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
- 格式:docx
- 大小:58.30 KB
- 文档页数:26
八个基本笔画及写法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分别是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又称“永字八法”。
以下是这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
1. 点:起笔轻落,向右下方行笔,收笔时出锋。
2. 横:起笔时逆锋向上,转笔向下,行笔时中锋右行,收笔时向右下方稍顿,再向左回锋收笔。
3. 竖:起笔时略逆锋向下,行笔时中锋向下,收笔时略顿,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4. 撇:起笔时折中带向右下弧线,行笔时中锋向左下方,收笔时渐行渐提,向左下方出锋。
5. 捺:起笔时逆锋向上,折向下行笔,行笔时略带弧线,收笔时向右上方平出。
6. 提:起笔时略逆锋向下,行笔时中锋向上提笔,收笔时出锋。
7. 折:起笔时略带圆弧,行笔时折中带直,收笔时顿笔后折向下行笔。
8. 钩:起笔时略带弧线,行笔时折中带直,至钩处略顿后向上钩出。
以上是汉字基本笔画的基本写法,每种笔画都有其要领和要点,需要通过多加练习才能掌握。
向背包括相向和向背两种形式,相向:两竖如向内弯,形如括号;向背:两竖如向外弯,形如反括号。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字中,最后一笔是竖用悬针竖,竖画不在最后一笔,用垂露竖.中字是相向作字两竖是向背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1.点的写法(1)点的特点:头尖、身体肥、尾部圆。
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
它既象分开的一瓣大蒜,又像飞溅出的一滴水珠。
(2)书写方法右下点:书写时起笔要轻,向右下侧按。
落笔慢而重,适度回锋收笔.左右点:左点是右点的反方向行笔,右点就是前边的右下点。
相向点:左点起笔轻,向右下侧按;右点起笔重按,转锋向左下轻出笔锋.三点水:第一、二笔都是右下点,第三笔则是提画。
四点底:第一点是左下点,其余三个点都是右下点,其中第二、第三点都要写小一些,第一、四点要大一些。
如京2.横的写法(1)认识横的特点: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
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所以,横在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动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书写方法.长横:起笔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笔,取势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倾斜。
最后,回锋收笔。
左尖横:落笔轻,向右上用力移动,趋势稍微上翘,收笔重顿。
这个笔画看上去像平撇,但是,运笔则是由左向右.右尖横:落笔重,逐渐向右上滑去,呈上翘状,收笔时不作顿,顺势轻收,但不出锋。
斜横:起笔稍重,然后轻轻提起向右运笔。
横的斜度比长横要大.收笔略顿,重而缓。
如三王3.竖的写法。
(1)竖的特点: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
有的还把竖画称之为直画。
只有这样写,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稳固.(2)书写方法垂露竖:起笔略重,向右作点画,顿后提笔向下缓缓行笔。
行至末端用力下顿后回锋收笔。
整个笔画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轻重感.悬针竖:落笔向右重顿,而后转锋向下均匀行笔.中间要略慢一些。
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锋要尖细。
短竖:落笔要重,顿后提笔下行,直到末端.收笔稍停,不用力作顿。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规则(特点与写法)|汉字笔画钢笔楷书笔画书写规则(特点与写法)(一)点点点画在一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神韵作用,是个字的精神体现。
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形态各异,写法变化较多。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如图:左点写法基本同右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领笔。
如图竖点又称相向点,实际上是右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
如图: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
如图:(二)横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斜横之分。
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如图: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三)竖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如图: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如图:(四)撇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和平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如图: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硬笔书法基本功,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1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分。
1.1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如图:1.2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2.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2.1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2.2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如图:1.3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3撇。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3.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4.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
如图:5.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4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1.4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如图:1.5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幼儿园汉字基本笔画书写一、基本笔画分类汉字的基本笔画包括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八种。
这些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础,掌握它们的书写方法对于幼儿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
二、笔画书写顺序笔画书写有一定的顺序,一般遵循“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
正确的书写顺序能够使字形更加美观,也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汉字书写水平。
三、笔画书写姿势幼儿在书写汉字时,应该保持正确的姿势。
首先要坐直,两脚平放在地,双肩放松。
握笔要适中,不宜过紧过松,笔尖与纸面的角度也需要注意,不宜过大或过小。
四、笔画书写技巧笔画书写有一些技巧,比如运笔要流畅,力度要适中,起笔和收笔要明确,转折处要圆润等。
这些技巧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渐掌握,对于提高幼儿的汉字书写能力很有帮助。
五、笔画书写规范笔画书写需要遵循规范,比如“横平竖直、撇捺对称、提钩有力、折画自然”等。
幼儿在书写时应该注意这些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水平。
六、笔画书写变化笔画书写在不同的字形中会有所变化,比如长横短横的写法就有所不同。
幼儿在书写时应该注意这些变化,根据字形的需要灵活运用笔画,使字形更加美观。
七、笔画书写实例为了更好地说明笔画书写的要点和技巧,我们选取了一些常见的汉字进行实例分析。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实例,深入理解笔画书写的要点和规范。
八、笔画书写评价在幼儿书写汉字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评价可以从笔画是否规范、顺序是否正确、姿势是否标准等方面进行。
对于幼儿的不足之处,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并给予指导,帮助幼儿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幼儿多练习,培养他们的书写兴趣和习惯。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指导,幼儿将逐渐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技巧和方法,为以后的汉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粉笔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粉笔作为一种常见的书写工具,可以用于书写和写字,它的种类也比较多,比如有颜色和形状等。
在书写的过程中,笔画也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笔画能够表达书写者的意图,这样书写出来的文字才更加圆润、美观。
而粉笔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就是书写者很常用的,以下将介绍粉笔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一、横笔横笔就是横的笔画,它的写法比较简单,只需贴近纸面,并一路拉出一根横线即可,有的文字横线有分段,可以按照文字的样子,多拉几段横线来完成书写。
二、竖笔竖笔也就是竖的笔画,它的写法也比较简单,只需手握笔,把笔自上而下地一路拉出一根竖线即可,拉出来的竖线要一贯、稳定,重要的是要确保笔尖与纸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三、撇笔撇笔是一种比较有趣的笔画,它的写法是先拉出一个横线,然后往上拉出一条折线,以横线为起点,用力抬笔一路向上,再向下一路垂折,垂折到纸面下面一段距离,就完成了这个笔画。
四、折笔折笔也就是折腾的笔画,其实就是在横线上套折腾,一般情况下,笔尖要从纸面上方往下方拉,使用细毛笔时,要尽量把折腾写小一点,如果把折腾写得太大,就会影响书写的整体美观。
五、捺笔捺笔就是往上按的笔画,它的写法是笔尖从纸面的上方一路往上按,然后再从上方往下按,按到纸面的下方一段距离,就完成了这笔画。
六、勾笔勾笔是用笔尖从纸面的上方一路往下勾的一种笔画,它的写法是笔尖先从纸面的上方一路向下勾,然后再由下方一路往上,有的文字中有多个勾线,这时只要按照文字的样子,多拉几次勾线即可。
七、提笔提笔是一种无连续性的笔画,它的写法是从纸面上方一路向下提,把线自上而下地一路拉出一条折线,然后笔尖从上方一路往下,又重新到达纸面下方,就完成了这个笔画。
八、点笔点笔就是根据文字的样子,用笔尖在纸面上面点一下,就完成了这个笔画。
这种笔画的写法需要仔细注意,因为文字中的点笔可能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如果只点出一个,就会影响文字的视觉效果。
以上就是粉笔八个基本笔画的写法,它们均是书写中常用的笔画,有的文字中全是由几种笔画构成,有的文字中则有多中笔画搭配。
太有⽤了!⼋个基本笔画的写法(附详细解析)
⼋个基本笔画
第⼀部分:笔画形态及类型
(⼀)⼋个基本笔画及形态
(⼆)笔画步骤
起笔→⾏笔→收笔
(三)笔画形态原理
⽂字由篆书到⾪书再到楷书,似乎字的形态发⽣了很⼤变化,但笔画的运笔⽅式没有发⽣太多
变化,依然是“S”形⾛势。
所以画好“S”,基本能写好⽥英章风格,闫锐敏的字体笔画“S”形运笔相对有所隐藏,没有那么明
显,但依然遵循“S”型运笔。
(四)“S”型运笔原理
(1)审美
呈“S”曲线的事物能够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和舒适度,符合⼤众的审美标准,如⽔波纹~~~,如
⽕焰,如⼈的⾝材等。
(2)延承
对古体字的传承和发展,本质都是“S”型的延伸
(3)给⼈挺拔感
如军⼈的站姿,抬头挺胸收腹提臀。
(4)所有笔画之间有着⾃然,流转的联系,让字的⽓脉通达流畅。
(五)“S”型笔画举例
(六)硬笔楷书基本笔画。
汉字基本笔画书写口诀笔画三要素:一个基本笔画由三个部分构成:起笔——笔画开始的部分;行笔——笔画进行的部分;收笔——笔画结束的部分。
笔画的不同,起笔,行笔,收笔的形状也不同,书写中应注意各部分的速度和力度变化。
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要想写好汉字,一定要先练好基本笔画。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八种:点、横、竖、撇、捺、挑、折、钩。
8个基本笔画按组成分又可以单笔画(点,横,竖,撇,捺,提)和复合笔画两类(含勾或折)。
(一)点有五种基本点——侧点、垂点、撇点、挑点和长点。
它们的写法同中有异。
侧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重重回笔到一半。
垂点写法:与侧点运笔一样,行笔方向要相反。
撇点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弯,轻轻抬笔收出尖。
它的轻重变化与垂点是相反的。
挑点写法:起笔重重右上斜,轻轻提起收出尖。
长点写法:起笔轻轻行笔弯,稍长稍重回一半。
就是将侧点稍稍拉长。
(二)横横分为三种:长横、短横和斜横。
长横写法:起笔重重收笔重,左边低来右略高。
短横分为:左尖横和右尖横。
左尖横写法:起笔轻轻收笔重,左边低来右略高。
右尖横写法:起笔重重收笔轻,左边低来右略高。
斜横写法:斜横就像跷跷板,左边低低右高高,左低右高要明显。
(三)竖竖分为三种:垂露竖、悬针竖和斜竖。
垂露竖写法:起笔重重收笔重,行笔略轻挺且直。
悬针竖写法:起笔重重收笔尖,行笔略轻挺且直。
斜竖写法:只要将垂露竖写得左斜一点就行了。
(四)撇撇分三种:平撇、斜撇、竖撇。
平撇写法:起笔重重行笔平,轻轻抬笔收出尖。
斜横写法:起笔重重行笔斜,轻轻弯弯收出尖。
竖撇写法:起笔重重行笔直,过了中线撇出尖。
(五)捺捺分两种:斜捺和平捺。
斜捺写法:起笔轻轻行笔斜,捺脚重按歇一歇。
平平向前走一截,轻轻收笔尖一些。
平捺写法:起笔重按右上行,弯弯斜下右对齐。
捺脚重按歇一歇,右上收笔尖一些。
(六)挑挑分两种:平挑和斜挑。
写法:起笔重重右上行,轻轻收笔尖一些。
行笔要快,平挑与水平夹角小于45度,斜挑与水平夹角大于45度。
各种基本笔画的写法(供参考)一、横的写法在各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
横在一个字中起着横梁的作用。
在楷书中,横画写得好坏,关系到字的骨力。
特别是长横,一定要写得平稳、劲健、厚重、灵动。
切不可写的死气沉沉,呆如木棍。
横有长横与短横之分。
1、长横长横的写法为:下笔顿笔,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书写长横时,心里可默念口诀:“重——轻——重——回锋”。
长横在每个字中都是主要笔画。
一定要认真写好。
长横的形态是两边粗,中间细,中间略微有向上的弧度,看上去好似一条拱形的大桥。
书写时略向上倾斜,倾斜幅度为3度——5度之间。
如:“一”字。
2、短横短横又叫“左尖横”。
写法为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写短横时心里要默念口诀:“轻——重——回锋”。
短横的形态是左边尖,右边圆。
笔画平而不弯,略带些斜势,如:“二、三”等字。
注意短横有时也需要写长一些。
二、竖的写法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
竖不直,则字不正。
竖有上尖竖、垂露竖、悬针竖与短竖之分。
1、上尖竖上尖竖的写法是:起笔轻,由轻到重,向下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写上尖竖时默念口诀:“轻——重——回锋”。
上尖竖的形态是:上边尖,下边圆,有时需要向左或向右略微倾斜。
如:“工、王”等字。
2、垂露竖垂露竖的写法是: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回锋收笔。
口诀:“顿笔——行笔——回锋”。
垂露竖多以主要笔画出现在字中,要认真练好。
垂露竖的样子就象一根草棍上附着一滴水珠,又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斜右歪,更不能弯腰曲背。
如:“土、干”等字。
3、悬针竖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向下逐渐提笔收笔。
口诀:“顿笔——行笔——收笔”。
悬针竖多为主笔,要认真练好。
悬针竖如同一根尖朝下竖立的钢针。
写时要注意力到笔尖,要写得锋利劲健,切不可至尾处飘曲而出。
如:“十、丰”等字。
4、短竖短竖的起笔与垂露、悬针竖基本相同,只是向下行笔至尽端有横托住,所以自然提笔离纸即可。
硬笔书法基本功,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1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分。
1.1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如图:1.2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2.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2.1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2.2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如图:2.3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3撇。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3.1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3.2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
如图:3.3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4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4.1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如图:4.2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向背包括相向和向背两种形式,相向:两竖如向内弯,形如括号; 向背:两竖如向外弯,形如反括号。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字中,最后一笔是竖用悬针竖,竖画不在最后一笔,用垂露竖。
中字是相向作字两竖是向背八种基本笔画的写法指导1 •点的写法(1 )点的特点:头尖、身体肥、尾部圆。
它的背部是拱起的,腹部是平的。
它既象分开的一瓣大蒜,又像飞溅出的一滴水珠。
(2 )书写方法右下点:书写时起笔要轻,向右下侧按。
落笔慢而重,适度回锋收笔。
左右点:左点是右点的反方向行笔,右点就是前边的右下点。
相向点:左点起笔轻,向右下侧按;右点起笔重按,转锋向左下轻出笔锋。
三点水:第一、二笔都是右下点,第三笔则是提画。
四点底:第一点是左下点,其余三个点都是右下点,其中第二、第三点都要写小一些,第一、四点要大一些。
如京2 •横的写法(1)认识横的特点:在几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
横在一个字中起横梁作用。
所以,横在起笔、行笔、收笔,每一个动作都要交待清楚,不能含糊。
(2)书写方法。
长横:起笔稍重,然后略提起,由左向右收笔,取势左低右高,与水平线倾斜。
最后,回锋收笔。
左尖横:落笔轻,向右上用力移动,趋势稍微上翘,收笔重顿。
这个笔画看上去像平撇,但是,运笔则是由左向右。
右尖横:落笔重,逐渐向右上滑去,呈上翘状,收笔时不作顿,顺势轻收,但不出锋。
斜横:起笔稍重,然后轻轻提起向右运笔。
横的斜度比长横要大。
收笔略顿,重而缓。
如三王3 .竖的写法。
(1)竖的特点:竖在一个字中起着支柱作用,因此,要写得平正,不歪,尽量做到垂直,挺拔有力。
有的还把竖画称之为直画。
只有这样写,才能做到不失重心,立地稳固。
(2 )书写方法垂露竖:起笔略重,向右作点画,顿后提笔向下缓缓行笔。
行至末端用力下顿后回锋收笔。
整个笔画做到直立而不僵,使它有轻重感。
悬针竖:落笔向右重顿,而后转锋向下均匀行笔。
中间要略慢一些。
待出锋时直下,略快,似悬针一般,锋要尖细。
短竖:落笔要重,顿后提笔下行,直到末端。
收笔稍停,不用力作顿。
回锋时慢向上收笔。
如十林相悬针竖用于字形简单明朗而又对称的字,其他就用锤露竖。
短竖一般用垂露,长竖在中既可用悬针也可用垂露,长竖在左用垂露,长竖在右一般用悬针。
书法无定规!书法小知识--垂露竖和悬针竖各自在什么情况下用?(垂露竖和悬针竖各自在什么情况下用?许多同学在学习完垂露竖和悬针竖的时候,往往不知道他们都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使用的时候不知道有什么规律?现在我根据经验总结一下,希望供大家参考。
2垂露竖和悬针竖的使用时候规律与长短没多大关系,在长短上也没有规律可遵 循。
判断竖画是否为悬针竖有一种简便的辅助办法,就是根据笔画顺序判断。
即:悬针竖一定是字的末笔。
也就是说字的最后一笔如果 是竖画,通常为悬针竖 如:“那、即、听、科、钟、蜂、神”等(只 有个别字例外,即:“个、介、并、弓引、川、 州、渊”等)。
圏3—i 蠡*»收虬羔皆干晖關希如果竖画不是末笔则为垂露竖。
还有悬针竖用垂露竖写也不影响字的美观。
总结一下:垂露竖是一个通用的竖,可以代替悬针竖使用,但悬针竖就不一定能代替垂露竖使用了。
例如:“木”字的垂露竖不能拿悬针竖代替。
但“年”字的悬针竖可以用垂露竖代替。
等等…还有在具体书写中,如果连续两个字是悬针,那有时要改用一个为垂露竖,主要是不让字的锋芒太多,属于审美方面的要求,多在软4笔书法里体现的多一些,一般硬笔书法不太强调。
一般情况总结如下:如那、1.竖在字右半部分的,用悬针为宜。
即、听如中、2.竖跟口,横搭配的,用悬针为宜。
千、申、干3.左边为撇,两者皆可。
并、开、邝、6【延伸阅读】1. 悬针。
书写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悬,故 名。
与垂露为两种形体。
冯武(简缘)《书法 正传》称:“将欲缩锋,引而伸之,须要首尾 相等。
但锋尖耳。
不可如鼠尾。
又按古人只有 垂露一法,悬针始于《兰亭)‘年’字。
后人 遂以为法。
”'hiM — F" B d*. <*"■・■>!.市千 *中2. 垂露。
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
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
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
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4 •撇的写法。
(1)撇的特点:撇”画是向左伸展的一笔。
它的形态变化多样。
无论怎样变化,都要注意体现姿态舒展的特点。
首尾粗细的变化不能太突然,弧度也要适当。
力度要贯彻到笔尖。
(2 )书写方法起笔向右顿,转竖直向下,中间缓慢行笔,积蓄笔势。
临近收笔时,用力向左下撇出。
撇出时要运力到底,出锋要快。
女口永5 .捺的写法。
(1)捺的特点:捺画是向右下方伸出的一笔。
它是汉字里的主要笔画。
捺的写法要有起有伏,上边线要平直,不要凹下去。
捺脚要力足丰富,不可缺角,不要下拖作狐尾样,也不要翘得术高。
(2 )书写方法直捺:下笔轻,处械上向右下行笔,渐行渐重。
在捺的末端要稍重顿一下笔,而后捺出。
捺出的底要取平。
平捺:回锋落笔向左逆入转而向右下平行带弧度运行,最后顿笔按下,向右上快出锋捺出。
捺的底刃要向右上翘起。
整个笔画首尾在一个平面上。
短捺:顺势落笔,轻用力向右下行笔。
行笔中由细到粗,稍停,转笔向右用力捺出。
女口奈6 .钩的写法。
(1) 钩”画是承接别的笔画来写的,接竖的是竖钩,接磺的是横钩。
钩画根据汉字结构搭配的需要,呈现不同的形态。
(2 )书写方法竖钩:起笔稍微重一些,顿而向下出笔。
到接近收笔时,顿而向左上斜势钩出来,与竖成锐角。
弯钩:弯钩也叫弧弯色。
写的时候,用笔尖轻落纸上,由轻而重。
从左上向右下,双转左下,呈右弯形。
到接近收笔处向左上转,稍停,提笔钩出。
竖弯钩:起笔、行笔同竖画,而后稿右弯出弯后移到钩处,折笔向上钩出。
行笔过程中,注意使竖画向左挫进。
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
斜钩:落笔稍顿,向右下慢慢行笔。
到接近出钩时,蓄势后用力翻笔向上钩出。
整个笔画要挺胸收腹,不要过弯。
卧钩:落笔轻轻,由细到粗,朝右下稍斜后向右平移,最后向右上昂起钩出。
钩要朝左上。
横钩:东笔略重,均匀用力向右行笔。
到转折处向右下略顿,蓄势后快速向左下钩出。
如找我7.折的写法。
(1)折的特点:“折”画也和钩画一样,是附属在别的笔画上的。
它经常在汉字中出现。
折的变化多在于它的角度。
(2)书写方法竖折:起笔稍重,顿而向处。
到转折处向左上回笔再向右横出,咯顿而回锋。
转折之处要有圆弧,富于弹性。
竖弯折:起笔同竖画,到转折处要呈弯曲状,有弧度。
收笔时要略顿而回锋。
它像一只浮在水面上的鹅一样,弯处有圆弧,缓慢折过来。
横折:横折是先横后的,折角也成九十度,像人的胳膊弯曲一样。
横折的竖略向左弯。
它的写法是下笔同横法,折时作顿。
撇折:起笔重顿,用力向左下行笔。
到转折处稍停,转笔快速向右上挑去。
如固南8.提的写法。
(1)提的特点:“提”画又叫“挑”,是汉字中从左下向右上角挑出的一笔。
写提要回想写短撇的用笔方法。
这实际是短撇的反方向。
(2)书写方法平提:起笔要用力,稍顿后用力快速向右上方挑出。
为了蓄势以增加笔力,可逆锋起笔。
同时注意不要把挑拉得过长,显得软弱。
竖提:起笔用力,稍顿后快速向上方挑出,注意挑的角度要比平提大一些,接近于竖直。
如切结构方式例字独体结构米、日品字形结构品、森间架比例方正各部分相等8上下结构思、华霜、花基、想上下相等上小下大上大下小上中下结构意、上中下相等褒、裹上中下不等左右结构村、联左右相等伟、搞左窄右宽冈1」、郭左宽右窄左中右结构街、坳左中右相等滩、傲左中右不等全包围结构圆、国全包围半包围结构医、叵左包右庆、尾左上包右下匀、句右上包左下遍、建左下包右上闻、闲上包下函、凶下包上黄自元书法间架结构92法(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如:宇、宙、定(2)下面有底托状的字,其余笔画应托于其上。
如:至、孟、圣(3)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
如:部、幼、即(4)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如:绩、议、读(5)有横担的字,中横应该写得长些;如:喜、吾、安(6)有竖笔贯中的字,中竖应正直不歪。
如:甲、平、干、午(7)勾拿笔不应弯曲、短小。
如:葡、萄、蜀、葛(8)勾衄笔不应直长。
如:句、匀、勿(9)横短撇长;如:左、在、尤、龙(10)横长撇短;如:右、有、灰(11)横画短竖画长的字,撇捺应延伸。
如:木、本、朱(12)横画长竖画短的字,撇捺应缩短。
如:乐、集(13)横长竖短。
如:十、上、下、士(14)横短竖长。
如:才、斗、丰、井(15)上下有横画的字,应上短而下长。
如:丕、正、亚(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如:目、自、因、固(17)左为撇画右为竖画的字,应左撇短右竖长。
如:川、升、邦(18)左为竖画右为撇画的字,左竖应手敛而右撇应放展。
如:伊、侈、修(19)有几点的字,各点方向要不同,使其有所变化。
如:亦、赤、然(20)有数横画的字,各横长短要不同,使其不显得呆板。
如:三、冉(21)由两个相等部分组成的字,左右要均匀。
如:颜、顾(22)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如:御、谢、树(23 )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的字,上下两部分各占一半,中间稍加变化。
需、留10(24)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字,头和尾伸缩要得当。
如:章、意、素、累(25)左偏旁小的字,要上边取齐如:吸、呼、峰、峻(26)右偏旁小的字,要下边取齐。
如和、知、细(27)外为四叠的字(四个口),整个字形要正方。
如:嚣、器(28)内为四叠的字,布置要均匀、紧密。
如:爽、齿(29)斜勒笔画不要写平,写平了则没有气势口:七、也(30)平勒画若写斜了则不端正。
如:云、去、且、旦(31 )纵捺之字,要积聚起笔,收拢尾笔。
如:丈、尺、史、又(32 )纵戈之字,最忌无力而又弯曲。
武、成、或(33)横戈笔画不怕弯曲。
如:恩、息、必、志34)伸钩之字应抱持。
如:勉、旭、抛(35)承上之“人”字,应恰在正中。
天、父、外、文(36)屈钩笔之势,应缩小才好。
如:鸠、辉(37)马齿的钩锋,应对着四点之中。
如:鸟、马(38)上边为平画的字,其顶应相齐。
如:师、明、既、野、(39)下边为平画的字,应与底对齐。
如:朝、故、辰(40)有几个捺画的字,应有缩有伸。
如:谈、茶、黍(41 )有几个钩提的字,有的要挑起钩,有的要藏笔锋。
如:禁、林、森(42)上下有钩提的字,下钩明显而上钩要隐藏。
如:哥、柔(43)有俯钩和仰钩的字,俯钩要短,仰钩要长。
如;冠、寇、宅(44)以上部为主的字,应让上边宽。
如:普、皆、齐(45)纵腕笔,应弯曲而有力。
如:风、飞、气(46)横腕笔,应圆润俊秀。
如:先、见、元、毛(47 )纵撇最忌象老鼠的尾巴。
如;庭、居、底(48)有并排几个撇的字,不要写成象一排牙齿。
如:友、及、反、皮(49)连着三撇的字,下撇应顶着上撇的中间。
如;修、参、须、形(50)三点的写法,下点的提锋应与上点的结尾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