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广大附中、广外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473.25 KB
- 文档页数:14
广大附中、广外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三校联考
高二化学
本试卷共7页,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N-14O-16S-32Ag-108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10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ABCD
强电解质FeNaClCaCO3HNO
3
弱电解质CH3COOHNH
3H
3PO
4Fe(OH)
3
非电解质蔗糖BaSO4酒精Cl22、对于常温下pH=1的硝酸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①该溶液1mL稀释至100mL后,pH=3
②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③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值为1×10-12
④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氨水,所得溶液pH=7
A.1个B.2个C.3个D.4个
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甲表示SO
2氧化反应分别在有和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可逆反应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具在t时刻达到平衡
C.图丙表示CH
3COOH溶液中通入NH
3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变化
D.图丁表示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HCl溶液的滴定曲线
4.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通入)少量试剂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离子组试剂离子方程式
A无色溶液中:Na+、NH4+S2-SO
32-盐酸S2-+SO
32-+H+=2S↓+H
2O
B新氯水中:Mg2+、Fe3+、Cl-、SO42-碘化钾Cl2+2I-=I
2+2Cl-
C250C水电离c
水(H+)·c
水(OH-)=1x10-20的水溶液中:Na+、K+、
Cl-、HCO3-NaOHHCO
3-+OH-==CO
32-+H
2O
DNaHCO
3溶液中:A13+、Mg2+、SO42-、Cl-BaCl
2Ba2++SO
42-==BaSO
4↓
5.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配制Fe(NO
3)
2溶液将Fe(NO
3)
2·9H
2O溶于较浓硝酸,然后加水稀释
B探究SO
2的漂白性向盛有2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通入SO
2观察颜色变化
C探究AgBr、AgI的溶度积
大小向2支盛有2mL不同浓度NaBr、NaI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
的AgNO3稀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D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
率影响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0.01mol/LKMnO4溶液,一支中加小粒MnSO
4
固体,然后2支试管中同时加2mL0.1mol/LH2C
2O
4溶液,比较褪色时间快慢6.下列关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越高,同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小
B.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是用各微粒的平衡浓度表示的,所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浓度有关
C.对于不同的弱酸,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一定越强,可以通过电离平衡常数判断弱酸的相对强弱
D.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大小的一-种方法
7.下列指定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NaHCO
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HCO
3-+H
2O⇋CO
32-+H
3O+
B.AgCl的电离方程式:AgCl=Ag++Cl-
C.熔融NaHSO
4的电离方程式:NaHSO
4(熔融)=Na++H++SO
42-
D.Al
2(SO
4)
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13++3H
2O⇋Al(OH)
3↓+3H+
8.250C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平衡体系中加入水,平衡正向移动,c(H+)增大,
B.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
C(OH-))C(H
增大
D.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c(H+)降低
9.下列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或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有错误的是
选项滴定管中的溶液锥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
ANaOH溶液CH
3COOH溶液酚酞无色→浅红色
B盐酸氨水甲基橙黄色→橙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
2SO
3溶液无无色→浅紫红色
D碘水Na
2S溶液淀粉蓝色→无色
10.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D.用烧碱处理含商浓度NH4+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二、单项选择题II(本大题共12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6分)
11.测定0.1mol/LNa
2SO
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①②③④
温度/0C25304025
pH9.669.529.37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试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Na
2SO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
32-+H
2O⇋HSO
3-+OH-
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
32-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k
W值相等12.下列说法与盐类的水解有关的有
①氯化铵与氯化锌溶液可作焊接金属过程中的除锈剂
②用碳酸氢钠与硫酸铝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比较氯化铵和硫化钠等盐溶液的酸碱性
⑥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⑦次氯酸钠溶液可以用于杀菌消毒
A.4个B.5个C.6个D.7个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电离平衡常数(250C),Ka(HC1O)=2.95x10-8;H
2CO
3K
a1=4.3x10-7、Ka2=5.6x10-11,将少量的CO
2通入
NaClO溶液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lO-+CO
2+H
2O=2HClO+CO
32-
B.已知常温下A-的水解常数K=1.61x10-5。含等物质的量浓度HA、NaA的混合液中则有:
c(HA)>c(Na+)>c(A-)>c(OH-)>c(H+)
C.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pH均先增大后减小
D.在250C,Ksp(AgC1)约为1x10-10,Ksp(Ag
2CrO
4)约为4x10-12,向均为0.lmol/L的NaCl和Na2CrO
4混合液
中滴加0.1molLAgNO3溶液,CrO
42-先沉淀
14.室温下,将0.05molNa
2CO
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结论正确的是
615、生产和实验中广泛采用甲醛法测定饱和食盐水样品中的NH
4+含量。利用的反应原理为:4NH4++6HCHO=
(CH
2)
6N
4H+(一元酸)+3H++6H
2O。实验步骤如下:
①甲醛中常含有微量甲酸,应先除去。取甲醛amL于锥形瓶,加入1~2滴指示剂,用浓度为bmol/L的NaOH
溶液滴定,滴定管的初始读数为V1mL,当锥形瓶内溶液呈微红色时,滴定管的读数为V
2mL。.
②向锥形瓶加入饱和食盐水试样cmL,静置1分钟。
③用上述滴定管中剩余的NaOH溶液继续滴定锥形瓶内溶液,至溶液呈微红色时,滴定管的读数为V3m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的指示剂可以选用酚酞试液B.步骤②中静置的目的是为了使NH
4+和HCHO完全反应
C.步骤②若不静置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饱和食盐水中的c(NH
4+)=
16、室温下,某二元碱X(OH)
2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K
b2的数量级为10-8
B.X(OH)NO
3水溶液显碱性
C.等物质的量的X(NO
3)
2和X(OH)NO
3混合溶液c(X2+)>c[X(OH)+
]D.在水X(OH)NO
3溶液中,c[X(OH)
2]+c(OH-)==c(x2+)+c(H+)
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归纳总结(常温下),正确的是
①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均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2:1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b.NaClO;c.NaHCO
3;d.NaOH。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
顺序为d、b、c、a.
④NH4HSO
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
42-)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
a·K
h=K
w.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
液pH可能等于7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④⑤⑥
D.③⑤⑥
18、H
2C
2O
4水溶液中部分微粒的分布分数δ与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向H
2C
2O
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2.5:c(H
2C
2O
4)+(C
2O
42-)>c(HC
2O
4-)
B.由图可知:H
2C
2O
4的K
a1=10-4.2
C.向H
2C
2O
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则溶液中:2c(C
2O
42-)>c(Na+)
D.由将0.01mol/L的H
2C
2O
4溶液与0.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OH-)=c(H+)+c(HC
2O
4-)+
2c(H
2C
2O
4
)