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化-路测部分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62
5G簇优化道路测试指标介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5G成为了当前热门的话题。
5G技术将以其超高的带宽、低延迟和大连接数的特点,为道路测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5G簇优化道路测试指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5G网络的建设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5G技术的特点、道路测试的需求以及簇优化道路测试指标的制定等方面进行探讨。
5G技术特点5G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之前的技术相比,5G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超高带宽:5G网络能够提供可观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以达到数十Gbps,使得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应用轻松实现。
2.低延迟:5G网络的延迟可以控制在毫秒级别,为实时应用和物联网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连接。
3.大连接数:5G网络能够支持大规模连接,每平方公里可支持上万个设备,为物联网和智能交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4.多小区:5G网络将区域细分为多个小区,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网络覆盖和资源分配,提高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
道路测试需求道路测试是指在道路环境下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对于5G网络而言,道路测试具有以下需求:1.覆盖率测试:测试5G网络在道路区域的信号覆盖情况,包括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等。
2.容量测试:测试5G网络在道路区域的容量和吞吐量,以支持大规模用户和高速数据传输。
3.连接稳定性测试:测试5G网络在道路移动环境下的连接稳定性和切换性能,以保证用户在高速移动时的通信质量。
4.承载能力测试:测试5G网络在道路区域的承载能力,以支持大规模连接的物联网设备和智能交通系统。
5.低延迟测试:测试5G网络在道路区域的延迟性能,以满足实时控制和应用的需求。
簇优化道路测试指标的制定为了有效地测试和优化5G网络在道路环境下的性能,需要制定相应的测试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簇优化道路测试指标:1.信号覆盖率:衡量5G网络在道路区域的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可使用覆盖率地图进行可视化展示。
2.容量和吞吐量:测试5G网络在道路区域的容量和吞吐量,包括单用户和多用户场景下的表现。
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优化已成为通信行业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网络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我作为网络优化实习生,参与了本次路测工作。
以下是我在路测过程中的详细报告。
二、路测目的1. 了解网络覆盖情况,评估网络信号强度;2. 识别网络覆盖盲区,分析原因;3. 评估网络质量,包括数据传输速率、延迟等;4. 收集用户反馈,为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三、路测方法1. 使用专业的网络测试工具,如NetScope、NetMaster等;2. 采用徒步、车辆等方式进行实地路测;3. 采集网络信号强度、数据传输速率、延迟等数据;4. 记录测试时间、地点、测试人员等信息。
四、路测过程1. 测试前准备:了解测试区域、网络情况、测试工具等;2. 路测实施:按照测试计划,分别对测试区域进行徒步、车辆路测;3. 数据采集:记录测试数据,包括网络信号强度、数据传输速率、延迟等;4.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评估网络质量;5. 问题反馈: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五、路测结果1. 网络覆盖情况:测试区域整体网络覆盖良好,信号强度在-70dBm以上;2. 网络信号强度:在部分区域,信号强度低于-70dBm,存在覆盖盲区;3. 数据传输速率:测试区域平均下载速率在10Mbps以上,部分区域速率可达30Mbps;4. 延迟:测试区域平均延迟在100ms以下,部分区域延迟在50ms左右;5. 用户反馈:收集到部分用户反馈,主要集中在信号强度和速率方面。
六、问题分析1. 部分区域存在覆盖盲区,原因可能为地形、建筑物遮挡等因素;2. 数据传输速率和延迟问题,可能与基站配置、网络拥塞等因素有关;3. 用户反馈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分析原因。
七、建议及措施1. 针对覆盖盲区,建议增加基站密度,优化网络布局;2. 提高基站配置,优化网络参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降低延迟;3. 加强网络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问题;4. 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及时了解用户需求,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TDD_LTE无线网络优化案例一、浦东大道福山路道路优化案例1. 测试环境【路测设备】:JDSU W1314A—E01 Receiver【路测软件】:JDSU E6474A-X【测试路段】:浦东大道、源深路及福山路周边路段【测试环境】:从前期的测试中发现在浦东大道福山路附近路段存在弱覆盖情况,SINR在道路上分布不满足测试需求,通过RF手段进行优化后进行前后对比。
图1浦东大道福山路附近无线环境图浦东大道福山路周边无线环境图中看出,该区域由密集居民区、高层商务写字楼、厂房及学校组成,浦东大道北侧无线环境良好,南侧道路两旁有较多建筑,对无线信号有较强的阻挡,周边主要由利男居、浦福昌、钱栖站点覆盖周边道路。
2. 优化前覆盖情况图2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前RSRP覆盖图图3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前CINR覆盖图从优化前的测试数据中看出浦东大道福山路附近路段RSRP值主要在-90dbm左右,但是CINR覆盖较差,浦东大道福山路至源深路之间普遍在15dB以下,不能满足道路覆盖要求,该路段主要由利男居站点覆盖,但是从该站RSRP分布情况看出,该站在浦东大道上没有出现强信号,考虑对该站重点优化。
3. 优化思路及方案图4利男居站点平面图利男居各小区照片问题路段主覆盖站点为利男居,该站点位于浦东大道44号林顿酒店7楼,天馈采用抱杆安装,挂高24米,从利男居站点各小区安装位置中看出,该站3个小区天馈周边都有阻挡物,而按照当前设计方位角,利男居_1小区的天线方位角0°,在浦东大道上是旁瓣信号覆盖,而利男居_3小区天线方位角240°覆盖方向也存在自身楼面建筑的阻挡,从而得出浦东大道该站点信号偏弱的原因,通过实际情况看中看出,利男居_1小区50°方向角有自身建筑的阻挡,往该方向调整不但不能改善浦东大道的覆盖,反而会使得信号反射而出现在背面区域,于是考虑将利男居_1调整为280°、根据挂高计算出该小区下倾调整为2°覆盖效果为最佳;利男居_2主覆盖方向由两栋高楼阻挡,导致在源深路段覆盖较差,由于建筑的阴影效果通过调整天馈是无法改善覆盖,建议该小区调整为50°来覆盖浦东大道东侧路段、利男居_3当前信号阻挡明显,调整为180°可以很好的避开阻挡物,达到最佳的覆盖效果,同时为了改善福山路近浦东大道覆盖,调整浦福昌2、钱栖1小区天馈来避免由于利男居下倾角增大后出现的弱覆盖路段,综合路测情况分析,得出具体调整方案如下:SiteNameCN CellNameCN初始值调整后Height azimuth MDownTilt azimuth MDownTilt利男居利男居_1240—22802利男居_224170050—4利男居_3242403180-4浦福昌浦福昌_121030—4浦福昌_2211001110-1浦福昌_3212401240—4钱栖钱栖_1270230—4钱栖_2271207120—4钱栖_3272402240—24. 优化后覆盖情况图5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后RSRP覆盖图图6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后CINR覆盖图图7浦东大道福山路优化后CELL_Identity分布图5. 优化小结从优化后的测试数据中看出,利男居_1、2小区在浦东大道上RSRP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主覆盖方向CINR基本能达到30的极好点,浦福昌2小区在昌邑路福山路良好,钱栖1小区天馈调整后在福山路近浦东大道信号也有所提升,从调整后的整体效果中看出,此次优化达到优化目的,当前浦东大道福山路段信号覆盖良好,各小区信号分布合理,信号满足道路覆盖指标要求。
无线网优的路测方法总结报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蠡县分公司刘亚斌本文通过对路测内容、路测设备、实施方法及数据收集和结果分析的介绍,对无线网络优化的路测方案进行了总结。
无线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尤其是网络建设初期,通过对频率分配、站点参数调整等手段来进一步优化无线网络性能,提高通信质量。
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流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优化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实施优化,优化评估。
无线网络性能一般由无线覆盖、接通率、掉话率、话音质量、系统容量等指标反映。
因此,对这些指标的真实值测量和收集是无线网络优化的基础。
通常这些指标的测量和收集是通过路测的进行,本文拟从实际的测试内容、测试设备、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讨论等工作中总结无线网络优化的路测方法,给出路测实施方案的建议。
路测在无线网络优化方面的意义无线网络优化的目的是达到全网的综合配置优化以及个别区域网络状况的服务质量优化,经过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考察和周密的分析,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尽量减小投入成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提高服务质量。
不难看出,整个无线网络的优化需要经过考察、分析、制定方案、实施几个步骤。
考察阶段以取得网络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目的,能否在考察阶段得到足够的有效的数据十分重要。
路测是考察阶段的有效手段,从实际网络中取得足够的数据。
路测内容路测应选择实际商用网络中几种典型的区域:城市密集区、城市快速路以及高速公路,分别进行相应行驶速度下的测试。
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部分:空闲模式测试、终端主叫和被叫呼叫成功率、呼叫长时间保持、切换测试、定点测试。
◆空闲模式测试考察在测试区域内的终端在空闲模式下是否可以正常工作,以此来反映被测网络区域的基本情况,包括能否成功搜索到各已知小区、各小区的无线信号功率是否在正常范围、空闲切换能否成功等,同时在空闲模式的测试过程还可以包括特定情况下无线网络覆盖的检验。
◆终端主被叫成功率主要考察无线网络的接通率和掉话率以及主、被叫通信流程是否正确。
DT 路测介绍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完善,用户对于网络的实际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网络优化作为提高网络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日益为运营商和设备厂商所重视。
网络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需要信令分析、DT 路测、RNP 网络规划、OMC 各个方面工作协作完成。
网络优化team 组成:信令分析、DT 路测、RNP 规划、OMC 统计分析。
网络优化一般从OMC 话务统计分析和DT 路测两方面展开。
在网络优化流程中,利用专业路测仪器对网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数据分析的需要,可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 按预设的顺序,自动重拨呼叫测试方式:评估整网接通率、掉话率、阻塞率等。
? 连续长通话拨打方式:测试检查切换和邻区关系;? 空闲模式:测试小区的选择与重选、衡量小区的话务承载量;? 扫频方式:结合手机拨打,可测试同、邻频干扰;路测的目的在于评估网络整体或者路段的服务质量,了解小区场强分布、通话质量、小区覆盖边界、切换分布等是否满足要求。
路测数据的采集主要通过专业路测设备,收集Um 口的信令数据、无线场强分布、覆盖、接收信号电平和质量、 6 个邻小区状况、切换情况及Layer3 消息的解码数据等。
然后,对路测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合测试路线的地理位置信息、各基站的位置及基站间距等,分析网络现状与规划的差异,找出干扰、盲区、覆盖不合理、掉话和切换失败等路段。
路测工作一般可分为前台测试(数据采集)和后台数据分析。
前台测试设备俗称为路测设备,用于收集测试手机Um 空中信令数据、Rxlevel 、Rxqual 、邻区状况、切换情况及Layer3 消息的解码数据等。
另外通过scanner 接收机对操作者所选频段进行扫频测试,可方便选择扫频方式。
后台数据分析软件是一套基于前台测试log 文件的后处理软件。
通过导入前台log 文件,设置相关的处理参数,可生成一系列的处理后数据。
包括Rxlevel 、Rxqual 、TA 等参数的地理分布图,并可根据操作者意愿进行一定条件的数据查询。
⽹优--路测及其数据分析路测及其数据分析本部分内容综述路测(DRIVE TESE)的功能、作⽤、操作过程和对路测采集来的数据分析的⼀些⽅法和经验。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的是使学员对路测技术有⼀个较全⾯的认识,从⽽在现实⼯作中更好地为系统的优化和规划服务。
⽬录⼀、DriveT est的功能DriveTest的作⽤是通过实地测量的⽅法获取在现有基站条件下的⽆线覆盖和⽹络运⾏情况。
基站发出的载波信号在空中传播过程中,由于地形、建筑物及其它⼀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或者由于实际建设时基站选址上的不确切性及⽹络运⾏中基站周围环境发⽣了较⼤的变化的因素的影响,使得系统实际建成以后的覆盖情况发⽣了较⼤的变化。
因此,只有通过实地测量才能真正了解系统的实际覆盖状况。
⽹络运⾏的情况随时在变化,设备损坏、⽹络扩容、⽤户数增加以及⼤型会议,节⽇引起话务量的临时变化等都会影响⽹络的运⾏质量。
要了解⽤户的实际通话效果和质量,只从OMC读取PM报告是不够的,必须进⾏DriveTest。
DriveT est的功能1、测试全⽹覆盖情况载波⼲扰⽐(C/I)决定覆盖范围。
GSM系统属于噪声受限系统,除了考虑场强覆盖范围外,还必须考虑覆盖范围内的载⼲⽐C/I。
从传播⾓度考虑,场强覆盖范围容易满⾜,⽽载⼲⽐可能在某些区域达不到要求。
所以测试覆盖范围时必须考虑满⾜C/I 值的覆盖情况,对于C/I达不到指标的区域仍然要视为盲区。
2、测试基站覆盖范围接⼊电平可决定⼩区的实际服务范围。
通常基站的服务范围⼩于场强覆盖范围。
在测试中可以话⾳的切换点或者BCCH为最强者的范围作为基站覆盖范围。
3、定位基站位置及天线⽅向基站在规划和实际施⼯后有时位置会有变动,可以在路测重新定位。
同时,通过观察⼩区的服务范围可以判断天线⽅向是否正确。
DriveTest⼯作常见测试功能:●测试全⽹覆盖情况●测试基站覆盖范围●定位基站位置及天线⽅向4、⼲扰测试通信系统中的⼲扰将使误码率升⾼,从⽽使话⾳质量下降甚⾄掉话。
网络优化实习生路测报告一、前言作为一名网络优化实习生,我参与了公司的路测工作,通过对网络信号的测试和分析,了解了网络覆盖情况、网络质量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信息。
以下是我在路测过程中的一些观察和总结。
二、路测目的本次路测的主要目的是:1. 评估现有网络覆盖情况,发现覆盖盲区,为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2. 测试网络信号质量,找出信号弱区,有针对性地进行网络优化。
3. 了解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网络使用体验,提升用户满意度。
三、路测工具与方法1. 路测工具:使用专业的网络测试仪器,实时采集网络信号数据。
2. 路测方法:按照预设的路线进行测试,记录不同位置的网络信号强度、质量及速率等参数。
四、路测结果与分析1. 网络覆盖情况:通过路测发现,大部分区域的网络覆盖较好,但仍有部分盲区存在。
特别是在室内、地下室等复杂环境,网络覆盖不足问题尤为明显。
2. 网络信号质量:在测试过程中,信号质量存在波动,尤其在人口密集区域和业务高峰时段,信号弱区较多。
分析原因可能是基站容量不足、设备老化等因素导致。
3. 用户体验:根据对用户的访谈和调查,发现用户在网络覆盖不足、信号弱区和网络拥塞等情况下,网络体验较差。
这些因素影响了用户对网络的满意度。
五、网络优化建议1. 针对覆盖盲区,建议加大基站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室内、地下室等复杂环境,需优先考虑网络覆盖问题。
2. 对于信号弱区,可以优化基站配置,提高基站容量,同时对设备进行升级换代,提高网络质量。
3. 针对网络拥塞问题,建议采用负载均衡、网络切片等技术,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提升用户体验。
4. 加强网络维护和管理,定期对基站进行巡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总结通过本次路测,我深刻认识到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作为一名网络优化实习生,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为提升网络质量、改善用户体验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意识到网络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测试、分析和完善。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