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体的八种笔画写法
- 格式:ppt
- 大小:8.50 MB
- 文档页数:46
柳体方点正确写法
柳体方点的正确写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逆锋起笔:向左上方逆锋入纸,然后折锋向右下方顿笔。
2.提笔回锋:稍微提笔,使笔锋回到点画中部。
3.顿笔回锋:向右下方顿笔,然后回锋收笔。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笔画的稳定和力度,使点画呈现出饱满、圆润、有力的形态。
同时,要根据字形的需要,适当调整点画的大小和位置,以达到整体协调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柳体字进行练习,例如“雨”、“下”、“点”等字,这些字中都有方点的出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柳体方点的写法。
总之,要想写好柳体方点,需要多加练习和体会,逐渐掌握其特点和技巧。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身心的平静和专注,以达到最佳的书写状态。
全字柳体写法
“全”字的柳体写法如下:
1. 左半部分“王”字旁,起笔先写一横,这一横要写长,起到稳定整个字的作用。
2. 然后写一竖,这一竖不宜太长,起到一个平衡作用。
3. 接着写一横折,折处要顿笔,这样可以增加字的美感。
4. 然后写一横,这一横与横折之间是平行的。
5. 最后一横也是要写得长一些,整个字才不会显得头重脚轻。
6. 右半部分“人”字,先写一撇,这一撇要写得稍微短一些。
7. 然后写一捺,这一捺要写得稍微长一些,这样可以与撇相呼应。
8. 最后在撇捺交叉处写一点,这样整个字就完成了。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
静字柳体写法
柳体的“静”字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书写:
1. 横:从上到下,略微向右上方倾斜,收笔时稍微顿一下。
2. 撇:从横的中间偏左处起笔,向左下角撇出,注意撇的角度和力度。
3. 竖:从撇的起笔处垂直向下书写,与横相交于一点,注意竖的角度和长度。
4. 横折钩:从竖的起笔处向右横折,再向下钩出,注意折的角度和力度。
5. 横撇:从横折钩的起点处向左横撇,注意撇的角度和力度。
6. 点:在横撇的中间偏下处起笔,向右下方点出,注意点的位置和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柳体的“静”字整体呈现出瘦长、挺拔的特点,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字形比例和笔画间的间距。
同时,要保持适当的笔力,以突出柳体的刚劲有力。
柳体书法基本笔法与结构编辑鳏居斋老叟加里顿出版发行2010年7月10日柳体书法基本笔画要则1.点变方与圆,呼应有藏露点,在古代叫做“侧”,因为楷书中的点不同于篆书中的圆点和隶书中的方点,关于书写点的方法,更有古人言:“作点向左,以中指斜顿向右,以大指齐顿,以中指挫锋,须按笔收锋在,审其势而侧之。
”方点,行笔中锋,有顿有挫,求劲。
圆点,圆而转之,显柔,稍呈长条形,忌如篆点。
点是“字之眉目”,故须点与点,点与其它笔划相呼应。
单点通常不露锋,几点组合时,互相呼应,至少有一点要露锋。
2.单双多各异,变形须随字单独一点,通常左高右低斜置。
两点及以上组合,通常各点同指一心,这个心常为字心。
三点四点排列时,呈弧,各异。
两点三点相重,各具形态,笔断意连,非直中线上的重点亦应指字心。
竖两边各有一点时,右点距竖近,高于左点,且右点较左点稍趋平。
“火点底”四点偃仰向背,各有变化,中点似竖非竖,边点外展,弧度小。
“三合点”弧上凸,势右斜上,末点变为撇点。
点千变万化,但须因字而变,不可千篇一律,牵强而变。
3.头方腰细横,单重主为长横,古人称“勒”,是说写横必勒其笔,逆锋起笔,铺毫右行,缓去急回。
柳楷的横多用方笔,即头方刀切。
长横稍上拱,长而细,腰甚至欲断,但有劲,收笔处作顿,显质。
短横微下凹,短而粗,可圆转收笔。
每一横取势右斜上,但整体协调平稳,不失仪态。
单横通常写成长横,横竖交,常把横竖分成左长右短、上短下长各两部分。
几横相重,因字而定主横,主横应长有力,或盖下、或中挑、或托上,其余各横略短,不等长,不平行。
竖插重横,横宜紧,首横与主横、末横相背。
如“聿”字头,第二横为主横,以下几横逐渐伸长。
4.柳竖多棱角,类别悬垂短竖,古人称“努”,即直划必须逆锋落笔,欲下先上,欲竖先横,中锋着纸,尽力下行,有引努两端之势。
竖之笔法是“弩弯环而势曲”。
柳竖多强调方笔,起笔常两次转锋折笔,要比一般字体的竖多一个棱角。
竖分为悬针竖、垂露竖和短竖。
柳公权书法之基本笔法图解!学柳人必备的经典教程!有人说,书法这东西没有固定的章法,只要写的好看,能写出美观的字体,就算成功,不必要循规蹈矩。
的确,每个人有不同的笔法,只要写的成熟流畅,也未尝不可。
但对于很多初学柳体的朋友来说,以及对柳体笔法还不十分精通的朋友,下面的这个教程,将会使你受益匪浅!在此分享给大家,供大家长期随身研读!柳体基本笔画笔法图解第一部分:点1、上竖点——适用汉字(守、宗)笔法拆分: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②折笔向右稍顿;③转笔向右下顿笔;④提笔回锋收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以下不再提示。
2、下竖点——适用汉字(兼然)笔法拆分:①自左上角逆锋起笔;②折笔向右下角顿笔;③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下方中锋行笔;④转笔向左下顿笔稍驻;⑤提笔回锋收笔。
3、左点——适用汉字【恩悲】笔法拆分:①自左上角顺锋起笔;②力量逐渐增大向左下中锋行笔;③末端处向右下顿笔;④提笔向右回锋收笔。
4、右点——适用汉字【必慈】笔法拆分: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②折笔向右上角作顿,转笔向右下行笔;③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
5、撇点——适用汉字【掌常】笔法拆分:①自左上角逆锋起笔;②折笔向右下顿笔;③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
6、挑点——适用汉字【滔深】笔法拆分:①逆锋向左上角起笔;②折笔向右作顿,转笔向右下行稍驻;③微微提笔向右上回锋;④回锋至中部后稍驻;⑤向右上出锋。
7、左下点——适用汉字【禀茶】笔法拆分:①逆锋起笔;②折锋向左下顿笔;③提笔折向右下作顿;④微微提笔回锋收笔。
8、右下点——适用汉字【契矣】笔法拆分:①顺锋起笔;②向右下顿笔;③提笔折锋向下顿;④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
第二部分:横1、长平横——适用汉字【三五】笔法拆分:①逆锋向左起笔;②折笔向右下作顿;③提笔调整笔毫,中锋向右行笔;④末端处转笔向右下顿笔;⑤提笔向左回锋收笔。
2、上短横——适用汉字【元充】笔法拆分:①向左逆锋起笔;②向右下顿笔;③提笔折锋挫笔向右;④蓄势后向右行笔;⑤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⑥提笔回锋收笔。
详解:怎样写柳体字2014-10-09三典轩书艺堂柳公权是晚唐时期善于吸取和善于创造的大书法家.他的楷书,继承了二王和初唐各家的传统,又重点吸取了颜体和欧体的特点,经过创造,写出了新的风貌,其字清劲峻拔,结构谨严,疏朗开阔,清秀方整.柳体传世的代表作主要有《玄秘塔》和《神策军碑》两种。
《玄秘塔》的书体端正俊丽,用笔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清刚之内;而《神策军碑》则结体峻拔,刚柔相济,骨肉停匀,并以斩钉截铁之笔,游刃于颜法雄厚之中,被后人评为“风神整峻,气度温和,是平生第一妙迹”。
这两本帖都是学习楷书的好范本。
要学柳字,必须了解和熟悉柳字的特征。
现以《玄秘塔》为例,将柳体的笔法结构特点加以分析。
一、柳体楷书用笔的主要特点柳体字用笔是“方笔”和“圆笔”并举的。
“方笔”是指笔划的起笔和收笔处都有棱角,呈方形。
如下面“十”、“生”、“太”、“右”等字的横画起笔就是方笔。
而这几个字中的竖画和长撇,起笔是方圆结合,出现二次转锋折笔,要比一般多出一个棱角,这样用笔,字的笔画显得厚重遒劲。
而圆笔写出的字,画点呈圆形,既无折锋痕迹。
用笔方法是:起笔后裹锋运行,不使笔锋分散开,写到尽处,一顿而收。
这样写出的字显得格外丰润而圆浑。
如例字“之”、“道”、“者”、“欤”中的笔画。
二、几种最有特点的笔划1、长横与短横长横为主笔,一般用在字的顶盖、中腰或底托部分。
如例字“书”、“喜”、“真”、“业”中的长横画。
它们一般都伸左取势,中段稍细,两端微低,中间高拱如覆舟。
这样处理,避免字形瘦长,显得字体舒展,生动多姿。
“昼”、“奇”、“丘”、“异”字中的长横也是如此。
短横的形态因所处位置不同而异。
如居于左偏旁中的短横为了避让,横的右端稍尖,称为“右尖横”。
例字中“横”、“荡”中的草头,“符”字中的竹子头,以及“裴”字中左上的三横等就是这样。
数画并施的,要根据情况灵活变化。
如“达”字的四横,形态各异,上两横长短、肥瘦、仰俯对比明显,下两横长短不一;又如“寿”字,上两横长短相近,但笔势不同,下面横折钩外张,而字中的长横行笔趋右上,线形不雷同;又如“诸”、“议”两字中众多的横画,其长短、粗细、形态都各不相同。
舞的柳体写法
柳体的“舞”字写法如下:
1. 观察字形。
2. 了解笔画顺序,先写横、撇、竖,再写竖、竖折、竖。
3. 观察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低右高。
4. 笔画注意:
横:横笔斜向上方,落笔稍重,收笔略轻。
撇:撇笔起笔在横的中间偏左,先竖后撇,落笔轻,收笔重。
竖:竖笔要直,起笔在横的中间偏右,收笔在撇的中间。
竖折:竖折要直,落笔在竖的中间偏左,折笔向右,落笔轻,收笔重。
竖:最后一笔竖要直,起笔在横的中间偏左,收笔在折的中间。
5. 最后,按照笔画顺序和结构要求书写即可。
以上是柳体的“舞”字的写法步骤。
您可以通过不断练习,熟悉书写规则和技巧。
同时也可以参考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以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柳体毛笔运笔指导要点:(1)起笔。
柳体笔画的起笔,一般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逆锋起笔法。
逆锋起笔和回锋收笔,笔毫都藏在点画中,称为“藏锋”,藏锋有“屋漏痕”、“锥画沙”的效果。
比如说“横”画的逆锋起笔:笔毫先向左方运动着纸,再折锋向下顿(类似短竖),然后从左向右写出横的笔体,它遵循“二欲”规律:欲右先左,欲横先竖。
又比如“竖”画的逆锋起笔;笔毫在空中先向上方运动着纸,在折锋向右顿(类似短横),再自上而下写竖体,它遵循另一个“二欲”规律:欲下先上,欲竖先横。
如果将柳体横画和竖画的“二欲”规律推广,也适用于其它笔画的运笔方法,比如写“提”画:起笔时先向左下方落笔着纸,再折锋向右上提笔收。
可以说,柳体笔画起笔常用逆锋的方法。
逆锋起笔的教学,教师要抓住柳体的“四欲”规律要点和钢笔“横画竖顿”,“竖画横顿”要点,采用图例法讲解。
另一种起笔方法为顺锋起笔法。
柳体和楷体钢笔字运用顺锋起笔的笔画相对较少,教师可采用列举法让学生熟记。
柳体一般有圆点、反捺、兰叶撇、横弯钩等画,钢笔字一般只有点和捺两种笔画。
(2)行笔。
柳体字的行笔与钢笔字的行笔基本一致,都有提,按,转,折,顿等多种技法,主要区别有两点:(a)柳体行笔尽量保持中锋并有铺毫效果,而钢笔字无中侧锋可言,以笔尖的提按代替铺毫。
(b)柳体在钩处需回锋蓄足笔势,再行钩出,钢笔字不必回锋,钩前原处蓄势,顺势即钩。
(3)收笔。
毛笔字和钢笔字的收笔方法都有回锋和出锋两种。
回锋收笔毛笔笔毫运动轨迹不重复,笔末处笔毫小幅度圆转回锋收,钢笔笔锋下顿后,按原笔迹回笔离纸,以免造作。
书法运笔差之毫厘,缪以千里,书法运笔又贵在变化,但不管采用哪一种运笔方法,点画务求有骨有肉,所谓“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
柳体楷书方法
柳体楷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上收下放: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2. 伸左让右: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3. 左细右粗: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4. 左右对称:字左右对称,保持平衡。
5. 撇低捺高: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另左右两点写不法与其相同),这也与取斜势有关。
6. 点的笔法:顶上点、对称点、开合点等。
楷书笔画的基本用笔方法,或方,或圆,或方圆兼备。
柳体楷书,其笔法正是方圆结合,极大丰富了楷书的笔法。
柳体基本笔法讲解《柳体基本笔法讲解篇一》嘿,书法爱好者们!今天咱们就来唠唠柳体的基本笔法。
柳体啊,那可是书法界的一股清流,就像一个低调又有内涵的高手,看似平凡,实则暗藏玄机。
咱先说说柳体的起笔。
柳体的起笔就像是运动员起跑前的准备姿势,非常关键。
你看啊,它的起笔常常是逆锋起笔,这就好比你要往东边走,却先往西迈一小步。
为啥要这么干呢?也许这就是古人的一种智慧,通过逆锋起笔,能让笔画更加饱满有力。
我记得我刚开始学柳体的时候,这逆锋起笔可把我难坏了。
我就寻思着,这不是多此一举嘛,直接下笔不就得了。
但后来我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
就像盖房子打地基,这逆锋起笔就是在给笔画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比如说写一横,逆锋起笔后再缓缓向右行笔,那写出来的横就像一条横卧的长龙,有骨有肉。
再讲讲柳体的行笔。
行笔的时候啊,就像是在走钢丝,得小心翼翼地保持平衡。
柳体的行笔要求中锋行笔,这中锋就像是笔尖在笔画中间行走的轨道。
要是走偏了,那写出来的笔画就像营养不良的豆芽菜,又细又弱。
我有次写一个“中”字,中间那一竖,行笔的时候没控制好中锋,结果那竖就歪歪扭扭的,整个字看起来就像喝醉了酒一样。
行笔的速度也很有讲究,不能太快,像一阵风刮过似的,那样笔画就会显得轻浮;也不能太慢,不然就会像蜗牛爬行,笔画变得呆滞。
得快慢结合,就像音乐里的节奏一样,有快有慢才好听。
还有柳体的收笔,这收笔就像是一场表演的谢幕,要收得干净利落。
柳体的收笔有回锋收笔和出锋收笔两种。
回锋收笔就像是把力量往回拉,让笔画的结尾显得圆润饱满;出锋收笔呢,就像是把笔尖的力量释放出去,有一种延伸感。
我曾经为了写好一个出锋收笔的笔画,练了好久。
就像射箭一样,要把力量恰到好处地释放出去,既不能太猛,也不能太弱。
柳体的基本笔法啊,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柳体书法这扇神秘的大门。
虽然学起来不容易,但当你真正掌握了这些笔法,就像掌握了一门绝世武功,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
你说是不是呢?《柳体基本笔法讲解篇二》柳体基本笔法讲解篇二话说柳体的基本笔法啊,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