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达标训练12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127.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què) 空.白(kōnɡ)僧侣.(lǚ) 沁.人心脾(qìn)B.遒.劲(qiú) 峥嵘..(zhēnɡ rónɡ)看.护(kàn) 百舸.争流(kě)C.重.阳(chónɡ) 碣.石(jié)中.伤(zhònɡ) 浪遏.飞舟(è)D.逶迤..(wēi yí) 气魄.(pò)尽.管(jìn) 稠.人广众(chóu)项,“空”应读“kònɡ”;B项,“看”应读“kān”,“舸”应读“ɡě”;D项,“尽”应读“jǐ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漫江碧透火势蔓延轻歌慢舞漫无边际B.百舸争流苛政如虎道路坎坷克敌制胜C.苍海桑田苍茫大地满目疮痍天下苍生D.鱼翔浅底材料翔实神态安祥周密详细项,“慢”应为“曼”;C项,“苍海”应为“沧海”;D项,“安祥”应为“安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50570000)(1)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今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
(2)为了保存这些书籍,使之流传后世,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建造了一座藏书楼,起名“天一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说。
(3)《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那段历史,给人们深刻的思想启示和全景式的艺术享受。
A.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筚路蓝缕B.惨淡经营筚路蓝缕苦心孤诣C.惨淡经营苦心孤诣筚路蓝缕D.筚路蓝缕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惨淡经营”原指作画前竭力劳神构思。
也指苦心谋划、经营。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筚路蓝缕”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横亘.(ɡèn) 着.陆(zháo)辉.映(huī) 角.角落落(jiǎo)B.前沿.(yán) 国度.(dù)响彻.(chè) 耸.入云天(sǒnɡ)C.落.伍(luò) 开辟.(pì)天疆.(jiānɡ) 为.期不远(wèi)D.借鉴.(jiàn) 翌.年(lì)轨.道(ɡuǐ) 扭转乾.坤(qián)项,“着”应读“zhuó”;C项,“为”应读“wéi”;D项,“翌”应读“y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候喷射直刺九宵辉煌时刻B.酝酿迄今经济实力慢慢征途C.苛刻芜杂预订轨道联名上报D.配置悠然反复论证最高致意项,“宵”应为“霄”;B项,“慢慢”应为“漫漫”;C项,“订”应为“定”。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 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2)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3)“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A.震动树立配制B.震动竖立配置C.振动树立配置D.振动竖立配制震动”指颤动,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
也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
(1)句应填“震动”。
“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
“竖立”指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
(2)句应填“竖立”。
“配制”是把两种以上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合在一起制造。
“配置”指配备布置,(3)句应填“配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二)专题四新闻阅读(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基础训练)和第Ⅱ卷(冲关训练)两部分。
全卷共四大题,16小题。
第Ⅰ卷(基础训练共5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大学应以培养人才为荣而非高考掐尖王聪聪曹原中国青年报:据悉,许多名校以轮番游说、提供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等方式进行“掐尖大战”。
您在招生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李越:对高分考生的争夺确实存在,一些家长甚至与高校“讨价还价”。
一些高分考生的家长会直接说:“考了多少分、想上什么专业,你给不给?不给就报其他大学。
”还有一些家长,在多所高校之间“钓鱼”,期望获得奖学金、专业保证等优惠条件。
对优秀生源竞争过激,会导致高校对考生“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砸巨额奖学金、提前签订预录取协议。
这对考生其实并不好,对社会诚信体系也会产生负面冲击。
比如签订预录取协议会对其他考生造成潜在伤害。
中国青年报:伤害在哪儿?李越:比如考生A考了615分,B考了614分,按照正常的录取程序,A应该在B之前投档录取。
但如果在招生咨询过程中,B先与某高校签订了某专业的预录取协议,当A也向该高校咨询时,招生者为了确保与B的预录取协议,很可能以“分数不够”等理由劝退。
因为信息不对称,A就受到不公正待遇。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名校热衷“掐尖”?李越:“掐尖”也叫“选优”,任何成功的教育,优秀的学生和老师都必不可少。
最好的学校肯定有最好的学生。
在当前社会诚信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高考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方法。
在高考体制下,分数就是规则。
高校在秉持按分数排序的原则时,也就是在维持社会公平。
现在大学和中学的信息沟通不充分,中学生对大学各方面的了解很少。
这种情况下,考生和家长更多地依据录取分数线高低来判断一所大学的优劣。
而尖子生就是一个标志,在各自学校和地区都有着示范作用。
高分学生报考哪个学校和专业,会为下一年的优秀学生提供参考。
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巩固(3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寥落(liǎo) 攒.射(cuán)洗涤.(dí) 徘.徊(pái)B.立仆.(pū) 踌.躇(shóu)浸渍.(zì) 噩.耗(è)C.不惮.(dàn) 作揖.(jī)血痕.(hèn) 黯.然(àn)D.煎.熬(jiān) 屠戮.(lù)歉.意(qiàn) 菲.薄(fěi)答案 D解析A项,“寥”应读liáo。
B项,“踌”应读chóu。
C项,“揖”应读yī,“痕”应读hé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编缉寥落陨身不恤黯然泣下B.噩耗菲薄赁屋授课阴谋密计C.厮破煎熬绿草如荫逆来顺受D.潇洒弥漫博闻强记涕泗交流答案 D解析A项,“缉”应为“辑”,“陨”应为“殒”;B项,“密”应为“秘”;C项,“厮”应为“撕”,“荫”应为“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②为了什么理由,好多平方英里的没有人迹的森林,遭人类而为我所私有了吗?③如果雨下得太久,就会使地里的种子,低地的土豆烂掉,但它对高地草还是有好处的。
它对高地草很好,对我是很幸运的了。
A.作客遗弃即使/也B.作客丢弃既然/也C.做客丢弃即使/也D.做客遗弃既然/也解析①“作客”,指寄居在别处。
“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②“遗弃”,抛弃,扔掉不要。
“丢弃”,丢掉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
③“即使”,表示让步假设。
“既然”,用于上句,指出已经成为现实的或已肯定的前提,下半句根据这个前提推出结论,常用“就”“也”“还”呼应。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有人说庄子是第一个达观之人,因为庄子在他的老妻去世时,没有像常人那样哀伤,反而长歌当哭....,鼓盆而歌。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综合练习题(附解析)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综合练习题(附解析)(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失其所与,不知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解析】A项,“蚤”通“早”;B项,“卒”通“猝”;C项,“知”通“智”。
【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群臣怪之③此其志不在小④越国以鄙远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⑥素善留侯张良⑦吾得兄事之⑧项伯杀人,臣活之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A.①⑦/②③/④⑤⑧/⑥⑨⑩B.①③⑩/②④⑤/⑥⑦/⑧⑨C.①⑦⑩/②⑤/③④/⑥/⑧⑨D.①/②③④/⑤/⑥⑨⑩/⑦⑧【解析】①⑦⑩为名词作状语,②⑤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③④为形容词作名词,⑥为形容词作动词,⑧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C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是寡人之过也②行李之往来B.①秦王还柱而走②倚柱而笑C.①君为我呼入②窃为大王不取也D.①因击沛公于坐②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解析】B项,均为连词,表修饰。
A项,①结构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项,①介词,替,给;②动词,认为。
D项,①介词,趁机;②副词,于是。
【答案】B4.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此亡秦之续耳【解析】B项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判断句。
【答案】B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1)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辞为?(《鸿门宴》)(2)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学业分层测评 (十二 )飞向太空的航程[语言运用层 ]1.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此次修志工程前后历时十载,六更篇目,四易其稿,众手共襄,玉成其事,....凝集了社会各方人士的心血和关爱,浸透着编修人员的艰辛和智慧。
②目前,报刊刊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成心假造一些骇.人听闻的信息,其结果却常常画蛇添足。
...③邪教常常拥有假装性和隐蔽性,依赖一套堂而皇之的说辞和各种神奇力量....的衬着,实行危害社会的行为。
④船儿随声附和,江面上时而惊涛拍浪,时而豁然爽朗。
当清冷的水花,出其不意地迎面而来,清冷舒爽的感觉,令人呼之欲出。
....⑤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一面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尽管乱说。
‘呸,本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
’”⑥高考,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再有一个多月就进考场了,我们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防止届时心惊肉跳....。
A.①③④B.①③⑤C.③⑤⑥D.④⑤⑥【分析】① 玉成其事:指成全某件好事。
多用于男婚女嫁,也可用于其余好事。
②骇人听闻:令人听了特别惊讶 (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
可改为“骇人听闻”。
③堂而皇之:形容表面上威严或正大的样子。
④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传神,仿佛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绘十分生动。
不合语境。
⑤苗而不秀:比喻人资质虽好,可是没有成就。
也比喻徒有其表。
⑥心惊肉跳:危险的事情固然过去了,回忆起来还感觉惧怕。
不合语境。
【答案】B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奉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打破。
B.国务院近期公布盐业体系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批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公司,撤消食盐批发公司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同意它们展开跨地区经营。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单在于教授技术,更在于育人,所以存心识地把工匠精神浸透进平常的技术教课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人教版)达标训练11 有答案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夏衍.(yán)怜悯.(mǐn)荤.腥(hūn) 栅.栏(zhà)B.揩.油(kāi) 契.约(qiè)拷.绸(kǎo) 蠕.动(rú)C.骷髅.(lǒu) 弄.堂(nònɡ)缜.密(zhěn) 谄.媚(chǎn)D.游说.(shuì) 惺.忪(xīnɡ)籼米(xiān) 供给.(jǐ)项,“衍”应读“yǎn”;B项,“契”应读“qì”;C项,“髅”应读“lóu”,“弄”应读“lònɡ”。
()A.搅动蹒跚皮辊船舷B.拎着贿赂欧打譬如C.呻吟虐待嗑睡铁锭拗断轧钢呕气项,“欧”应为“殴”;C项,“嗑”应为“瞌”;D项,“呕”应为“怄”。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D.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推进“阳光信贷工程”,致力于为农户打造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信贷绿色通道,切实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项,搭配不当,“立场”不能“持着”,可改成“站在守护童年的立场”。
另外,“富有”和“丰富”重复,删掉“富有”。
B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以删掉“是否”,或者把后面改成“关系到我省经济能否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有无福祉”,另外关联词语有误,把“就”改成“所以”,还有最后一句话缺主语,增加“我们”。
C项,结构混乱,“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改为“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或“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最后一句要改”。
练习(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随堂巩固1.名句默写。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
答案:(1)风华正茂挥斥方遒(2)粪土当年万户侯2.《沁园春·长沙》中出现很多颇具韵味的意象,请你也在下列括号中填入词语,以便让鸟儿栖息,让花儿争色。
(1)让鸟儿栖息几处早( )争暖树杨花落尽( )啼惊起一滩( ) 北风吹( )雪纷纷(2)让花来点缀雪却输( )一段香惟有( )真国色却道( )依旧( )枝头春夜闹满架( )一院香人面( )相映红有情( )含春泪( )休向耳边啼答案:(1)莺子规鸥鹭雁(2)梅牡丹海棠红杏蔷薇桃花芍药杜鹃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当我们几个都站在牛鼻寨的一个山尖时,脚下是茫茫云海,眼前是________天空,此刻的我们,已经情醉崀山,魂系崀山!(2)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些小青年能够这样________风发,斗志昂扬。
(3)容琪________经营了一家服装设计公司,因此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是一位不让须眉的女强人。
A.寥廓义气独立B.辽阔义气独力C.寥廓意气独力D.辽阔意气独立解析:寥廓:天空高远且空旷;辽阔: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二者适用对象不同,语境指天空,所以选用“寥廓”。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
如:意气昂扬、意气相投。
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如:义气凛然。
根据语境可选用“意气”。
独立:指不依靠别人或单独地站立;独力:则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等。
语境指容琪依靠自身的力量独自承担了经营服装公司的任务,所以选用“独力”。
答案: C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共12课含答案)课时作业 1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百舸孟轲沉疴枝柯 B.怅惘蚊帐苌弘伥鬼C.峥嵘狰狞挣扎风筝 D.寥廓城郭敦厚淳厚解析:A 项,“舸”读“�括А保�其余都读“kē”;B项,读音依次为“chàn�馈薄�zhàn�馈薄�chán�馈薄�chān�馈保�C项,都读“zhēn�馈保�D项,读音依次为“kuò”“��uō”“dūn”“chún”。
答案:C 2.下面加点词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力量)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 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 C.百侣(同伴) 激扬(激浊扬清) 万户侯(地位很高的人) D.击水(击打水) 峥嵘(不平凡) 岁月稠(多) 解析:A项,“挥斥”的意思是“奔放”。
“怅”在这里表达由深思而引发的激昂慷慨的心绪。
C项,“万户侯”在本词中指大军阀、大官僚。
D项,“击水”的意思是“游泳”。
答案: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抒情,下阕主要是回忆往事,用诗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击水”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诗人少年时期的________,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
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把诗人心忧天下和人民的生活处于________之中的情景和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诗人在________,充分显露出诗人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
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在心中始终流动着奔涌的鲜血,旨在报国,作为一个青年,能够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在文中展现得________。
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撑.着(chēnɡ) 彷.徨(pánɡ)凄.清(qī) 巷.道(xiànɡ)B.彳.亍(chì) 凄婉.(wǎn)颓圮.(pǐ) 迷茫.(mánɡ)C.河畔.(pàn) 荡漾.(yànɡ)青荇.(xìnɡ) 长篙.(ɡǎo)D.寂寥.(liáo) 沉淀.(diàn)斑斓.(lán) 漫溯.(shuò)项,“巷”应读“hànɡ”;C项,“篙”应读“ɡāo”;D项,“溯”应读“s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悠长愁怨冷寞惆怅B.静默彩虹作别太息C.浮藻揉碎招摇烦燥D.艳影哀怨笙萧篱墙项,“寞”应为“漠”;C项,“燥”应为“躁”;D项,“萧”应为“箫”。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九龙峰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泉水淙淙, ,如同蓬莱仙境,吸引着无数香客游人。
(2)这些普普通通的场景向世人证明,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3)时下,许多大学生都选择了自主创业。
乘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扶持的春风,他们的事业。
A.云蒸霞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B.欣欣向荣云蒸霞蔚蒸蒸日上C.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云蒸霞蔚D.蒸蒸日上云蒸霞蔚欣欣向荣云蒸霞蔚”,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
“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
(1)句是形容自然景观,且强调“如同蓬莱仙境”,应用“云蒸霞蔚”;(2)句由“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可知应用“欣欣向荣”;(3)句强调一天比一天好,故应用“蒸蒸日上”。
4.(2015·天津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导学号50570003)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达标训练12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横亘.(ɡèn) 着.陆(zháo)辉.映(huī)角.角落落(jiǎo)B.前沿.(yán)国度.(dù)响彻.(chè)耸.入云天(sǒnɡ)C.落.伍(luò)开辟.(pì)天疆.(jiānɡ) 为.期不远(wèi)D.借鉴.(jiàn)翌.年(lì)轨.道(ɡuǐ) 扭转乾.坤(qián)解析A项,“着”应读“zhuó”;C项,“为”应读“wéi”;D项,“翌”应读“yì”。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候喷射直刺九宵辉煌时刻B.酝酿迄今经济实力慢慢征途C.苛刻芜杂预订轨道联名上报D.配置悠然反复论证最高致意解析A项,“宵”应为“霄”;B项,“慢慢”应为“漫漫”;C项,“订”应为“定”。
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2)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3)“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A.震动树立配制B.震动竖立配置C.振动树立配置D.振动竖立配制解析“震动”指颤动,物体受外力影响而迅速、剧烈地颤动。
也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
(1)句应填“震动”。
“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
“竖立”指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
(2)句应填“竖立”。
“配制”是把两种以上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合在一起制造。
“配置”指配备布置,(3)句应填“配置”。
答案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B.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C.在任何组织内,优柔寡断者和盲目冲动者都是传染病毒,前者的延误时机和后者的盲目冲动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造成大灾难。
D.如果仅仅把这部话剧理解为简单意义上的反映两个阶级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一次愤懑的碰撞的话,那么就可能低估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解析A项,一面和两面不照应,“要激发这种潜能”应改为“能否激发这种潜能”。
B项,主谓搭配不当,应在“铸制”后加“的”。
C项,语序不当,最后一句应改为“均可在一夕间给企业造成大灾难”;或搭配不当,将最后一句改为“均可使企业在一夕间遭遇大灾难”。
答案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50570030)歼-15是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被誉为凶猛强悍的“空中飞鲨”。
①它具有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等特点②可根据不同作战任务携带多型反舰导弹、空空导弹、空地导弹以及精确制导炸弹等精确打击武器③实现全海域全空域打击作战能力④各项性能可与俄罗斯苏-33等世界现役的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解析解答本题,关键要分析各个句子的关系。
①句中的“它”指代前面的“歼-15”,应放在第一个横线处;由①句中的“载弹量多”,可知②紧接①后;进而推断出正确答案。
答案A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冯春梅刘程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成就了一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想,也书写了一名青年军人的特殊光荣。
杨利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飞天第一人,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
“神舟”五号飞船起飞9分多钟后,进入地球椭圆轨道。
杨利伟立刻处于失重状态,他产生了错觉,身体仿佛倒了过来,全身感觉很难受。
他意识到,这样时间长了,会导致“空间运动病”,给执行任务带来可怕的后果。
于是,他调动自己的意志力,克服着失重带来的不适,强迫自己设想是在模拟器上静坐……几分钟后,他的状态恢复了正常。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历,杨利伟回忆时用了三句话:“很难受,很要劲,很耗体力。
”有资料记载,世界上50%的航天员都在太空发生过“空间运动病”。
这种病严重时,会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呕吐等症状。
杨利伟是单人执行任务,如果发生“空间运动病”,后果将不堪设想。
教练黄伟芬说:“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坚如磐石的意志,也是练出来的。
杨利伟平时看了不少俄罗斯和美国有关“空间运动病”的资料,早就有意识地在训练中加强了这方面的自我锻炼。
一天,妻子回家时发现杨利伟一个人在客厅里不停地转圆圈,惊讶地问:“你这是在干什么?”他说:“过两天我们就要进行转椅训练考核了,我先刺激刺激自己。
”每次做转椅训练时,他做的时间最长,别人做5到8分钟,他却做15分钟,头也摆到最大幅度。
一位对航天员训练要求非常严格的老专家曾自豪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人生活在地球上,已习惯了地球对自己的吸引力。
超重和失重的感觉,只能够想象。
而杨利伟在地面上就必须先熬过离心机训练这一关。
离心机训练。
坐进一由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以100千米的时速旋转。
旋转中,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
每次训练要做8个G(8倍于地球引力)的负载,持续时间40秒。
“那真是一秒一秒地熬,脸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
”杨利伟说。
刚开始训练时,杨利伟的心率是每分钟140多次,经过训练,降到110次,并且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他不用很大的力量去对抗,还能观察别的东西。
离心机里的面板上有3个灯,其中的警灯是坚持不住的时候按的,杨利伟从来没有按过。
“喜欢的东西,你不能去做;不喜欢的东西,你必须要做,还要常年坚持。
这确实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的事情。
”战友翟志刚尤其佩服杨利伟这点。
水上应急训练对有些人可能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对杨利伟来说并不轻松,因为杨利伟每次跳水时都要呛水,半天缓不过劲来。
但不管怎样,他都按照教练的要求去做,每次都把自己呛得后脑勺疼。
杨利伟是一个喜欢吃肉的人,但为了控制体重,他从不多吃。
晚上饿了,也没自己加过餐。
“要保证训练,你不得不坚持这样做,尽管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杨利伟对记者说。
10月16日,杨利伟乘坐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返回地面。
在穿越“黑障”时,他与地面失去了联系,飞船在疾速下降,外面是烧灼的火苗,通红一片,过载达到10个G,噪音冲击有160多分贝。
通常情况下,这很容易造成人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影响生命。
杨利伟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力量,同超重对抗。
两分多钟后,飞船冲出黑障区,向着陆场奔去。
杨利伟战胜了艰险,也战胜了自己。
6.本文的导语是哪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导语部分为什么没有落脚于杨利伟的成就呢?解析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用来点明新闻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参考答案第1段为本文的导语部分,写了“飞天第一人”杨利伟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
导语是扼要地揭示新闻主要内容的部分,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在于讲述“杨利伟是当今青年人真正的偶像”,所以导语部分并没有落脚于他的成就。
7.文章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讲述了杨利伟的一些事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
解析新闻的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杨利伟艰苦训练的五件事,阅读该部分内容,依次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①克服“空间运动病”;②地面训练;③水上训练;④控制体重;⑤与“黑障”对抗。
8.文段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把杨利伟这个英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
请结合原文,就细节描写的手法举两个例子加以简要赏析。
解析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或工作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精神品质表现出来。
本文在写杨利伟训练时,通过细节刻画来突出其顽强意志。
答案示例(1)做转椅训练时,“做的时间最长”“头也摆到最大幅度”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杨利伟的严于自律和顽强意志。
(2)进行“离心机训练”时,在高负载的情况下顽强训练,从来没有按过警灯的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杨利伟完全是凭着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
9.杨利伟的成功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
由杨利伟战胜艰险,战胜自己,走向成功的事例升华到人们争取成功的一般规律。
参考答案(1)良好的素质为成功提供了可能。
(2)成功的里程碑需要用汗水甚至热血浇铸。
(3)英雄不是天才,英雄一样有平常人的烦恼和困顿,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就是因为他们积极应对纷至沓来的困难甚至灾难,以平常心生活,以超常心工作。
(言之成理即可)三、语言运用10.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字。
(导学号50570031)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在这里发射卫星,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同时坚实的地质结构,对地面发射设施设备、跟踪测量、通讯布网有利。
这里,晴好天气多,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交通通讯方便,为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提供了保障。
因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被称为“天然发射场”。
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对材料进行层次划分,再根据题干要求,分别概括出相关的内容即可。
参考答案①地理位置;②地质结构;③气象因素;④交通通讯。
11.右图展示的是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时的精彩情景。
请从比喻、排比、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中任选两种,对画面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100字。
解析抓住画面的主体进行描写,特别是翟志刚的身形及手中的旗帜所寓含的意义。
参考答案翟志刚身着洁白的航天服在茫茫太空中“亮相”,如一只矫健的雄鹰飞翔在深邃的太空里,像轻盈的鱼儿游在水底,又像振翅的海鸥滑翔在海面。
他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向世人宣告,太空从此也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