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传坤)
- 格式:pdf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49
改进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异步认证协议皮兰;武传坤【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年(卷),期】2014(000)008【摘要】远程认证协议允许远程服务器和用户通过不安全信道实现相互认证。
唐宏斌等指出Chen等方案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认证协议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如丢失智能卡攻击,重放攻击等,并且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卡的远程认证协议,为了抵抗重放攻击而引入时间戳机制。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异步认证方案,在能抵抗提到的所有攻击条件下,不需要考虑时钟同步问题而能抵抗重放攻击,使操作更简单且未增加计算性能代价。
%Remote authentication scheme allows a remote server and the user to realize mutual authe-ntication through the unsafe channel. Tang Hongbin et al claim that there are some security problems in Chen et al’s scheme, such as loss of smart card attack, replay attack, etc. It proposes an improved remote authentication scheme based on smart card. But Tang Hongbin et al introduce timestamp mechanism to resist replay attack. This paper proposes a remote asynchronous authenti-cation scheme based on smart card. The scheme doesn’t need to sonsider clock synchronization and can resist all men-tioned attacks, operation is easier and the performance cost is not increased.【总页数】6页(P61-65,89)【作者】皮兰;武传坤【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相关文献】1.基于智能卡的动态身份认证协议 [J], 石亚娟;黄辉辉;陈建华2.增强的基于智能卡的远程用户认证协议 [J], 唐宏斌;刘心松3.基于智能卡的多服务器环境下的远端认证协议 [J], 张青4.智能卡双向认证协议的改进 [J], 张伟丽;杨鼎才;亓文华5.基于Diff-Hellman的改进Yang-Shieh智能卡认证协议 [J], 杨照芳;程小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联网信息安全》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2040508课程名称:物联网信息安全学分:4 总学时:64讲课学时:64 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 适用对象:物联网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物联网工程概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课程内容包括物联网安全特征、物联网安全体系、物联网数据安全、物联网隐私安全、物联网接入安全、物联网系统安全和物联网无线网络安全等内容。
2.课程任务: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物联网信息安全的内涵、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目标是提升对物联网信息安全的“认知”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知识目标学习扎实物联网工程基础知识与理论。
2.技能目标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3.能力目标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兴趣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1. 物联网与信息安全(1)教学内容: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安全问题分析;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的安全需求;物联网信息安全。
(2)教学要求:了解物联网的概念与特征,了解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了解物联网的安全特征,了解物联网的安全威胁,熟悉保障物联网安全的主要手段。
(3)重点与难点: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的安全特征;物联网安全的主要手段。
2.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1)教学内容: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结构;物联网感知层安全;物联网网络层安全;物联网应用层安全。
(2)教学要求:了解物联网的层次结构及各层安全问题,掌握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结构,掌握物联网的感知层安全技术,了解物联网的网络层安全技术,了解物联网的应用层安全技术,了解位置服务安全与隐私技术,了解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了解信息隐藏和版权保护技术,实践物联网信息安全案例。
对一种新的序列密码结构的密码分析黄小莉;武传坤【期刊名称】《软件学报》【年(卷),期】2008(19)5【摘要】对新提议的一种基于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和过滤布尔函数的序列密码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对这种结构给出了一种区分攻击.举例子说明了此攻击的有效性.这种新的攻击表明,此种新的序列密码结构存在潜在的安全弱点.%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curity of a newly proposed stream cipher structure based on 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 non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 and filter Boolean functions. A distinguishing attack on this structure is presented. An example is illustrated to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ttack. This new attack suggests that this new stream cipher structure has potential security weakness.【总页数】9页(P1256-1264)【作者】黄小莉;武传坤【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9【相关文献】1.一种新的6轮AES不可能差分密码分析方法 [J], 陈杰;张跃宇;胡予濮2.对一种秘密共享新个体加入协议的密码分析 [J], 金永明;徐秋亮3.一种基于演化计算的序列密码分析方法 [J], 陈连俊;赵云;张焕国4.一种基于多目标差分演化的序列密码算法 [J], 吴君钦;陈天栋;李康顺5.遗传算法在序列密码分析中的应用 [J], 陈明海;胡劲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9中国物联网安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3期1月19日,以“万物互联,安全为本”为主题的“2019中国物联网安全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论坛现场嘉宾云集,包括顶级院士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及行业领军企业高管等在内的600余人莅临会场。
据了解,此次高峰论坛系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中国密码学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园承办,由奇瑞汽车协办,深信服、麦仑信息、亚信安全、得安科技、云深互联、鼎铉测评等作为支持单位,大会指定用车为神州优车。
在当天上午召开的主论坛上,国家密码管理局副局长徐汉良、新华社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宫喜祥、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党委书记王瑛玮、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梁斌等先后发表致辞。
同时还邀请了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庞松、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陈立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霍炜、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豪和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姜春良少将等到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主论坛分别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张超文和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吴文玲主持。
当天下午,4个专业论坛同步召开,与会嘉宾围绕物联网密码应用、5G与物联网终端安全、未来智慧交通与安全、金融安全等前沿科技应用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和思想观点的交融碰撞。
国家密码管理局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霍炜表示,万物泛在互联是大趋势,未来万物皆可数化、万物皆可互联、万物皆可控制。
物联网发展的终极形态,将是广泛互联、应用融合、实时反馈、跨域交互、高度异构,这将成为物联网泛在化的必然趋势,并呈现出3个主要特点:一是规模大,应用广;二是形态复杂多变;三是既有的边界被打破。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梁斌认为,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安全问题。
在工业互联网设备、控制、网络、平台、数据等方面,仍然存在传统的安全防护技术不能适应当前的网络安全新形势、安全人才不足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