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之防火墙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440.00 KB
- 文档页数:6
防火墙配置实验报告防火墙配置实验报告概述: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防火墙来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并测试其效果。
实验目标:1. 理解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习如何使用防火墙配置实现网络安全;3. 测试和评估防火墙的效果。
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了一台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并安装了一款功能强大的防火墙软件。
实验步骤:1. 防火墙配置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配置防火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IP地址、端口号、协议等。
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配置防火墙。
2. 防火墙的安装和配置首先,我们需要下载并安装一款可靠的防火墙软件。
在安装完成后,我们需要对防火墙进行一些基本的配置,包括启用防火墙、设置默认策略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自定义规则,以实现更精细的访问控制。
3. 防火墙规则的配置防火墙规则是防火墙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哪些流量可以通过防火墙,哪些流量需要被阻止。
在配置规则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端口号、协议等条件。
此外,我们还可以设置规则的动作,如允许、拒绝或丢弃。
4. 防火墙的测试和评估防火墙配置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测试和评估。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网络工具和技术,如端口扫描、漏洞扫描等,来测试防火墙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监控日志和统计数据来评估防火墙的性能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配置了防火墙,并测试了其效果。
防火墙能够有效地过滤和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
同时,防火墙还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网络流量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验证了其效果。
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在今后的网络安全工作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防火墙的学习和应用,以确保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防火墙配置的实验报告防火墙配置的实验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网络的安全性,防火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安全设备被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防火墙,探索其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和效果。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2. 学习防火墙的配置方法和技巧;3. 掌握防火墙的常见功能和策略。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软件:VirtualBox虚拟机、Wireshark网络抓包工具;3. 网络拓扑:本地主机与虚拟机之间的局域网。
四、实验步骤1. 配置虚拟网络环境:在VirtualBox中创建两个虚拟机,分别作为内网主机和外网主机;2. 安装防火墙软件:在内网主机上安装并配置防火墙软件,如iptables;3. 配置防火墙规则: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防火墙的入站和出站规则;4. 测试防火墙效果:利用Wireshark工具进行网络抓包,观察防火墙对数据包的处理情况;5. 优化防火墙配置:根据实验结果,对防火墙规则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配置了防火墙,并设置了一些基本的规则。
在测试阶段,我们发现防火墙能够有效地过滤和阻止非法的网络连接请求,保护内网主机的安全。
同时,防火墙还能对数据包进行检测和修正,提高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防火墙的设置过于严格,导致某些合法的网络连接被误判为非法请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优化防火墙配置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整,以兼顾网络安全和正常通信的需要。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防火墙的配置和使用。
防火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安全设备,能够有效地保护网络免受攻击和入侵。
然而,防火墙的配置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
在今后的网络安全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和探索防火墙的高级功能和策略,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HUNAN UNIVERSITY《信息安全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三:防火墙实验熟悉天网防火墙个人版的配置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深入理解防火墙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熟悉天网防火墙个人版的配置和使用二、实验环境●实验室所有机器安装了Windows 操作系统,组成了局域网,并安装了天网防火墙。
三、实验原理●防火墙的工作原理●防火墙能增强机构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防火墙系统决定了哪些内部服务可以被外界访问;外界的哪些人可以访问内部的服务以及哪些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人员访问。
防火墙必须只允许授权的数据通过,而且防火墙本身也必须能够免于渗透。
●两种防火墙技术的对比●包过滤防火墙:将防火墙放置于内外网络的边界;价格较低,性能开销小,处理速度较快;定义复杂,容易出现因配置不当带来问题,允许数据包直接通过,容易造成数据驱动式攻击的潜在危险。
●应用级网关:内置了专门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编制的Proxy应用程序,能够透彻地理解相关服务的命令,对来往的数据包进行安全化处理,速度较慢,不太适用于高速网(ATM或千兆位以太网等)之间的应用。
●防火墙体系结构●屏蔽主机防火墙体系结构:在该结构中,分组过滤路由器或防火墙与 Internet相连,同时一个堡垒机安装在内部网络,通过在分组过滤路由器或防火墙上过滤规则的设置,使堡垒机成为 Internet 上其它节点所能到达的唯一节点,这确保了内部网络不受未授权外部用户的攻击。
●双重宿主主机体系结构:围绕双重宿主主机构筑。
双重宿主主机至少有两个网络接口。
这样的主机可以充当与这些接口相连的网络之间的路由器;它能够从一个网络到另外一个网络发送IP数据包。
但是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不能直接通信,它们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双重宿主主机的过滤和控制。
●被屏蔽子网体系结构:添加额外的安全层到被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即通过添加周边网络更进一步的把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通常是Internet)隔离开。
被屏蔽子网体系结构的最简单的形式为,两个屏蔽路由器,每一个都连接到周边网。
实验十六防火墙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配置访问控制列表设计防火墙二、实验原理1、防火墙原理网络的主要功能是向其他通信实体提供信息传输服务。
网络安全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传输服务实施的全过程提供安全保障。
在网络安全技术中,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经常被采用的对报文的访问控制技术。
实施防火墙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内部网络免遭非法数据包的侵害。
为了对进入网络的数据进行访问控制, 防火墙需要对每个进入的数据包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则进行检查由内到外的数据包的功能。
我们在系统视图下, 使用如下命令启用防火墙功能:[Quidway]firewall enable并在接口视图下利用如下命令将规则应用到该接口的某个方向上:[Quidway-Ethernet0]firewall packet-filter acl-number[inbound|outbound]可以在系统视图下使用如下命令改变缺省行为:[Quidway]firewall default deny|permit2、访问控制列表ACL路由器的防火墙配置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定义对特定数据流的访问控制规则, 即定义访问控制列表ACL;二是定义将特定的规则应用到具体的接口上, 从而过滤特定方向上的数据流。
常用的访问控制列表可以分为两种: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和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仅仅根据IP报文的源地址与区分不同的数据流,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则可以根据IP报文中更多的域来区分不同的数据流。
所有访问控制列表都有一个编号,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和扩展访问控制列表按照这个编号区分: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编号范围为1~99,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为100~199。
定义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命令格式为:[Router] acl acl-number[match-order config | auto][Router -acl-10] rule{normal|special}{permit|deny}[source source-addr source-wildcard | any]以下是一个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例子:[Router]acl 20[Router -acl-20]rule normal permit source 10.0.0.0 0.0.0.255[Router -acl-20]rule normal deny source any这个访问控制列表20 包含两条规则, 共同表示除了源IP 地址在网络10.0.0.0/24 内的允许通过以外, 其他源IP 地址的数据包都禁止通过。
防火墙实验实验报告1:防火墙基本配置和过滤规则实验实验目的:了解防火墙的基本配置和过滤规则的设置,掌握防火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
实验材料和设备:一台计算机作为实验主机一台路由器作为网络连接设备一台防火墙设备实验步骤:搭建网络拓扑:将实验主机、路由器和防火墙按照正确的网络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配置防火墙设备:进入防火墙设备的管理界面,进行基本设置和网络配置。
包括设置管理员账号和密码,配置内外网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
配置防火墙策略:根据实际需求,配置防火墙的入站和出站规则。
可以设置允许或拒绝特定IP地址、端口或协议的流量通过防火墙。
启用防火墙并测试:保存配置并启用防火墙,然后通过实验主机进行网络连接和通信测试,观察防火墙是否按照预期进行流量过滤和管理。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正确配置和启用防火墙,实验主机的网络连接和通信应该受到防火墙的限制和管理。
只有符合防火墙策略的网络流量才能通过,不符合策略的流量将被防火墙拦截或丢弃。
通过观察实验主机的网络连接和通信情况,可以评估防火墙的工作效果和安全性能。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配置防火墙的基本设置和过滤规则,掌握了防火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正确配置和启用防火墙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验报告2:防火墙日志分析实验实验目的:了解防火墙日志的产生和分析方法,掌握通过分析防火墙日志来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攻击。
实验材料和设备:一台计算机作为实验主机一台路由器作为网络连接设备一台防火墙设备实验步骤:搭建网络拓扑:将实验主机、路由器和防火墙按照正确的网络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配置防火墙设备:进入防火墙设备的管理界面,进行基本设置和网络配置。
包括设置管理员账号和密码,配置内外接口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配置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
配置防火墙日志:在防火墙设备中启用日志记录功能,并设置日志记录级别和存储位置。
进行网络活动:通过实验主机进行各种网络活动,包括浏览网页、发送邮件、进行文件传输等。
防火墙实验报告防火墙实验报告引言: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网络免受恶意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防火墙的原理、功能和配置,并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其在网络中的应用。
一、防火墙的原理和功能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监控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
其主要功能包括:包过滤、状态检测、网络地址转换(NAT)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
1. 包过滤包过滤是防火墙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根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信息来判断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
通过配置防火墙规则,我们可以限制特定IP地址或端口的访问,实现对网络流量的控制和管理。
2. 状态检测状态检测是一种高级的防火墙功能,它可以跟踪网络连接的状态,并根据连接的状态来判断是否允许数据包通过。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防火墙规则,只允许建立了有效连接的数据包通过,从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3. 网络地址转换(NAT)网络地址转换是一种常见的防火墙功能,它可以将内部网络的私有IP地址转换为公共IP地址,以实现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通信。
通过NAT,我们可以有效地隐藏内部网络的真实IP地址,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 虚拟专用网络(VPN)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通过公共网络建立私密连接的技术,它可以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实现远程用户与内部网络的安全通信。
防火墙可以提供VPN功能,使远程用户可以安全地访问内部网络资源,同时保护内部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二、防火墙的配置和实验操作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款名为"FirewallX"的虚拟防火墙软件,通过其图形化界面进行配置和管理。
1. 防火墙规则配置首先,我们需要配置防火墙规则,以控制网络流量的进出。
通过添加规则,我们可以指定允许或拒绝特定IP地址、端口或协议的访问。
在配置规则时,我们需要考虑网络安全策略和实际需求,确保合理性和有效性。
2. 状态检测和连接跟踪为了实现状态检测和连接跟踪功能,我们需要在防火墙中启用相应的选项。
信息安全技术之防火墙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概述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背景 (3)3. 实验要求 (4)二、实验环境搭建 (5)1. 实验硬件环境 (6)1.1 设备配置与连接 (6)1.2 设备选型及原因 (7)2. 实验软件环境 (8)2.1 系统软件安装与配置 (9)2.2 防火墙软件安装与配置 (10)三、防火墙配置与实现 (12)1. 防火墙策略制定 (12)1.1 访问控制策略 (13)1.2 数据加密策略 (15)1.3 安全审计策略 (16)2. 防火墙具体配置步骤 (17)2.1 配置前准备工作 (18)2.2 配置过程详述 (19)2.3 配置结果验证 (21)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22)1. 实验结果展示 (23)1.1 防火墙运行日志分析 (24)1.2 网络安全状况分析 (25)2. 结果分析 (27)2.1 防火墙效果分析 (28)2.2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方案讨论 (29)五、实验总结与展望 (30)一、实验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作为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防火墙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网络环境中,用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网络的攻击和威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实验环境,深入理解和掌握防火墙的基本原理、配置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模拟一个企业内部网络环境,并设置相应的防火墙设备。
通过搭建这一实验环境,我们将能够模拟真实的网络安全场景,从而更好地理解防火墙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将更加深入地掌握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方法和步骤,为今后的网络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还将学习到如何针对不同的网络威胁和攻击类型,合理配置和使用防火墙,以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提高我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及其在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关键作用。
防火墙实验报告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防火墙来提高网络安全性,实现网络安全管理以及攻击检测和预防的功能。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实验中的实现和结果。
实验环境和条件:实验使用的系统环境为Ubuntu 18.04 LTS,我们使用了iptables来搭建防火墙。
实验过程使用的工具包括netcat、nmap和wireshark等,我们还使用了云端服务器和本地虚拟机作为实验环境的架设。
实验操作步骤:我们首先修改了iptables的默认策略,将所有的INPUT、FORWARD、OUTPUT三个链的默认策略都设置为DROP。
这样,所有的数据包将被默认丢弃,只有经过规则匹配的数据包才会被成功转发。
接着,我们针对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定义了不同的规则,实现了特定端口的开放与封闭。
此外,我们还添加了一些基础的防火墙规则,例如阻止一些不安全的网络协议、禁止外部主机进行ping测试等操作。
在配置完防火墙规则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攻击测试了。
我们使用了nmap等工具进行端口扫描,使用netcat模拟攻击等方式对防火墙进行了实际测试。
实验结果:通过我们的测试和实验结果,我们证实了iptables防火墙的功能准确性和稳定性。
防火墙成功地过滤了不符合规则的数据包,保护了受保护的网络。
我们还通过nmap扫描等测试对攻击行为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规则已正确地被应用,攻击未能通过防火墙。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防火墙的安装和配置,学会了使用iptables等工具搭建防火墙,使网络安全更加健壮。
我们还在安装过程中掌握了显示和设置规则的方法。
通过测试,我们证明了防火墙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在今后的网络安全管理中,防火墙仍然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将继续得到广泛应用。
实验七防火墙【实验题目】防火墙【实验目的与要求】(1)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2)掌握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设计;【实验需求】(1)提供H3C SecPath防火墙一台、交换机一台、计算机5台;(2)掌握防火墙的不同工作模式,并能通过命令行或Web界面配置防火墙的主要功能;【实验步骤】第一部分:防火墙的初级应用(防火墙当作路由器用)第1步:正确连线按图1-1所示的网络拓扑图正确连线,其中一台电脑的串口(COM1)与防火墙的CONSOLE口相连。
IP:192.168.0.XGW:192.168.0.254图1-1 网络拓扑图第2步:清除防火墙内部的配置信息,恢复到出厂状态eset saved-configurationThe saved configuration will be erased.Are you sure?[Y/N]yConfiguration in the device is being cleared.Please wait ...The configuration file does not exist!rebootThis command will reboot the system. Since the current configuration may have been changed, all changes may be lost if you continue. Continue? [Y/N] y#Aug 14 05:29:27:499 2014 H3C DRTMIB/4/REBOOT:Reboot device by command.*********************************************************** ** H3C SecPath Series Gateway BOOTROM, Version 1.14 ** ***********************************************************Copyright (c) 2004-2007 Hangzhou H3C Technologies Co., Ltd.Compiled at Thu Apr 5 09:01:18 HKT 2007Testing memory...OK!128M bytes SDRAM Memory16M bytes Flash MemoryHardware Version is 2.0CPLD Version is 1.0Press Ctrl-B to enter Boot MenuSystem isself-decompressing.................................................. ............................................................................ .... ...................System is starting...User interface Con 0 is available.Press ENTER to get started.第3步:配置W AN和LAN口的IP地址system-viewSystem View: return to User View with Ctrl+Z.[H3C]interface Ethernet 0/3[H3C-Ethernet0/3]ip address 10.64.129.150 255.255.255.0[H3C-Ethernet0/3]q[H3C]interface Ethernet 0/2[H3C-Ethernet0/2]ip address 192.168.0.254 255.255.255.0[H3C-Ethernet0/2]第4步:配置主机IP地址正确配置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如图1-2所示:图1-2 配置主机IP地址第5步:配置静态路由[H3C]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64.129.254第6步: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网络地址翻译(NA T)[H3C]acl number 3000[H3C-acl-adv-3000]rule 1 permit ip source 192.168.0.1 0.0.0.255 destination any [H3C-acl-adv-3000]q[H3C-Ethernet0/3]firewall packet-filter 3000 outbound[H3C-Ethernet0/3]nat outbound 3000[H3C-Ethernet0/3]第7步:把接口设为信任区域并定义为允许访问[H3C]firewall zone trust[H3C-zone-trust]add interface Ethernet 0/3[H3C-zone-trust]add interface Ethernet 0/2[H3C]firewall packet-filter default permit第8步:配置过程中可以随时在用户视图下保存配置信息saveThe configuration will be written to the device.Are you sure?[Y/N]Before pressing ENTER you must choose 'YES' or 'NO'[Y/N]:yNow saving current configuration to the device.Saving configuration flash:/config.cfg. Please wait................Current configuration has been saved to the device successfully.第二部分:防火墙使用进阶【实验需求】(1)提供H3C SecPath防火墙一台、交换机一台、计算机5台;(2)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拓扑结构,如图2-1所示,通过Web方式来配置防火墙,并验证防火墙的主要功能;IP:192.168.0.XGW:192.168.0.254图2-1 网络拓扑图【实验步骤】第1步:正确连线按图3所示的网络拓扑图正确连线,其中一台电脑的串口(COM1)与防火墙的CONSOLE口相连。
防火墙实验报告防火墙实验报告一、引言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保护网络免受潜在的威胁。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防火墙实验环境,探究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学习配置和管理防火墙规则;3. 掌握防火墙的常见功能和应用。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Ubuntu 20.04 LTS;2. 软件:iptables、Wireshark。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网络环境:使用VirtualBox创建两个虚拟机,一个作为内部网络,一个作为外部网络;2. 安装并配置iptables:在内部网络虚拟机上安装iptables,并设置规则,允许特定的网络流量通过;3. 进行网络通信测试:使用Wireshark监控网络流量,在内部网络虚拟机上尝试与外部网络虚拟机进行通信,观察防火墙的过滤效果;4. 分析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总结防火墙的功能和作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配置iptables规则,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防火墙的过滤功能。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防火墙可以根据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端口号等信息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控制。
通过设置不同的规则,我们可以允许或禁止特定的网络连接。
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防火墙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当防火墙规则较为复杂或网络流量较大时,防火墙可能会对网络延迟和吞吐量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安全性和性能之间的平衡。
六、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地保护网络免受潜在的威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风险评估来配置和管理防火墙规则,以实现最佳的安全性和性能。
此外,我们还学习到了使用Wireshark等工具进行网络流量分析的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网络流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防火墙的过滤效果和网络通信的细节。
总结起来,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它能够帮助我们防范各种网络威胁。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验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免受非法入侵、病毒攻击、信息泄露等威胁的技术和措施。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学生应该进行相应的实验。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关于网络安全的实验。
实验名称:网络防火墙配置与测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网络防火墙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和测试手段,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理解。
实验设备:1台计算机,3台路由器,1台交换机,线缆若干。
实验过程:1. 确定网络拓扑:将3台路由器和1台交换机进行连接,形成一个小型的局域网。
2. 配置网络设备:根据实验要求,为每个网络设备分配IP地址,并设置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
3. 配置防火墙:选择一台路由器作为防火墙,根据实验要求进行配置,设置各种安全策略、访问控制列表等。
4. 测试防火墙:使用其他计算机对网络进行攻击,如扫描端口、发送恶意代码等,观察防火墙的工作情况和效果。
5.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防火墙的工作情况和性能,总结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实验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防止出现故障或数据丢失。
2.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网络流量的稳定,以便观察防火墙的实际效果。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环境,恢复网络配置,确保网络安全和正常使用。
实验收获: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网络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学会了如何测试和分析防火墙的效果。
我明白了防火墙在保护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并意识到了网络安全威胁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我提高了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警惕,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
总结:计算机网络安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网络安全实验是学习和掌握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观察,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网络安全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预防和应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
因此,网络安全实验对于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和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网络防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安全审计等方面的技术。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实验机(服务器、PC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2.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Linux等)、防火墙软件、入侵检测系统软件、病毒防护软件、安全审计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1. 防火墙配置与测试(1)配置防火墙策略: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允许和拒绝访问的规则,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2)测试防火墙策略:通过模拟攻击,测试防火墙策略是否能够有效阻止攻击。
2. 入侵检测系统配置与测试(1)配置入侵检测系统:设置检测规则,包括攻击类型、检测阈值等。
(2)测试入侵检测系统:模拟攻击,观察入侵检测系统是否能够及时报警。
3. 病毒防护配置与测试(1)配置病毒防护软件:设置病毒库更新策略、扫描策略等。
(2)测试病毒防护软件:通过模拟病毒攻击,测试病毒防护软件是否能够有效阻止病毒传播。
4. 安全审计配置与测试(1)配置安全审计系统:设置审计规则,包括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周期等。
(2)测试安全审计系统:模拟攻击,观察安全审计系统是否能够记录攻击行为。
四、实验步骤1. 防火墙配置与测试(1)在实验机上安装防火墙软件,如iptables。
(2)根据实验需求,编写防火墙规则,允许或拒绝特定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的访问。
(3)使用ping、telnet等工具测试防火墙策略,验证规则是否生效。
2. 入侵检测系统配置与测试(1)在实验机上安装入侵检测系统软件,如Snort。
(2)设置检测规则,包括攻击类型、检测阈值等。
(3)模拟攻击,观察入侵检测系统是否能够及时报警。
3. 病毒防护配置与测试(1)在实验机上安装病毒防护软件,如ClamAV。
(2)设置病毒库更新策略、扫描策略等。
实验五配置防火墙• 4.1 教学要求理解:防火墙的概念与功能、入侵检测技术的概念与功能、入侵防御的概念与功能。
掌握:防火墙部署的结构类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
了解:防火墙的应用场景、入侵检测的应用场景、网络防御技术的应用。
• 4.2教学实践本节介绍配置高级安全 Windows Defender 防火墙。
虽然有很多商业的防火墙软件可以对用户主机加以防护,但大多数情况下,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功能足够强大,可以支持用户基本的安全需要。
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是基于状态的主机防火墙,可以对IPv4和IPv6流量按规则进行筛选过滤,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指定端口号、应用程序名称、服务名称或其他标准来对允许通过的业务流量进行配置。
(1)通过打开Windows控制面板里搜索“防火墙”,或者在“配置”功能里搜索“防火墙”,可以打开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功能,如图4-6所示。
点击“高级设置”按钮,可以进入到高级安全WindowsDefender防火墙功能。
图4-6 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2)进入“高级安全的 Windows 防火墙”后,其窗口左侧提供了相关“高级安全的 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的选项功能列表,包括“入站规则”、“出站规则”、“连接安全规则”和“监视”等功能,如图4-7所示。
图4-7 高级安全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配置界面(3)通过出站规则限制特定的程序访问互联网。
在高级安全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配置界面上,点击出站规则,在界面右侧选择“新建规则”,进入到“新建出站规则向导”功能,如图4-8所示。
图4-8选择新建出站规则的类型以限制QQ访问互联网为例,在没有进行限制前,QQ软件可以成功登陆。
现在通过Windows Defender防火墙功能,把QQ软件的出站访问进行限制,即限制QQ主程序访问互联网,如图4-9所示,将QQ.exe的程序路径加入。
网络攻防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防火墙试验二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______实验地点: _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按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分类,可以分为边界防火墙、个人防火墙和分布式防火墙三类。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类型防火墙的特点,掌握个人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规则设置方法,掌握根据业务需求制定防火墙策略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按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分类,可以分为边界防火墙、个人防火墙和分布式防火墙三类。
1.防火墙的基本原理防火墙(firewall)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本是中世纪的一种安全防务:在城堡周围挖掘一道深深的壕沟,进入城堡的人都要经过一个吊桥,吊桥的看守检查每一个来往的行人。
对于网络,采用了类似的处理方法,它是一种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使互联网与内部网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 security gateway), 也就是一个电子吊桥,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它其实就是一个把互联网与内部网(通常指局域网或城域网)隔开的屏障。
它决定了哪些内部服务可以被外界访问、可以被哪些人访问,以及哪些外部服务可以被内部人员访问。
防火墙必须只允许授权的数据通过,而且防火墙本身也必须能够免于渗透。
防火墙也并不能防止内部人员的蓄意破坏和对内部服务器的攻击,但是,这种攻击比较容易发现和察觉,危害性也比较小,这一般是用公司内部的规则或者给用户不同的权限来控制。
2. 防火墙的分类目前市场的防火墙产品主要分类如下:(1)从软、硬件形式上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以及芯片级防火墙。
(2)从防火墙技术“包过滤型”和“应用代理型”两大类。
(3)从防火墙结构单一主机防火墙、路由器集成式防火墙和分布式防火墙三种。
(4)按防火墙的应用部署位置边界防火墙、个人防火墙和混合防火墙三大类。
(5)按防火墙性能百兆级防火墙和千兆级防火墙两类。
网络安全实验Windows防火墙应用网络安全实验:Windows防火墙的应用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防火墙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设备,而Windows防火墙作为其中的一种,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实验的方式,探讨Windows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Windows防火墙的配置与使用,通过搭建模拟网络环境,观察防火墙对网络攻击的防护效果,为提高系统安全性能提供参考建议。
实验环境实验设备:一台运行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实验软件:Windows防火墙、网络攻击工具(如Nmap)实验网络拓扑:计算机通过交换机与路由器相连,构成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实验步骤1、安装并配置Windows防火墙在Windows 10操作系统中,打开“控制面板”,选择“系统和安全”,然后单击“Windows防火墙”,进入防火墙设置界面。
根据系统提示,启用防火墙,并添加需要保护的网络连接。
2、搭建网络攻击环境使用网络攻击工具(如Nmap),对实验设备进行扫描,确保网络层和应用层的漏洞存在。
3、进行网络攻击实验分别对开启和关闭Windows防火墙的实验设备进行网络攻击,观察攻击结果。
4、分析实验数据记录开启和关闭防火墙时,实验设备遭受网络攻击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5、总结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Windows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数据对比,我们发现:1、当关闭Windows防火墙时,实验设备遭受网络攻击的次数较多,且部分攻击成功;2、当开启Windows防火墙时,实验设备遭受网络攻击的次数明显减少,且攻击成功率降低。
实验分析Windows防火墙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对进入或离开计算机的数据包进行过滤,从而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在实验中,开启防火墙后,实验设备遭受网络攻击的次数明显减少,说明Windows防火墙能够有效防护网络攻击。
但需要注意的是,防火墙并非万能,还需结合其他安全措施,共同提高系统安全性能。
引言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可用于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本实验报告将继续探讨防火墙的知识和实验结果,重点关注防火墙的功能、配置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
概述本实验报告将以实验结果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系统地讨论防火墙的性能、功能和配置。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将进一步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网络安全问题。
正文内容1.防火墙的功能1.1防火墙的基本原理1.2防火墙的主要功能1.3防火墙的分类及特点1.4防火墙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方法1.5防火墙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的关系2.防火墙的配置方法2.1防火墙的基本配置2.2防火墙策略的制定与管理2.3防火墙规则的配置和优化2.4防火墙的日志和审计2.5防火墙的升级和维护3.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3.1防火墙配置不当导致的安全漏洞3.2防火墙与新型威胁的兼容性问题3.3防火墙对网络性能的影响3.4防火墙的故障排查和故障恢复3.5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4.防火墙的实验结果分析4.1实验环境的搭建和配置4.2实验中使用的防火墙软件和硬件4.3实验中采用的攻击方式和防护策略4.4实验结果的定量和定性分析4.5实验结果对防火墙功能和性能的评价5.防火墙的应用案例5.1企业内部网络的防火墙实施5.2公共网络接入点的防火墙部署5.3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防火墙应用5.4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对防火墙的影响5.5防火墙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的协同应用总结通过本实验报告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防火墙的理解和应用。
防火墙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设备,不仅具备基本的安全防护功能,还能与其他网络安全设备协同工作,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护。
在实际应用中,防火墙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忽视,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环境。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用和发展防火墙技术,为网络安全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实验名称】防火墙实验【实验目的】 掌握防火墙的基本配置;掌握防火墙平安策略的配置。
【技术原理】管理员证书:用证书方式对管理员进行身份认证。
证书包括CA 证书、防火墙证书、 防火墙私钥、管理员证书。
证书文件有两种编码格式:PEM 和DER,后缀名可以有pem, der, cer, crt 等多种,后缀名与编码格式没有必然联系。
CA 证书、防火墙证书和防火墙私 钥只支持PEM 编码格式,cacert.crt 和cacert.pem 是完全相同的文件。
管理员证书支持PEM 和 DER 两种,因此提供 administrator.crt 和 administrator.der 证书 administrator.crt 和 administrator.pem 是完全相同的文件。
*.pl2文件是将CA 、证书和私钥打包的文件。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属接入广域网技术,是一种将私有地址转化为合法IP 地址的转换技术。
它完美地解决了 IP 地址缺乏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防止来自外部网 络的攻击,隐藏并保护内部网络的计算机。
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Network Address Port Translation)是人们比拟常用的一种NAT 方式。
它可以将中小型的网络隐藏在一个合法的IP 地址后面,将内部连接映射到外部网络 中的一个单独的IP 地址上,同时在该地址上加上一个由NAT 设备选定的TCP 端口号。
地址绑定:为了防止内部人员进行非法IP 盗用(例如盗用权限更高人员的IP 地址,以获 得权限外的信息),可以将内部网络的IP 地址与MAC 地址绑定,盗用者即使修改了 IP 地址, 也因MAC 地址不匹配而盗用失败,而且由于网卡MAC 地址的唯一确定性,可以根据MAC 地址查出使用该MAC 地址的网卡,进而查出非法盗用者。
报文中的源MAC 地址与IP 地址 对如果无法与防火墙中设置的MAC 地址与IP 地址对匹配,将无法通过防火墙。
实验报告_ 防火墙实验一、实验目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防火墙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安全设备,能够有效地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网络的攻击和非法访问。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掌握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并提高我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若干台,用于搭建实验网络环境。
防火墙设备一台,型号为_____。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2 R2 。
防火墙管理软件:_____ 。
3、网络拓扑结构实验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链接)在上述网络拓扑中,内部网络包含了服务器和客户端,通过防火墙与外部网络相连。
防火墙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对进出网络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控制。
三、实验原理防火墙是一种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或硬件。
它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预定的安全策略,对网络通信进行监测和控制,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传输。
防火墙通常基于以下几种技术实现:1、包过滤技术根据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信息,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和控制。
2、应用代理技术在应用层对网络通信进行代理和控制,能够对特定的应用程序进行更精细的访问控制。
3、状态检测技术通过跟踪数据包的连接状态,对网络通信进行更有效的控制,能够防范一些基于连接状态的攻击。
四、实验步骤1、防火墙设备的初始化配置连接防火墙设备,通过控制台端口或网络接口进行访问。
设置防火墙的管理密码和基本网络参数,如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2、制定安全策略根据实验需求,确定防火墙的安全策略。
例如,允许内部网络访问特定的外部网站,禁止外部网络访问内部的服务器等。
将安全策略配置到防火墙设备中。
3、配置防火墙的访问控制规则基于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等条件,设置数据包的过滤规则。
配置允许或拒绝的网络服务,如 HTTP、FTP、SSH 等。
附录C 网络安全之防火墙实验利用Linux 自带的iptables 配置防火墙实验目的:熟悉iptables 构建防火墙方法,掌握防火墙策略配置要点 实验环境:Linux8.0环境假设:现在我们假设企业的内部网网段为192.168.1.0~192.168.1.255.其中防火墙的主机的IP 地址为:192.168.1.1,假设目前防火墙是进行代理上网。
#阻止任何外部世界直接与防火墙内部网段直接通讯#允许内部用户通过防火墙访问外部HTTP 服务器允许内部用户通过防火墙防问外部HTTPS 服务器#允许内部用户通过防火墙防问外部FTP 服务器。
网段示意图为:实验步骤: 1. 查看iptables 基本信息:[root@NetShare linux-2.4]# rpm -qa|grep iptablesiptables-1.2.6a-2iptables 的rp m 包已经安装上了,不过还要看一下内核的支持情况,也决定了iptables 所能发挥的功效2. 安装配置硬件:先在linux 机器中安装两块网卡,配置网卡IP 地址。
环境:内网为192.168.1.0网段,外网DDN 为211.119.1.0网段。
外网网关为211.119.1.1 配置的网关服务器内网IP 为192.168.1.30, 外网IP 为211.119.1.30,两个地址绑定在一 块网卡上,(双网卡当然更好了)。
改文件永久配置(1)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NETWORKING=yesHOSTNAME=serverGA TEWAY=211.119.1.1删除GA TEWAYDEV=eth0:1192.168.1.30211.119.1.30 192.168.1.1 211.119.1.1(2)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创建文件ifcfg-eth0:1 DEVICE=eth0:1ONBOOT=yes 启动BROADCAST=211.119.1.8 删除NETWORK=211.119.1.0NETMASK=255.255.255.0IPADDR=211.119.1.1 #本机在上级网络的ip(3)用/ect/rc.d/init.d/network restart 使IP配置生效(4)检查配置:ifconfig3.设置代理转发功能:(1)建立防火墙脚本文件cd /etc/rc.d/touch firewall.rules规则编写:利用iptables的写如下脚本firewall.rules: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打开ip转发#!/bin/sh#refresh all firewall rules 加载必要的模块modprobe iptable_natmodprobe ip_conntrackmodprobe ip_conntrack_ftpiptables -F INPUTiptables -F FORW ARDiptables -F OUTPUTiptables -F POSTROUTING -t natiptables -P FORWARD ACCEPTiptables -P INPUT DROP 设置链默认的规则iptables -P OUTPUT DROP规则生效./firewall.rules功能测试ping 192.168.1.30http:// 192.168.1.30/ftp:// 192.168.1.30/将gw.sh改成可执行权限运行,其他机器以之为网关,即可上网!也可加在/ect/rc.d/rc.local最后达到开机自动运行的目的。
附录C 网络安全之防火墙实验利用Linux 自带的iptables 配置防火墙实验目的:熟悉iptables 构建防火墙方法,掌握防火墙策略配置要点 实验环境:Linux8.0环境假设:现在我们假设企业的内部网网段为192.168.1.0~192.168.1.255.其中防火墙的主机的IP 地址为:192.168.1.1,假设目前防火墙是进行代理上网。
#阻止任何外部世界直接与防火墙内部网段直接通讯#允许内部用户通过防火墙访问外部HTTP 服务器允许内部用户通过防火墙防问外部HTTPS 服务器#允许内部用户通过防火墙防问外部FTP 服务器。
网段示意图为:实验步骤:1. 查看iptables 基本信息:[root@NetShare linux-2.4]# rpm -qa|grep iptablesiptables-1.2.6a-2iptables 的rpm 包已经安装上了,不过还要看一下内核的支持情况,也决定了iptables 所能发挥的功效2. 安装配置硬件:先在linux 机器中安装两块网卡,配置网卡IP 地址。
环境:内网为192.168.1.0网段,外网DDN 为211.119.1.0网段。
外网网关为211.119.1.1 配置的网关服务器内网IP 为192.168.1.30, 外网IP 为211.119.1.30,两个地址绑定在一 块网卡上,(双网卡当然更好了)。
改文件永久配置(1)修改 /etc/sysconfig/networkNETWORKING=yesHOSTNAME=serverGATEWAY=211.119.1.1删除GATEWAYDEV=eth0:1192.168.1.30 211.119.1.30192.168.1.1 211.119.1.1(2)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目录下创建文件ifcfg-eth0:1 DEVICE=eth0:1ONBOOT=yes 启动人BROADCAST=211.119.1.8 删除NETWORK=211.119.1.0NETMASK=255.255.255.0IPADDR=211.119.1.1 #本机在上级网络的ip(3)用/etc/rc.d/init.d/network restart 使IP配置生效(4)检查配置:ifconfig3.设置代理转发功能:(1)建立防火墙脚本文件cd /etc/rc.d/touch firewall.rules规则编写:利用iptables的写如下脚本firewall.rules: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 打开ip转发#!/bin/sh#refresh all firewall rules 加载必要的模块modprobe iptable_natmodprobe ip_conntrackmodprobe ip_conntrack_ftpiptables -F INPUTiptables -F FORWARDiptables -F OUTPUTiptables -F POSTROUTING -t natiptables -P FORWARD ACCEPTiptables -P INPUT DROP 设置链默认的规则iptables -P OUTPUT DROP规则生效./firewall.rules功能测试ping 192.168.1.30http:// 192.168.1.30/ftp:// 192.168.1.30/将gw.sh改成可执行权限运行,其他机器以之为网关,即可上网!也可加在/ect/rc.d/rc.local最后达到开机自动运行的目的。
这是利用iptables实现最简单的功能。
规则编写利用iptables的写如下脚本gw.sh: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bin/sh#refresh all firewall rulesmodprobe iptable_natmodprobe ip_conntrackmodprobe ip_conntrack_ftpiptables -F INPUTiptables -F FORWARDiptables -F OUTPUTiptables -F POSTROUTING -t natiptables -t nat -Fiptables -P FORWARD DROPiptables -P INPUT DROPiptables -P OUTPUT DROP规则生效cd init.d./iptables restartcd .../firewall.rules功能测试ping 192.168.1.30http:// 192.168.1.30/ftp:// 192.168.1.30/4.设置访问控制规则:阻止任何外部世界直接与防火墙内部网段直接通讯允许内部用户通过防火墙访问外部HTTP服务器允许内部用户通过防火墙防问外部HTTPS服务器允许内部用户通过防火墙防问外部FTP服务器规则编写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bin/sh#refresh all firewall rulesmodprobe iptable_natmodprobe ip_conntrackmodprobe ip_conntrack_ftpiptables -F INPUTiptables -F FORWARDiptables -F OUTPUTiptables -F POSTROUTING -t natiptables -A FORWARD -s 192.168.3.152/24 -p icmp -j ACCEPT 允许外部机器ping通内部机器iptables -A FORWARD -s 192.168.2.30/24 -j ACCEPT 允许内部网段所有用户随意进出防火墙的内部网卡接口iptables -A FORWARD -s 192.168.3.152/24 -p tcp --dport 80 -j ACCEPTiptables -P FORWARD DROPiptables -P INPUT DROPiptables -P OUTPUT DROP规则生效cd init.d./iptables restartcd .../firewall.rules5.配置NAT功能:规则编写设置IP伪装规则,允许部分机器经过防火墙时进行伪装echo 1 > /proc/sys/net/ipv4/ip_forward#!/bin/sh#refresh all firewall rulesmodprobe iptable_natmodprobe ip_conntrackmodprobe ip_conntrack_ftpmodprobe ip_tablesiptables -F INPUTiptables -F FORWARDiptables -F OUTPUTiptables -F POSTROUTING -t natiptables -A FORWARD -s 192.168.3.152/24 -p icmp -j ACCEPT 允许外部机器ping通内部机器iptables -A FORWARD -s 192.168.2.30/24 -j ACCEPT 允许内部网段所有用户随意进出防火墙的内部网卡接口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o eth0 -s 192.168.2.30/24 -j MASQUERADEiptables -P FORW ARD DROPiptables -P INPUT DROPiptables -P OUTPUT DROP规则生效cd init.d./iptables restartcd .../firewall.rules配置商业防火墙(天清汉马)实验目的:熟悉天清汉马防火墙功能,掌握防火墙策略配置要点实验环境:天清汉马环境假设:现在我们假设企业的内部网网段为10.0.0.0/16.其中防火墙的主机的IP地址为:在192.168.0.0/24为DMZ区。
内网可以访问外网和DMZ;DMZ可以访问外网,但不可以访问内网;外网既不可以访问内网,也不可以访问DMZ。
网段示意图为:实验步骤:1.配置各接口安全级别,按照实施要求,各安全域安全级别由高到低如下:内网、DMZ、外网,因此,将其安全级别分别确定为:80、50、30;SmartHammer#configure terminalSmartHammer(config)#interface ge0SmartHammer(config-if)#ip security-level 30SmartHammer(config-if)#exitSmartHammer(config)#interface ge1SmartHammer(config-if)#ip security-level 80SmartHammer(config-if)#exitSmartHammer(config)#interface ge2SmartHammer(config-if)#ip security-level 50SmartHammer(config-if)#exit2.配置允许外网访问DMZ部分服务器;配置acess-list,允许web服务器192.168.0.1的80端口被访问。
SmartHammer(config)#access-list 2700 permit tcp any any 192.168.0.1 80配置acess-list,允许邮件服务器192.168.0.2的25端口被访问。
SmartHammer(config)#access-list 2700 permit tcp any any 192.168.0.2 25配置acess-list,类似加入其它允许访问的服务器端口,针对入口ge0和出口ge2,启用此功能。
SmartHammer(config)#ip access-group ge0 ge2 27003.限制内网部分主机对特定DMZ服务器的访问配置acess-list,禁止内网对DMZ服务器192.168.0.3的访问SmartHammer(config)#access-list 2701 deny ip 10.0.1.0/24 192.168.0.3针对入口ge1和出口ge2,启用此功能,启用此功能SmartHammer(config)#ip access-group ge1 ge2 27014.允许内网10.0.0.1访问设备telnet端口配置acess-list,允许10.0.0.1访问设备telnet端口SmartHammer(config)#access-list 2700 permit tcp 10.0.0.1 any any telnet配置acess-list,类似加入命令允许特性用户访问设备其它端口,启用access-listSmartHammer(config)#local ip access-group 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