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贯彻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技巧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贯彻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一线教师,在数学阅读教学这块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下面就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浅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信息丰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让学生填补教材中的留空,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他们自身通过数学阅读包括电子网络的阅读来独立钻研和领会数学知识,获得数学上的可持续发展。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逐步阅读数学课本。可以先侧重指导“读图”,教给看图的顺序和方法。如苏教版第一册第一课《10以内数的认识》的主题图就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图的最佳范例。明确按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并且进行图形和数字符号的转换。接着学会看计算的思维过程,会看练习的形式,会读简单的应用题和文字题。刚开始,允许学生发出声音,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发挥眼、耳、口、心的协同作用。当学生阅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字中蕴含的内容。又如一年级下册《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看书,说说从图、文字中知道了什么,再引导学生理解“原来”的意思,最后思考应该怎样计算。经常让学生阅读图、表格、文字,不仅能让学生养成在做题之前阅读的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课前预习阅读、课后温习阅读。

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像现行的“导学提纲”就是课前预习阅读的有效做法。新授前,还应检查预习的情况。如:苏教版第三册《认识时分》。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初步知道:整个钟面上有些什么?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并且在家长的帮助下体验书本上举的例子。上课时,通过检查上述知识,教师能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那些知识,还对哪些知识不解,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才真正有效。课后温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的课后温习,不仅能巩固新知、强化记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而且能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客观地自身归因,提高学习的质量。正确的课后温习方法,应该是回忆、解题与阅读思考的有机结合。那种只解题、不读书的课后温习,对正确学习方法、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极其有害的。因此教师要明确提出课后温习的阅读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使学生在温习阅读后有强烈的收获体验。如:学会了什么知识?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新旧知识有何联系?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3、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籍的习惯。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还要格外重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和能力。学生阅读《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小知识》、《数学科普读物》等,从课外书籍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对所读书籍进行思考,思考的越多,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越透。每周举行一次的“我推荐一本数学好书”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数学知识小竞赛”都是数学阅读的一次大检验,调动每位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技巧

1、整体阅读、反复阅读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没有读完题目或没有认真读题而出现错误。如填空题:90再添()个十是一百。()里填写10的学生也比比皆是。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交给学生正确、良好的阅读方法——逐字逐句阅读,反复阅读,并且帮助学生发现类似题目较易错的地方,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又比如有这么一条信息:商店出售小毛巾,每条4元,10条起打九折。如果你买16条应付多少元?很多学生这样理解16条中10条可打九折,另6条原价,列式10×4×0.9+6×4.可见学生的阅读是有一定偏差的。教师再让这些学生认真逐字逐句阅读题目,已经有几个学生知道做错了。让这些学生发言,他们说16条就符合10条起,直接列式16×4×0.9就可以了。教师会连连点头,表扬读出“起”字并理解“起”字的学生。数学中还经常会碰到“缩小几倍和减少几倍”“两个5相加和两个5相乘”等近似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认真阅读,不断思考,

就能理清脉络,总结方法。

2、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写一写。在平时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经常会用到。如教学《平行四边形》一课,先让学生阅读例题“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导学生先圈出重点词语——两个、完全一样、三角形,接着让学生想办法动手做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再阅读书上最后一种拼法并进行模仿,最后自由拼出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并且用手描出边线。课堂上还鼓励学生对阅读操作时碰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解决。通过做、画、说、议不仅加深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还让学生知道了它是怎么得来的。这种数学阅读效果也会更好。

3、边阅读边提问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敢于对书本知识提出疑问,对不理解、有疑问的内容大胆提问。如在学习《笔算加法(不进位》时,学生就问到“为什么笔算加法要从个位加起?我从十位加起不也算到得数了吗?我首先表扬这位学生认真阅读、敢于提问的数学学习态度,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数学知识精炼、科学,它认为笔算加法要从个位加起,有其必然的道理。你再继续阅读《笔算加法(进位)》章节,就会明白这种规定的必要了。和这位学生有同样疑问的学生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投入后面知识的阅读中,事后他们还跑过来和我交流他们新的认识——因为加法会碰到进位,如果从百位加,下面位数上有进位,就很麻烦,弄不好还会会算错得数。我听后很欣喜,因为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一天天提高,自我学习的本领越来越来强了。

4、边阅读边实践

在每个单元的复习课中,都有“知识系统整理”环节。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阅读方法后,布置学生课前边阅读数学书边整理单元知识,采用图、文字等多种形式,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再在班上汇报交流整理的内容。刚开始可能只是知识的罗列,但经过多次实践和训练,也能顺利疏导、整理该单元知识,形成知识树。能有效弄清知识点、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评价机制,学生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阅读思考带来的成就感。如此反复,学生便构建起自己的认知体系。

未来社会越来越数学化,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也让数学课堂因阅读而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启东市桂林小学顾件菊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_课题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_课题研究 数学阅读能力就是指导学生能够理解课本中的定义、性质、法则等基本概念,能正确的读懂例题、理解例题的思路,能正确的辨析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独立、主动的阅读课外有关数学知识的报刊书籍,扩大知识面。 一、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数学课上,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尤其是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学习后、教师更要通过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介绍学习数学的方法,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在练习中检查看、读、思的效果。为了使学生掌握读书大致步骤以及如何使用工具书等,可以对学生提出以下读书要求:咬文嚼字理解含义;做阅读符号,写出批注;辨析概念,区别异同;集中提问,分组议论;布置预习检查评议。形成对学生阅读情况系统有序的督促,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指导读,引导学生读书入门。 加强课前预习,布置预习提纲,初步教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正小数、负小数的认识和四则运算第一堂新授课时,考虑到与这个单元衔接的知识是正、负整数的认识和四则运算,这两个知识点联系比较紧密,在学习方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学生阅读起来应该困难不多,所以可以布置以下阅读提纲:①、什么叫正小数?②、什么叫负小数?③、正、负小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分别是怎样的?与正、负整数的四则运算有什么异同?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新旧知识联系。经过知识的迁移,学生能较快的掌握正、负小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二)、课上研究深入读,帮助学生读书入门 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材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使他们养成看书的好习惯和具有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课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的检查学生课前的阅读情况,根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导,适时的设置一些容易混易错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待他们暴露出各种问题后再让他们阅读有关课本内容,进行议论评判,使他们对课本中的数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后,为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有关几何知识的含义,我采取了读读、想想、划划、辩辩、议议的方法,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正确、全面。我的教法是先出示三句话:①、正方形、长方形、菱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接着出示三个问题:让学生想想、划划、议议:a、这三句话你认为那几个词是关键词?b、特殊的含义是什么?(它包含了平行四边形的一切特征)反过来说行不行?c、完全相同的含义是什么?画画图说明一下,必须完全相同。(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省去等底等高行不行?为什么?整堂课上围绕对概念的理解与区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阅读例题、充分发表意见,师生归纳后再回到数学课本上。这样,学生对所学的几何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全面,而且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精练也有了体会,做练习时错误率就较低。三、导学生形成数学阅读的技巧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一谈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语文、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数学化,仅具有文科阅读能力已明显不够,比如他们有时会看不懂某些电子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行期……表明在现代社会中要求人们具有文科阅读能力为基础外,还包括要具备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等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而数学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对培养人的分析问题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新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重要渠道,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要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阅读教育研究,探索数学阅读教

学的特点及教育功能,认识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特点 1.语言抽象,内涵丰富 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可见数学也是一门语言。数学语言具有抽象、简洁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符号、图形符号等,理解每个数学术语。而这些符号往往内涵丰富,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要求在阅读中语言转换频繁,是一个内部语言的转化过程,最终要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数学定义或定理等,是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这样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 2。逻辑严密,思维严谨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数学材料主要是以归纳和演绎的方式呈现,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记忆、理解、抽象、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当学生想要读懂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批改作业时,常常听到老师讲:“唉,这么简单的题目又做错了,真是太粗心了!”学生什么原因会出现这么多不应该的错误呢?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只是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草草把题目做完了;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也就做错了。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什么原因呢? 一、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因此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专家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追问数学阅读的本义。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因此,老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阅读活动,这可以使老师对阅读的本质有更为深切的了解。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并重组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最后将所获信息作用于主体已有知识结构,达到重整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认为,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根据已有旧知,在一定阅读动机的驱使下,依托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将文字语言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并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数学阅读能力指顺利完成数学阅读任务的复杂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①对已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在阅读的新情景中的重现;②对新情景中的数学语句进行分解和组合;③对新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理解和记忆;④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的知识加以整合。 三、探寻数学阅读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石狮市蚶江洪窟小学蔡燕燕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有效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判断、分析、推理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参与者。”教师在让学生阅读之前,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从而可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时注意问题要新颖有趣,富有趣味性、启发性。 例如:学习图形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一找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学生们想到了家里的冰箱、音箱等的形状是长方体的,玩过的积木是正方体的,发现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学百以内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数一数校园中有多少棵石榴树?班里共有多少名学生?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二、分类指导,理清阅读方法 数学阅读是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严谨性及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读写结合。这对小学生而言,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掌握的,必须依靠教师对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使学生做到会阅读。 指导阅读,不同的教学内容应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数学书需要重点读、精读、巧读相互结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计算过程应重点读。计算教学中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数学概念应按其结构来精读,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应用题则需要巧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这样有机结合,分类指导,使学生懂得何时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效率。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是马鞍山市科研所批准立项的市级课题,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小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 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阅读具有快捷传播知识、加深理解、提供范例、培养认知能力等功效。在数学教学中。不少老师和学生都认为学习数学就是老师多讲解,学生要多做题,课本被当成了教师的讲解材料和学生的练习册,对课本中的内容的阅读重视不够。学生也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学习中若有问题,也往往直接问老师,很少通过钻研课本来寻找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阅读的作用,有效地发挥数学阅读的教学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课题研究的另一目的是想通过课题研究,让老师体会到阅读数学课本内容的重要性,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教材;同时,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国内研究的现状分析 从网上查找到的资料可以看出,目前,有一部分中学比较注重开展对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研究,小学虽然也有教师对此问题比较关注,能看到一些老师写的理论文章,但在我所听到的各种级别的数学公开课上,还很少看到有教师能够把这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体现出来。实际上,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数学阅读具有“有助于规范学生语言,加深其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等特点,应该说,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数学教学改革应该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同时我也认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符合现

探析高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探析高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徐志平 (浙江金华市第一中学 321000) [ 摘要 ] :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数学阅读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特点;数学阅读的具有教育功能;要重点研究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 关键词 ] :教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我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课堂上经常会提问一些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与性质,比如函数的导数定义、立体几何中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等,结果往往是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表述不到位,包括班里的数学尖子生。这种情况在其他同行所教的班里也存在,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已经把教材内容进行了提炼,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给学生,而大部分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印象不深,时间一长容易忘记,这样也就缺乏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和习惯。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越来越信息化、数学化,学生不具备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高考中的新亮点,如2005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上海卷第12题,北京卷第20题,辽宁卷第20题,浙江卷第19题等等,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很多学生对此类题感到难以下手,因为看了题目搞不懂是什么意思,这是数学阅读能力差导致的。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已将数学阅读设定为专题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一谈及阅读能力的培养,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语文、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随着社会的数学化,仅具有文科阅读能力已明显不够,比如他们有时会看不懂某些电子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行期……表明在现代社会中要求人们具有文科阅读能力为基础外,还包括要具备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等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而数学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对培养人的分析问题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新时代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自学能力对于人的未来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是各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而阅读是自学的重要渠道,自学能力的核心是阅读能力。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数学阅读能力作为数学学习中的一门技能,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事实上,在数学学习中同样离不开阅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基本学习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长远发展。本文从数学阅读能力的特殊性、数学阅读能力的必要性以及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三方面着手,进一步阐述了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方向。 关键字: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往往在大多数老师的心目中,阅读只作为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人文教育,有着其它任何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看不懂某些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习中,往往就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的培养。以致于学生连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都不知道,不知道我国数学的发展水平,更不知道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更有一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种种错误。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一、明确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学习也不能离开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会自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支点。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内容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数学阅读是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有语文和外语的阅读能力,而且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重点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数学教师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这样两句话:“题目没看清楚”,“意思理解错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差所造成的。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也曾经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不仅我们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的意识,还要让学生重视数学阅读,认识到数学阅读是提高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连题目意思都看不懂,你即使有再过硬的计算能力也不行。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兴趣是使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的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愿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产生强烈

的求知欲望,主动进行学习。而数学课本是严谨演绎的面貌出现的,学生阅读时不会像读小说、故事之类书那样轻松、感兴趣。因此千万不能强硬的要求学生去读,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数学课的特点,创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情境,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采取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典故、趣事、名题、趣题等,还可以向学生提供有关数学方面的科普读物和科学著作。用这些课本以外的知识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在学生阅读之前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去主动阅读、认真地思考,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才能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做好阅读示范,训练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产生了阅读兴趣是阅读的头一步,但究竟如何去阅读数学课本,对学生来说还是很茫然的。为此我们教师应该教会他们怎样去阅读,教给其阅读要领,先读通句子,再由表及里,读透读懂,养成“阅读加思维”的读书方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要循序渐进,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问题”的习惯。 古人说:“学贵有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因此要培养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时的问题意识。要求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的同时逐渐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例如:在阅读“切割线定理”这一节内容时,除了掌握主要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中学数学论文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明巧冰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都城镇都城初级中学527100 【摘要】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阅读,有其特殊性,不可跳阅式、浏览式阅读,需要“咬文嚼字”、“逐字推敲”,融阅读、思考、操作为一体,做好关键字、词的记录。数学阅读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走进课堂,教师应该激发中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关键词数学;阅读;重要性;特殊性 1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所以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 数学本身是一种简约的科学语言。对数学教育而言,语言活动是一项主要的数学活动。 谈到阅读,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语文阅读。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有语文阅读能力的人已明显地显露出能力的不足,现代及将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对数学的教学和数学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 2数学阅读的特殊性及数学阅读方法 数学阅读过程与其他阅读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数学阅读要有对数学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及

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 2.1在数学阅读中要精力集中,不可跳阅式阅读和浏览式阅读。 在数学的教学和数学的学习中,数学的预习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阅读过程,布置数学预习就是训练学生完成数学阅读。在阅读中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和精确性,数学阅读也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出发,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要求在数学阅读中一定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采取“咬文嚼字”与“逐字推敲的方法”。由于数学教材编写具有严谨性、逻辑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不能忽视或忽略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因此,阅读中不要贪多,应当求精,要循序渐进,慢中求快。 数学教科书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目前大多数数学教师上课仍然是耐心细致地讲解,讲完之后学生翻开课本和练习本做相应的练习,最后,总结布置作业。仅把教科书当成习题集,这正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要合理地用数学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材料,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 2.2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时,要求学生深入思考,课本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们之中隐含着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比如:学生

再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再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 离不开阅读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思维转换慢,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而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数学语言都有较好的理解力,能正 确地理解和获取各种数学信息。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青浦数学教改实验”等,无不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数学课程目标得到落实,就必须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领会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那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个人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 认识与培养的策略上。下面仅就培养的策略结合多年的教学浅谈几点看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材,寻求问题的答案。 例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课始,让学生尝试解决古代名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有部分学生在尝试解决 后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还有部分学生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着急。此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例题“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的解法,满足了学生自主寻求答案的需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 1.多感官参与阅读 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充分协同参与。一是提倡学 生逐字逐句默读,反复咀嚼;二是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把重要内容做好记号,如用“曲线” 标明重点词语,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注意等;三是引导学生用提纲式标题摘录要义,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解释教材中抽象的表述 等等,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2.在比较中阅读 数学内涵的真正获得离不开比较、辨析活动。比较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 比如,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计算“25×30”,然后请学生翻开书本进行阅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看数学书上的计算方法与原来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 数笔算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0乘25这一步为什么竖式中不写出来?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 上一个0?你喜欢哪种方法?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在关键处激疑点拨,有助于学生深化理 解新知。 三、阅读习惯的培养 1.学生独立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那么,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应该“怎样教”呢? 笔者认为,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把学习的权力、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养成在做题之前先去阅读题目 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贯彻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技巧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贯彻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一线教师,在数学阅读教学这块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总结经验。下面就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浅谈自己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信息丰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让学生填补教材中的留空,非常适合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他们自身通过数学阅读包括电子网络的阅读来独立钻研和领会数学知识,获得数学上的可持续发展。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逐步阅读数学课本。可以先侧重指导“读图”,教给看图的顺序和方法。如苏教版第一册第一课《10以内数的认识》的主题图就是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图的最佳范例。明确按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并且进行图形和数字符号的转换。接着学会看计算的思维过程,会看练习的形式,会读简单的应用题和文字题。刚开始,允许学生发出声音,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发挥眼、耳、口、心的协同作用。当学生阅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字中蕴含的内容。又如一年级下册《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看书,说说从图、文字中知道了什么,再引导学生理解“原来”的意思,最后思考应该怎样计算。经常让学生阅读图、表格、文字,不仅能让学生养成在做题之前阅读的习惯,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课前预习阅读、课后温习阅读。 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像现行的“导学提纲”就是课前预习阅读的有效做法。新授前,还应检查预习的情况。如:苏教版第三册《认识时分》。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上的内容:初步知道:整个钟面上有些什么?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并且在家长的帮助下体验书本上举的例子。上课时,通过检查上述知识,教师能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那些知识,还对哪些知识不解,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才真正有效。课后温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的课后温习,不仅能巩固新知、强化记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而且能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客观地自身归因,提高学习的质量。正确的课后温习方法,应该是回忆、解题与阅读思考的有机结合。那种只解题、不读书的课后温习,对正确学习方法、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极其有害的。因此教师要明确提出课后温习的阅读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使学生在温习阅读后有强烈的收获体验。如:学会了什么知识?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新旧知识有何联系?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3、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籍的习惯。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还要格外重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和能力。学生阅读《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小知识》、《数学科普读物》等,从课外书籍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对所读书籍进行思考,思考的越多,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越透。每周举行一次的“我推荐一本数学好书”活动,每月开展一次“数学知识小竞赛”都是数学阅读的一次大检验,调动每位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技巧 1、整体阅读、反复阅读 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没有读完题目或没有认真读题而出现错误。如填空题:90再添()个十是一百。()里填写10的学生也比比皆是。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交给学生正确、良好的阅读方法——逐字逐句阅读,反复阅读,并且帮助学生发现类似题目较易错的地方,也有助于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良好习惯。又比如有这么一条信息:商店出售小毛巾,每条4元,10条起打九折。如果你买16条应付多少元?很多学生这样理解16条中10条可打九折,另6条原价,列式10×4×0.9+6×4.可见学生的阅读是有一定偏差的。教师再让这些学生认真逐字逐句阅读题目,已经有几个学生知道做错了。让这些学生发言,他们说16条就符合10条起,直接列式16×4×0.9就可以了。教师会连连点头,表扬读出“起”字并理解“起”字的学生。数学中还经常会碰到“缩小几倍和减少几倍”“两个5相加和两个5相乘”等近似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认真阅读,不断思考,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摘要:阅读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我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建立了针对性的教学管理体制,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同的课程教学中对阅读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相应的阅读能力培养工作。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小学数学阅读能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并从实践教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阅读能力培养方式,以此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快速发展的目的,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一般来说在教学中阅读主要是语言学科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阅读可以掌握文章所要表述的实际内涵,帮助阅读者形成深入性的认知,很少有人提及到数学阅读工作。在实际中要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很多儿童数学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不认真学习造成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通过阅读掌握其所蕴含的实际信息,导致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因此针对性的数学阅读教学可以起到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小学数学阅读现状 数学阅读是是学生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学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求就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达到学生成绩提升的目的。数学阅读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被众多教师所认可,并且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应用,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是顺利、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

之一,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所要传递的理论知识。 阅读不仅是教师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阅读已经被广泛应用,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对数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意味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传统单一的教学应用已经不适应这一教学发展需求。一般来说小学数学课本以及读物具有枯燥、抽象的特点,与语文教学相比较而言,数学课本中缺乏相应的故事情节,而小学生对这种乏味的课本读物的兴趣相对来说比较低,如果没有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很难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目的的。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阅读,如果单纯的将这些现象归结为不仔细,是极为不妥的,要认识到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教育带来的,缺乏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是很难掌握其中的精髓,这样是当前众多教师重视数学阅读教学的原因所在。 2.小学数学阅读教学能力培养 在认识到小学数学阅读能力重要性以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以起到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阅读能力进行提升,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1)重视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关键在于要认识到这一教学手段的实际价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变化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需求出发,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构建一个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方式。与其他课程阅读教学类似的是,在阅读培养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质疑的观点,在质疑的引导下进行相应的阅读工作,质疑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去阅读,通过阅读可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之一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之一 发表时间:2018-04-18T16:12:32.7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1期作者:方佳龙 [导读] 自主学习的一个必备基本功就是你的阅读能力,没有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就会困难重重。 ——对数学符号含义的解读能力的培养 ◆方佳龙浙江省诸暨市浣纱初级中学311800 自主学习的一个必备基本功就是你的阅读能力,没有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自主学习就会困难重重。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影响读者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选择、获取、运用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有效方式。《教育大辞典》中认为阅读是一种从书面材料(文字、符号、公式、图表)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是取得学习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 数学阅读是一种从书面数学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包含感知、理解、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以及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归纳、演绎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的总和。《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作为一线教师,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我认为要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应主要从文字、符号、图形这三个方面来训练,本文主要从数学符号方面来论述。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用数学符号抽象、简约、含义丰富,准确理解、解读,进而善于使用这些符号,不仅对于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数学学科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大家都极为重视使用数学符号。这提示我们:在学习与研究数学问题时要首先学会解读符号含义,然后熟练运用符号。 例如,对于表示函数的符号f(x)含义的理解,至少包含以下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定义上用映射来理解函数。映射与函数之间的关系是:映射是比函数的外延更大的概念。如果映射中的集合A,B都是非空数集,则该映射就称为函数,记为f(x)。其中,x表示自变量,其取值范围就是定义域;f表示对应法则,以抽象符号形式呈现,是整个函数的关键也是含义最丰富的部分,其含义至少有二:一是对于任一自变量的取值α,符号f(α)表示一个函数值,当x取遍整个定义域时,所得函数值的集合就是值域,即{f(α)│α∈D}(D为定义域);二是f(x)彰显了函数的两条最本质属性:定义域(通过x的集合来体现)和对应法则(即构成规律,通过符号f来体现),这也是判别甲函数不同于乙函数的标准。 第二层次:从复合函数含义角度来理解:如在符号f(x-1)中,自变量究竟是x还是x-1呢?许多同学搞不清楚。我们不急于回答这一问题,先看下例: 设f(x)=2x2+1,则 f(x-1)=2(x-1)2+1=2x2-4x+3。 观察上述函数解析式,若问:上式右边的函数中,自变量是x还是x-1呢?很明显,大家都知道是x了! 从复合函数的角度来看,f(x-1)有两个复合层次:外层函数是y=f(u),内层函数是u=x-1,其“对应法则”可以简述为:减1再f。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考查你对函数符号的理解达到什么层次。 例:(1)已知函数f(x)=2x2-5,求f(1),f(2);(2)已知函数f(x)= ,求f(-1),f(f(2));(3)已知f (x)是一次函数,且f(f(f(x)))=8x-7,求f(x);(4)已知函数f(x)= ,若f(f(a))=1,求a;(5)已知函数f (x)=2x+1,设f1(x)=f(x),f2(x)=f(f1(x)),一般地,fn+1(x)=f(fn(x)),试求f2(x),f3(x),并猜想fn(x)的表达式(不证明);(6)已知函数f(x)满足对任意实数x,y,都有f(x+y)=f(x)+f(y)+1且f(1)=2,求f(0),f(3),f(),f ();(7)设f(x)是定义域为R的单调函数,且对任意实数x,都有f(f(x)-ex)=e+1(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则f(ln2) =_____。 分析:先不要看答案,求函数值是函数问题的最基本题型,有些同学认为非常简单,不就是代入求值吗?这样你对求函数值问题的理解就太肤浅了,这7个小题的难度是逐步提升的。第(1)题最简单,代入求值即可。第(2)题换成了分段函数,且f(f(2))是嵌套的。第(3)题涉及三层的函数值,且是反过来求函数解析式,要用到待定系数法。第(4)题是反向求值,就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且由于涉及分段函数,必须讨论,稍不留神就会出错。第(5)题涉及递推公式和归纳猜想,要找出一般规律。第(6)题是抽象函数,只知道函数满足的条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析式,该题难度比较大,技巧性也很强。第(7)题看上去与前面几题差不多,但其思维和知识含量却提高了若干个等级,要灵活运用函数的单调性等性质才能解决,在这些问题中,其难度也是最大的。 解析:(1)f(-1)=-3,f(2)=3;(2)f(-1)=-5,f(f(2))=-5;(3)f(x)=2x-1;(4)a=- 或- 或3或;(5)猜想fn(x)=2nx+2n-1;(6)f(0)=-1,f(3)=8,f()= ,f()=0;(7)f(ln2)=eln2+1=3。 做完这套题目,现在问你个问题:“求函数值,你真的会了吗?”你会怎样回答? 体现新课标理念的新教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 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数学符号的组合则谱成了“体操进行曲”。准确理解、解读进而善于使用数学符号,对于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1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理解的阅读,是语文、文科的教学手段阅读。然而,数学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语言,学习时也离不开阅读。数学阅读是学生学习时借助数学课本来接受数学知识、引发数学思考的基础。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低段是启蒙是关键,只有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明确的阅读方法,才能促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学课堂已经逐步形成了猜想、探索、验证、运用等众多关注学生思维数学活动的集合体。但是老师们在更多的关注着学生数学素养形成的同时,很少认识到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的老师认为数学阅读能力只是简单的读读题目,阅读更多是属于语文、文科教学的重要手段。这其实是对数学阅读认识的误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指出:在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我认为只有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时,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段,培养学生的相关数学阅读能力就尤为重要。 课改后的教材改变了过去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情况,大量的图片出现在教材中。但是图片不只是简单的插图性质,而是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在其中,数学阅读能力差的孩子,看起数学书来相当吃力,甚至根本看不懂。我们经常在课堂上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在做“解决问题”一类的题目时,不会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不会使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当老师将题目内容或获取的信息

影响数学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

影响数学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 黄玉荣(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黄田镇中心小学)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明明是一道过程非常简单的数学题目,有些学生总是出错。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数学阅读的能力很低,缺乏足够的信息识别能力和迁移能力,对数学概念认识与辨别模糊不清等。那么,影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数学本身的特殊性。 我们知道,数学语言本身具有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这给学生数学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学生语言转化意识较为薄弱,阅读时不能准确地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科学语言工具,是数学的载体,数学概念都是用数学语言加以精确定义的。通过它,学生可以更加简捷地进行数学探索活动,领会数学知识,交流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数学阅读活动就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则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工具。数学语言叙述中的一字之差、数学符号表示中的一笔不同,往往会带来意义上的很大差异,如“除”与“除以”、“大于”与“不小于”、“>”与“<”、“=”与“≈”等。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数学语言的精确涵义是进行数学阅读的前提,而这恰恰是很多学生阅读时的“软肋”。许多学生在数学阅读时不能对三种语言(即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灵活地进行相互转化。 (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较为薄弱,使得阅读时不能概括有关结论。小学数学《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特别是空间与图形这一类型,需要通过学生想象、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应重视观察、探究、实验等活动。 (三)学生较薄弱的数学条理分析能力使阅读时不能进行逻辑推理活动。数学是一门建立在公理体系基础上,一切结论都需要严格加以证明的学科。数学推理的严格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是大家所共知的。学生在阅读教科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时,一刻也离不开逻辑推理活动,然而现实状况却是,许多学生在进行数学阅读时,逻辑推理活动不能很好地渗透在阅读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在数学阅读过程中,往往渗透着推理论证的思想,这些都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了障碍! 二、人们对数学阅读认识的误区。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片面地认为阅读只与文科有关,与数学学习关系不大,很少想到数学也是一种语言,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也需要阅读。人们习惯性认为:阅读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行为,数学是不需要阅读的,总认为只要记住公式、法则就行。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片面的。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这些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数学课本,不管平时上课还是上公开课,整节课不翻书或在做练习题时才打开课本是常事;学生接触到的或者说家长为他们购买的数学书籍几乎全是习题式的,属于读了、做了就能立竿见影提高成绩的那类书。这种误解,使学生远离了数学阅读。 三、学生缺乏坚强的意志。 数学阅读需要反复的阅读、思索,没有持之以恒的品质是办不到的。数学语言是很简练、很抽象的,数学语言叙述中的一字之差、数学符号表示中的一笔不同,往往会带来意义上的很大差异,如“除”与“除以”、“扩大了”与“扩大到”,“大于”与“不小于”、“>”与“<”、“=”与“≈”等,而我们生活在“温室”中的孩子,大多数意志力薄弱,遇事就爱逃避,特别是解决问题的类型,他们一看见数字,就列式了,没有认真阅读题意,面对思维强度极高的数学阅读材料,往往望而生畏,这也是学生产生不愿阅读数学的原因之一。 四、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领悟能力。 数学语言中的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跟自然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别,简约的符号或图式语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