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路的接户线安装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4
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的架设一、引言架空配电线路是一种常见的供电方式,广泛应用于城市和农村地区。
在架设架空配电线路时,如何正确接入户线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的架设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材料准备在进行架设工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1.铁塔:用于支撑架空配电线路的主体结构。
2.绝缘子:用于隔离架空线路与铁塔之间的接触,保证安全。
3.输电线杆:用于支撑户线的结构。
4.悬吊线夹:用于固定和连接架空电缆。
5.户线绝缘子:用于隔离户线与输电线杆之间的接触。
6.包套管:用于保护接户线的绝缘层。
7.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电钻等。
三、架设步骤1. 确定架设方案在架设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之前,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架设方案。
这涉及到考虑供电负荷、线路长度、地形地貌等因素。
2. 定位验线在确定好架设方案之后,我们需要进行定位验线工作。
通过使用导线定位器和导线测试仪,找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架设。
3. 安装铁塔和绝缘子第一步是安装铁塔。
将铁塔固定在地面上,并确保其垂直稳定。
然后,安装绝缘子在铁塔上,用于隔离架空线路与铁塔之间的接触。
4. 架设架空线路在完成铁塔和绝缘子的安装后,可以开始架设架空线路。
首先,将悬吊线夹固定在架空电缆上,然后将其连接到铁塔上。
顺着架设方案走向,依次架设架空线路。
5. 安装输电线杆和户线绝缘子在架设架空线路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安装输电线杆。
将输电线杆固定好,然后安装户线绝缘子在输电线杆上,用于隔离户线与输电线杆之间的接触。
6. 接入户线在完成架设架空线路之后,就可以进行接入户线的工作了。
首先,将户线绝缘子连接到户线上,并确保其固定可靠。
然后,通过包套管将户线绝缘子和架空线路之间进行绝缘和保护。
7. 检查和测试完成接入户线之后,我们需要对整个架设过程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线路连接正确、安全可靠。
四、安全注意事项在架设架空配电线路接户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安全事项:1.严禁在天气恶劣、风力较大的情况下进行架设工作。
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方案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2.1.2导线:2.1.2.1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2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3绝缘导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1.2.4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2.1.2.4所示数值。
导线最小截面(mm2)表2.1.2.42.1.32.1.3.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1.3.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3.3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2.1.3.4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1.4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2.1.5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2.1.5.1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2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2.1.5.3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头挂环、拉板、曲型垫等。
2.1.5.4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5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录音落,锈蚀现象。
2.1.6螺栓:2.1.6.1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2.1.6.2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2.1.6.3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通信架空、管道、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的安装拉线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拉线的张力,避免过度张力导致线路断裂或变形。
拉线的安装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拉线的位置和长度,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拉线材料和规格。
②在电杆上钻孔,安装钢丝绳或其他拉线材料,并通过张拉器进行张力校验。
③在拉线两端安装拉线卡,保证拉线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④在拉线的弯曲处安装拉线夹,避免拉线过度弯曲导致线路受损。
4)线路敷设线路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线路的弯曲半径和张力,避免过度弯曲或张力过大导致线路断裂或变形。
线路敷设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确定线路的位置和长度,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光缆材料和规格。
②在电杆上安装光缆夹,保证光缆的固定性和稳定性。
③在光缆弯曲处安装光缆夹,避免光缆过度弯曲导致线路受损。
④在光缆终点处安装光缆盒,保护光缆的末端。
第二部分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主要适用于在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地段敷设光缆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质量和光缆的保护,避免管道破损或光缆受损。
管道光缆线路工程施工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管道敷设管道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管道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深度和坡度,避免管道破损或积水。
2、光缆敷设光缆敷设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光缆的保护和稳定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光缆的弯曲半径和张力,避免过度弯曲或张力过大导致光缆断裂或变形。
3、管道封闭管道敷设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封闭,保证管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封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管道的密封性和防水性,避免管道破损或积水。
第三部分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直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主要适用于在土地、草地、水田等地段敷设光缆的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土地的质量和光缆的保护,避免土地塌陷或光缆受损。
送电线路基本知识一、电力系统火力发电厂通过燃烧的煤发电,水力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原子能电厂利用原子核反应发电。
这些发电厂发出强大电力,经过输电、变电、配电环节分配到各用户,再由用户的各种用电设备,将电力转换成动力、热能、光等,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电力生产的特点是:电力生产、输送、分配和用户的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完成。
因此必须将各个环节有机地联成一个“整体”,这个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环节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系统。
二、电力网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和用电之间的输电、变电、配电这三个中间环节,称为电力网。
它是发电厂和用户之间的桥梁,起着输送和交换分配电力的作用。
1、电力网分类根据电力网的电压的高低和供电范围大小,分为区域电力网和地方电力网。
把电压220kV及以上的电力网称为区域电力网,如华东电网、华北电网等,还有浙江地区的杭州、宁波、温州、嘉兴、金华等也是区域电力网。
把电压在35kV及以下称为地方电网。
从电厂到用户之间的电力网所起的作用,又可分为供电网和配电网两部份。
供电网(一般电压35kV及以上)作用是电能从电厂集中到某一负荷中心(变电所),它起到“商品批发部门”的作用。
配电网(10kV及以下)的作用是把已送到负荷中心的电能换户分配到各个用户,它起着“商品零售部门”的作用。
2、电力网的组成1)送电线路。
送电线路是组成电力系统的主干,是电力系统的动脉,它起着输送和交换功率的作用。
送电线路电压越高,传输电力的能力越大,传送距离超远。
目前将35~220kV称高压线路;330~500kV称超高压线路;750kV及以上称特高压线路。
送电线路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本次培训内容只讲架空线路部分)2)变电所。
变电所(包括电厂升压站)的作用是汇集电力升电压和降电压及分配电力的作用。
3)配电网。
6~10kV的配电网为高压配电网;1kV以下为低压配电网。
配电网的作用是把电力直接送到用户处。
三、送电线路的基本知识1、线路特点:送电线路分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两类。
架空线路施工常用规范一.架空杆路随工验收内容1.组装电杆:(1).电杆规格、程式;(2). 面向;(3). 组装规格;(4). 避雷针安装规格;(5). 特殊杆组装的规格等;2.接杆:(1). 接杆的规格、质量;(2). 结合部位规格、质量等3.立杆:(1). 电杆的位置及洞深;(2). 电杆的垂直度;(3). 角杆的位置;(4). 杆根的装置规格及质量;(5). 杆洞的回土夯实情况;(6). 量杆;4.拉线:(1). 拉线程式;(2). 拉线方位与夹固或缠扎规格;(3). 拉线距高比;(4). 地锚质量(含埋深与制作);(5). 拉桩设置质量;(6). 吊把拉线质量、规格;(7). 地锚出土及位移(含地下部分);(8). 拉线坑回土;5.撑木:(1). 距高比及方法;(2). 撑木规格及质量;(3). 撑木与电杆结合部位规格、质量(4). 电杆是否进根;(5). 撑杆洞的回土6.架设线条:(1). 线条的规格线位;(2). 线条的规格质量;(3). 垂度;(4). 线条的绑扎规格;7.其他:(1). 线路与其他设施的间距(含垂直与水平);(2). 线路与高压线路的间距;(3). 其他保护措施;(4). 其他有碍杆路机械强度的情况;三.架空杆路施工(一). 杆路测量:1.杆路测量(1). 路由选择的基本原则:(6条原则)a.施工图设计;b.路由变更应依据规定或合同条款办理变更手续;c.应逐杆按设计规定的杆距丈量杆位d.确定杆位时,应根据地形、地物的情况,避免妨碍其他建设、妨碍交通;e.定杆位的同时,要核定杆高,并做好详细记录f.保证线路与其他建筑物的垂直和水平净距符合规范要求;(1)杆路与其他设施最小水平净距表名称最小水平净距备注消火栓 1.0m 指消火栓与电杆的距离地下管线0.5—1.0m 包括通信管线火车铁轨地面杆高的1—2倍人行道边石0.5m房屋建筑 2.0m 裸线线条到房屋的水平距离市区树木 1.25m郊区树木 2.0m(2)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表名称与杆路平行时与杆路交越时垂直净距备注垂直净距备注市内街道 4.5m 最低缆线到地面 5.5m 最低缆线到地面胡同(里弄) 4.0m 最低缆线到地面 5.0m 最低缆线到地面铁路 3.0m 最低缆线到地面7.0m 最低缆线到地面公路 3.0m 最低缆线到地面 5.5m 最低缆线到地面土路 3.0m 最低缆线到地面 4.5m 最低缆线到地面房屋建筑距脊0.6m距顶1.5m 最低缆线距屋脊或平顶河流 1.0m 最低缆线距最高水位时最高桅杆顶市区树木 1.0m 最低缆线到树枝顶郊区树木 1.0m 最低缆线到树枝顶通信线路0.6m 一方最低缆线与一方最高缆线(3)架空通信线路与其他电气设施交越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其他电气设施名称最小垂直净距备注架空电力线路有防雷保护设备架空电力线路无防雷保护设备1KV以下电力线 1.25m 1.25 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1-10KV以下电力线 2.0m 4.0m 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35-110KV以下电力线 3.0m 5.0m 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154—22-KV以下电力线4.0m 6.0m最高线条到供电线条供电线接户线0.6m 带绝缘层霓虹灯及其铁架、电力变压器1.6m有轨电车及无轨电车滑接线通信线路不允许架空交越(2). 杆位标桩、拉线标桩的设置a. 杆位测定后,标桩应设在杆路路由中心,杆洞之外约10厘米处;b.拉线桩应设在拉线的入地点;2.杆距: 市区:35—40米;郊区:45—50米;地形起伏地段的杆距,应与架设的线路成平行线(如下图所示);杆距误差在2米以内时,施工单位可自行调整,并作好记录,以备修改竣工图。
10KV 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施工工艺安装工艺要求一、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顺线方向位移,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 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 50mm。
⑵、转角杆、分支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 50mm。
2、电杆基础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3、双杆基坑应符合下列规定:⑴、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
⑵、两杆坑深宜一致。
4、基坑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土块应打碎。
⑵、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回填 30mm 应历夯一次。
⑶、松软土值的基坑,回填土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
⑷、回填土后的电杆基础宜设防沉土层。
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 培地高度应超出地面 300mm。
二、电杆组与绝缘子安装1、单电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
⑵、 10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 1/2。
⑶、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 50mm。
⑷、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2、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
期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紧线后不应向受力倾斜。
3、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⑴、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预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⑵、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处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预螺母相平。
⑶、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 2 个。
4、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对立体结构: 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⑵、对平面结构: 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内由向外,单面克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 或按统一方向; 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总则1、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验收。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规定。
3、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4、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应制订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要求。
6、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组成•导(地)线•金具(横担)•绝缘子•杆塔•基础•接地装置•拉线•保护设备•接户线一、原材料及器材检验1、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检验:1)超过规定保管期限者。
2)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有变质损坏可能者。
3)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2、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架设前的外观检查:1)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3)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修蚀。
4)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
绝缘线的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3、金属材料的要求(1)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制品。
(2)各种连接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3)金属附件及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修蚀现象。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
加大尺寸的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落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安装施工工艺一、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符合下列规定:?、直线杆顺线方向位移,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超过50mm。
?、转角杆、分支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2、电杆基础坑深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基础坑深度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
3、双杆基坑应符合下列规定:?、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
?、两杆坑深宜一致。
4、基坑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土块应打碎。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回填30mm应历夯一次。
?、松软土值的基坑,回填土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
?、回填土后的电杆基础宜设防沉土层。
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培地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二、电杆组与绝缘子安装1、单电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2、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期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应向受力倾斜.3、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预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处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预螺母相平。
?、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2个.4、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内由向外,单面克件由送电侧穿入或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5、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90?转角杆(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6、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应大于20mm;?、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双杆的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7、电杆组立后(未架线),杆位横向偏离线路中心线不应大于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