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导读 第二章 家世、生平及时代环境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71
高考必备名著导读《红楼梦》导读曹雪芹生平所处的“康乾盛世”,实际上是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末世”。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初期的民主主义思想已经产生。
《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过程,从多方面对腐败、黑暗的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歌颂了贵族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反映出争取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等民主思想,显示出中国封建社会行将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主要人物1、贾宝玉:率性、多情、温和、善良、富有同情心,单纯,没有功利心。
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
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2.林黛玉: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
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
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3.薛宝钗:外表冷漠,内心炽热,雄心勃勃.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4.王熙凤: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
荣府内,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
5.史湘云: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又不大瞻前顾后6、.晴雯:她向往平等、公正,美丽能干,反抗婚姻,永远反抗她低人一等的命运。
她虽是婢女,却绝不低声下气,没有自我。
晴雯地位卑微、刁钻、刻薄,同时她也高傲、纯净,目下无尘。
正是由于晴雯的泼辣、倔强和对人的刻薄、喜怒无常,才使她的纯洁、天真、坦荡显得更加宝贵。
《三国演义》导读《三国演义》思想内容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
红楼梦第二章主要内容概括100字《红楼梦》的第二章是表现宝玉与妹妹林黛玉之间的情谊及成长历程的一章。
宝玉姐弟,像是一体,从小就被藩篱围绕,时而嬉戏游玩,时而共谋未来人生。
宝玉派头枭雄,怪诞古怪,备受祖父母及红拂夫人的慈祥照顾;反观林黛玉,则一直在书本中开拓自我的世界,历尽稚拙年代遭遇的种种无奈,又幸而得以宝宝陪伴。
就在两人互相扶助,共度余生时,却没想到进入知音宫后,宝玉陷入复杂的爱情困境,见证了宝玉与贾宝玉春怨秋冬的爱恨纠缠;后来林黛玉病倒,宝玉有殊不知,却又是由史湘云一一给予宝玉关于林黛玉情况的提醒,最终让宝玉知道了林黛玉真实情况。
最后,宝玉林黛玉姐妹渡过了艰难的一年,以深厚的感情彼此紧紧地拥抱,共度余生。
红楼梦的第二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渗透了布满母爱的温馨、满满兄弟之情的友爱和哲理式的爱情,更重要的是,从文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对于亲情和友情的重视及尊重。
故事中的一切,无一不是充满着深刻的哲理赤子之爱,朋友之情,何等宝贵,更何况爱情的抉择,岂能不让人动容。
第二章正是藉由宝玉与林黛玉的故事,表达出人世间情谊的美,虽然宝玉与林黛玉的故事仅仅只是小说中的小故事,但却由温暖的情绪撒满每一个字句,表达出深刻的意义:生命如此美好,离不开彼此的爱和理解。
《红楼梦》第二章描写宝玉和林黛玉这一姐妹情深的小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古典文学的美好,也可以从中看到曹雪芹及其他温暖的家庭情感、爱情的纠缠与抉择,和亲情友谊的优先程度。
从这一章中,我们也可以学习到一些关于家庭爱情及人际关系的知识,甚至可以从中获取一些人生宝贵的经验。
经典总是让我们收获特别多,《红楼梦》第二章也没有例外,其中深刻的主题及人物塑造、高超的文学技巧,都深深地打动我们,让我们走入历史,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的精髓,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生命脆弱的重要性,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分一秒。
红楼梦第二章主要内容概括100字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经典杰作,由曹雪芹所著。
红楼梦叙述了林家出身的贾宝玉与宝钗之间不幸的爱情,以及他们所处的贾家家族的风云变换。
第二章是故事的关键部分,讲述了贾宝玉与王熙凤的结缘,宝钗的外出,及贾宝玉的进宫。
第二章的开始,讲述了王熙凤于林黛玉去世后成为贾母最宠爱的继女,其外表比林黛玉更美丽、聪明过人,令贾母得意洋洋。
另一方面,房大赖等几位贾府老人,为了防止贾宝玉与王熙凤来往,提出宝钗外出作和亲。
在宝钗外出时,贾政为了防止贾宝玉寒窗苦读的传说的形成,便先后给他安排各项仪式,如登山泡温泉、乘轿迎宾以及颁发令牌等,便一步步让他走向进宫的道路上。
最后,贾宝玉经过多番礼仪而进入宫,在宫里他结识沈眉庄,并受到了皇上的宠爱,尽管他经历了艰辛,但也得到了实质性得利,不仅获得岳父待遇,也被提升为后宫皇帝的宠爱对象。
第二章的最后,因为贾宝玉的出身,使他拥有了福运,而宝钗却只能去了她的婆家,令贾宝玉非常难过,两人的爱情也因此来到尽头,这也是本章的感人之处。
总之,红楼梦第二章描写了贾宝玉与王熙凤之间的关系,宝钗的外出,以及贾宝玉进入宫里所发生的事情,这一章展现了贾母的柔情,也有反映了曹雪芹对传统习俗的痛恨,展现了古典文学中精妙的构思。
- 1 -。
红楼梦第二章主要内容概括100字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中国古代小说,第二章的故事围绕着林黛玉的进入贾府,以及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第一次邂逅描述。
贾宝玉来到贾府之后,晴雯、秋桐和婆婆的热情招待令他印象深刻,受到了很好的照顾。
位年轻的少爷对新的环境和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充满好奇,不停地问着每个人,比如这里有多少人,婆婆从哪里来,宝钗多大了,宝玉等等。
晴雯跟宝玉在一起的时候,就宝玉落拓、反复无常、喜新厌旧,一概揽在怀里劝说训斥,以“少爷”来称呼宝玉,开始让宝玉变得温柔大方。
宝玉天天要求着晴雯跟他玩,晴雯也很容易就被宝玉的可爱表现打动。
宝玉的叔叔、贾赦,也是宝玉最好的伙伴,他们一起玩耍、比赛、讨论,宝玉也成了贾家贵子的样子。
此外,宝玉也结识了贾珠、贾母、湘云、紫鹃、袭人等等,俨然成了一个充满欢乐的大家庭。
贾母和凤姐对林黛玉很有好感,把林黛玉当成自己的亲妹妹,尽心尽力照顾,但林黛玉总是深藏心底,有时也会忘记做人的道理,把不该说的话说了出来,把该做的事做了出来。
贾宝玉和黛玉的邂逅,给人很大的悬念,仿佛一头热云,马上就要变成雨点。
他们对对方都有浓厚的好感,也懂得尊重对方。
他们把自己真实心情都表露出来,有时也会发现了彼此的不足,但又不敢说出来,只是深深地凝视着对方。
第二章红楼梦故事精彩纷呈、滋味浓厚,让人不禁会心一笑,将
贾府家庭融入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使故事更加地活泼有趣。
它描写了贾宝玉的童年时期以及他的婚姻,也涉及到封建社会的道德观与经济制度,从而塑造了一个完整的古代世界。
红楼梦第二章 贾母惜孤女黛玉入京雨村回到林府书馆林如海为报答雨村训育小女之恩答应修书一封,托内兄周全林如海之女因岳母念及无人照顾正要接她入京,雨村答应同行黛玉原不忍心离开父亲林如海对黛玉说他年过半百,黛玉无人教养,去外祖母家可使他少了后顾之忧黛玉洒泪拜别了父亲,随了几个仆妇登舟离去雨村到了京城雨村到荣府投了“宗侄”的名帖贾政已见到妹夫推荐,因此极力相助,不到两个月就复职了黛玉宝玉相见黛玉下船登岸被荣府的轿子车辆接进了城到了荣府外祖母对黛玉百般厚爱,因黛玉母亲早逝而伤心贾母命两个老嬷嬷领黛玉去拜见舅舅大舅母邢氏忙起身说让她带黛玉前去到了之后邢夫人让黛玉坐下,派人去书房请贾赦黛玉回到荣府晚饭过后宝玉回来了黛玉正想宝王是个什么样皮赖人物,见到却是一个长相俊美的公子,感到面熟像是在哪见过宝玉与黛玉相见后归座,宝玉表示如同久别重逢一般宝玉询问黛玉字号问到是否有玉时生了气将那宝玉摔在地上说家里姐妹都没有可知它不是个好东西贾母规劝这才重新戴上晚上黛玉因宝玉摔玉而抹泪,丫头袭人安慰贾雨村上任就接到一件人命官司冯渊准备买一丫头,已付了银两谁知第三天卖给了薛家,两家都想要人,薛公子就命人把冯公子打死了雨村大忍,就要发签命公人去捉拿凶犯家属公案旁立的一个仆役连连向他使眼色他心中狐疑,就退了堂只留下那仆役一人仆役告知雨村他是葫芦庙的和尚这才想起来仆役告诉雨村现在做官都有列一单子,里面都是不能触犯的人若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性命也难保雨村询问破案方法仆役告知此案的丫头是他恩人甄家的女儿英莲仆役让雨村顺水推舟,做个人情,日后也好见贾、王二公雨村一审此案果然如仆役所说,就徇私枉法,胡乱判了此案冯家得了银子,也不再告了王夫人得知薛蟠的官司亏雨村维持刚放下心,哥哥又要去边关正愁娘家没人走动薛姨妈一家来了老姊妹相见,悲喜交集,自不必说二人叙了别情,王夫人又领薛姨妈拜见贾母献上人情土产,合家相见了,摆酒接风。
《红楼梦》第二章原文且说贾雨村在林如海家教黛玉读书,一日忽遇旧友冷子兴,两人便在酒肆中闲谈起来。
冷子兴道:“兄近年可曾到京城去?如今这京城中,贾家可真是显赫非凡。
”贾雨村忙问:“不知是哪一家贾家?”冷子兴笑道:“便是那宁国公与荣国公之后。
宁国公死后,长子贾代化袭了官,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敷八九岁上就死了,只剩了次子贾敬。
这贾敬一味好道,只在都中城外和那些道士们胡羼,不肯回原籍来,把官让他儿子贾珍袭了。
这贾珍倒生了个儿子叫贾蓉。
再说荣国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
如今这荣府里,是贾政当家。
”贾雨村道:“那这贾家如今是何等景象?”冷子兴道:“这贾府如今虽说仍是富贵,却也有了些衰败之象。
那贾赦袭了官,为人却好色贪财,也不怎么管家事。
贾政倒是个喜欢读书的,为人端方正直,可在仕途上也并非十分得意。
这荣府里如今靠着老太太贾母撑着,倒是还算热闹。
”冷子兴又道:“且说这贾政娶了王夫人,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便奇了,取名元春。
后来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也奇,那公子生下时嘴里竟衔了一块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宝玉。
如今这宝玉,可是老太太的心尖儿,被宠得无法无天。
”贾雨村道:“这衔玉而生之事,倒真是闻所未闻。
”冷子兴笑道:“这宝玉周岁时,贾政摆了许多东西让他抓,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
如今长大了,更是说些奇怪的话,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你说奇不奇?”贾雨村道:“依兄之见,这宝玉日后如何?”冷子兴道:“这宝玉聪明灵慧,却不喜读书,只爱在姐妹堆里厮混。
但依我看,将来只怕也是个不凡之人。
”两人又说了些贾府中其他人物的事,比如贾琏、王熙凤夫妇,还有那迎春、探春、惜春三位小姐。
正说着,忽听得有人来唤冷子兴,冷子兴便起身告辞而去。
红楼梦每章概括《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众多人物的命运和复杂的社会关系。
以下是对每章内容的概括:第一章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开篇介绍了神话背景,女娲炼石补天剩下一块石头,此石通了灵性。
甄士隐在梦中见到一僧一道携石下凡历劫。
之后,甄士隐资助穷书生贾雨村进京赶考。
第二章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考中进士,当了官,不久因贪酷被革职。
在扬州,他偶遇旧友冷子兴,冷子兴向他讲述了荣国府的情况,介绍了贾府的人物关系。
第三章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贾雨村通过林如海的关系,攀附贾政得以复职。
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外祖母贾母派人来接,她无奈告别父亲,乘船前往京都贾府。
第四章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贾雨村上任应天府,接手了冯渊和薛蟠争夺香菱一案。
门子给他出主意,让他胡乱判案,包庇了薛蟠。
第五章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贾宝玉在宁国府秦可卿房中休息,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聆听了《红楼梦》曲子,暗示了众多女子的命运。
第六章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袭人发现宝玉梦遗,与宝玉有了云雨之事。
刘姥姥因家境贫困,到贾府寻求接济。
第七章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周瑞家的替薛姨妈送宫花,展现了王熙凤与贾琏的夫妻生活。
宁国府设宴,宝玉结识了秦钟。
第八章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宝玉去探望生病的宝钗,两人比看通灵宝玉和金锁。
随后黛玉也来了,话语中透着醋意。
第九章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宝玉和秦钟一起去家塾读书。
学堂里,金荣等人因为一点小事闹了起来。
第十章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金荣的母亲向尤氏诉苦,却碰了钉子。
秦可卿生病,请来张太医诊治。
第十一章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贾敬寿辰,宁府摆宴。
贾瑞见到王熙凤,起了不轨之心。
第十二章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王熙凤设计捉弄贾瑞,贾瑞不听劝告,正照风月宝鉴而亡。
秋水轩批注《红楼梦》第二回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批注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注解和解读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以秋水轩的批注为基础,对《红楼梦》第二回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第二回概述第二回是《红楼梦》的重要篇章之一,主要描述了贾环出殡和贾母安抚凤姐的情节。
通过对这两个情节的描写,给读者展示了家族的规模和贾母的威严。
贾环出殡贾环是贾府中的二公子,故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在这一回中,他不幸去世,家族为此进行了盛大的葬礼。
秋水轩在批注中指出了这一情节的重要性,他可能是贾府中最后一个出殡葬礼。
这一情节给读者展示了贾府的兴盛和家族的传承。
秋水轩还指出了这一情节中的一些细节和隐喻。
他注意到贾环的交颜掌上有两字,“示后人无穷之意”。
这可能暗示了贾环的早夭和家族的未来。
另外,他还注意到贾母为贾环设立了一个丰碑,这表明贾母对贾环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贾母安抚凤姐凤姐是贾府中的女主人,是一个强势的女性角色。
在这一回中,她与贾母发生争执,而贾母通过巧妙的话语安抚了她。
这一情节展示了贾母的智慧和凤姐的情感。
秋水轩在批注中解读了贾母安抚凤姐的技巧。
他指出贾母采用了软硬兼施的策略,既适时给予凤姐赏识和恩惠,又不失威严和权威。
这一策略的运用显示出贾母的智慧和政治手腕。
此外,秋水轩还对凤姐的情感做出了解读。
他认为凤姐之所以与贾母争执,是因为她对自身地位的不满和对贾府未来的担忧。
这一解读丰富了凤姐这个角色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她的情感和动机。
总结通过对秋水轩对《红楼梦》第二回的批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批注的重要性。
批注不仅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还能够揭示作品背后的文化和思想。
在《红楼梦》中,秋水轩的批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贾环出殡和贾母安抚凤姐的情节,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增添了新的光彩。
Markdown格式的文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编辑和转换,在网络上广泛应用于写作和发布文档。
通过使用Markdown格式,本文保留了文档的结构和格式,并便于读者在不同平台上阅读和分享。
《红楼梦》常识积累第二回撺掇(cuān duó)——怂恿。
会了进士,选入外班——指会试考中进士,分发外省任官。
进士分为三甲(三等),除一甲三名外,其馀进士再经“朝考”,录取的称庶吉士;没有录取的,经过候选的程序,分发各部或外省听候委用。
“班”是指官员补缺的班次。
纂礼仪——擅纂:擅自纂集。
封建时代的礼制仪式,例由礼部掌管,官员擅自纂集,要受惩处。
鹾(cuō)政——这里指朝廷派到地方管理盐务的官员,带原衔品级。
鹾:盐。
探花——明、清科举制度,殿试取为第三名者称探花。
鼎之家——“钟鸣鼎食之家”的简称。
钟:乐器。
鼎:一种三足两耳的金属器皿,这里是指盛菜肴的食具。
贵族家庭宴享祭祀时,鸣钟列鼎。
后常用“钟鼎之家”代指贵族豪门。
膝下荒凉——指没有子嗣。
膝下:指幼儿环绕于父母的膝下,后为子女代称。
见《孝经·圣治》。
宾——亦称西席。
古代以西为尊,宾客或教师的座位,居西面东。
见梁章钜《称谓录》。
故以西宾或西席为家庭教师或官僚幕客的代称。
守制——古人父母或祖父母死后,嫡长子或承重孙(长房嫡长孙)要守孝三年,须闭门读书,谢绝世务,称为“守制”。
郭外——指城外郊区。
《孟子·公孙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宗——按古代宗法制度,本指同出于一个远祖者为“同宗”,后用以泛称同族或同姓。
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
三国时孙权所建。
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
上文讲的六朝(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皆建都金陵。
蓊(wēnɡ)蔚洇(yīn)润——茂盛润泽的样子。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大贵族官僚家庭,虽已衰败,但表面仍能维持某种繁荣的假象。
语见三国魏曹冏(jǒnɡ)《六代论》。
百足之虫:指马陆、蜈蚣一类节肢动物。
僵:仆倒。
生齿——人口,古代把长出乳齿的男女登入户籍。
丹炼汞——道教以朱砂(丹)、水银(汞)等烧炼“仙药”,即所谓“金丹”的一种方术,以此妄求飞升成仙,长生不死。
主事——清代六部之下设司,司的主管官是郎中,其副手是员外郎,再下就是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