泳法、层析法、酶学法和免疫学法等,其中以电泳法应用最为广泛。
其原理在于同工酶是功能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一组酶,由于其结构中氨基酸序列或组成有差异,致使同工酶在电泳时,其迁移率也存在差异_7 J。
2.2 同工酶分离的常用电泳技术2.2.1 淀粉凝胶电泳法这是最古老的电泳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便宜,无化学毒性物质,可以迅速筛分不同活性的酶,但其分辨率不高。
淀粉酶及其同工酶1.分类血清淀粉酶同工酶分成S(唾液型)型和P(胰型)。
2.关于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除了胰腺、腮腺疾病外还有一些疾病如胆囊炎、小肠梗阻、消化道溃疡穿孔、异位妊娠、恶性肿瘤等也可出现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患病组织含有淀粉酶,在炎症时通过各种途径入血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
但至今国内外对于各种人体组织淀粉酶含量的研究报告甚少。
我们收集了部分正常人体组织,经匀浆后测出匀浆上清液中的总淀粉酶(Amy)活性,并用抑制法测定唾液型和胰型淀粉酶同工酶(S-Amy和P-Amy),从而为探讨临床上血清淀粉酶增高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1 材料1.1 仪器Beckman Clinical System 700型生化分析仪。
高速台式离心机,KD-300组织匀浆器。
1.2 试剂淀粉酶活性测定采用上海长征公司淀粉酶试剂盒(PNPG4法)。
淀粉酶抑制物,为小麦唾液淀粉酶抑制蛋白,由上海长征医院临床酶学研究室纯化和提供[1]。
1.3 材料和样品采集意外死亡的正常人3名,2名男性分别为25岁、28岁,1名女性55岁,于死亡后6 h内采集样品,取胰腺、腮腺、胃、空肠、回肠、输卵管、子宫、肺、胆囊、骨骼肌和睾丸组织,各取20 g左右。
2 方法2.1 组织匀浆液的制备每种组织重复取样6次,每次取500 mg,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加入pH 7.4的0.01 mol/L Na2HPO4-NaH2PO4缓冲液2 ml后置组织匀浆器中进行匀浆。
匀浆器转速为15 000 r/min,时间为30 s×4次。
将匀浆液3 000 r/min离心10 min。
离心完毕后,吸取上清液进行总淀粉酶和淀粉酶同工酶测定。
此步可使95%以上的细胞破碎并释放出淀粉酶[2]。
2.2 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测定[3]。
2.2.1 测定参数温度37°C,波长405 nm,延迟时间60 s,测定时间120 s,因数7000。
2.2.2 淀粉酶总活性测定50 μl生理盐水加10 μl匀浆上清液加500 μl底物液,按上述测定参数测定,如果总淀粉酶活性>1 000 U/L,则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再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