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铺陈直叙。 比:比方,以彼物比此物,是人有本事或 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兴: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是人的情 感,引起诗人歌唱。
五、《诗经》的思想内容
简单归结为周民族的史诗、 颂歌 、 怨刺诗、婚 恋诗 、农事诗 、 征役诗等。 1、周民族的史诗 《诗经〃大雅》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周民族史诗《 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记述了从周始祖后稷诞生到周武王灭商的一些传说 和英雄史迹。
不渝。
3.“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表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及追寻者的无 奈和惆怅。 4.3章12句, 变动十几个字, 芦苇茂盛的状态, 追寻道路
的曲折漫长, 伊人可望不可即的痛苦, 追求者的执著、坚定。
(三)感受诗的音乐美 • 音乐美: 节奏、音调、声情 • 韵脚 第一章: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凄、晞、跻、坻; 第三章:已、涘、沚。 • 叠词 苍苍,凄凄,采采…… 重章叠唱,反复咏唱,一唱三叹 , 余音袅袅
3、求爱说
① 近代学者余冠英“这篇似是情诗,男或女词” ② 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 文等均持“恋歌”说。 ③ 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 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说 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④ 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a love song, 伊人是the lover。
《诗经》是为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根据地域和音乐 性质的不同,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音乐曲调,“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 特色的乐歌,共160篇。 “雅”,朝廷正乐,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为 《大雅》、《小雅》。《大雅》31篇,多为朝会宴享 之作;《小雅》74篇,多为个人抒情之作。 “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是舞曲。《周颂》、 《鲁颂》、《商颂》三颂,共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